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市如何創造貨幣

股市如何創造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2-20 01:21:56

⑴ 中國的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是怎樣影響的

貨幣政策目標是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採取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
包括:經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充分就業、利率穩定、匯率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盡管央行不能直接帶來這些目的,卻能針對它可以影響的變數制定不同的政策。貨幣政策的諸多目標之間常常有沖突,政策可以達到一個目標,但卻也使另一個目標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在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在實際中有兩種主張,一種是單一目標,以穩定幣值作為首要的基本目標;另一種是雙重目標,即穩定貨幣和發展經濟兼顧。
從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歷史演變中來看,無論是單一目標、雙重目標或多重目標,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當時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貨幣政策要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政策目標不能偏頗和多變。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靠譜利率低,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⑵ 宏觀經濟學中簡答題 貨幣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艾爾蒙頓(Elmendyn)經濟中有2000張1美元的紙幣。1.如果人們把所有貨幣作為現金持有,那麼貨幣量是20002.如果人們把所有貨幣作為活期存款持有,並且銀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備金,那麼貨幣量是20003.如果人們持有等量的現金和活期存款,並且銀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備金,那麼貨幣量是20004.如果人們把所有貨幣作為活期存款持有,並且銀行保持10%的准備率,那麼貨幣量是200005.如果人們持有等量的cash和活期存款,並且銀行保持10%的准備率,那麼貨幣量是5000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別代表法定準備金率、超額准備率和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⑶ 股票是如何賺錢的

1股票是一種所有權憑證,你有了一個公司的股票就代表了你對公司的所有權,你就有權分享公司的收益,那麼你投資股票就可以獲得股息和紅利了,一旦公司的效益好,理論上它的股票也就升值了,就可以通過它獲得相應的收益了 啊,這就需要對股票做投資,也就是長期持有為了獲得股息和紅利
2即便到最後一個人手裡,只要公司沒有倒閉,那麼恐怕它就是公司的總裁了,他自己擁有了公司的所有股票,那就他擁有了這個公司的所有權,你說他怎麼賺錢呢???
3但大部分人做的是股票的投機,就是想賺買賣的差價,低買高賣,因為大家的觀念和信息的不對稱,所以不同的人對一支股票的價格
高低有不同的 看法,所以就出現了在不同價位不同的人的參與,這樣就使股票活躍起起來,這樣就象你說的大家就都喜歡炒股了

總之的總之,人們之所以喜歡炒股就是為了賺錢,少數人是為了賺取股東權利,到最終獲得公司的控股權,控制整個公司(但是這樣做的不多的)

⑷ 股票的價格是怎樣形成的

你好,股票發行價是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經營業績和靜態市盈率上報,經證監會批准後向大眾發行的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場價格與每股稅後利潤的比率,也是影響上市公司發行價格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發行企業業績好、行業前景好,其每股稅後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反之亦然。
後面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
一、公司經營狀況
股價公司的經營現狀和未來發展是股票價格的基石。
1.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層質量。
2.公司競爭力。
3.財務狀況。
4.公司改組、合並。
二、行業與部門因素
1.行業分類。
2.行業分析因素。
(1)行業或產業競爭結構
(2)行業可持續性
(3)抗外部沖擊能力
(4)監管及稅收待遇——政府關系
(5)勞資關系
(6)財務與融資問題
(7)行業估值水平
3.行業生命周期。
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穩定期4個階段。
三、宏觀經濟與政策因素
1.經濟增長。當一國或地區的經濟運行勢態良好時,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狀況也較良好,它們的股價會上升;反之股價會下降。
2.經濟周期循環。社會經濟運行經常表現為擴張與收縮的周期性交替,每個周期一般都要經過高漲、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股價的變動通常比實際經濟的繁榮或衰退領先一步。所以股價水平已成為經濟周期變動的靈敏信號或稱先導性指標。
3.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通常採用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等貨幣政策手段調控貨幣供應量,從而實現發展經濟、穩定貨幣等政策目標。
(1)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市場資金趨緊,股價下降;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市場資金趨松,股價上升。
(2)中央銀行通過採取再貼現政策手段,提高再貼現率,收緊銀根、使商業銀行得到的中央銀行貸款減少,市場資金趨緊;再貼現率又是基準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場利率隨之提高。
(3)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大量出售證券,收緊銀根,在收回中央銀行供應的基礎貨幣的同時又增加證券的供應,使證券價格下降。
4.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包括:
其一,通過擴大財政赤字、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增加財政支出,刺激經濟發展;或是通過增加財政盈餘或降低赤字,減少財政支出,抑制經濟增長,以此影響股價。
其二,通過調節稅率影響企業利潤和股息。
其三,干預資本市場各類交易適用的稅率,如利息稅、資本利得稅、印花稅等。
其四,國債發行量會改變證券市場的證券供應和資金需求,從而間接影響股價。

⑸ 股市是怎麼形成的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在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
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⑹ 股票既然是虛擬的資本那麼它的漲落所產生的貨幣從那裡產生

股市上漲產生的虛擬財富,是股民的信心吹出來的;
股市下跌消失的虛擬財富,是股民絕望拋股拋掉的。

股票不是零和游戲。

零和游戲就是有人賠,必有人賺。並且賠的與賺的數值相等,例如賭博、期貨。

股票是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幾乎所有人的都賺錢,在股票下跌時,幾乎所有人都賠錢。
例如,您有一個古董,有專家稱值10萬元,過一段時間,有人說值100萬元,您的財富(虛擬)增加了,但並沒有人給您錢。又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說只能值50萬,您的財富(虛擬)減少了,您也沒給人錢。

⑺ 商業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商業銀行通過信貸關系創造貨幣。貨幣創造過程如下:

甲銀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備金後向A客戶發放貸款,形成客戶在甲銀行的貸款,A客戶用所得貸款進行轉帳支付,形成乙銀行B客戶的存款增加,乙銀行繼續前面過程。銀行體系可以派生出數倍的存款貨幣。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對稱,是指由商業銀行發放貸款、辦理貼現或投資等業務活動引申而來的存款。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過程。

註:貨幣創造又叫做貨幣擴張,是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機構或個人)通過信貸關系共同作用,使得在銀行體系內流通貨幣量擴大的金融行為。

(7)股市如何創造貨幣擴展閱讀:

創造貨幣的三大基本條件:

1、創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創造是指在整個銀行系統內利用超額准備金進行貸款或投資的過程中,活期存款的擴大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又稱「貨幣製造」。商業銀行收到一筆現金,除留足法定準備金外,其餘部分進行貸款或購買有價證券,但支付方式是相應增加借款人或證券賣主在該行戶頭中的活期存款進行的。

因而製造了一筆派生存款。收款人將支票存入與他往來的另一家銀行,第二家銀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貸出去,又會創造另一筆派生存款。如此類推。銀行系統可以創造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貨幣製造表現受法定準備金的影響,而實際是受客觀經濟發展的影響。

2、部分准備金制度:

准備金的多少與派生存款量直接相關。銀行提取的准備金佔全部存款的比例稱作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備金越多,銀行可用的資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應減少;反之,存款准備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備金越少,銀行可用資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應增加。

3、非現金結算制度:

在現代信用制度下,銀行向客戶貸款是通過增加客戶在銀行存款帳戶的余額進行的,客戶則是通過簽發支票來完成他的支付行為。因此,銀行在增加貸款或投資的同時,也增加了存款額,即創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戶以提取現金方式向銀行取得貸款,就不會形成派生存款。

⑻ 當股票等金融資產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時,為什麼銀行的貨幣創造功能會進一步推升金融資產的價格

貨幣超發進去社會,資金是逐利的,哪裡成本低 利潤高 容易操作,資金先去哪裡,股市房市彈性大,資金吸引力高,所以當錢多時,一些資產價格會優先反應。

⑼ 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是如何創造貨幣的

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盡管4月份貿易順差如期回升,CPI 2.4%的同比增速卻也超出市場預期,而國內信用順周期擴張,也使得M2同比增速高居不下,3月末M2同比增長15.7%,遠超年內13%的調控目標近3個百分點。

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透露出其對當前經濟運行不確定性風險和挑戰的擔憂。央行認為,一些「老問題」仍比較突出,「總體來看,對下一階段的物價形勢還不可盲目樂觀,要注意預先防範通脹風險,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

如此背景下,人民銀行對下一階段主要貨幣政策思路進行微調:與去年四季度「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防風險」四大貨幣政策目標相比,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去掉「調結構」,保留「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同時,表述工作總基調時,央行也將「貫徹穩中求進的要求」,置於「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前面。

此舉釋放出微妙的政策信號:「調結構」任務會否有所弱化?

央行創設「常設借貸便利」

盡管1季度物價形勢基本穩定,但對不確定因素仍需密切關注;而廣義貨幣M2增速加快,連續超出目標值,會否引發貨幣超發、通貨膨脹新擔憂?

央行統計數據還顯示,2013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103.6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比上年末高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為3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年末高5.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為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年末高4.1個百分點。

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M2增速加快作了解釋,認為其影響因素主要為:一是外匯占款增加較多;二是貸款同比多增;三是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等渠道創造的貨幣較多。而M1增速明顯回升,與經濟穩定增長的態勢基本一致。

值得關注的是,在外匯流入增加較多,貨幣信貸擴張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央行於2013年年初創設了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以期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運用,旨在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熨平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大幅波動。

此番,央行以專欄的形式首次對上述兩種創新流動性管理工具作了介紹。

其中,SLO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以7天期內短期回購為主,遇節假日可適當延長操作期限,採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SLF的主要功能則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其最長期限為3個月,目前以1-3個月期操作為主;利率水平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綜合確定,主要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必要時也可採取信用借款方式發放。

央行強調,下一步將繼續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在一系列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中,創新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放在同等位置上。

金融宏觀調控難度增加


一季度金融機構強勁的貸款投放動力,也引起了人民銀行的關注。

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6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上年末略低0.1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8萬億元,同比多增2949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1.4萬億元,同比多增5911億元。

央行認為,個人住房貸款和固定資產貸款投放較多,共同推動了中長期貸款的較快增加投資需求較大,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回升,在建項目數保持穩定,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這是中國經濟主要面臨的「老問題」之一,在出口、房地產等既有增長引擎動力有所減弱的情況下,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基礎設施和國有投資推動。央行還認為部分企業負債和杠桿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資渠道更加復雜。

對於中國貨幣政策調控而言,外圍施加的壓力也正在增大。

「主要發達經濟體超寬松貨幣政策加碼,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寬松貨幣政策,部分央行繼續降息,全球資本流動仍將呈現規模巨大、方向多變的特徵,溢出效應增大,外部資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國內信用的順周期擴張,增加了金融宏觀調控的難度。」央行表示。

央行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金融體系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調控機制。建立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

警示6.7萬億資金池理財風險

2013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的擴張也令市場頗為關注,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6.1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27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番央行專門以專欄的形式,披露了資金池理財產品的特徵和潛在風險。

據央行統計,截至2012年末,存續銀行理財產品3.1萬只,資金余額6.7萬億元,同比增長64.4%。

這一數據與此前銀監會的統計口徑略有減少,銀監會口徑下,截至去年末,各銀行共存續理財產品3.2萬款,理財資金賬面余額7.10萬億元,較2011年末增長約55%。

「央行的理財數據報送是自願性質的,銀監的是監管報表,應以銀監為准。」對於二者數據之差,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如是解釋。

「目前銀行資金池理財產品佔全部表外理財產品只數的比例超過50%。」央行對資金池理財產品蘊含的風險作了披露,包括不單獨核算投資收益、期限錯配、資產和負債的雙重表外化、信息不透明和權責不明確等五大方面。

「總的來看,銀行資金池理財業務本應屬於代客理財,也就是說,客戶應獲得扣除必要費用外的全部投資收益,並自行承擔全部投資風險。但目前實際操作中如果資金池投資收益超過發行時的預期收益,則剩餘收益將歸銀行。」央行認為,這使理財業務的代客性質減弱,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銀行自營業務的屬性。特別是如果連投資者自擔風險也做不到,則可能與存款產品更為接近。

如何引導商業銀行審慎、規范推進理財業務創新,央行的觀點與監管機構高度一致,比如堅持收益與風險相匹配、信息披露透明化等等。

同時,央行也表示要加強表外理財產品風險管理:一方面,要從嚴掌握商業銀行風險計量,根據業務真實屬性和風險狀況,及時、足額計提資本和風險准備。另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商業銀行表內表外業務以及商業銀行與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合作的「防火牆」,避免表外業務風險的跨市場、交叉性傳染。

熱點內容
日本股市什麼時候開始有了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993
股市如何拜師 發布:2025-05-19 20:39:09 瀏覽:681
私人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轉讓 發布:2025-05-19 20:27:03 瀏覽:1
除息會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9 19:43:03 瀏覽:792
600030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5-19 19:42:59 瀏覽:541
怎麼買入石油期貨 發布:2025-05-19 19:42:58 瀏覽:522
成交量和流通市值比是什麼 發布:2025-05-19 19:11:36 瀏覽:382
期貨極速交易系統怎麼用 發布:2025-05-19 18:57:07 瀏覽:82
金融和會計哪個好就業 發布:2025-05-19 18:55:00 瀏覽:844
如何做民營企業股權激勵 發布:2025-05-19 18:54:54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