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噪音什麼意思

股票市場噪音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9-06 01:16:15

A. 雜訊交易者的削弱影響

噪音交易者在金融市場中長期生存既得到了理論上的證明,也是現實中各國證券市場都普遍實際存在的現象,這一現象將對證券市場的穩定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而我國的股票市場兼有新興和轉軌兩大特徵,噪音交易者的影響就更為嚴重。要削弱這種影響,股票市場改革需要做到:
第一,培育理性市場主體,包括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管理:
第二,糾正股票市場信息壟斷、競爭無序、運行機制不規范等結構性缺陷;
第三,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場發行制度、國有股制度、賣空制度、市場分割制度、不完全退市制度、市場開放制度等制度性缺陷;
第四,規范政府監管行為,從政府導向向市場導向轉變

B. 股票市場里講到的主聲浪是什麼意思

是 主升浪 就是主要的漲幅波段

正常指的是 前面一短時間盤整然後再快速拉升的股票

C. 股票數據有雜訊點嗎

有。為了展示效率比率的重要性,周期內的大部分期貨和世界股票數據指數按日平均的噪音點計算。

D. 經濟學中的雜訊關系是什麼意識

近幾年中,無論在金融學的專業文獻,還是報紙、雜志等媒體上,「雜訊」和「雜訊交易者」這兩個新名詞頻繁出現。但雜訊在經濟學中仍然是一個「黑箱」,到底是什麼雜訊、雜訊與信息的關系、雜訊如何影響金融市場上投資者行為等等問題都沒有被深入、明確地討論過。而為了從更加現實的角度考察金融市場的內在運行機制,這些問題都是極為重要的。從理論上看,跨學科地考察雜訊在金融市場中的演化不但可以結合進化博弈論和行為金融學兩個前沿學科各自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彌補目前這兩個領域上各自的不足,具有很高的理論意義。從實用價值上看,引入雜訊和雜訊交易者可以解釋一些經典金融理論無法解釋的金融異常現象,加深對現實金融市場運作方式的理解。受客觀歷史條件和發展過程的制約,「外生的」中國證券市場其信息結構與發達國家成熟資本市場的信息結構存在較大差異。如果能夠成功測量出中國市場上的雜訊程度來刻畫信息結構,分析雜訊在中國市場上股票價格形成和波動中的作用,則這個研究無論在思想上或技術上,都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這個項目主要的創新點和難點包括:(一)對雜訊過程性質和規律的深入研究。目前為止對金融市場上的雜訊和雜訊交易者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更談不上深入討論它們的性質和動態變化過程。這個項目的研究將結合多個學科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填補這一理論領域的空白。(二)結合信息不完美和有限理性討論投資者行為。信息不完美和有限理性是現實世界中同時存在的客觀事實,目前對投資者行為的討論卻往往只考慮其中一個方面,而且主要集中在討論信息不完美情況下的均衡行為。結合兩者可以保證討論更加貼近於現實;(三)對中國證券市場雜訊情況的實證檢驗。

E. 什麼是股市的白噪音

就是價格運動中完全隨機運動不可預測的部分

F. 雜訊交易理論的雜訊交易理論的啟示

金融雜訊交易理論比較好的解釋了金融市場交易中的非理性行為。雜訊交易普遍存在所造成的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及其嚴重後果對金融市場監管當局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提出了挑戰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制定投資策略時需要把雜訊交易作為一個變數來考慮。金融市場雜訊交易理論從市場監管和投資策略兩方面具有啟示作用。
1、雜訊交易對金融市場監管的啟示。
既然信息的高成本與不對稱是產生 雜訊」的根源,監管的方向就是盡可能的減少信息成本與信息的不對稱性。鑒於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典型的新興市場,信息披露不充分,會計標准不清晰,產生信息的不合理配置的可能更大也更嚴重。因此,可以對信息披露制度進行完善,並制定措施保證其得到嚴格執行:對投資大戶.機構投資者以及接近內幕消息的人士獲取內幕消息進行監管和懲罰,提高其獲得信息的成本和事後受懲罰的概率,從而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加強對證券投資機構,市場評論者,市場中介機構以及市場調查等機構對信息加工處理與公布質量的要求及其責任的承擔。
2、金融雜訊交易理論對投資者的啟示。
我國的證券市場正處於由散戶博弈時代向機構博弈時代過渡。在這個過程沒有完成以前,市場上短期交易仍然十分普遍,投資者仍熱衷於獲得市場的各種小道消息。這種環境下,雜訊交易的大量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持續時間,涉及范圍及價格波動幅度上都要比西方發達國家金融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可以從我國A股市場上極高的換手率和狂炒ST.PT股票得到證明。持續的雜訊交易使金融資產價格不斷偏離其基本價值.理性投資者不能通過其對基本價值的認識利用這種偏離套利,因為價格的偏離可能在理性投資者買入或賣出後繼續沿同一個方向運動,而不是相反。雜訊交易理論告訴每一個想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生存的理性交易者,獲利的最好辦法是預期雜訊交易者對雜訊的反應程度,於雜訊交易開始不久後介入賺取價差。

G. 什麼是金融噪音理論

金融市場中的噪音交易商

關於人工金融市場中噪音交易商的研究,基於市場中風險投資的收益是由內生因素來確定的。「噪音交易商」是指那些非理性的根據似乎是真實的信息而實際是雜訊信息開展交易的智能體。一些研究表明那些遵循似乎是非理性投資策略的交易商,在金融市場只能有很少的影響,這是因為他們平均趨向於「高買低賣」,因此他們的資金和其造成市場的影響將會逐步喪失。為研究這一問題,在 Swarm模擬系統中,建立以事件驅動的市場模型,每個交易時段會不定期出現五個基本事件類型。交易商必須確認自己的交易策略,基本交易者把他們的交易策略建立在對風險現金流和非風險現金流毫無偏見的預期基礎上,噪音交易商則帶有非理性成分。

模擬結果依賴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表明在噪音交易商的總體保持相當比例並且持續類似的理念,那麼他們就能夠主導市場並影響價格。財富在市場組織的結構和特徵方面似乎起著次要作用。在和噪音交易商的理念不是高度相互聯系的市場中,基本交易商能夠主導市場,噪音交易商能被系統消除,價格收斂於基本價值,並且交易量收斂於零。

H. 金融市場中噪音理論產生的原因

1999-03-03 作者:高揚 來源:北京商學院
金融資產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其根源來自於對現實物質生產的需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於實物資產的投資。金融資產作為一種權利(債權、所有權)憑證,卻脫離了實物資產而在金融市場中作為一種商品由眾多的投資者來交易。金融資產的這種虛擬性質,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因其電子虛擬化的交易方式和越來越多的衍生產品的存在而更加突出。盡管金融資產在形式上逐漸脫離了與實物資產的聯系,但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卻是不能忽視的,即金融資產的價值實質上是由與之相關的實物資產等基本因素決定的。金融資產價值本質也就體現出它與實物資產最根本的聯系,也只有如此,資源才能在這一價值的引導下進行合理配置,從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在金融市場上,金融資產的價值是由眾多交易者的交易行為表現出來的。交易者根據各自對信息的收集與分析預測而進行交易,其價格是眾多交易者收集信息所反映的結果。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經濟現實中,信息是紛亂的、復雜的,信息的收集也是要花費成本的。同時,不同交易者收集、分析信息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交易者佔有的信息也是不完全對稱的。在這一前提下,交易形成的價格是不充分、不完全的,與金融資產的價值存在著偏差,由此產生了以研究這一偏差的理論—「雜訊」理論。
金融市場雜訊可以表述為:資產價格偏離資產均衡價值的狀態。雜訊理論就是研究「雜訊」產生的原因與表現。雜訊理論立足於金融市場上交易者的現實情況,通過對價格異常變化的分析、研究以及數理模型的推導,論證了金融市場上的「雜訊」。「雜訊」理論共同的基本前提包括兩個方面:
1?雜訊交易者是長期存在著的。布萊克將雜訊交易者定義為:把「雜訊」視為真正的信息而進行交易的人。在雜訊理論研究者中,雜訊交易者有著不同的行為特徵:
(1)錯誤地認為他們掌握了有關風險資產未來價格的特殊信息,這些信息雜訊可能來自於技術分析師、股票經紀人或者經濟顧問的一些虛假信息;
(2 )對未來價格表現出來的過分主觀的錯誤看法;
(3)對選擇證券組合依據一種不正確的理念等等。
盡管行為表現有所不同,但他們的本質是相同的,即在信息不完全情況下對未來價格的判斷是錯誤的,與之相對的則是信息相對完全的理性的交易者。雜訊交易者的存在,增加了市場流動性。並且,由於交易者之間始終存在著收集信息的差異、信息成本差異以及投資理念上的差異,使得雜訊交易者始終作為交易者的一部分而存在於金融市場中。
2?投資者中存在著短期交易者。他們出於消費需求或調整投資組合的需要而進行持倉期較短的交易。
在以上兩個前提存在的情況下,經濟學家從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交易者在這一環境下的行為特徵以及所帶來的價格上的「雜訊」。
一、理性泡沫理論——對理性套利者行為影響

德朗等在1990年發表的名為《金融市場中的雜訊交易者風險》的論文中,詳細闡述了這一觀點。該模型假設存在兩種交易者:雜訊交易者和理性套利者。對於理性套利者來說,他們所面臨的不僅有基礎性風險,而且還有雜訊交易者自身創造的風險。例如:當雜訊交易者今天對某一資產持悲觀態度時,則會使價格下跌,套利者此時進行交易是因為他認為價格在不久就會恢復。如果雜訊交易者的看法並未扭轉並更加悲觀時,對於短期套利者來說,就可能使他遭受損失。
由於這種風險的存在,套利者與雜訊交易者對抗力量削弱,從而使雜訊交易者「創造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由於雜訊交易者收益高,因此可能有部分理性套利者轉為雜訊交易者。從長期來看,雜訊交易者主導了整個市場,從而使市場效率消失。對於專業套利者來說,他們的行為可能受此影響,不再是對基本面的套利,而是對雜訊交易者的反映,他們花費資源去檢驗、預測雜訊交易者的行為,從而與之對抗,由此所獲的私人回報可能超過社會平均收益。
這一理論能夠合理地解釋證券、期貨、外匯市場中的價格異常現象,及其價格過分波動、股票市場價格的反彈、資本價值的高估及限額共同基金的低估等等。這一理論與弗里德曼和法馬(Fama)的觀點截然相反,他們認為雜訊交易者不是資產價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因為非理性的雜訊交易者會遇到理性套利者的反擊,在對抗過程中會使價格趨向於基礎價值。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對資產價值判斷完全錯誤並影響價格的人遭到損失,套利者會從中受益,最終雜訊交易者會從市場上消失,因此他們不會過多地影響價格,即使會,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二、信息聚集理論——對搜尋信息者行為的研究

弗魯特等人在1992年闡述了信息聚集這一理論。在他們的模型中,交易者分為三種:長期交易者、短期交易者、流動交易者(即雜訊交易者)。
假設存在a、b兩個與基礎資產有關的信息,交易者只能無成本的獲取其中之一而不能同時佔有(信息是有成本的)。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依賴於相同信息a交易的人越多,就會減少利用該信息的投資者的效用。這種負的信息溢出效應符合傳統的有效市場理論。
但是,當投資者是短期交易者時,信息的溢出效應可能為正,即越多的投資者集中於某一個信息(如a),投資者從中獲利就越多。在這種情況下,a信息就漸漸融入到價格中,而b信息則未充分反映到價格上,從而降低信息效率,使價格存在雜訊。該模型進一步放寬了a、b是與基礎資產價值有關的假設,即當存在與基礎資產價值無關的信息c時,研究c的投資者越多,也同樣會使交易者獲利更多。
例如,以技術分析為依據的交易者,他們交易所依據的並非是與資產價值相關的信息,而是價格、交易量變化的圖表,當越來越多交易者採用圖表分析法,分析得出相似的結論時,他就從中獲利,從而促使更多的交易者去研究它,盡管它是與基礎價值完全不相關的。在這個模型中,正的信息溢出效應導致投機者傾向於忽視與基本面有關的信息,「聚集」在某一信息上,而忽視其他信息。這種正的信息溢出效應使專業投資者在收集分析信息時,關注的不是自己認為重要

I. 信號與雜訊怎麼樣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時時都是進行預測。然而大多數個人的預測都是帶有個人的偏見和立場的,這種預測的精度甚至不如一群烏合之眾預測的平均值。 人類最大的預測市場,就是股市和體育,所有的人都希望在這樣的市場一試身手,體現自己少有的天賦。不過大多數都會鎩羽而歸,普通人的預測大多數憑借自己的靈感一現,又或者是直覺的體驗。而並不像一些專業的投機者,把自己的賭注壓在數據和均值回歸上面。 通過基於數據的定量分析,是可以很好的摒除我們預測中的主觀偏見;而在預測上尋找某種模式,比如均值回歸,則是重要的一種博彩投機盈利的手段。然而無論你採用什麼方法,定量、定性等手段,都會遭遇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區分信號和噪音。預測不僅僅跟我們獲得的基本數據有關系,還跟這些數據所處的環境有莫大的關系。從時候來看,我們會發現信號如此清晰,然而從事前的角度,你怎麼區分哪些是真正的信號,哪些是噪音。 實際上在投資領域,特別是股票市場,這點尤為重要的。我們看到很多泡沫、成長股或者價值低估或者復甦的股票,回頭看起來是那麼的清晰,然而在你做決策的那個時候,你是難以從候選名單中選出真正的信號。 書中作者,還探討了各個領域的預測和遭遇的問題,投資、撲克比賽、天氣、地震、流行病、體育比賽還有作者擅長的棒球和美國大選,在這些五花八門的領域里,正確合理的預測都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和財富,但是獲得聖杯的難點,就在於我們應該怎樣從噪音中發現信號,這就是本書的價值,是我今年看到的有關這個領域最好的一本書。

J. 中國股市噪音較大 我們還能以股價最大化為目標嗎

把「中國」兩個字去掉更合適!市場噪音從來就沒停止過,哪個地方都一樣,沒什麼不同的。無論制度怎麼變,人性沒有變,從這個角度來看,幾百年後市場還是會這樣子,不會有什麼新花樣。

股價最大化的問題,這個肯定是每一筆交易的共同目標,當作追求沒什麼問題。但現實條件下,市場極端價格都是非理性的,沒人能知道這種非理性會把市場推到什麼地步,所以最高價、最低價是沒有辦法預測,也沒辦法做到。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什麼無風險理財年華收益10 發布:2025-07-09 01:46:05 瀏覽:956
股票交易嚴重波動 發布:2025-07-09 01:43:57 瀏覽:442
2018受315影響的股票 發布:2025-07-09 01:39:37 瀏覽:439
氫能源有哪些基金代碼 發布:2025-07-09 01:38:10 瀏覽:962
非洲盧安達使用什麼貨幣 發布:2025-07-09 01:33:33 瀏覽:70
股權取得日怎麼抵消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317
期貨負值如何計算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155
知商金融有多少出借人 發布:2025-07-09 01:22:18 瀏覽:53
股權架構什麼是股權代持股 發布:2025-07-09 01:08:16 瀏覽:779
財務指標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09 00:42:15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