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金倉股票股價多少
① 王家春:股市最終跌破600點不可思議嗎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預測:本輪熊市的終極底部在600點以下,也就是下跌90%以上。關於預測的基本方法和邏輯,可參閱《再談中國股市終極底部的空間和時間》一文,這里就不再重復了。本文撇開抽象的估值原理,單從比較貼近人們直覺的層面,談談本輪熊市最終跌至600點以下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本文是為了迎合人們「直覺」而做的補充論述。
本輪熊市將下跌90%以上,這種結論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從全球股票市場的波動歷史和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來看,是完全有可能的。國內股市的歷史還比較短,在海外股市運行史上,達到或接近90%的大調整出現過多次。例如,在1929-1933年的大衰退中,美國股市的累計調整幅度達到了90%;香港在1974年的股--災中,最大跌幅超過91%;日本1990年代初爆發的經濟金融危機,盡管只是一個國家的危機,但股指最終調整幅度也達到了80%;1990年,台--灣股指在8個月內跌去80%;亞洲金融危機前後,泰國股指最大跌幅超過85%。
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金融問題只是一個國家的局部問題;1929-1933年的大蕭條也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問題。而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後所出現的經濟金融問題已經越來越清晰地表現為全球性問題,而且美歐目前所面臨的經濟金融問題實際上比1930年代更加復雜、更加嚴重。如果我們認識到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險惡程度是「百年不遇」的,那麼就應當有勇氣去想像A股市場的最終跌幅是否也會達到乃至超過90%。
從表面看,中國經濟似乎「平安無事」,但實際上隱藏著嚴重的危機,明年或後年很有可能「硬著陸」。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對歐美的出口將全面下滑,這對於過於依賴出口且過於依賴歐美市場的中國經濟來說,將構成嚴重的沖擊(實際上,全世界大部分出口都直接或間接地以歐美市場為目的地)。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中國房價泡沫的嚴重程度超過了1929年的美國和1989年的日本。可以推論,中國房價泡沫破裂對經濟和股市的沖擊也將超過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目前,中國房價下跌的拐點實際上已經形成,最遲在2009年下半年將會出現全國房價普跌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銀行體系不良資產比重的大幅度上升所引起的信貸萎縮,很可能導致中國經濟運行硬著陸。銀行的大部分貸款都是以房地產為抵押的,包括工商企業貸款和外貿貸款。因此,企業和居民償債能力下降和房價泡沫全面破裂對銀行資產質量和信貸投放能力的沖擊,將是極其嚴重的。最終,很多銀行不僅將出現巨額虧損,而且將形成負的凈資產。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股和整個股指的重挫難以避免。
在房價泡沫破裂的沖擊下,花旗集團等美英銀行股的最大調整幅度已普遍接近或超過80%。與美英的銀行股相比,中國上市銀行的股價調整幅度遠不夠充分。中國房價泡沫全面破裂的風險在上市銀行的股價調整中遠未得到充分體現。遠期而言,我們預測,中國上市銀行股價的累計調整幅度可能達到或超過90%。
有不少人很看重中國居民消費的增長潛力,並認為這可以支撐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我們認為,支撐消費增長的是以居民購買力為基礎的「有效」消費需求,而非純心裡層面的消費慾望;財富分布與收入分配的嚴重不公、過高房價對居民購買力的過度消耗與透支、股市大幅度調整所導致的居民財富嚴重縮水、通脹對居民財富和收入的侵蝕、社--會保障體系的薄弱等等一系列問題,將對未來的消費增長構成嚴重製約。
也有不少人很看重中國的製造業「優勢」,並認為這是中國不至於發生大型經濟危機的支撐。確實,我們有「傲視」全球的、堪稱「世界工廠」的規模龐大的中低端製造業。但是,我們不能忘了,中國的製造業實際上是以為美歐「打工」為導向的,美歐的需求下降了,中國製造業也就不再是什麼優勢了。實際上,美國1920年代、日本1980年代也都是當時的「世界工廠」,但這種優勢到了盡頭反倒成為大調整的主要動力之一。
不少人對中國政--府以貨幣或財政手段抑制經濟和股市下滑抱有過高的預期。我們認為,面對大級別的經濟和股市波動,政--府阻擋不了大的趨勢,頂多隻能減緩下滑的速度(世界經濟的運行歷史反復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從最終結果看,這種干預未必是好事,有可能使經濟和股市恢復均衡的時間拉得更長。
更重要的是,不能把政--府看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聖人」。既有市場失靈,也有政--府失靈。政--府對經濟和市場「病情」的誤判,以及「葯方」的誤開,可能使問題和危機變得更加嚴重。這與醫生給患者看病是一個道理——面對前所未有的新病症,或新老病症混合的綜合症,醫生不僅可能誤判病情(例如,把「非典」誤判為肺炎或重感冒),而且未必治得好,甚至也可能把病情弄得更糟。
從貨幣政策效應方面看,2009或2010年,在經濟「硬著陸」徵兆明顯顯露的情況下,央行很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貸款利率。這似乎能夠刺激投資需求,而實際上刺激效果極為有限。首先,在「硬著陸」已經成為普遍預期的情況下,企業對市場需求和投資收益的預期明顯下降,對投資風險的預期卻顯著上升,即便降低貸款利率也難以對其投資願望構成有效刺激。其次,經濟「硬著陸」的預期也會促使銀行體系全面轉入「惜貸」的狀態。再者,大幅度降息的結果是銀行息差的急劇收窄,這一負面效應和經濟減速、房價下跌等因素引起的不良貸款比重上升等因素一道,對銀行體系的信貸投放能力構成沉重打壓,甚至可能導致信貸萎縮。當經濟形勢壞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凱恩斯所說的「流動性陷阱」,低利率的刺激將徹底失效。從大級別的經濟波動歷史來看,經濟下滑階段的情形無不如此。
從財政能力和壓力方面看,未來1-2年,在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過程中,企業和居民的納稅能力都將顯著下降,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也將相應降低。就應對通脹而言,如果不進一步放開糧食和電力等基礎價格,政--府就必須對生產者進行持續的、大量的補貼;如果放開基礎價格,政--府對企業和居民的補貼面則更廣。只要通脹存在,財政就必須增加一塊補貼性支出。盡管前幾年中央財政顯得較為寬裕,但由於大型國有銀行剝離的幾萬億不良貸款的處置損失(凈處置回收率可能只有10%左右,損失只能由中央財政買單)尚未消化,中央財政實際上處於比較嚴重的「隱蔽性赤字」狀態。過去很多年,地方財政在本質上是「土地財政」。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萎縮,而且很可能繼續萎縮,在這種趨勢下,很多地方政--府就會出現財政危機。由於涉及到地方政權的穩定,對此中央財政必須伸出援手。還必須一提的是,中國目前的房價泡沫堪稱世界歷史之最;而銀行貸款,不論是企業貸款還是居民貸款,大多以房地產做抵押;在房價泡沫破裂的過程中,會有一批銀行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對此,政--府也是必須出手相救的。由於存在上述一系列問題,期待政--府用大搞公共工程的辦法抑制未來的經濟下滑是不現實的。盡管可以搞赤字,但赤字占財政收入和GDP的比重都是有「警戒線」的。如果中央財政奮不顧身地救企業、救百姓、救地方政--府、救金融機構,而且大搞公共工程,那麼,它最終很可能陷入難以自救的境地。
也有不少人相信,中國政--府或國企能夠不斷買入股票,從而維護股市穩定。這種想法其實有些天真。首先,動用財政預算內資金進場買股票所蘊含的風險遠不止於「賠了怎麼辦」,在決策程序上也遠不止於從財政部到國務院再到「人大」,很難想政--府最終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次,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包括金融類與非金融類)進場買股票,光靠自己手中的錢,那是杯水車薪。匯金可以向中央銀行融資,而非金融類國企向誰融資呢?哪個銀行敢「正正規規」地貸款給企業買股票?第三,在目前和未來的嚴峻形勢下,國務院不可能、也不應該出台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的政策,因此商業銀行也赤膊上陣買股票是不可能的。第四,從表面上,中投和匯金的資產規模很龐大,但其中真正可以用來買股票的現金資產並不多;由於在海外市場屢屢失手,中投的資產質量也正向「不良化」方向快速演變。第五,匯金、投資者保護基金之類的機構,很可能由於進場買股票的時機選擇不當而被「深套」;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有勇氣源源不斷給它們貸款嗎?這樣做所引起的貨幣膨脹加劇等後果,難道央行就不擔憂、不害怕嗎?所以,對股市投資者而言,絕不能把政--府和國企入市當作自己的救命稻草。
跌至600點乃至更低的位置,相當於股指回到1992和1994年的低點附近。人們在直覺和情感上可能會本能地抵觸這種預測結果,甚至可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到底是不是天方夜譚,時間自會給出證明。
② 買原始股,有最少買多少股的限制嗎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
購買原始股的最低限制是一手=100股。
③ 2012年人大金融學綜合431,有一道公司理財的計算題不會做,
已知產權比為1:4,又知股票市值4000萬*20=8億
可以算出目前債務市值=8*0.25=2億
公司現在發行債券回購股票,那麼發行後的債務市值為2+2=4億
那麼公司要保持目標資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
股票每股市價為20,那麼2億可以回購20000萬/20=1000萬股
回購後剩餘4000-1000=3000萬
設回購後的每股市價為x
40000萬/(3000萬*x)=1/4
解得x=53.33元
④ 股票成交大單
1、在普通行情里,一分鍾只變化12次左右,所以在分時成交里最多能看到12筆單子,會把許多單子集中在一起顯示。
2、上交所3年前推出收費的Level-2(深圳今年開始試運行),裡面提供了每一筆的成交情況,這時在分時成交里可以精確到每一筆成交。
3、大單是真實的,無法掩飾。但小單也可能是莊家用大單拆開的。
⑤ 請教股票老手一個問題
在中國炒股簡直是再愚蠢不過的行為了 你沒有內部消息你根本就別想大把大把賺到利潤 沒被吃光就不錯了 那些掌握內部消息的操盤手一巴掌打下來就能把股民的錢撈個精光 而這樣的人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 甚至不觸犯道德底線 當然 這是在中國而言 在發達國家這種做法都將受法律嚴格制裁
⑥ 股票是不是騙人的,100個人中有一個是盈利的嘛
嗯,我覺得股票並不是騙人的,股票也是一種金融的方式,也是一種賺的方式,不過是有風險風險比較大,他和銀行是同一級別的存在,但是銀行比較安全。
⑦ 請問各位怎麼樣來判斷股價的合理
對於要買股票的人來說,現在各個股的股價都不合理,都高了。
03年3月,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組織組織了國內幾十位教授和博士等人寫了一篇報告,題目是《診斷與治療:揭示中國的股票市場》,對中國股市的股價做了詳細的分析,結論是中國的股票存在一級泡沫、二級泡沫和三級泡沫。
例如,某公司凈資產每股1元,上市申購價為5元,上市首日收盤價為8元,那麼8-1=7,這7元是一級泡沫。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炒作,股價漲到12元,那麼12-8就是二級泡沫。
後來公司又搞什麼重組等各種名堂,又從股民那裡搞一筆資金,是三級泡沫。
買股票的人,要為這1元的凈資產,多花很多錢,你說合理嗎?
存在即合理。如果這樣看,就OK了。
⑧ 莊家能不能知道有多少人重倉以及倉位
莊家能夠通過自己手中的籌碼以及震倉洗盤獲知在外籌碼是否是大戶持有多還是散戶持有多,不過具體詳情是不可能知道的,除非是通過某某關繫到證券交易所查詢.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股票在外流通股是1000W股,而莊家自己手上持有300W股,那麼外面就有700W股,在這700W股裡面又包括守長線的,守中線的和炒短線的,如何才能夠知道拉升的阻力?莊家一般通過震倉洗盤來獲知,小單多肯定是散戶持有多,大單多肯定是大戶持有多,浮籌多表明大多數人不看好後市如果拉升的話阻力會很大,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繼續震倉洗盤,而浮籌少就證明大多數人看好後市且拉升阻力小,這樣的情況下主力一般再小小的震一下就開始拉升.
我想我這樣說你應該很能理解了,莊家的操盤其實很簡單,只是大多數人不了解罷了.
⑨ 2012年人大金融學綜合431,有一道公司理財的計算題不會做,跪求解答。
那個空應該是β1.2吧~第一問首先用capm算出權益資本成本rs,因為信用評級為aaa負債β為零。用加權平均法算出rwacc。第二問,我覺得應該用mm定理在有稅的條件下,相當於資產加上稅盾,兩億╳25%。第三問負債的β變了不為0,因為資產的β不變求出負債β,再用capm求出負債資本成本rb,再算rwacc。
⑩ 如果一個股票一直跌所有人都想賣你不是賣不出
1 跌停你肯定不能賣,這是規則,跟你意願沒關系。
2 任何一支股票,不可能一直跌停,只要不跌停的時候,你就可以選擇賣。
3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支股票,任何價位,都可能有人買——比如說,股票已經連續跌了三年了,從30塊跌到現在的股價是3塊;只要你願意3毛出手,總可能有人大著膽子買入的——幸運的是,通常你可能2.7就可以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