歷史上530股票大跌
1. 在漲停版的制度下,為什麼530事件中,有的股票跌幅達到50%以上
在漲停版的制度下,530事件中,有的股票跌幅達到50%以上,原因:5月30日是有股票是除權日。
除權日簡介:
除權日: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一天就是除權日或除息日,這一天或以後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不再享有該公司此次分紅配股。除權日是,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後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麼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後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除權日在股市指一個特定日期,如果某一上市公司宣布派發紅利股份、紅利認股權證、以折讓價供股或派發其它有價權益,在除權日之前一日持有它的股票的人士(即股東)可享有該等權益,在除權日當日或以後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人則不能享有該等權益。
2. 530股災是什麼東西
530股災指的是2007年5月30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其中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達到21.49%。股市這樣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在2007年5月29日深夜,財政部將股票交易費用中的印花稅率由1‰提高到了3‰,而這一決策直接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7年5月,A股市場盛傳上調印花稅,財政部出面澄清,然後就在30日凌晨,財政部凌晨突然宣布上調印花稅從千分之一上調至千分之三,導致股市在短短一周內從4300點一路狂泄至3400點,眾多股票連續遭遇3個跌停板,廣大投資者因猝不及防而損失慘重,史稱「530」事件,也有股民戲稱財政部「半夜雞叫」。
原因是A股從2005年998點一路上漲到2007年5月29日,最終摸到了4335.96高點,期間大多數股票非理性的瘋狂上漲,絕大多數的股民都能賺錢,政府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警告和措施,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備金等都沒能擋住股市瘋狂上漲的腳步。而財政部於2007年5月29深夜發布消息將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從0.1%升至0.3%成為了扭轉局面的導火索,於是,在5月30號當天大盤開始暴跌,一直到3404.15止跌。所以,5月30號這一天在所有股民心中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
3. 530股市跌了多少
530是一個詞彙,具體的是從五月三十號開始到六月五號,一共跌了900多點,從4300多點跌到3400點,許多小盤股連吃五個跌停板,但就在當天,許多跌停板的股票從跌停板打開到翻紅,從此又開始了一輪轟轟烈烈的上升行情。
4. 歷史上的股市:530股災半夜雞叫是咋回事
昨(2015-05-28)日,上證綜指收盤收於4620.27點,跌幅達6.5%,兩市超2000隻個股下跌,500隻個股跌停,令人再度聯想到2007年上演的「530股災」(2007年5月30日,滬指大跌281.83點,下跌6.5%,其後下跌至3400點才企穩回升)。
5. 530暴跌的股票後來漲回來了嗎
530暴跌的股票後來漲回來了。
2007年5月30日當日上證指數跌幅—5.7%,這一波由4334點跌到最低3404點,跌幅930點,跌幅—21.46%,然後經過反復,最後的高點是中國A股的歷史最高點6124點。如下圖:
6. 530股災的爆跌原因
了解了牛市的核心驅動力,那麼從宏觀層面解釋本輪市場慘劇也就變得順其自然。首先,昨日市場傳言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規模超千億,以市場利率定價,這可能動搖了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信心。
其次,部分券商上調兩融保證金比例,收縮兩融杠桿。這可能是監管層開始警惕兩融風險,大盤連創新高,風險積累,券商出於風險防範,開始收縮杠桿。此外,不少銀行反映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調查是否存在資金違規入市的情況。
最後,近期穩增長力度加大,宏觀政策摒棄過去兩年的「總供給收縮」,轉向「總需求擴張」。企業債發行資質放鬆,42號文開始大力推廣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對融資平台參與PPP項目有所放開,旨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建項目,助力穩增長。穩增長意味著政府將創造新的實體資產供給,分流市場資金。
但筆者認為,盡管支持牛市的三個因素在近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不足以改變長牛的方向,決定牛市的長期邏輯依然沒有發生變化。房地產作為一種高收益無風險資產的賺錢效應漸漸消失,房產造富時代結束,股權造富時代開始。
此外,為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緩釋債務風險,經濟下行背景下央行趨於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僅沒有改變風向,而且力度可能越來越大。這和2007年牛市結束前的背景完全不同,2007年央行已經進入緊縮周期,破天荒的6次加息、10次上調准備金。而此次定向正回購是資金面寬松的結果,而非央行主動緊縮。申請定向正回購是因為部分機構超儲太高,在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回落背景下,資金無處可去,主動向央行申請正回購。如果資金利率的寬松反映的如果是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疊加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回落,正回購開啟反而有可能是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開始的起點。比如,2014年春節後與當前有相似的宏觀經濟背景,也出現了市場資金面極度寬松銀行主動上報正回購需求,央行開啟正回購的狀況,但這恰恰是貨幣政策趨於寬松的起點,二季度央行持續定向降准、再貸款和PSL(抵押補充貸款)助力經濟穩增長。
7.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7)歷史上530股票大跌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8. 530暴跌在零幾年
是在2007年5月30日發生的,故名「5·30」。
2007年5月30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其中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達到21.49%。其原因就是5月29日夜裡財政部將股票交易費用中的印花稅率由1‰提高到了3‰,而這一在決策直接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顧
當2007年5月30日大盤開盤時,滬指直接比前一交易日低開247.51,市場一片嘩然。開盤後反彈了半個小時,當時只下跌60個點,各方以為這次會像之前的調整一樣再次低開高走拉出陽線,誰曾想股市由此拉開了一場載入A股史冊的暴跌行情。
開盤後A股從9點47分後一路下跌,直至收盤,兩市暴跌超過6%。
原因?
A股從05年998點一路上漲到07年5月29日,最終摸到了4335.96高點,期間大多數股票非理性的瘋狂上漲,絕大多數的股民都能賺錢,政府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警告和措施,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備金等都沒能擋住股市瘋狂上漲的腳步。而財政部5月29深夜發布消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從1%升至3%成為了扭轉局面的導火索,於是在5月30號當天大盤開始暴跌,一直到3404.15止跌。所以,5月30號這一天在所有投資人心中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
跌停?
財政部的半夜雞叫導致5月30日兩市共有853隻股票跌停!其中上海A股跌停的有508隻,跌停中最小的一個是多倫股份(600696),跌了9.95%,最多的是蓮花味精(600186),跌了10.04%;深圳A股有345隻跌停,范圍也是9.95%--10.04%
漲停
讓人驚奇的是,在如此暴跌的行情里,兩市仍然有十隻股票漲停,它們分別是:
序 代 碼? 名 稱? 漲幅? 收盤價格?
?1 ?600370 ?三房巷 ?10.03 ?11.96
?2 ?600840 ?新湖創業 ?10.01 ?15.38
?3 ?600258 ?首旅股份 ?10.01 ?37.27
?4 ?600352 ?浙江龍盛 10.00 ?14.96
?5 ?600390 ?金瑞科技 10.00 ?42.69
?6 600963 ?岳陽紙業 10.00 ?24.43
?7 ?600717 ?天津港 10.00 ?24.10
?8 ?000758 ?中色股份 ?10.00 ?39.49
?9 ?002013 ?中航精機 ? 9.99 ?21.13
?10 ?000590 紫光古漢? ?9.99 14.76?
印花稅
財政部2007年5月29深夜發布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從1%升至3%的消息後,證券交易的印花稅一直保持到2008年4月24日。
而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從2008年4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3‰調整為1‰。
2008年9月18日晚間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宣:從9月19日起將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的徵收方式由現行的雙邊征稅調整為單邊征稅,這是繼今年4月24日下調印花稅稅率之後,我國再次對印花稅作出大幅調整,也是自1991年以來我國股市首次單邊徵收印花稅。
目前1‰的印花稅且單邊徵收的政策一直保持至今。
5·30的啟示?
5·30暴跌帶給散戶的教訓是慘痛的。在這輪被他們戲謔為「股市地震」的調整中,上證指數從4334點暴挫至3404點,短短幾天跌幅近千點,市值縮水近萬億。幾百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三日跌停,跌幅超過40%甚至被「腰斬」的個股遍地都是……無數股民爭相割肉奪路而逃,逃不了的從此被套「山頂」……
5·30暴跌帶給人們的反思是深刻的。盡管出台調控政策的動機無可厚非,從事後效果看也起到了抑制投機的作用,但就對市場的影響而言,政策的出台時機與方式無疑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市場人士注意到,自此以後,管理層對證券市場的調控思路越來越傾向於運用市場化的調節手段。
9. 530股災的背景資料
2007年5月30日凌晨,一條震撼中國的特大重磅新聞,令人吃驚地出現在中國的三大門戶網站上。這條新聞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條對中國股市極具殺傷力的爆炸性新聞,不僅未首播在5月29日晚七點的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中,居然連當天出版的三大證券報,都沒來得及在第一時間1作出報道。而是播出在當天午夜零點的央視2套的《經濟新聞聯播》。
後來,被譏為「半夜雞叫」。
這條新聞來得是如此突然,如此反常,就在前幾天,我們還多次聽到財政部信誓旦旦的「辟謠」:財政部近期無上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的計劃。
2007年5月30日:900多隻個股跌停中國股市開戶賬戶總數突破1億
2007年5月30日註定將會成為中國股市歷史上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中國股市的開戶總戶數歷史性地突破了1億戶,達到了10027萬戶。
這一天,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創記錄地達到了18萬億元人民幣,己與中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等值,與中國2006年國民生產總值相當接近。
10. 530暴跌是在哪一年
2007年5月30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其中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達到21.49%。其原因就是5月29日夜裡財政部將股票交易費用中的印花稅率由1‰提高到了3‰,而這一在決策直接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股市由此拉開了一場載入A股史冊的暴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