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貨幣資金與股票市值
『壹』 股票交易裡面「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的關系
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有數值計算關系。
在銀行上的資金=余額+可用+市值;資產=市值+可用;可用=余額-已用。
舉例:
1、余額:700,是當天可以轉到銀行取用的錢,為前一天的「可用」。
2、可用:150,是可以買股票的錢,是「余額」-(+)買(賣)股票的錢。
3、市值:18000,是持有的股票目前的市值。
4、資產:18150,是市值+余額。
如果不考慮手續費,可用是18150,假如這天不買了,而是等到第二天將資金賬戶的錢轉到銀行卡上,那銀行卡上的錢是前一天的「可用」,第二天化為「余額」,就是18150。
(1)閑置貨幣資金與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1、市值管理
價值管理是基於公司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管理體制。企業集中於股東價值創造可以平衡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沖突的利益。只有保證股東能得到足夠的回報,公司才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獲得維持發展的資金。
2、市值配售
市值配售是針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流通市值進行的新股發行方式,即每10000元的股票市值可獲得1000股的認購權,再通過參與委託及搖獎中簽的方式,如果配號與中簽號一致,且帳戶有足夠的資金,則在扣款時,會在帳戶中扣除中簽金額,直到上市前一天晚上中簽股票會進入帳戶中。
『貳』 企業閑置的錢放在股票里的話,收益怎麼確定呢虧損的話,所得稅怎麼確定,賺了,交什麼稅
當然視同企業的短期投資了,現在科目有變化: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處理方法:
購買時,支付的本金1000,稅費:5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0
投資收益 50
貸:其他貨幣資金--證券戶1050
根據股票價格變化:月未確認公允價值變動
假如月末漲了200元,即為1200市值,
則有: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2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
如果跌了200,即市值800,則相反做分錄。
在下月初售出:取得價款:1500,
則有:借:其他貨幣資金--證券戶15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
-公允價值變動200
投資收益300
同時轉出原來的公允變動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
貸:投資收益200
通過上述處理可以看出:當月企業投資收益科目發生額為:500,即企業稅前利潤增加500,多交納所得稅:500*0.33,即應交所得稅貸方發生額增加上述數額.
同時按現在的新會計准則,在確認公允變動的同時,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即在上月未漲300的時候: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00*0.33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33
本月應交所得稅因此減少上述數額.
下月出售時:因為暫時性差異減少而轉回,(在出售時此差異即消失)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300*0.33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00*0.33
借: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500*0.33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00*0.33
在當月共交所稅為:(500+300)*0.33元.
『叄』 請問:股票的余額、可用、資產、市值之間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不是,可用余額是你今天可操作的存在證券帳戶里的資金。每個證券公司的說法都不同:可用余額,可取現金,總資產(這三個說法是最好理解的)。可取現金肯定是小於或等於可用余額,總資=市值+可用余額。
你應該在9點半開盤前清點一下證券卡里的股票跟資金。這時報的現金有多少就是你當天能取到卡里的現金
你說的:資產為111944.56但不等於市值111632+可用331.35呢?你的電腦上應該有顯示312.56這個數值吧,前面寫的是「余額,可取現金(或其他說法)」
『肆』 資產余額、可用資金、股票市值和資產總值
你是用10元買了500股吧,那可能是你自己把要概念搞錯了,可那個500指還可買500股吧,一般系統不可能犯這么大的錯誤,一定是你錯了
『伍』 股票中的總市值,總資產,可用資金,資金金額有什麼聯系
股票里總資產和可用資金的關系是總資產是證券市值與可用資金之和。
可用資金是投資者存放在股指期貨賬戶內可用於提取現金和開新倉的資金部分,根據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盤中試結算風控制度,結算後,投資者會因為持倉浮動盈虧,平倉盈虧、交易手續費及持倉保證金的變化情況,導致賬戶內可用資金的相應變化,當可用資金出現負值時,投資者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以防範強行平倉風險。
一、股票里的可用資金,資金金額,總資產是什麼意思?
總資產是你賬戶的所以資金,如果有持倉股票,這個總資產是變動的。
資金金額是指被凍結的現金和可用現金的總和;可用數即目前你可以使用的資金額,可以轉出到銀行帳戶,也可以買股票;證券市值就是你的股票和債券的市值;資產總額顧名思義就是你股票帳戶里的所有資產總和,包括你的可用資金、凍結資金,和證券市值。
可用資金是指,可以買股票的現金;
有時候可用資金小於資金總額,原因就是你有賣出操作,暫時還沒平倉或者有申購資金被凍結。可用資金是可以馬上取出來的資金,資金余額是買股票剩下的資金,包括可用資金。總資產是買賣股票所有的資金。假如要做投資,可以合理分配一下資產,包括股票與黃金這兩塊。
二、股票交易裡面「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的關系
余額、可用、市值和資產有數值計算關系。
在銀行上的資金=余額+可用+市值;資產=市值+可用;可用=余額-已用。
舉例:
1、余額:700,是當天可以轉到銀行取用的錢,為前一天的「可用」。
2、可用:150,是可以買股票的錢,是「余額」-(+)買(賣)股票的錢。
3、市值:18000,是持有的股票目前的市值。
4、資產:18150,是市值+余額。
『陸』 股市裡的現金余額與股市市值有什麼關系
現金余額是你還有多少可以用的錢。。
股市市值是你手中股票現在值多少錢。。
盈利的多少軟體上有標出來啊。。你沒看???
上面那位真行,不知道你算什麼呢???
我的和你不太一樣,你用的是什麼軟體啊。我的是興業的。
『柒』 為什麼總資產大於資金余額與股票市值之和
總資產是你全部家當,資金余額是你剩的錢,
例如你資產10萬,買了一個股票市值是5萬元,余額5萬,可用5萬,這時你賣了2萬元股票,
而你現在的顯示就是資產10萬
余額5萬,可用7萬,市值3萬
就是這樣
等到第二個交易日就變成
資產10萬,余額7萬,可用7萬,市值3萬
這就叫T+1操作
『捌』 貨幣資金與總市值有什麼關系,怎麼分析,是哪個大比較好
在負債一定的情況下,貨幣資金越多,表示償債能力越強,但是持有貨幣資金會有機會成本,所以不是越多越好。所謂市值是股東權益在市場上的價值。當然是越大越好,這樣才能提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玖』 股票市值和貨幣資金的比值反應的是什麼
股票市(股價跟股本的乘積)值大的,易跌難漲。因為大資金畢竟是少數,且很難形成一致性。沒有資金推動,怎麼能上漲?
股票市值小的,上漲就容易多了。因為資金量需求小,稍微有點資金就可以拉升。
所以,股票市值和貨幣資金的比值反應的是股票的活躍性。股票市值越小且資金量越大,股票越容易上漲。相反,股票市值越大,資金量越小,股票越不容易上漲。
『拾』 為什麼可用資金加買夠股票市值不等於總資產
在沒有交易時,總資產=資金余額+股票市值
有交易的話,比如掛單,資金是預先扣除,手續費稅金也沒結清,情況會復雜
今天賣出的金額計入資金總額,但不計入可用余額,因為銀證轉帳是隔天的,今天賣的錢明天才能轉到銀行,可用余額指的是已經隔天可以轉出到銀行的部分。所以總資產大於股票市值+可用余額。
股票余額和可用股票是有區別的,股票余額是指現在持有的股票的數量,而可用股票是指現在可以賣出的數量.因為中國是實行:T+1的交易機制,所以今天買進的股票明天才能夠賣出,因此,如果之前買了200股的股票,今天又加倉200股,那麼現在的持倉就是:400股的股票余額,可用的只有200股,因為今天買進的不可用(不能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