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為什麼中國很多股票去美國上市

為什麼中國很多股票去美國上市

發布時間: 2022-09-29 14:50:56

㈠ 為什麼股票要在美國上市

1、很多上市公司選擇在外國上市的原因是:
因為美國上市程序比較簡單
,比較快,
對公司的各項要求也比較低
,只要股票賣得出去
,保證陳述的資料是真實的,
那登記一下就可以上市
,但上市以後的監管很嚴格,
實際上對公司的資質要求也更高
,因為如果公司不行根本就沒人買股票。而國內上市程序很復雜

是保薦制
,需要滿足系列條件
,證監會還要嚴格審核
,這就提高了國內股票上市的門檻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選擇到國外上市。
2、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

㈡ 為何國內很多大企業都不在A股上市,反而跑去美股港股

其中主要是國內股市的游戲規則不適合這類公司在國內上市,比如上市前通過各種關系,渠道搞公關等,還有不熟悉國內上市的潛規則,按正常渠道這類公司在國內謀劃上市是比較困難的,但這類公司又是國內比較優秀的公司,在國外,只要符合當地的上市條件就可以上市啦,一般國外的投行也會關注這類公司並策劃這些公司到國外上市,比如阿里巴巴就屬於這類情況。
再有美國紐約一直被認為是全球證券交易的核心地區,在紐約上市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股東。比如奇虎360美國上市,開盤當天就上漲5%股點。
還有最近的京東 開始每股定價19美元,每股美國存托股票相當於2股公司A類普通股。據此計算,京東上市後市值約為250億美元。19美元的價格超過了此前確定的發行價區間16美元至18美元,股票遭到投資機構「哄搶」。來自投行的內部人士稱,京東商城的股票,遭到了15倍的超額認購。資本市場對於京東商城股票的認購熱情遠遠超過預期。速途研究院分析師丁道師表示,京東將創造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最高的IPO融資紀錄。
顯然無論是網路,奇虎360,阿里巴巴,還是京東。他們無疑創造著一個接著一個的神話,雖然是神話但是面對眾多優秀企業的赴美上市,對中國A股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沒有創新和優秀的企業,也可能是導致A股長期低迷的一個原因之一吧!對此我希望我們應該去思考,接受,改變。打破陳規這樣才能讓好的企業留下,也有希望讓其他的公司入駐A股市場!!

㈢ 為什麼有些公司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在自己國家

有些公司選擇美國上市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不在自家股市上市而跑別人家股市上市,有些公司處於各種方面的考慮還是選擇了美股上市比較好;我個人認為去美國上市的有以下幾種原因:

(5)美國股市注重高科技的公司上市

美國股市其實就是非常注重一些高科技的公司,也是支持高科技的公司在美股上市;類似有些高科技企業達不到A股的上市標准,只能通過美股上市融資;而恰恰美股也是為這些高科技公司打開了大門,這樣順水推舟的就成功在美股上市。

總之不管中國企業在哪個國家上市,每個企業都是有自己的選擇權,並非所有企業都是必須在自家股市上市,也沒有這個規定;最後企業在哪裡上市,肯定是有企業的大股東來決定的,不管選擇哪個國家的股市上市都是各有利弊之處,沒有十全十美的。

㈣ 為什麼中國大陸的好多企業要在美國上市

1、美國股票市場資金容量大,為世界第一:如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是香港創業板的幾百倍,平均日融資量7000萬美元以上。
2、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機會和融資量最大。
3、美國上市時間快: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6—9個月左右即可成功。若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包括輔導期正常在1—3年不等。
4、美國上市成本低:在美國OTCBB市場借殼上市,總成本僅50-100萬美元左右,另加部分股權,保證成功;在中國大陸、香港主板上市成本高達5000—7000萬元港幣,創業板2000—3000萬元港幣。
5、美國上市股票售價高達20—40倍左右,而在中國、香港上市僅10倍左右,還不穩定。
6、在美國OTCBB上市保證成功,不成功不收費,在中國大陸、香港上市,無法保證成功,風險大,很多企業負債上市,不成功損失慘重,甚至破產。
7、成為美國上市公司,為企業利用美國股市融資平台打下基礎,集合國內外發展需要資金。
8、成為中美合(獨)資企業,享受多種合(獨)資企業政策優惠。
9、企業資產證券化,可以在美國股市合理套現,實現陽光下的利潤。
10、企業盈利可以合法申請外匯,向國外匯兌美元,再以外資投入國內項目。
11、利用美國上市公司的條件,擴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
12、公司高層申請美國工作簽證和永久居留,有利國際市場開發。
13、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期權,保留公司核心技術和管理人員。

㈤ 為什麼股票要在美國上市

對於新浪、搜狐、網易、網路、完美時空、第九城市、盛大系、新東方、攜程、巨人、分眾、前程無憂、如家等,加上最近的阿里巴巴,都在美國上市。

他們很多都是優質股,但有些卻不符合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條件,有些因為IPO排隊時間太長,有的需等要N年,等排到了或許公司由於缺錢沒救了或錯過了最近發展機遇。
但對於阿里來說由於是同股不同權,不符合在大陸上市條件。

㈥ 中國公司為何拚命去美國上市呢原因是什麼

A股是世界第幾大股市?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A股從2015年11月以5萬多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了日本股市,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第二,僅次於美股股市;時隔45個月後在2018年8月3日中國A股從最高近10萬億美元的市值縮水至6.09萬億美元,日本股市總市值為6.17萬億美元成功超越中國A股,中國A股成為全球股市總市值排名第三;


原因四: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實際控人本身就是有外資背景,大股東更希望自己所控制的公司直接登入成熟的美國股市,也不願意申請登入中國A股市場上市;

原因五:中國部分上市公的大股東有出現移民美國的,或者有美國背景的大股東,直接讓公司登入美國股市上市,一來方便美股國情,寧願受美國監管政策;二來也是可以避免國內資產轉移,這樣不會限制於中國監控;

以上五大原因就是中國公司為何不登入A股上市,而去選擇別人家美股上市的真正原因,不同的中國公司相信會有不同的原因不在中國上市而是選擇了美國上市;

㈦ 「中概股」被納入美「預摘牌名單」,中國科技企業為什麼要到美國上市

中國科技企業到美國上市的原因如下:

一、融資渠道更多

中國科技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後,不管是在營收還是凈利潤上都形成了一定規模,那麼它們達到了上市的條件後就會選擇去美國上市,比如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證劵交易所,中國科技企業之所以去美股上市,是因為美國股市已經歷經了上百年,它們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融資手段,中國企業能在美國股市融到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發展,比如發行美元債劵,或者向美國銀行貸款以及上市融資等等,將在美股上融資到的錢用於企業發展。這將快速的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從而讓企業變得更加強大。

綜上:中國科技型企業選擇去美股上市有以上三點原因。

㈧ 為什麼要去美國上市

是因為兩地的投資文化不同,一些在內地無法上市,或上市融不到多少資的企業選擇海外,比如大部分網路公司是這種情況,或者是公司要擴大海外業務,需要提升本身在海外的形像,選擇美國上市。
拓展資料;一、上市是一個證券市場術語。狹義的上市即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直接到非中國大陸的證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以及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三種方式。
二、從2011年開始,國務院就明確提出建設以第一級主板、中小板,第二級創業板,第三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第四級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構架的多層次資本交易市場。
三、在各地方政府的發文中也清晰可見"完善上市和掛牌企業後備資源庫,建立市場優選機制,推動創業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上市、掛牌融資。"的通知。
企業改制、發行上市牽涉的問題較為廣泛復雜,一般在企業聘請的專業機構的協助下完成。企業首先要確定券商,在券商的協助下盡早選定其他中介機構。股票改制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機構有: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土地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徵信機構等。
四、2011年全年中國企業上市有所下滑,融資額與上市數量均較2010年有所降低。在海外13個市場和境內3個市場上,2011年全年共有611家企業上市完成613起IPO,合計總融資1,283.56億美元,平均單支IPO融資2.09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29家企業上市,其中,中國企業共有128家在境內外市場上市,佔全球IPO總數的55.9%。中國企業上市融資總額共計145.65億美元,佔全球融資總額的33.1%,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14億美元。2012年上半年,發審委共計召開124次發審會,審核公司187家。其中154家企業首發獲通過,佔比82.35%;首發未通過企業27家,佔比14.44%;其他表決6家(取消審核5家,暫緩表決1家),佔比3.21%。

㈨ 為什麼國內有很多企業選擇到美股上市

個人認為互聯網公司很少在我大A股上市的原因,簡要說明以下幾點:

1、國內現存的稍微好一點的互聯企業發展前期都經歷了好幾輪融資,准確說能發展起來都是靠燒錢,其中就有了海外風投機構的身影,股權結構也就有了外資股東;去美國上市更利於股東獲取投資回報。

2、我國上市機制是審批制,要求上市前三年連續盈利,且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這個要求對於新生互聯網公司挺高的;美國納斯達克是注冊制,對於申請公司不設盈利門檻。說明只要公司業務高速增長,占據很大市場份額,即便虧損也能上市。

3、國內池塘太小,養不了大龍。美國的股市互聯網板塊的體量更大,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當然要去錢多的地方了。中國的股市總體雖然也不算小,但就互聯網這一塊來說還比較嫩,水池小圈錢效率也就低了

最後,自從倫敦世界金融中心解體,美股上位後,美股經濟全球領先的同時,金融創新也領先,各種工具層出不窮,股市一直保持活躍。大A至今還是t+1,也沒有擺脫跟隨美股的走勢。幾十年,美股一直是長牛,大a牛市是按天算的,誰都知道該怎麼選了。公司差無所謂,但站在浪頭上,再怎麼樣也可以上去。

㈩ 國內公司為什麼都要去美股上市

明面上是為了拓寬市場、提高國際知名度等等亂七八糟的理由。
實際理由大多數只有一個:在A股沒資格上市

熱點內容
股票退市公司沒倒閉 發布:2025-05-26 05:03:25 瀏覽:815
非法轉讓股權怎麼起訴 發布:2025-05-26 05:00:20 瀏覽:586
歷史跌幅最多的基金是哪個 發布:2025-05-26 04:50:08 瀏覽:279
掛牌企業股票交易 發布:2025-05-26 04:46:41 瀏覽:105
股權激勵股票期權是怎麼交易的 發布:2025-05-26 04:26:13 瀏覽:580
股權轉讓如果一樣的怎麼交錢 發布:2025-05-26 04:14:39 瀏覽:946
計復利有哪些基金 發布:2025-05-26 04:02:38 瀏覽:444
股權登記日什麼時間段 發布:2025-05-26 03:58:30 瀏覽:512
金融哪個地區的企業多 發布:2025-05-26 03:34:49 瀏覽:693
中國的貨幣化從什麼開始 發布:2025-05-26 03:28:37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