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並購前雅虎中國的股票價值

並購前雅虎中國的股票價值

發布時間: 2021-06-14 11:11:22

㈠ 微軟並購雅虎給中國政治的影響

多情微軟無窮賤!中了暗算的中國有多痛?
1998年,世界首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說:「有人不花錢買軟體,喜歡偷(steal),但只要他們想偷,我們希望他們偷我們的。因為他們會上癮,我們將研究在未來十年如何向他們收錢。」
2003年,微軟開始對網吧發難。如鎮江市版權部門陸續接到微軟對鎮江百家網吧安裝使用盜版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的投訴,接到微軟投訴的地方版權局要求當地網吧必須立即使用正版微軟軟體,否則面臨巨額處罰。2005年,全國僅正規網吧就擁有350萬台以上的電腦,家庭用戶個人電腦4950萬台以上,而根據調查,這些電腦基本上都使用著盜版的Windows-XP軟體。
而一套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2003SERVER需要8200元,可涵蓋10台電腦,另外90台電腦每台軟體授權費用為230元。也就是說,一個有100台電腦規模的網吧,購買正版軟體需要28900元。

受到消費者使用習慣以及此類軟體兼容性等問題的制約,網吧基本上不可能選擇採用Linux操作系統,選擇Windows幾乎無法避免。

從2005年2月開始,微軟宣布在中國市場大規模實施「正版增值計劃」,WindowsXP操作系統全面降價,家庭版為786元,專業版為1270元,而此前市場上的價格分別為1400元和2200元以上。同時對普通盜版用戶實施的技術攔截,捷克、挪威、中國版本的Windows從2月開始不能使用微軟的下載網站,盜版用戶在對系統進行升級後出現了「只能使用30天」的對話框,限期一過系統將自動鎖死。

微軟出了一種特別便宜的「簡裝版」操作系統,微軟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都有推出,幾乎是繞著中國走,但就是沒進到中國來。

【竹卿點評】中國電腦盜版是微軟故意放縱的!這一點IT界的人在2000年左右已經非常清楚了。IT界多位名人也證實放縱盜版過程根本就是微軟蓄意所為---是微軟的公司策略,甚至有微軟內部的電子郵件作證。而它的故意放縱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98年甚至更早,那時,正是中國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艱難起步的階段。

轉眼就近10年了。誰是盜版Windows-XP軟體的最大輸家呢?是以微軟為代表的美國的高科技軟體產業嗎?還是中國的高科技民族軟體產業?

在過去10年中,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默許甚至鼓勵中國人使用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而且盜版windows在功能上和正版windows基本相同(微軟也默許盜版通過網路升級,不要以為那是盜版者能力高強,其實不過是微軟故意這樣做而已)。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中國有兩個價格,一個是1400元左右的正版,一個是5元錢的盜版。從這個意義上說,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的最大製造商正是微軟自己,而不是別人。

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它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發展產生的嚴重後果已經清晰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在Windows成熟的生態環境下,在微軟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下,通過大量的盜版軟體——>沖擊中國的軟體產業——>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壟斷中國國內軟體市場(正版+盜版)。Windows就像毒品一樣,使大多中國電腦用戶除了使用Windows外,不習慣使用其它操作系統。大量盜版和Windows培養起來的用戶習慣,沉重打擊了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除了微軟下游的廠商沒有受到打擊)。

在只有5元錢的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價格下,中國還有可能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嗎?國內的正版軟體要研製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先期投入的研發資金,沒有幾十億或者更多的成本投入,沒有巨大的投資風險嗎?一定能出成果嗎?有哪個操作系統能夠賣出5元錢的價格?那個中國軟體企業有這樣的資金與實力敢冒這樣的風險?還有哪個傻瓜軟體企業敢去研發這樣的操作系統?

在萌芽狀態並艱難起步的中國軟體企業,在微軟的強大競爭壓力和沖擊下,早已經是潰不成軍,不得不轉向受盜版影響較小的專用軟體、系統集成或技術服務領域,國產的通用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產品不斷萎縮,其日漸沒落的趨勢幾乎不可挽回。國內軟體企業與1999年相比,數量減少了近一半,中國軟體市場上的通用軟體產品除了幾個殺毒軟體外,幾乎難覓蹤跡。

國內生產辦公軟體WPS的金山公司曾經被認為是中國軟體企業中最有實力與微軟對抗的企業,然而面對微軟Office辦公軟體盜版的強大競爭壓力和沖擊下,市場縫隙空間越來越小,盡管金山公司採取了降價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終還是一敗如山倒,不得不把未來發展重點轉向了網路游戲軟體。

微軟壟斷國內軟體市場,早已經預示了金山WPS等民族軟體的沒落。中國的整個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再也沒有能夠與微軟相抗衡的公司或軟體誕生。這對中國,對於我們的民族軟體企業,對於我們的高端軟體產業,對於一個國家的安全、經濟利益和長遠發展,是有利嗎?還是有害的?

微軟代表著美國,也代表著美國的國家意志,它本身的發展就是美國全球經濟利益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構成了美國核心利益——經濟的命門——科學、技術創新能力威力最強大的部分。美國清楚知道———保持領先和超越他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性,意識到這才是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的根基所在,它更是關繫到美國國家生死存亡和未來世紀命運前途的關鍵因素,因此,它也絕不允許在任何一個國家出現搖動其全球經濟霸權根基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美國為了保護它的核心利益經濟命門,一直在全球的范圍內實施有針對性的蓄意打擊他國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策略。那些有實力挑戰和動搖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的國家,無論這個國家是它的盟友———歐盟、日本,還是它的全球戰略對手———中國和俄羅斯,只要有這樣的可能性,都會面臨美國對其蓄意的打擊。而這種蓄意打擊的方式,對中國而言,暗算大飛機是一種、風險投機基金是一種、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也是其中的一種。

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與當年的麥道「幫助」中國的大飛機一樣,其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成為美國無情的扼殺中國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又一利器——沉重打擊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企圖把艱難起步的中國民族軟體產業扼殺在萌芽之中,無法與之競爭,目的是從根本上支撐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並維持美國的全球利益,削弱中國的全球經濟實力。微軟的這種策略,其隱蔽性、欺騙性和危害性,卻沒有引起我們的政府及民間的高度的重視和足夠的警惕,其結果意味著什麼?大飛機的夭折的前車之鑒,我們還不應該為此深思嗎?

我們怎樣去應對微軟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對中國民族軟體產業的無情扼殺?我們應該如何阻止和反擊美國多年處心積慮對中國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蓄意打擊?

歐盟的反壟斷法正在努力禁止微軟利用Windows 操作系統控制市場,在2004年底對微軟的捆綁式銷售處以4.97億歐元的罰款,並要求其改變操作系統的銷售方式,這給微軟在歐洲市場的擴張帶來巨大羈絆。在其他國家微軟也不是一路綠燈,在韓國微軟就舉步為艱,遭地方軟體全面封殺。這是一種有益的可以借鑒的方法, 2007年8月30日中國制定並通過自己的反壟斷法,並將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這對應對當前微軟的壟斷對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深重打擊,帶來微妙的轉機。

但是,當我們試圖用中國的反壟斷法去應對微軟的壟斷和擴張時,卻忽然發現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當微軟的盜版在中國境內泛濫成災,由於大量盜版的存在,微軟的正版軟體銷售並不高。表面的充分證據顯示,微軟竟然還是整件盜版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中國不但不能對微軟實施巨額的罰款,反而可能要應對微軟「知識產權受中國大量侵害」的申訴和處罰!

微軟用心之險惡,後手之狠毒、目光之長遠、結局設計之巧妙,對形勢發展之精確把握程度、沉重打擊對手而能全身而退之策略,環環緊扣而無懈可擊,滴水不漏、讓我們深受其害無法可施,最終卻啞口無言,有苦自知。這樣的對手,難道不可怕嗎?難道不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嗎?

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必須走上自主開發的技術和產品之路,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擁有一席之地,才能使中國在21世紀的科學技術的領域中全面超越美國,進而代替美國成為新的全球經濟中心。Linux這種免費的能自由開發的開放源代碼軟體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除微軟之外的另一種機遇和選擇。

Linux承載著中國高端軟體產業走向未來的希望,已經成為中國全球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目前,中國、日本和韓國就共同開發應用在Linux平台上的應用軟體達成了一致協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鼓勵更多的本地軟體開發者轉向Linux,將一定比例的軟體進行本地化開發,從長遠的趨勢預示著Linux前景美好。

中國要成為一個技術強國,成為經濟強國與美國抗衡,走產業升級,從低端低值走向高端高值,哪裡可能在3~5年內一蹴而就?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現在才僅僅開了個頭。

Linux雖然一定程度上成熟,但不是window那麼「傻瓜方便」,使用Linux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例如最簡單的幾乎什麼外部設備你都要學會安裝:所以目前Linux、Unix基本上佔領了伺服器市場,但是台式機市場幾乎為零。Linux目前基本以上網、文字處理等簡單應用為主,大型游戲、專業軟體都還無法支持。Linux離桌面電腦普及化,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也需要中國人長期不懈的堅持努力。

自大航海時代始到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止,中國經濟從「世界工廠」起步後,正在逐步邁向知識產權高技術產業和國際金融產業,中國的成功雖不見得讓所有的國人滿意,但是中國的力量在持續提升,中國的影響在不斷擴大,中國領導人的治理理念理所當然地最有資格成為帶領全人類進步的思想武器,未來世界的規則制定權肯定離不開中國貢獻。這個世界需要改變也必須改變。

如果說,「世界工廠」對美國來說只是搔癢而已,美國還樂顛顛的接受,那麼高技術產業和國際金融產業,則是將會刺死美帝國的兩把利劍---完全動搖美國的全球金融帝國的基礎。

這一點,美國資本利益集團清楚得很!中美之間,這場經濟戰爭在所難免,我們並不想致人於死命,我們追求全球和諧共存,但是美國是不甘心其一手禁錮的世界經濟脫離其控制的,是不甘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損失的,它們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打斷中華民族崛起的過程,這場經濟戰爭不是我們發動的,但是我們被迫必須迎戰乃至勝利,否則中華民族崛起之路將被美國打斷。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己准備好迎接這千年的機遇與挑戰了嗎?溫柔的陷井,中美兩國誰將是21世紀的大贏家?

PS:網路上有句流言: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DB會害了國產軟體。
可是一台電腦硬體才3~4000元,一套操作系統就動輒幾K,想不DB也難,
可是一直D真的上癮了,想想卡巴斯基、或者KV這些一般軟體廠就有能力控制DB,
微軟可以讓DB存在,不是微笑的默許是什麼?
我們該深思了。

㈡ 雅虎中國有什麼價值馬雲當年為什麼要收購他

為了打廣告唄!
所有雅虎中國的股份要是都到了手,那麼其一切業務都歸自己管,第一是不用自己去想辦法設計業務;第二,知道Yahoo的人都會因此知道自己的公司,知名度一下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人家可是全球知名,阿里巴巴算什麼)。第三,更有實力與更強勁的對手相對抗。你看,現在Microsoft以那麼高的價錢收購Yahoo干什麼?不就是要把Google的勢頭壓下去嗎。

㈢ 雅虎中國有什麼價值馬雲當年為什麼要收購他

為了打廣告唄!
所有雅虎中國的股份要是都到了手,那麼其一切業務都歸自己管,第一是不用自己去想辦法設計業務;第二,知道Yahoo的人都會因此知道自己的公司,知名度一下子高了一大截(要知道人家可是全球知名,阿里巴巴算什麼)。第三,更有實力與更強勁的對手相對抗。你看,現在Microsoft以那麼高的價錢收購Yahoo干什麼?不就是要把Google的勢頭壓下去嗎。

㈣ 微軟收購雅虎將對阿裏巴巴起著什麽影響

處於「微軟收購雅虎案」漩渦之中的馬雲昨日強調,阿裏巴巴集團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獨立自主發展的原則,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看待變化,不管微軟雅虎此次並購結果如何,阿裏巴巴集團都不會改變對公司的領導和方向,都將繼續保持阿裏巴巴集團的運營獨立性。這是阿裏巴巴及馬雲首次對並購案做出具體回應。

雅虎持有阿裏巴巴集團39%的股權,是阿裏巴巴最大的股東,後者運行著包括雅虎中國在內的多項電子商務業務。一旦「微軟收購雅虎案」成真,那麼阿裏巴巴的命運何去何從成為中國互聯網界的焦點。之前有論調認為微軟一旦收購成功,雅虎原來在亞洲的資產將成為首先被清理的對象。

昨日,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年度員工大會上表示,在確保國家、客戶、員工以及股東利益的前提下,阿裏巴巴集團對此高度關注、積極參與。目前與微軟和雅虎公司一直保持緊密的聯系交流,並已經為此聘請了數家著名財務顧問和律師事務所,以評估未來可能出現的方案。

目前,雅虎在亞洲的資產今年將增值約15%,雅虎海外公司為雅虎貢獻了近一半的業績。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剛剛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阿裏巴巴以及日本雅虎。正望諮詢分析師呂伯望認為,由於阿裏巴巴B2B、中國雅虎對雅虎市值做出很大貢獻,再加上還沒有上市的淘寶、支付寶等,因此未來對微軟價值很大。

退一步說,如果微軟對從事電子商務不感興趣,馬雲可以完全啟動2005年和雅虎簽訂的優先回購股權協議,以維護阿裏巴巴股東的利益。業內人士透露,早在 2005年阿裏巴巴和雅虎的協議中就寫明,若雅虎被其他企業收購,而雅虎所持有的阿裏巴巴股權控制權將發生轉移,阿裏巴巴擁有對雅虎持有股份的優先回購權。這樣阿裏巴巴的業務方向不會動搖。「馬雲的論調不僅僅明確了阿裏巴巴未來的發展方向,保證了股東的利益,同時也讓阿裏巴巴成為雅虎手中重要的砝碼。」 獨立分析師秦川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目前微軟在中國互聯網業務發展並不盡如人意,而阿裏巴巴在全球電子商務領域以及在中國互聯網市場發展健康,又是雅虎布局中最優質的一塊,微軟總裁鮑爾默也暗示之後會考慮介入日本雅虎和阿裏巴巴,微軟無疑不會放棄阿裏巴巴集團。

㈤ 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的過程

1.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與美國雅虎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美國在中國的全部資產,並獲得雅虎中國的運營權,雅虎美國投資10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股東。雅虎共同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楊致遠成為阿里巴巴集團4人董事會成員之一,董事會主席是馬雲。

2.2009年1月雅虎CEO對阿里巴巴在中國處理雅虎品牌的方式表示不滿,2010年2月阿里巴巴曾提議回購雅虎所持股權,但在當年6月份這項談判宣告破裂。

3.2012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回購一事簽署最終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阿里集團股份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20%。如未來阿里集團進行IPO,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剩餘持有股份的50%。
資料來源自網路http://tech.qq.com/zt2011/ali_yahoo/

㈥ 阿里巴巴和雅虎的關系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收購對雙方的利益如何

據港台媒體報道,全球知名入口網站雅虎(Yahoo!)與內地電子商務廠商阿里巴巴(Alibaba)11日同步在北京、東京及美國召開記者會,宣布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得雅虎10億美元投資,並享有雅虎品牌、技術在內地獨家使用權,雅虎則獲得阿里巴巴40%股權及35%董事會投票權。這是內地網路產業史上最大一宗收購案,也相當出乎業界意料之外。

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資產,包括雅虎中國網站、搜索技術(一搜新聞)、通信(包括電子郵件及即時信息)和廣告業務、3721網路實名(Realname)服務、雅虎商標在內地無限期獨家使用權及一拍網等。雅虎入股阿里巴巴後,阿里巴巴董事會將有4個席次,其中,阿里巴巴佔2席,雅虎1席,軟體銀行1席。阿里巴巴指出,未來雅虎在董事會中握有35%投票權。
未來阿里巴巴將包含4個最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阿里巴巴、雅虎中國、淘寶網和支付寶(AliPay;負責線上付費業務),這呼應馬雲對電子商務的理解,他認為,電子商務有4個體系,分別是信用體系、強大市場、支付體系及搜尋引擎,未來電子商務和搜尋引擎密不可分,而信用、市場、支付和搜尋則為4大法寶。

馬雲並強調,新公司將由阿里巴巴全權管理,而不是由阿里巴巴與雅虎雙方合資,未來雅虎中國將成為阿里巴巴所擁有一個重要品牌,而雅虎本身則是阿里巴巴最重要及最大的投資人。

㈦ 微軟並購雅虎給中國互聯網帶來的影響

多情微軟無窮賤!中了暗算的中國有多痛?
1998年,世界首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說:「有人不花錢買軟體,喜歡偷(steal),但只要他們想偷,我們希望他們偷我們的。因為他們會上癮,我們將研究在未來十年如何向他們收錢。」
2003年,微軟開始對網吧發難。如鎮江市版權部門陸續接到微軟對鎮江百家網吧安裝使用盜版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的投訴,接到微軟投訴的地方版權局要求當地網吧必須立即使用正版微軟軟體,否則面臨巨額處罰。2005年,全國僅正規網吧就擁有350萬台以上的電腦,家庭用戶個人電腦4950萬台以上,而根據調查,這些電腦基本上都使用著盜版的Windows-XP軟體。
而一套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2003SERVER需要8200元,可涵蓋10台電腦,另外90台電腦每台軟體授權費用為230元。也就是說,一個有100台電腦規模的網吧,購買正版軟體需要28900元。

受到消費者使用習慣以及此類軟體兼容性等問題的制約,網吧基本上不可能選擇採用Linux操作系統,選擇Windows幾乎無法避免。

從2005年2月開始,微軟宣布在中國市場大規模實施「正版增值計劃」,WindowsXP操作系統全面降價,家庭版為786元,專業版為1270元,而此前市場上的價格分別為1400元和2200元以上。同時對普通盜版用戶實施的技術攔截,捷克、挪威、中國版本的Windows從2月開始不能使用微軟的下載網站,盜版用戶在對系統進行升級後出現了「只能使用30天」的對話框,限期一過系統將自動鎖死。

微軟出了一種特別便宜的「簡裝版」操作系統,微軟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都有推出,幾乎是繞著中國走,但就是沒進到中國來。

【竹卿點評】中國電腦盜版是微軟故意放縱的!這一點IT界的人在2000年左右已經非常清楚了。IT界多位名人也證實放縱盜版過程根本就是微軟蓄意所為---是微軟的公司策略,甚至有微軟內部的電子郵件作證。而它的故意放縱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98年甚至更早,那時,正是中國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艱難起步的階段。

轉眼就近10年了。誰是盜版Windows-XP軟體的最大輸家呢?是以微軟為代表的美國的高科技軟體產業嗎?還是中國的高科技民族軟體產業?

在過去10年中,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默許甚至鼓勵中國人使用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而且盜版windows在功能上和正版windows基本相同(微軟也默許盜版通過網路升級,不要以為那是盜版者能力高強,其實不過是微軟故意這樣做而已)。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中國有兩個價格,一個是1400元左右的正版,一個是5元錢的盜版。從這個意義上說,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的最大製造商正是微軟自己,而不是別人。

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它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發展產生的嚴重後果已經清晰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在Windows成熟的生態環境下,在微軟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下,通過大量的盜版軟體——>沖擊中國的軟體產業——>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壟斷中國國內軟體市場(正版+盜版)。Windows就像毒品一樣,使大多中國電腦用戶除了使用Windows外,不習慣使用其它操作系統。大量盜版和Windows培養起來的用戶習慣,沉重打擊了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除了微軟下游的廠商沒有受到打擊)。

在只有5元錢的盜版windows操作系統價格下,中國還有可能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嗎?國內的正版軟體要研製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先期投入的研發資金,沒有幾十億或者更多的成本投入,沒有巨大的投資風險嗎?一定能出成果嗎?有哪個操作系統能夠賣出5元錢的價格?那個中國軟體企業有這樣的資金與實力敢冒這樣的風險?還有哪個傻瓜軟體企業敢去研發這樣的操作系統?

在萌芽狀態並艱難起步的中國軟體企業,在微軟的強大競爭壓力和沖擊下,早已經是潰不成軍,不得不轉向受盜版影響較小的專用軟體、系統集成或技術服務領域,國產的通用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產品不斷萎縮,其日漸沒落的趨勢幾乎不可挽回。國內軟體企業與1999年相比,數量減少了近一半,中國軟體市場上的通用軟體產品除了幾個殺毒軟體外,幾乎難覓蹤跡。

國內生產辦公軟體WPS的金山公司曾經被認為是中國軟體企業中最有實力與微軟對抗的企業,然而面對微軟Office辦公軟體盜版的強大競爭壓力和沖擊下,市場縫隙空間越來越小,盡管金山公司採取了降價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終還是一敗如山倒,不得不把未來發展重點轉向了網路游戲軟體。

微軟壟斷國內軟體市場,早已經預示了金山WPS等民族軟體的沒落。中國的整個高科技產業和民族軟體企業,再也沒有能夠與微軟相抗衡的公司或軟體誕生。這對中國,對於我們的民族軟體企業,對於我們的高端軟體產業,對於一個國家的安全、經濟利益和長遠發展,是有利嗎?還是有害的?

微軟代表著美國,也代表著美國的國家意志,它本身的發展就是美國全球經濟利益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構成了美國核心利益——經濟的命門——科學、技術創新能力威力最強大的部分。美國清楚知道———保持領先和超越他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性,意識到這才是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的根基所在,它更是關繫到美國國家生死存亡和未來世紀命運前途的關鍵因素,因此,它也絕不允許在任何一個國家出現搖動其全球經濟霸權根基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美國為了保護它的核心利益經濟命門,一直在全球的范圍內實施有針對性的蓄意打擊他國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策略。那些有實力挑戰和動搖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的國家,無論這個國家是它的盟友———歐盟、日本,還是它的全球戰略對手———中國和俄羅斯,只要有這樣的可能性,都會面臨美國對其蓄意的打擊。而這種蓄意打擊的方式,對中國而言,暗算大飛機是一種、風險投機基金是一種、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也是其中的一種。

微軟在中國採取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與當年的麥道「幫助」中國的大飛機一樣,其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成為美國無情的扼殺中國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又一利器——沉重打擊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企圖把艱難起步的中國民族軟體產業扼殺在萌芽之中,無法與之競爭,目的是從根本上支撐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並維持美國的全球利益,削弱中國的全球經濟實力。微軟的這種策略,其隱蔽性、欺騙性和危害性,卻沒有引起我們的政府及民間的高度的重視和足夠的警惕,其結果意味著什麼?大飛機的夭折的前車之鑒,我們還不應該為此深思嗎?

我們怎樣去應對微軟故意放縱盜版的策略對中國民族軟體產業的無情扼殺?我們應該如何阻止和反擊美國多年處心積慮對中國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蓄意打擊?

歐盟的反壟斷法正在努力禁止微軟利用Windows 操作系統控制市場,在2004年底對微軟的捆綁式銷售處以4.97億歐元的罰款,並要求其改變操作系統的銷售方式,這給微軟在歐洲市場的擴張帶來巨大羈絆。在其他國家微軟也不是一路綠燈,在韓國微軟就舉步為艱,遭地方軟體全面封殺。這是一種有益的可以借鑒的方法, 2007年8月30日中國制定並通過自己的反壟斷法,並將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這對應對當前微軟的壟斷對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深重打擊,帶來微妙的轉機。

但是,當我們試圖用中國的反壟斷法去應對微軟的壟斷和擴張時,卻忽然發現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當微軟的盜版在中國境內泛濫成災,由於大量盜版的存在,微軟的正版軟體銷售並不高。表面的充分證據顯示,微軟竟然還是整件盜版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中國不但不能對微軟實施巨額的罰款,反而可能要應對微軟「知識產權受中國大量侵害」的申訴和處罰!

微軟用心之險惡,後手之狠毒、目光之長遠、結局設計之巧妙,對形勢發展之精確把握程度、沉重打擊對手而能全身而退之策略,環環緊扣而無懈可擊,滴水不漏、讓我們深受其害無法可施,最終卻啞口無言,有苦自知。這樣的對手,難道不可怕嗎?難道不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嗎?

中國的高端軟體產業必須走上自主開發的技術和產品之路,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擁有一席之地,才能使中國在21世紀的科學技術的領域中全面超越美國,進而代替美國成為新的全球經濟中心。Linux這種免費的能自由開發的開放源代碼軟體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除微軟之外的另一種機遇和選擇。

Linux承載著中國高端軟體產業走向未來的希望,已經成為中國全球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關鍵部分,目前,中國、日本和韓國就共同開發應用在Linux平台上的應用軟體達成了一致協議,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鼓勵更多的本地軟體開發者轉向Linux,將一定比例的軟體進行本地化開發,從長遠的趨勢預示著Linux前景美好。

中國要成為一個技術強國,成為經濟強國與美國抗衡,走產業升級,從低端低值走向高端高值,哪裡可能在3~5年內一蹴而就?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現在才僅僅開了個頭。

Linux雖然一定程度上成熟,但不是window那麼「傻瓜方便」,使用Linux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例如最簡單的幾乎什麼外部設備你都要學會安裝:所以目前Linux、Unix基本上佔領了伺服器市場,但是台式機市場幾乎為零。Linux目前基本以上網、文字處理等簡單應用為主,大型游戲、專業軟體都還無法支持。Linux離桌面電腦普及化,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也需要中國人長期不懈的堅持努力。

自大航海時代始到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止,中國經濟從「世界工廠」起步後,正在逐步邁向知識產權高技術產業和國際金融產業,中國的成功雖不見得讓所有的國人滿意,但是中國的力量在持續提升,中國的影響在不斷擴大,中國領導人的治理理念理所當然地最有資格成為帶領全人類進步的思想武器,未來世界的規則制定權肯定離不開中國貢獻。這個世界需要改變也必須改變。

如果說,「世界工廠」對美國來說只是搔癢而已,美國還樂顛顛的接受,那麼高技術產業和國際金融產業,則是將會刺死美帝國的兩把利劍---完全動搖美國的全球金融帝國的基礎。

這一點,美國資本利益集團清楚得很!中美之間,這場經濟戰爭在所難免,我們並不想致人於死命,我們追求全球和諧共存,但是美國是不甘心其一手禁錮的世界經濟脫離其控制的,是不甘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損失的,它們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打斷中華民族崛起的過程,這場經濟戰爭不是我們發動的,但是我們被迫必須迎戰乃至勝利,否則中華民族崛起之路將被美國打斷。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己准備好迎接這千年的機遇與挑戰了嗎?溫柔的陷井,中美兩國誰將是21世紀的大贏家?

PS:網路上有句流言: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DB會害了國產軟體。
可是一台電腦硬體才3~4000元,一套操作系統就動輒幾K,想不DB也難,
可是一直D真的上癮了,想想卡巴斯基、或者KV這些一般軟體廠就有能力控制DB,
微軟可以讓DB存在,不是微笑的默許是什麼?
我們該深思了。

㈧ 雅虎股票問題

1995年4月Sequoia投資雅虎近200萬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風險資本投資者,也是唯一的風險資本投資者。在Sequoia的資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他們開始了4000萬美元的集資活動,路透社和軟銀成了夥伴。其中軟銀買下5%的股權,使雅虎走向了新階段,並開始共建雅虎日本網的計劃。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雖然它的兩大對手Lycos、Excite已搶先上市,但這一天仍被評為「華爾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價13美元。但交易狂熱,平均每小時轉手6次之多,一度飆升至43美元,最終以33美元收盤。雅虎市場價值達到8.5億美元,是「紅杉資本」投資時的200倍。創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記錄。

1997年,雅虎收入6700萬美元,虧損2300萬美元。從賬面上看,這完全是一個失敗的公司。但是在互聯網上,它卻是最大的明星。市場價值超過網景,升至28億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場價值首次超過瀏覽器大王網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軟體銀行以四億一千萬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凈賺三億九千萬美元,當年以一億美元購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億美元。
1998上半年 ,每個月至少有3000萬用戶訪問 Yahoo!, 每天瀏覽下載量達到1億頁!
1998年《福布斯》雜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楊致遠以10億美元的財富躍居第16位,超過了冠群CEO王嘉廉,成為高科技中的華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凈收入為2,510萬美元,收入為8,610萬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強勢增長。
1999年,楊致遠和費羅已成為網路媒體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場價值高達390億美元,而楊致遠的紙面財富達到75億美元。
瀏覽量從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億增加到2.35億,增幅達41%,同時注冊用戶數量從3,500萬人增加到4,700萬人。2月份用戶增長率是前十名網站中最好的,並且是整個網路平均增長率的兩倍。

1999年9月,中國雅虎網站開通。2005年8月,中國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收購。

㈨ 軟銀回購雅虎股份金額約多少億美元

北京時間7月10日早間消息,軟銀集團旗下移動運營商部門——軟銀公司將從Altaba手中回購雅虎日本約10%股份,價值達2000億日元(約合18億美元)。雅虎日本想與軟銀旗下移動部門接近關系,本次回購正是加深合作的步驟之一。

最早今年年初時,軟銀就准備讓移動服務部門在東京上市,這樣做的意圖很明確:軟銀集團有意轉型,以後專注於科技投資。

2月份,Altaba曾經公布一項計劃,它在計劃中表示,准備出售雅虎日本股份。因為投資者對供需平衡存在擔憂,雅虎日本股價下跌30%,現在的股價接近2013年1月以來最低點。

熱點內容
非洲盧安達使用什麼貨幣 發布:2025-07-09 01:33:33 瀏覽:70
股權取得日怎麼抵消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317
期貨負值如何計算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155
知商金融有多少出借人 發布:2025-07-09 01:22:18 瀏覽:53
股權架構什麼是股權代持股 發布:2025-07-09 01:08:16 瀏覽:779
財務指標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09 00:42:15 瀏覽:96
期貨資金不夠持倉什麼時候能開 發布:2025-07-09 00:35:13 瀏覽:428
期貨的交叉線是什麼 發布:2025-07-09 00:29:58 瀏覽:150
電力公司如何繳水利建設基金 發布:2025-07-09 00:29:17 瀏覽:702
中國電建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9 00:21:03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