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集團股票股價
⑴ 暴漲狂跌的股市傷害了誰
股市先天缺陷及資本屬性註定了中國股市是過度投機市場。金融大鱷索羅斯說過:股市在大多時是不理性的,非理性是股市常態,股市震盪是必然的。股市震盪與其說像鍾擺來回有規律地晃動,不如說是揮出去的鐵錘,其幅度、速度、力量常常超出人們預料。故而就有:「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之說。
股市能獲取成功的人,首先要具備一定量規模資金,及早布局,從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且忍耐力極強之人,他們熟悉股市,熟悉股市規律,並有良好心理素質,當股市處於斷崖暴跌之時,能處之泰然,不預測漲跌,只等待機會想辦法從長遠角度抓不確定中的確定性。但中國股市不成熟、不理性及上市公司資產不良、質量不高、盈利分紅能力低等決定了它的投機性,參與者被逼迫追逐價差收益。當今股票市場在客觀上過多體現的是融資功能,忽視和忽略了價值投資、投資理財的作用及重要性。
2015年之前的那輪牛市,是政府對改革許諾、人們對改革預期及融資融券給市場加杠桿等因素推動起來的。中國股市上證指數從2014年10月27日的 2279.84點上漲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19點,在用時不足8個月便一路上漲了2898.35點,漲幅達127.19%。由於上市公司業績普遍不好,其股票內在價值不能長期支撐長得離譜的股價,2015年6月15日後股市飛流直下,到7月3日,在不到20天時間里暴跌了1548.63點,跌幅達29.90%。數據顯示,自6月15日A股調整以來,只要留在股市裡的投資者,無一倖免地遭受巨額損失,戶均損失超過4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大跌中,滬深兩市市值蒸發了21萬億元之多,相當於一個深交所的全部股票市值,可見股市愁雲慘霧,哀鴻遍野,在股市歷史上從未見過。
中國股市經歷的是天災更是人禍,例如2015年6月的股災,這是一波群體性災難 ,慘烈的下跌讓市場幾乎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各種「陽謀論」、「陰謀論」、「惡意做空論」、「為國接盤」、「金融保衛戰」等等大神級言論和觀點喧囂塵上。
分析股市狂跌之原因,說是源於杠桿塌縮引發流動性自動收縮;又說是強大既得利益集團或內外資本相互勾結惡意做空,進而上升到經濟利益集團、政治利益集團相互滲透、相互博弈等等,於是乎救市聲音不絕於耳。筆者認為,股市下跌到這種程度,從技術面、政策面、資金面都無從解釋通透,這些說法盡管有些道理,但仔細分析後總覺得蒼白無力,難以讓人信服。
股票是企業所有權憑證,股票本身具有內在價值,股票內在價值來源於企業未來自由現金流的貼現。股票價格應圍繞著自身內在價值上下波動。股票本質上也是一種籌碼,一種交易者之間進行博弈的工具。因此,股票既是企業內在價值一部分,同時又是籌碼。由於資本逐利,人心貪婪,交易時的羊群效應及恐慌心理才會產生追漲殺跌。一些時候,特別是在熊市裡,股票更多地表現為企業內在價值的一部分,股票價格由內在價值支撐,價格的漲跌來自於內在價值的波動。另一些時候,特別是在牛市裡,股票又更多地表現出籌碼的特性,此時它的價格漲跌與內在價值波動沒有多緊密聯系,更多地表現為一種交易和博弈行為。這樣理解也許能看清股市漲跌之中的合理與不合理,正常與不正常。
只要不改變和改善中國股市生存發展環境,不改變加大對違法、違規者懲處力度慣性,不創造出公平、公開、公正透明股票交易規則,中國股市亂象就不會終止,就難有河清海晏的一天,投資者就難以沐浴股市陽光雨露,政府管理部門對股市監管的心就會永遠懸而不實。
有人曾經把中國股市說成是吸血蝙蝠,是屠宰場和絞肉機,是沒有規矩的大賭場;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有預謀、有組織、大規模的金融詐騙,從當時看有一定道理。沒有制度約束和道德約束的股市、房市以及互聯網金融市場正在貪婪地吞噬、攫取著普通老百姓的財富,如果不控制好,長此以往勢必動搖黨的執政之基,給人們帶來怨憤,給社會帶來不和諧、不穩定。
暴漲狂跌的股市最終傷害的只能是中國的經濟和最廣大普通股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