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金蠶網生絲行情股票

中國金蠶網生絲行情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11 06:09:22

Ⅰ 蠶絲分為多少種都有什麼區別市價一般各是多少

(1) 柞蠶絲 柞蠶有國外又稱中國柞蠶,有中國種、印度種和日本種3個品系。柞蠶生長在野外的柞樹(即櫟樹)上,我國的柞蠶品種很多,目前放養的品種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兩種。前者一年放養一次,所結的繭既作種繭,雙是繅絲原料;後者為一年放養2次,春繭只作秋繭的種繭,秋繭為繅絲原料。柞蠶繭的繭型比桑蠶繭大,其結繭時留在繭上的繭柄給繅絲帶來一定的困難。柞蠶絲是織造柞蠶繭綢、裝飾綢以及一些工業、國防用絲織品的原料,一般用於織造中厚型絲織品。柞蠶繭絲的平均細度為6.16dtex (5.6旦),內外層細度也不一樣,一般外層平均細度為6.82dtex (6.2旦),中層平均為6.05dtex (5.5旦),內層平均細度為4.95dtex (4.5旦),都比桑蠶繭粗。柞蠶繭的春繭為淡黃褐色,秋繭為黃褐色,而且外層較內層顏色深。柞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約少12%-15%,柞蠶絲的橫截面為鈍三角形。與桑蠶絲基本相同,但較扁平些,長徑約為65um,短徑約為12um,越向繭的內部,長短徑的差異越大,形態越扁平。單絲是由許多細纖維集聚構成,各根纖維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位於中心的空隙較大,*近表面的纖維較細,有利於通氣和吸濕。柞蠶絲中含有微量的單寧,它與絲膠或絲朊呈化學結合。絲朊內外還含有色素,這些雜質在加工中很以難去除。 (2)天蠶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以"物以稀為貴"來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語來形容天蠶絲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天蠶絲珍稀,價格昂貴,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售價高達3000~5000美元,高於桑蠶絲、柞蠶絲近百倍,經濟效益令人咋舌。天蠶又名"日本柞蠶"、"山蠶"。它是一種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絲作繭的一化生四眠五齡完全變態的昆蟲,以卵越冬。幼蟲的形態與柞蠶酷似,只能從柞蠶幼蟲頭部有黑斑,而天蠶沒有黑斑這一點來加以區別。天蠶的幼蟲體呈綠色,多瘤狀突起,被剛毛,食山毛櫸科櫟屬樹葉上的野蠶,屬於蠶的家族中一個成員,它適於生長在氣溫較溫暖而半濕潤的地區,但也能適應寒冷氣候,能在北緯44度以北寒冷地帶自然生息。主要產於中國、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烏蘇里等地區。天蠶絲是一種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綠色的野蠶絲。它的特有的淡綠色寶石般的光澤和高強度的耐拉性、韌性,常被人們譽之"纖維鑽石"、"綠色金子"和"纖維皇後"。 其經濟價值極高,一般比桑蠶絲高出30倍,比柞蠶絲高50倍。其纖度比桑蠶絲稍粗,與柞蠶絲差不多。由於產量極低,僅於桑蠶絲織品中加入部分,作為點綴,用來製作服裝面料,高雅莊重的飾品和綉品,是日本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緊俏商品。天蠶絲的性能:天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和柞蠶絲多,約為30%,絲素含量約為70%。國外採用馬賽皂15%、純鹼2%、油劑0.5%,浴比1/45,在100℃下精練2.5小時,練出的天蠶絲織物閃爍著令人喜愛的果綠色寶石光。染色時,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蠶絲上染,而用部分經篩選的金屬絡合染料、鹽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經長時間的染色,可使其上染。天蠶絲纖維纖細(平均細度5.5-6.6dtex),但粗細差異較大。纖維橫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鑽石的結構,具有較強的折光性,其光猶如熠熠的寶石輝光,引人入勝。天蠶一旦成熟,蠶體就會呈現出亮麗的綠光,故在國際上被譽為"綠色鑽石"。天蠶絲長為90~600m,出絲率為50%~60%,1000粒繭產生絲量約為250g左右。強力31.2cN/tex ,伸長率在40%左右。天蠶絲富有光澤,色澤鮮艷,質地輕柔,具有較強的拉力和韌性,質量好於桑蠶絲和柞蠶絲,且無摺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綠寶石顏色,故享有"鑽石纖維"和"金絲"之美稱,是一種珍貴的蠶絲資源。採用天蠶絲製作的夜禮服,主要由皇家和貴族使用,在華燈的照耀下猶如珠翠滿身,使穿著者顯得格外雍容華貴,身價百倍,象徵著穿著者的富有和地位。 (3)天然彩色蠶繭 隨著彩色棉花的開發,天然彩色蠶繭也應運而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廣東省曾飼養過多化性蠶繭就是黃色,但由於繭層薄、絲質粗、質量不高而被淘汰。在浙江桐鄉試養有色蠶繭已經成功,這批夏繭產量與白色蠶繭不相上下,繅生絲品質達到了A級以上。桐鄉是全國產繭量大的縣市之一,其蠶繭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30%左右。浙江花神絲綢集團公司、桐鄉市蠶繭管理總站與浙江動物科學學院蠶蜂系正式簽約,進行天然彩色蠶絲規模化生產、研究和開發。根據浙江大學開發天然彩色蠶絲項目負責人陳玉銀介紹,天然彩色蠶絲製品的研究開發在國內外尚屬首次,其具有的環保優勢決定了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安徽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與省絲綢公司聯合攻關,開發家蠶天然彩色繭技術近日也獲得成功,他們運用在人工飼料或桑葉中添加經過處理的色素飼料喂養家蠶,使蠶繭變得五彩繽紛。四川成都華神集團資源昆蟲生物技術中心利用生物基因技術生產出新蠶種,使白蠶能吐出五顏六色的彩色絲。據介紹,這項技術主要是*家蠶的突變基因,基因定位後,利用染色體技術把需要的基因組合輸入家蠶體內,從而培育能吐彩色絲的新蠶種 (4) 蓖麻蠶絲 蓖麻蠶又稱印度蠶,是蠶的一個品種。它原是野外生長的野蠶,食蓖麻葉,也食木薯葉,鶴木葉、臭椿葉、馬松葉和山烏柏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食性蠶。現在是在野外生長,由人工放養,也有在室內由人工放養的。 蓖麻蠶所結的繭兩端尖細,形如棗核,中部膨大,腰幅兩側闊狹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尾部封閉,頭部有一個出娥小孔。蓖麻蠶最適宜在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夏季生長。它原產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蠶之稱。蓖麻蠶的繭衣又厚又多。約占繭層量的1/3。繭層松軟,缺少彈性,厚薄松緊差異較大,外層松似棉花,與繭衣無明顯的界限,中層次之,內層緊密,手捏有回彈聲。繭層較薄,且有明顯的分層,多為層繭,外層縮皺略模糊,中層明顯,內層平坦。繭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頭部最薄,且疏鬆有一個出娥小孔。在鮮繭重量中,繭衣約佔3.6%,繭層約佔10%,蛹體約佔86.5%。蠶繭呈潔白色,但光澤不如桑蠶繭明亮,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蓖麻蠶絲的斷面形狀與桑蠶絲相類似,但比桑蠶絲更為扁。其含絲膠量約為7%-12%,絲素約為85%-92,雜質約為1.5%-4.0%。絲的細度約為1.65-3.3dtex (1.5-3.0旦),強度比桑蠶絲低,斷裂伸長率及耐酸性與桑蠶絲相接近,而耐鹼性略強於桑蠶絲,適紡6.25(160公支)絹紡紗 區別:好的蠶絲色澤比較白,應當有光澤有彈性,又黃又脆的要麼是陳年的,要麼是品質很差的,如果很白但是比較脆,那是用化工原料熏白的。 市價: 說是冬暖夏涼。不過不能洗,屬於一次性產品。商場里的太宰人了,萬通的又不保險,我建議你去超市看看。或者買商場特價的。我買過絲被470,純棉花被160,昨天又從物美買了2床9孔被99(特價). 澳洲千年的2斤的,5折330元(差不多是這個價),斜紋外罩。物美大賣場曾經有自然三和的4斤299元,只不過外皮是平紋布,所以便宜。不過,斜紋、平紋都沒有關系,反正我們都要套被罩使用 好難找啊!!! 80分怎麼樣

Ⅱ 蠶怎樣才能吐出彩色的絲

蠶不可能吐出彩色的絲的。

養蠶和蠶絲利用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約4000年前在中國就有記錄了。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就開始養蠶了。

551年,兩位外國僧侶把蠶繭帶到歐洲。中等大小蛾體,雌雄觸角均為衣原體齒,雄蟲衣原體稍長;喙退化,下唇短,無單眼,體翅灰白色,翅脈灰褐色。蠶吐繭時,頭不停地擺動,蠶絲被織成整齊排列的鋸齒形圈。每織20多個圈就會移動身體的位置,然後繼續旋轉下面的絲。

(2)中國金蠶網生絲行情股票擴展閱讀

養殖技術

注意:防病蟲害,養蠶前養蠶中注意消毒,從2齡餉食起防病,自3齡起防蠅蛆;防悶熱,要防熱風吹;防餓蠶要少喂勤喂,夜裡涼爽要多喂;自3齡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時准時收完蟻,隨收蟻隨喂;蠶將眠時要喂切葉,少喂勤喂,加網提蠶止桑,飽食入眠。

小蠶的室溫不能高於30℃,大蠶不能高於27℃;夏蠶要比春蠶稀放;給葉適當,充分飽食。眠起處理要適時.加眠網要比春蠶早,發育不齊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縮短止桑時間,順利就眠。上蔟要適時,蠶老時要分批挑選上蔟,稀放。上蔟後3天要開門開窗,排濕保繭,但要避免強風直吹,以臉上略感有風為宜。

Ⅲ 有的蠶為什麼吐的絲是金色的呢

能夠吐絲結繭的絹絲昆蟲共有20種以上,其中大部分昆蟲所吐的絲都是五顏六色,色彩豐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彩色繭。天然彩色繭的色彩自然,色調柔和,有一些還是目前染色工藝難以模擬的色彩。
家蠶有許多較原始的有色繭品種(土種),國內研究機構目前保存的家蠶彩色繭主要有黃紅繭系和綠繭系兩大類。黃紅繭系中包括淡黃、金黃、肉色、紅色、蒿色、銹色等各種繭色;綠繭系包括竹綠(淡綠)和綠色兩種。黃紅繭系統的繭色來自桑葉中的類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新生β-胡蘿卜素)和葉黃素類色素(葉黃素、蒲公英黃質、紫黃質、次黃嘌呤黃質)。綠繭系的蠶繭色素主要為黃酮色素,在中腸和血液(或者血液)合成。這些色素要能夠從消化管進入血液,還要能夠從血液進入絹絲腺,所以繭絲的顏色種類及深淺不僅與這些色素的成分和含量有關,更主要是受到消化管和絹絲腺管壁的透過性影響,即受到基因的控制。
由於黃紅繭系的控制基因多、控制復雜,所以繭色的表現也多種多樣,不僅顏色種類多,而且深淺差異很大;除了內外層都有色的蠶繭外,還有隻有內層或外層有色的蠶繭。這種表現雖然給品種選育工作增加了難度,但也提供了豐富的遺傳素材。

Ⅳ 現在真的蠶絲多少錢一斤

截止2020年2月,純桑蠶絲的價格一般約每公斤500元,而高品質的桑蠶絲價格差不多每公斤要在1000元左右

影響蠶絲被價格的因素:

市面上的蠶絲被有兩種,一種是桑蠶絲被,另一種是柞蠶絲被。兩種蠶絲被價格也有很大的差異,一般桑蠶絲被價格要比柞蠶絲被價格高上很多,這也與它們的觸感質感相關。

(4)中國金蠶網生絲行情股票擴展閱讀:

蠶絲被的鑒別方法:

1、燒

接近火焰燃燒的方法可用於檢測。如果你離開火焰,它就會熄滅。這是絲綢。靠近火焰,離開火焰繼續燃燒,主要特徵是黑煙,這是一種化纖,是聚酯。

2、扯

購買絲綢被子時,你可以打開包裝並觸摸它。高品質的絲綢被子有下垂的感覺,而不是蓬鬆的。真絲被子摸上去柔軟貼身,而纖維被子摸起來卻空空如也;你也可以摸到裡面的真絲,優質的真絲在拉扯過程中不易撕破,而且真絲很長,長達1米左右。

3、看

通過拉鏈口或檢查孔檢查備胎材料。同時,盡量拉開拉鏈,觀察大面積的棉被,避免中間的絲綢摻假。

Ⅳ 一般的蠶為什麼吐的都是白絲

不同品種的蠶吐的絲不一樣,只是人類養殖吐白絲的蠶比較多而已,白絲織成的絲綢更容易染色。
無論吃桑葉還是吃榆葉,蠶足白色的都吐白絲,蠶足黃色的都吐黃絲。揭示了蠶絲的顏色與食物無關,而與足的顏色有直接關系,主要還是蠶的品種基因的問題。
現代有人工培育基因改造的很多吐七彩絲的蠶. 目前世界上能夠吐絲結繭的絹絲昆蟲共有20種以上,家蠶也有許多原始的有色繭品種。
在四川,有一個全世界家蠶基因品種、數量最多的家蠶基因資源庫。研究人員在自然基因突變的家蠶中,選出幾種與天然彩絲相關的基因進行相關的修飾基因分析,採用染色體工程的技術方法,最終育出天然彩色絲家蠶的品種,能結出淡黃、金黃、肉色、紅色、蒿色、銹色、淡綠等顏色的蠶絲, 各種顏色的絲很可愛的。

Ⅵ 蠶繭價格行情

2010蠶繭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今年,全國各地蠶繭價格屢創新高,凸顯了行業的牛市 1、近期,盛澤市場蠶繭絲綢價格指數在連續兩周下探之後終於反彈,分析其中原因: 一、干繭價格在生絲價格上漲的帶動下走出前期的頹勢,重新堅定上行。 二、由於未來干繭的需求剛性存在,其還將不要現出一定的「難跌」之勢,但價格可能將隨繅絲廠的春節放假停工而有小幅震盪調整。 三、現階段進入原料短缺期,特別是由於繭本倒掛使得當前大多數繅絲廠都惜售待漲。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刺激下,繭絲綢價格反彈,致使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到來。 後期預測:目前,大多數地區的繅絲廠原料成本平均約在23-24萬左右,根據地區的不同的副產品抵扣成本能力,噸絲生產成本達到24-25萬元,理論上來說生絲仍有上漲的空間,但空間能有多大則不能單純從盤面價格來定,仍然以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和國際消費環境冷暖來決定。 2、蠶繭價格看漲 「1690元一擔,這價格高!」賣完繭,家住開發區(遞鋪鎮)老莊的老蠶農王阿琴吃力地從售繭隊伍中擠出,「養了一輩子蠶,春繭能有這價格還是頭一回。」 「不但價格好,產量也高。」細細算了算售繭的重量後,王阿琴滿臉欣喜地告訴記者,單趟她就賣了100多斤,昨天已經賣了50多斤。「今年的春繭產量每張有110斤。」 王阿琴說,今年家裡養了1.5張春蠶,比去年多出半張。「還是覺得養少了。」這是6月7日,記者在三官繭站看到的一幕。早上8點多鍾,在春繭收購現場,前來出售春繭的蠶農絡繹不絕,一個個笑靨如花。「有這價格和產量,今年的春繭增收幾百元很是輕松。」荷花塘村蠶農朱水根卸下滿車的蠶繭,臉上掛滿了笑容。「我今年一共養了一張籽,產量比往年多出10多斤。」朱水根說,「我早上4點鍾就起床撿繭了,價格這么好,心裡高興啊。」 「一張種,就比去年多賣了600多元。」老莊村的鄭炎萍今年養了4張多籽,這天灌了足足13個蛇皮袋將近300斤的春繭,特地叫了輛麵包車把繭子運到繭站。一邊過完秤,她一邊就從繭站另一個窗口中接過票子清點,一邊樂呵呵地和同村一起來賣繭子的村民聊著天。鄭炎萍告訴記者,養春蠶才一個月多點的時間,全部賣完估計能賺6000多塊錢。
蠶繭生絲價格倒掛記者了解到,按照2.5公斤春繭製成1公斤干繭、3.5噸干繭製成一噸生絲的毛折率來算,生產一噸生絲的干繭成本超過了30萬元。根據「中國繭絲交易網」5月24日報價顯示,目前全國生絲現貨報價才27萬元/噸左右,也就是說蠶繭價格比生絲價格還高,出現了嚴重的價格倒掛。面對全市絲綢企業面臨的困境,政府和協會都在採取積極措施。昨日記者獲悉,再隔一周,我市首批春繭即將上市交易,我市公布了收購指導價,分別是22元/公斤和20元/公斤。同時,繭絲綢行業近段時間還加大開展行業調查,每天為企業發布各種行業信息,包括收購價、海外訂單需求等,以幫助經營者做出正確判斷。
真絲紡織品漲價兩成據悉,去年我國生絲價格僅在16萬元/噸左右。從去年年底至今,半年時間里價格漲了近七成。生絲漲價也帶動了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Ⅶ 蠶絲價錢多少

蠶食的品種有兩種

1、蠶絲分為桑蠶絲

2、柞蠶絲也就是野生蠶絲

(1) 柞蠶絲

柞蠶有國外又稱中國柞蠶,有中國種、印度種和日本種3個品系。柞蠶生長在野外的柞樹(即櫟樹)上,我國的柞蠶品種很多,目前放養的品種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兩種。前者一年放養一次,所結的繭既作種繭,雙是繅絲原料;後者為一年放養2次,春繭只作秋繭的種繭,秋繭為繅絲原料。柞蠶繭的繭型比桑蠶繭大,其結繭時留在繭上的繭柄給繅絲帶來一定的困難。
柞蠶絲是織造柞蠶繭綢、裝飾綢以及一些工業、國防用絲織品的原料,一般用於織造中厚型絲織品。柞蠶繭絲的平均細度為6.16dtex (5.6旦),內外層細度也不一樣,一般外層平均細度為6.82dtex (6.2旦),中層平均為6.05dtex (5.5旦),內層平均細度為4.95dtex (4.5旦),都比桑蠶繭粗。柞蠶繭的春繭為淡黃褐色,秋繭為黃褐色,而且外層較內層顏色深。
柞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約少12%-15%,柞蠶絲的橫截面為鈍三角形。與桑蠶絲基本相同,但較扁平些,長徑約為65um,短徑約為12um,越向繭的內部,長短徑的差異越大,形態越扁平。單絲是由許多細纖維集聚構成,各根纖維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位於中心的空隙較大,*近表面的纖維較細,有利於通氣和吸濕。柞蠶絲中含有微量的單寧,它與絲膠或絲朊呈化學結合。絲朊內外還含有色素,這些雜質在加工中很以難去除。



(2)天蠶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以"物以稀為貴"來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語來形容天蠶絲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天蠶絲珍稀,價格昂貴,在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售價高達3000~5000美元,高於桑蠶絲、柞蠶絲近百倍,經濟效益令人咋舌。
天蠶又名"日本柞蠶"、"山蠶"。它是一種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絲作繭的一化生四眠五齡完全變態的昆蟲,以卵越冬。幼蟲的形態與柞蠶酷似,只能從柞蠶幼蟲頭部有黑斑,而天蠶沒有黑斑這一點來加以區別。天蠶的幼蟲體呈綠色,多瘤狀突起,被剛毛,食山毛櫸科櫟屬樹葉上的野蠶,屬於蠶的家族中一個成員,它適於生長在氣溫較溫暖而半濕潤的地區,但也能適應寒冷氣候,能在北緯44度以北寒冷地帶自然生息。主要產於中國、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烏蘇里等地區。


天蠶絲是一種不需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綠色的野蠶絲。它的特有的淡綠色寶石般的光澤和高強度的耐拉性、韌性,常被人們譽之"纖維鑽石"、"綠色金子"和"纖維皇後"。 其經濟價值極高,一般比桑蠶絲高出30倍,比柞蠶絲高50倍。其纖度比桑蠶絲稍粗,與柞蠶絲差不多。由於產量極低,僅於桑蠶絲織品中加入部分,作為點綴,用來製作服裝面料,高雅莊重的飾品和綉品,是日本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緊俏商品。


天蠶絲的性能:


天蠶絲的絲膠含量比桑蠶絲和柞蠶絲多,約為30%,絲素含量約為70%。國外採用馬賽皂15%、純鹼2%、油劑0.5%,浴比1/45,在100℃下精練2.5小時,練出的天蠶絲織物閃爍著令人喜愛的果綠色寶石光。染色時,直接染料或酸性染料都不能使天蠶絲上染,而用部分經篩選的金屬絡合染料、鹽基染料和活性染料,經長時間的染色,可使其上染。


天蠶絲纖維纖細(平均細度5.5-6.6dtex),但粗細差異較大。纖維橫截面呈扁平多棱三角形,如同鑽石的結構,具有較強的折光性,其光猶如熠熠的寶石輝光,引人入勝。天蠶一旦成熟,蠶體就會呈現出亮麗的綠光,故在國際上被譽為"綠色鑽石"。


天蠶絲長為90~600m,出絲率為50%~60%,1000粒繭產生絲量約為250g左右。強力.2cN/tex ,伸長率在40%左右。天蠶絲富有光澤,色澤鮮艷,質地輕柔,具有較強的拉力和韌性,質量好於桑蠶絲和柞蠶絲,且無摺痕,不用染色就能保持天然的綠寶石顏色,故享有"鑽石纖維"和"金絲"之美稱,是一種珍貴的蠶絲資源。採用天蠶絲製作的夜禮服,主要由皇家和貴族使用,在華燈的照耀下猶如珠翠滿身,使穿著者顯得格外雍容華貴,身價百倍,象徵著穿著者的富有和地位。




(3)天然彩色蠶繭



隨著彩色棉花的開發,天然彩色蠶繭也應運而生。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廣東省曾飼養過多化性蠶繭就是黃色,但由於繭層薄、絲質粗、質量不高而被淘汰。在浙江桐鄉試養有色蠶繭已經成功,這批夏繭產量與白色蠶繭不相上下,繅生絲品質達到了A級以上。桐鄉是全國產繭量大的縣市之一,其蠶繭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30%左右。浙江花神絲綢集團公司、桐鄉市蠶繭管理總站與浙江動物科學學院蠶蜂系正式簽約,進行天然彩色蠶絲規模化生產、研究和開發。根據浙江大學開發天然彩色蠶絲項目負責人陳玉銀介紹,天然彩色蠶絲製品的研究開發在國內外尚屬首次,其具有的環保優勢決定了它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安徽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與省絲綢公司聯合攻關,開發家蠶天然彩色繭技術近日也獲得成功,他們運用在人工飼料或桑葉中添加經過處理的色素飼料喂養家蠶,使蠶繭變得五彩繽紛。
四川成都華神集團資源昆蟲生物技術中心利用生物基因技術生產出新蠶種,使白蠶能吐出五顏六色的彩色絲。據介紹,這項技術主要是*家蠶的突變基因,基因定位後,利用染色體技術把需要的基因組合輸入家蠶體內,從而培育能吐彩色絲的新蠶種


(4) 蓖麻蠶絲



蓖麻蠶又稱印度蠶,是蠶的一個品種。它原是野外生長的野蠶,食蓖麻葉,也食木薯葉,鶴木葉、臭椿葉、馬松葉和山烏柏葉,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食性蠶。現在是在野外生長,由人工放養,也有在室內由人工放養的。



蓖麻蠶所結的繭兩端尖細,形如棗核,中部膨大,腰幅兩側闊狹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尾部封閉,頭部有一個出娥小孔。


蓖麻蠶最適宜在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夏季生長。它原產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蠶之稱。


蓖麻蠶的繭衣又厚又多。約占繭層量的1/3。繭層松軟,缺少彈性,厚薄松緊差異較大,外層松似棉花,與繭衣無明顯的界限,中層次之,內層緊密,手捏有回彈聲。繭層較薄,且有明顯的分層,多為層繭,外層縮皺略模糊,中層明顯,內層平坦。繭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頭部最薄,且疏鬆有一個出娥小孔。在鮮繭重量中,繭衣約佔3.6%,繭層約佔10%,蛹體約佔86.5%。


蠶繭呈潔白色,但光澤不如桑蠶繭明亮,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
蓖麻蠶絲的斷面形狀與桑蠶絲相類似,但比桑蠶絲更為扁。其含絲膠量約為7%-12%,絲素約為85%-92,雜質約為1.5%-4.0%。絲的細度約為1.65-3.3dtex (1.5-3.0旦),強度比桑蠶絲低,斷裂伸長率及耐酸性與桑蠶絲相接近,而耐鹼性略強於桑蠶絲,適紡6.25(160公支)絹紡紗


區別:好的蠶絲色澤比較白,應當有光澤有彈性,又黃又脆的要麼是陳年的,要麼是品質很差的,如果很白但是比較脆,那是用化工原料熏白的。

市價:
說是冬暖夏涼。不過不能洗,屬於一次性產品。商場里的太宰人了,萬通的又不保險,我建議你去超市看看。或者買商場特價的。我買過絲被470,純棉花被160,昨天又從物美買了2床9孔被99(特價).


澳洲千年的2斤的,5折330元(差不多是這個價),斜紋外罩。物美大賣場曾經有自然三和的4斤299元,只不過外皮是平紋布,所以便宜。不過,斜紋、平紋都沒有關系,反正我們都要套被罩使用。


此回答復制與以下問題中

網頁鏈接

Ⅷ 我國三大蠶絲產地是

我國三大主要的蠶絲生產基地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但那是傳統的三大產區,目前來說廣西和長江三角洲生產得比較多。

福麟祥坐落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美麗的千年古鎮「震澤」,震澤是「中國蠶絲被之鄉」。

(8)中國金蠶網生絲行情股票擴展閱讀:

蠶絲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天然絲,是一種天然纖維。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纖維之一。蠶絲是古代中國文明產物之一,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生產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

據考古發現,約在4700年前中國已利用蠶絲製做絲線、編織絲帶和簡單的絲織品。商周時期用蠶絲織制羅、綾、紈、紗、縐、綺、錦、綉等絲織品。蠶有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柳蠶和天蠶等。由單個蠶繭抽得的絲條稱繭絲。

Ⅸ 為什麼我國蠶絲業能在國際市場上長期保持壟斷地位

中國是世界蠶業的發源地,也是桑樹的起源中心。我國的蠶業生產歷史悠久,已有5000多年的蠶絲文明。蠶桑業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中國絲綢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絲綢是中國的瑰寶,曾作為東方文明的使者,開創了舉世矚目的「絲綢之路」,成為中華輝煌燦爛文化的代表。1949年以來,特別是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繭絲綢行業迅猛發展,一舉成為世界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和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創匯、豐富國內市場、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我國絲綢產品在國際上依然保持著資源優勢地位,繭絲綢行業成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可以主導國際市場的少數幾個優勢產業之一。特別是隨著國際絲綢貿易和消費格局的變化,世界繭絲綢業科技、生產中心正在逐步向中國轉移,中國肩負著推動世界繭絲綢行業發展的重任。作為傳統產業的我國繭絲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蠶區分布在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000多個縣,桑園面積66.7萬hm2,養蠶農戶1000多萬戶,生產桑蠶繭1000多萬擔(1擔=50kg——編者注),以此為原料且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繭絲綢生產企業有2200多家,絲綢工業年產值近1000億元,絲綢產品年出口創匯金額超過40億美元。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2/3左右。目前,我國生絲和坯綢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70%和4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真絲印染綢、絲綢服裝和絲針織產品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生絲和坯綢出口量分別占國際市場貿易量的80%和60%左右,絲綢產品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主導優勢。

桑樹是家蠶能夠順利完成其世代的惟一飼料,桑葉生產是蠶絲業的物質基礎。不斷提高我國桑葉產量、質量,生產優質的蠶繭、生絲和絲織產品,才能使我國蠶絲業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長期保持壟斷地位。

Ⅹ 一條蠶吐的絲有多長

一隻在野外自然生長的桑蠶可以吐絲一、二百米長,而現在經過人工馴養、選擇的家蠶,一隻就可以吐絲三千米以上。如果把一萬四千隻家蠶吐的絲連接起來,就能沿著赤道繞地球一圈兒。

蠶,剛從卵孵化出來時,很小,名叫「蟻蠶」,吃幾天桑葉以後驟然長大,就開始睡眠。睡眠一天左右,脫去舊皮換上新皮,又開始吃桑葉。這時候,蠶就是一周歲了。接著,蠶繼續吃葉,長大,又要睡眠、脫皮,就是兩周歲。這樣連續四次,到第五歲後期,它就不再吃桑葉,身體變得透明,准備吐絲了。吐絲完了,便結繭自縛。

蠶吐絲習性

人們根據蠶的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習性,把蠶比作出生不久的嬰兒,親切地叫它「蠶寶寶」。其實,蠶的睡眠並不是消極的休息,而是它在成長中進行自我更新的一種方式。

蠶的一生要進行四次脫皮,脫一次皮,就長一回身體,而每次脫皮都是在睡眠中進行的。蠶睡眠時,體內並不平靜。原來,蠶的腦神經能分泌一種腦激素。腦激素又能使體內產生保幼激素和脫皮激素。保幼激素的本領是使蠶脫皮後仍然保持幼蟲的面貌,抑製成蟲特徵的出現,使蠶保持青春年少;而脫皮激素的功能是促使幼蟲加速成熟。

這兩者相反相成,對立統一,推動著蠶的成長。當蠶到了五歲中期的時候,體內保幼激素的分泌基本停止,脫皮激素的機能加強起來,蠶就很快成熟了。

熱點內容
什麼無風險理財年華收益10 發布:2025-07-09 01:46:05 瀏覽:956
股票交易嚴重波動 發布:2025-07-09 01:43:57 瀏覽:442
2018受315影響的股票 發布:2025-07-09 01:39:37 瀏覽:439
氫能源有哪些基金代碼 發布:2025-07-09 01:38:10 瀏覽:962
非洲盧安達使用什麼貨幣 發布:2025-07-09 01:33:33 瀏覽:70
股權取得日怎麼抵消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317
期貨負值如何計算 發布:2025-07-09 01:23:02 瀏覽:155
知商金融有多少出借人 發布:2025-07-09 01:22:18 瀏覽:53
股權架構什麼是股權代持股 發布:2025-07-09 01:08:16 瀏覽:779
財務指標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09 00:42:15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