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高波動性板塊
① 股票市場有什麼板塊
有行業板塊,有概念板塊,有地區板塊行業板塊又分保險,銀行,石油,電力,鋼鐵等等概念板塊又分整體上市,券商重倉,基金重倉,世博概念等等地區板塊當然分各省份了等等好多的。
② 市場上股票板塊快速輪動的原因是什麼
朋友你好,我來給你回答一下:
最近的行情就是明顯的輪動節奏。
無論是題材間的輪動,還是板塊內的輪動,都是對情緒熱度的打擊。
維度一 資金心理
資金畏高,不願意專注做一個題材、或者一隻個股,不願意打開高度。所以才會剛剛拉起一隻票,又回頭去找均線附近的題材或個股,來回打切換。
問題更進一步,為什麼資金會畏高?
每一支資金,都是由一名或若干職業選手控制著的;職業選手們最擅長嗅探市場風向,最初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資金開始畏高,其他資金嗅探到了,於是畏高的情緒開始沿著看不見的鎖鏈傳導,猜疑鏈就產生了,「我敢打高度,但是我怕你不配合,先跑路兌現拆我台」,「就算我知道你也想打高度,萬一在你眼中我會拆你的台,你也會先下手為強 壓單打壓我」……我解釋的雖然復雜,時刻准備著互相捅刀子——這確實是處在黑暗中的每一個投機者的真實想心理。
但是投機活動還是要進行的,所以就只能找低位、獲利盤不多、或者已經洗盤洗過幾天的票來一起運作,這樣對大家都是安全的。
維度二 市場量能
錢還是不夠多啊!說到底是市場缺少增量,沒有新進場的錢來為股價抬轎子。所以就只能從一個板塊流出,再去做另一個板塊。比如6.8日的有一張圖:
你就能看出,一些股票的漲停、沖高的時間點,正好對應著另一些板塊炸板、跌停,這就是資金流出某個方向的同時,流入另一個方向的典型表現。說到底是市場資金有限,存量博弈。
答題不易,希望採納。
③ 度量股票市場的波動性有哪些常見方法
1.首先你要知道股票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
經研究表明,股票數據是有自相關性的,所以古典的回歸模型擬合常常是無效的。
2.另外股票數據序列是具有平穩性,或一階差分、高階差分平穩性
所以一般來說都會採用平穩性時間序列模型。
簡單的如AR(p), MA(q), ARMA(p,q)模型等。
3.但由於這些數據往往還有條件異方差性。進一步的模型修正
有ARCH(p) , GARCH(p,q)等模型。
3中的模型是現今一些研究股票波動的主流手段的基礎。
4.如果要研究多支股票波動的聯合分布,可以用Copula理論進行建模(這個一般用於VaR,ES風險度量,比較前沿,國內90年代才開始引進,但並不算太難)
5.另外還有一些非實證的手段,那是搞數學的弄的了
④ 最近股票市場會有什麼波動,大趨勢怎麼樣的以及造成這樣的趨勢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板塊好一點,
原本我認為是震盪上行,然後剛剛看到消息,招商證券策略會,這個策略會開了之後,大盤基本會崩盤1個月,
所以立刻看空,明天逢高出貨吧(漲停除外)。
⑤ 我國股票市場的幾個板塊區別
1、一級市場,股票發行市場,進行新股發行與申購。二級市場,主板市場,股票上市與交易市場,股票上市後,每天正常的買賣交易。三板市場,主要是以前歷史遺留下來未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和一些虧損公司的股票交易。
2、二板就是二級市場,它包含著如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等等板塊。
3、富不過三年的說法,即股票從融資上市到虧損超不過三年,雖然有點偏頗,但多數公司上市三四年後虧損很常見,雖然現在我國經濟處於持續增長期,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跟隨增長的。
4、對於中小板的企業,由於規模小,也更易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持續盈利時間不會超過其他板塊,或者更短。
(5)股票市場高波動性板塊擴展閱讀
1、趨勢規則:在准備買入股票之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而在頂部買入則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盤局中買入機會不多。
2、分批規則: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分批買入和分散買入的方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買入的風險。但分散買入的股票種類不要太多,一般以5支以內為宜。另外,分批買入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和資金情況有計劃地實施。
3、底部規則:中長線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應在底部區域或股價剛突破底部上漲的初期,應該說這是風險最小的時候。而短線操作雖然天天都有機會,也要盡量考慮到短期底部和短期趨勢的變化,並要快進快出,同時投入的資金量不要太大。
4、風險規則:股市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場所。可以說,股市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迴避。作為投資者,應隨時具有風險意識,並盡可能地將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⑥ 股票的哪些板塊是防禦性板塊
股票的一下3類板塊是防禦性板塊:
1、消費概念、資源類:
銀行利息假設3%,CPI如果是5%。因5%>3%,這叫通脹了。
如果一個東西今天10元錢,你今天沒買,將這10元存到銀行了,1年後你有10.3元;但因為CPI為5%,那個東西1年後是10.5元了,你本來可以用10元錢買到的東西,1年後你買不到了,所以還是早買好,這叫抗通脹。
2、銀行:
通脹了國家就需要加息,更多的就願意把錢存銀行,銀行就能獲得更多利潤。
3、醫葯、農業:
這些是生活必需的,經濟好不好都需要消費的,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穩步上升的。
⑦ 請問,中國股票市場現在有幾個板塊,分別是哪些,謝謝
一個板塊就是一個行業
為了便於匯總各國的統計資料並進行相互比較,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所統計局曾制定了一個《全部經濟活動國際標准行業分類》,建議各國採用。把國民經濟分為10類:
1、農業、畜牧狩獵業、林業和漁業。
2、采礦業及土、石採掘業
3、製造業
4、電、煤氣和水
5、建築業
6、批發和零售業、飲食和旅館業
7、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
8、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工商服務業
9、政府、社會和個人服務業
10、其他。
我國的分類基本還是三個大產業大類,下面細分90個大類和288個中類,由於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各種概念的炒作,每年都有新興概念誕生,比如目前的乾旱概念、世博概念、迪斯尼概念等等,甚至某位領導講話都有收益板塊。
捕捉板塊概念的思路是對的,但對信息量和市場熱點的轉換要極為用功和敏感,否則往往成了接最後一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