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股票市場的評價
① 如何正確評價中國股票市場
總體市場狀況可能是評估庫存方面最難評估的方面之一。當市場表現良好時,一些股票往往被高估。長期過度估值最終可能導致通常所謂的「泡沫破裂」。當泡沫破裂時,整個市場將急劇下跌; 這通常由高估的股票或行業引領。璃的曲紋里描畫,從淌下的線條溝紋里,你
② 談談你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法。
最好750字以上
③ 對股票市場的看法
股市現在不樂觀,新股超高速發行和上市,其目的是砸盤。現在還整頓配資平台,大漲游不查,跌兩三個月後查,鑒管層目的還是砸盤,同時對大漲個股嚴查。以上說明現在是政策性做空,看好自己資金,千萬不要搶反彈。
④ 說說對中國股市評價
一、圈錢。IPO量太大,新股發行太多,增發也多,造成股市失血嚴重,這就是為什麼A股受歐美債局影響下跌比歐美股還來勁的重要因素。
二、分紅少。投資者把錢買股票圖的就是上市公司融資後做大做強,然後給投資者分紅,股價上漲。而現在是做得強的也沒多少分紅,做得壞的更不用說了,股價是不論好壞都一直在跌。
三、沒優勝劣汰。很少見到上市公司退市,即便退市,還能賣殼,重組,又是一條好漢,垃圾股一蘿蘿。
A股受益的永遠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跟大財團莊家,受傷的總是小散們,這是定律!
⑤ 談談你對當前股票市場的看法(就從2014年末到現在,字數250字以上)
市場還是進入到了縮量陰跌的模式,這主要是天量無疑需要大機構主力的支持,而年底這個時間後續的增量資金是不足的,而且馬上市場又有新一批新股申購,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會形成天量天價效應之後,就需要一個縮量,甚至要達到階段性的地量後才會重新反彈。策略上,股民還是謹慎操作,要利用指數一個縮量期來完成調倉,而不是頻繁切換熱點風格追漲
⑥ 怎樣對股票市場的走勢情況作出定量的綜合評價
大盤止跌企穩 反彈量能不足
周五上午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雙雙低開低走,在探出當天低點支撐後止跌企穩,小幅反彈到周四收盤線的附近,但是反彈的量能有所不足,制約了反彈的高度。從另一方面看,環球股指到今天中午為止,整體上表現出漲少跌多的弱勢局面。因此,外圍股指環境今天對於我國A指走穩走好具有一定的壓製作用。從深滬大盤活躍度來看,兩市A股非ST的漲停板個股有6隻,相比昨日的市況來看,今天強勢個股數量有所好轉,市場人氣有所穩定。
從盤面上看,到上午收盤滬市A股共有546隻個股上漲,309隻個股下跌。深市A股共有501隻個股上漲,244隻個股下跌,個股表現出漲多跌少的格局。熱點板塊包括發電設備、儀器儀表、汽車製造、塑料製品、玻璃行業、化纖行業、電器行業板塊等重新走強。相對的來看,石油行業、煤炭行業、醫療器械、有色金屬、紡織機械等板塊有所回軟。
從技術面考慮,從日K線上可以看出,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在周二周三周四形成的小型下降通道小幅下行,今天有止跌企穩的意願,但是今天的成交量相比昨日有所減少,顯示反彈量能不足,難以有效上攻。正如我昨日預測所言,上證指數在今天考驗了下檔2600點整數關口和2580點的有效支撐,所以上證指數在2584.70點止跌企穩。後市大盤仍然面臨2626點和2660點的上檔密集壓力。如果後市有熱點板塊延續,能夠進一步量價配合,則有望進一步震盪走高。
⑦ 現在股票市場這塊到底怎麼做,可以說說看法
很多人心目中「簡單易學」的神奇系統,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高手所掌握的簡單系統,是經過簡單-復雜-簡單多個輪回所形成的適合他自己的簡單系統,這個系統對於他人來說,並不簡單。股市裡只有不斷進化,才能不被淘汰。
-----------徐翔
⑧ 你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法如何
中國股票嚴重高估了,現在已經非常危險,因為市場已經失去了信心。
導致這一結果的,就是一幫無能的監管部門。在這種時候,還發新股。
靠一點點政策,怎麼可能挽救得了中國股票市場。與其說中國股票是投資,不如說是一種
賭搏。而且還是不公平的那種
⑨ 關於股票市場的看法
關於股票市場的看法:
1、首先,我認為現在指數還沒有到底,尤其是創業板還遠沒有到底,但是對於一些個股,已經明顯低估,下跌空間已經沒有多少了,對於目前只有幾倍市盈率,收入和利潤增長都很好的企業,目前下跌其實就是給我們打折買入的好機會;
2、目前創業板還有很多股票明顯是被高估的,很多股票所謂的成長性已經明顯是騙局了,更多的是游資在裡面進行的炒作和持倉無法退出。目前對於很多創業板和中小創企業,游資進入後還在高位持倉,只好維持著價格不下降太多,使得使用杠桿的投資不會被強平;
3、游資對於很多無業績創業板的炒作其實就是股票版的龐氏騙局,無業績有概念的股票,游資先買入,炒概念,吸引投資者進來,然後高位出逃,現在只是高位無法出逃而已;
4、對於個人投資者,如果可以很好地選擇出好的股票,現在就是買點,不要擔心個股的短期漲幅,最終都會讓你獲得非常好的收益的;
5、接下來,股市最有可能上漲的機會,其實是接下來的分紅季,高分紅的股票,很可能是在接下來得到不錯的漲幅,可以為投資者獲得可兌現的年度收益,這點會在明年4-5月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