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票歷史1970
A. 巴菲特的故事
巴菲特
姓名: 沃倫·巴菲特
職務: CEO
公司名稱: 伯克希爾·哈斯維公司
出生日期: 1930.8.30
個人簡歷: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本科就讀於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畢業後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師從有金融分析的鼻祖之稱的本·格雷厄姆教授。
1941年,11歲的他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62年,巴菲特與合夥人合開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
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5年3月10日,美國《福布斯》雜志在紐約公布了2005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僅次於比爾·蓋茨。
B. 美國滯脹時期指的是什麼時期
美國滯脹時期指的是二十世紀70年代。
美國滯脹主要是在20世紀70年代,准確的說是1970年-1983年左右。
從外部看,一是1973年10月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了石油危機,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這次危機持續了3年,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二是在1978年底,受兩伊戰爭影響,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這兩次石油危機直接引發了1973和1979年的經濟危機,成為70年代美國滯脹的重要的外部原因。
從內部看,這段時間美國的科技發展處於低潮。在經歷了近20年的科技高潮後,到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力已經明顯減弱。此外,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貿易額開始下降,幾乎均為逆差。
科技革命推動力減弱、出口減少,導致美國實體經濟停滯不前、生產力水平下降。加之工資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樣的惡劣局面一直持續,最終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且通貨膨脹率一度上升到了二位數。
當時,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交織在一起,形成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滯漲。在滯漲中,美國長期推行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失靈。
(2)美國股票歷史1970擴展閱讀:
滯脹對美國經濟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1、美國工業經歷了長時間的生產下降。1973年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5.3%,持續時間為18個月;197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持續時間約44個月。
2、企業倒閉、銀行破產數和失業率都創出戰後最高紀錄。企業破產數量達25300 家,失業率最高時達10.8%。
3、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物價上漲都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經濟發展。「滯脹」階段是美國「二戰」結束後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
4、經濟的衰退通常伴隨著股市的下跌。整個滯脹期間,股票市場經過了6次調整,約有一半的時間處於熊市之中。滯脹嚴重影響了美國股市的發展。
5、異常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同時發生,使得美國政府進退兩難。為了應對這次危機,先後有四任政府與其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其中最為有效的兩條是穩定貨幣供應量和減少政府幹預。
C. 美國股市是從哪年哪月哪日開始的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1、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2、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3、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4、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3)美國股票歷史1970擴展閱讀:
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1790年,當時的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規模發行債券直接導致了證券市場的活躍。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時期,美國聯邦政府為軍費融資,證券市場得到空前發展,股票發行也迅速增加。
1860至1870年,鐵路股票在美國大量上市,出現了鐵路股票泡沫,使美國證券市場開始從過去的債券市場向股票市場轉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證券市場以國債、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為主,19世紀的後幾十年股票市場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華爾街的主角。
D. 西方股市的發源,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
股票,已經成為大眾理財投資一種重要產品。作為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股票源自何物,又興起何時呢?
股票的起源
15世紀,海上貿易和殖民掠奪興起,這是一條致富道路,西方國家誕生了一批又一批遠洋航海家,通過出海,經貿理念快速進化。
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組建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同時,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襲擊的風險。當時,極少有人能擁有這樣龐大的建隊資金,和這樣的風險承受能力。
為了籌集遠航資本和分攤風險,就出現了股份籌資,即在每次出航之前,尋找資金源,並形成按份入股的形態。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所出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這就是股票的最初形態,源自遠洋航海籌資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隨著西方工業化發展,迅速壯大和興起。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葯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美元的價格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18世紀70年代,英國利用股票集資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利用股票集資,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00英里的鐵路。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資產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的發展和進化史,是西方國家發展的重要產物,同時也推動著社會資本市場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