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

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

發布時間: 2022-02-22 07:34:06

⑴ 如何正確認識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理論上講,任何商品都可以成為貨幣,但從交易的角度上來說,其結果必然是向靠攏品質一致,性質穩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產量比較穩定的東西,金屬貨幣尤其是黃金白銀就順理成章。

(1)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擴展閱讀:

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指的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

至於貨幣的價格,作為商品,同樣由供求決定。只不過,由於貨幣在使用一次後可以再次使用,因而在一個平衡的經濟中,無需新增供應,即可維持供需平衡。

平衡的經濟是指,在主體接受一筆貨幣後,他很快又會用出這筆貨幣。相反,不平衡是指,主體在接受一筆貨幣後,長期不使用這筆貨幣。也就是說,經濟的不平衡性增加對貨幣的需求。

⑵ 怎樣理解貨幣的職能與貨幣本質之間的關系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貨幣以自己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為什麼貨幣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呢?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長度,是因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樣。自身沒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的。

本來,商品價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結在該商品中的勞動時間來測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越多,它的價值便越大。因此,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的價值尺度,而貨幣不過是商品的外在的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貨幣上,就是商品的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例如,一雙皮鞋價格為10元,一件襯衣價格為5元,等等。不過,有一點這里應該說清楚,就是貨幣執行價值尺度這一職能時,並不需要實在的貨幣,只要人們在觀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這樣,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它所做的只是給商品以價格形態,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錢,而不是真正用商品與貨幣相交換馬克思說:「貨幣在它的價值尺度功能上,本來也只是作為觀念的或想像的貨幣」。①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也就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我們平常從商品買賣過程中所看到的貨幣的作用,就是屬於這一種,所以,這種職能又叫做購買手段。不說自明,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而必須是實在的貨幣。任何一個資本家決不會允許有人用空話來拿走他的商品。

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這一作用的情況下,商品與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換,而是以貨幣為媒介來進行交換。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換成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交換其他的商品。這種有貨幣作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換過渡到商品流通,意味著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賣與買被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出賣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買,就會使另一些人的商品賣不出去。也就是說,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就已經包含了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起初是貴金屬條、塊,以後發展成鑄幣,最後出現了紙幣。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

貨幣的第三個職能是充當貯藏手段,即可以作為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人們儲存起來。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既不能象充當價值尺度時那樣只是想像的貨幣,也不能象充當流通手段時那樣用貨幣符號來代替,它必須既是實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因此,只有金銀鑄幣或者金銀條塊等才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具有自發調節貨幣流通量的作用。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金屬貨幣便會退出流通成為貯藏貨幣;反之,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增多時,一部分貯藏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成為流通手段。由於貯藏貨幣具有這種作用,所以在足價的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便不會產生流通中貨幣量過多的現象,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貨幣的第四個職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債還債、支付工資以及交納稅款等場合,貨幣就起著這種作用。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由於很多商品生產者互相欠債,他們之間便結成了一個債務鎖鏈,例如,甲欠乙的錢,乙欠丙的錢,丙又欠了丁的錢……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個商品生產者因為生產和銷售的困難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全線崩潰的局面。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使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貨幣的最後一種職能是充當世界貨幣,即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能夠作為世界貨幣的只有黃金或白銀,鑄幣和紙幣是不能充當世界貨幣的,因為後者一超出本國范圍便失掉了原來的法定意義。世界貨幣的作用是:第一,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第二,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第三,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如支付戰爭賠款、對外貸款以及轉移財產等等。

貨幣的各個職能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它們共同表現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質。

⑶ 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物物交換不斷擴大,參加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一種商品可與多種商品相交換。

物物交換的明顯缺點是:物物交換要求雙方都需要對方的商品,交換才能成功,否則交換就無法進行。 為了克服物物交換的困難,人們在長期無數次交換的實踐中找到了辦法。

一般等價物就是從其它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它一切商品價值的商品。一般等價物由什麼商品來充當,各地區劃同,一個地區的不同時期也有不同。在歷史上,牲畜、布帛、貝殼、糧食、食鹽、金屬等都充當過一般等價物。

最後,一般等價物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起著貨幣的作用。但它還不是貨幣,只有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穩定在貴金屬身上,它才發展成為貨幣

(3)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擴展閱讀:

貨幣的理解: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 的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

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

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中學課本當中,貨幣的本質一般被認為是一般等價物。

關於貨幣契約本質的問題可以查看貨幣契約

以下是過去關於貨幣本質的債務論說法,即他們認為貨幣是持有者對發行者的種債權,這一說法存在明顯的紕漏,無法回答發行者借入的權益為何,如何償還等基本問題。

⑷ 怎麼理解貨幣的本質是共性與特性的統一體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與一般商品的共同點是:貨幣也是高品。金銀能夠充當貨幣 ,是因為金銀本身是商品,既是有使用價值又有價值。
貨幣與一般商品的區別是:貨幣不是一般的商品,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專門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的商品,可以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這種貨幣與一般商品的本質區別,就是貨幣的本質。
所以說「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供參考。

⑸ 貨幣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及職能

1、貨幣的產生:

最開始是簡單的價值形式,就是物物交換,後來是復雜的價值形式,就是一個物品可以和多個物品交換,再後來是一般價值形式,就是某一物品成為了一般等價物,但是這個一般等價物存在不易保存等缺點,所以根據需要,人們發現了適宜充當一般等價物的金銀等金屬,由此貨幣產生。

2、貨幣的本質:

貨幣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賬單位。

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3、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5)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擴展閱讀:

貨幣的職能定義: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⑹ 正確認識貨幣本質

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從多角度定義貨幣。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和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金·哈伯特的一句名言:「在一萬人中只有一人懂得通貨問題,而我們每天都碰到它。」

19世紀英國議員格萊頓說過:「在研究貨幣本質中受到欺騙的人,比談戀愛受欺騙的人還要多。」

可見貨幣的本質問題是最復雜的問題,由此看來,貨幣貌似簡單,實際上卻極其復雜。

以上的文字是從網路上下載,部分關於貨幣本質的定義和評價。
我沒有學習過關於貨幣金融的知識,不會有正確的答案。在此想通過自己的認為和議論,通過網友們的辯論,讓我們共同認識貨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都會有正確的一面,在此寫我對貨幣的認識。



貨幣發展到今天,就如同人和水一樣密不可分,我們每個人都知到水是每個人不可缺失的物質,說到為什麼人不可缺失水?有不同的答案,再就是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

水為什麼是人不可缺少的物質?本人認為,水以各種功能,維持著人的生存鍾,使生存鍾避免宇宙和地球物質的沖擊,包括我們食用的各種食品,當人的生存鍾,不在人身上的最正常最正確的位置時,人就會得病或死亡。地球上的春夏秋冬產生的原理機制是什麼?為什麼同樣的千年古屍,有的存有的滅?等問題,說的都有理,實際如何?書本條文加專家認為,就成為我們的大腦中的結論。

今天的貨幣就是如同水一樣,以異化了的功能,維持著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和人類的運轉,貨幣功能現在是否使我們,處在正常正確的位置上?這就是我們現在時時關心和議論話題——收入、財富、貿易和幣值等,包括貪污、剝削和其他丑惡現象,階級產生和主義的形成,以及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沖突。



貨幣,一是有前人已經定義了,二是我們自己從來沒有真正探究過。相反我們現在的探究和爭論的問題,是在遠遠脫離貨幣的本質的路上,進行的爭論和探究,所以不會有說服力,1:6.82說明著什麼?1:5.67說明著什麼?1:1又說明著什麼?不同貨幣持有者和利益人,會有不同的說明。

面對各種物質貿易和財富流動,我們見到的是數字化了的貨幣量,是看不到血汗,更不會看到丑惡和凶險。只會深陷利益、得失和數字中間。

人類對無限大宇宙和無限小粒子、人從何而來又要到何處去,這些問題很關心,苦苦的思索追尋,仍是只有大量的假設,實際上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在構成我們人體的物質的中,對貨幣本質的認識也是如此。



貨幣到底是什麼?本人認為

貨幣是人力、人心、人性的一種憑證,是每個人在生存中,面對物質時,映照我們靈魂的鏡子,這就是貨幣的最本質。



人類祖先們為什麼最開始,會用海貝殼(最早期貨幣)作為人力(勞動)的憑證,這是因為當時的海邊的人,每天都在經歷生死,這些人因此特別誠實和守信(人心),沒有絲毫丑惡之心,所以當他們用海貝殼當生存憑證時,就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人性)。

當出現一個人或一些人持有海貝殼或多或少時,海貝殼就成為人們生存形態的支配物,人力(勞動)異化成為一種生存憑證,這種憑證逐漸異化成為一種生存力量,也是我們現在認為的階級,最後被國家權力或集團權力控制,也就演化成我們現在所看到所使用的貨幣。



現在的貨幣形態和本質,更是異化到我們無從認識的地步。但是,無論貨幣以何種方式和形態出現,人們還是會看到人力、人心和人性在貨幣中顯現,而且是更加明朗。

人力(勞動):中國工人的罷工和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就是因為人力付出同基本生存不對等,在貨幣數量上的反映。

人心:沒有貨幣,人無法在現在的狀況下正常生存。

人性:如何將貨幣從一變成十百千萬而殺人投機賭博。中國不間斷的礦難和事故,就是用人的生命換取更多的貨幣。官員和強勢集團對貨幣貪婪的攫取。



看一個國家政策好壞,國家是處在正常還是不正常,人力(勞動)、人心、人性如何,國家民族未來是興是亡,有多種途徑,最能全面深刻反映的就是貨幣。

用長期的眼光來看,任何國家的貨幣最終都會崩潰,抱括黃金貨幣,這是因為:貨幣的利息化和生產的利潤化,特別是貨幣的利息化和財富的利潤化,只會使貨幣供應量大大增加,成為摧毀貨幣的最終武器。(這里只是議論貨幣固有性,沒有說到戰爭、災害、外來貨幣和貿易等因素)

正是因為貨幣是人力、人心和人性的一種憑證,所以當這三者處在相對符合人本(公正對待勞動、齊心協力的面對生存、不貪不奢看待利益財富)時,那怕有戰爭、災害,貨幣也不會貶值,因而出現網友在《逝去的記憶:讀書只要三毛錢》中說的「我說:『大學四年,我總共只交了50塊錢學費。』台下噓聲一片,他們感到不可思議。」這種事情。當時的50塊錢,相當一個中級工人約一個月工資,在城市能供五、六口之家一個月最低開銷,農村的情況我不知道。

當人力、人心和人性,這三者處在不符合人本(不公正、不正直、不向上)時,這就不用舉例子了,中國所有的大網站上,每天都有不符合人本的報道。

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本國貨幣在自己國家的穩定度如何,就能全面反映這個所有狀況。

一個國家,特別是中國俄國印度巴西等國,有縱深、人口和基本物產的國家,貨幣出現問題的最大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只能是政府的決策錯誤和官員無能。



貨幣原本是一個內循環的產物,它有較為固有的生命周期,同天災人禍有密切關系,當貨幣在人民心中的產生不信任時,即大幅度貶值,物價高漲。只能說明當時,這個國家政府無能,使人們勞動失去價值和意義、人心渙散和人性凶亂無情,亂到購物的貨幣要用車拉,貪贓的貨幣以億計,這種可怕可笑程度。這時改朝換代也就不可避免。當然也有內外戰爭因素,戰爭因素和大自然災害不是一個大國,引起貨幣大幅度貶值,物價高漲的決定性因素,這從中國的抗美援朝和三年自然災害等事實中可得到證實。

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不在於它的制度叫什麼,也不在於它執行何種經濟政策,只要看其貨幣的幣值是否較為長期的保持穩定,就說可說明一切好壞和正確與否。

一個國家搞什麼樣的主義社會不是大問題,關鍵是做得如何。有不少網友,在毛澤東主席和戰友們懂不懂經濟問題上,大加爭論是有益的。我們評價一件事的好壞差別和正確予否,如果只是停留在,說的如何好,而不在做的如何好上,來進行評判,純嘴派、書獃子一個,是不會有公正的結果的。貨幣是否貶值能說明一個國家政府的一切。

是不是可已這樣說,當映顯人力、人心和人性的貨幣,出現不可拯救問題時,也是政權更替之時。



今天的人類發展,使各個國家貨幣的內循環,被融合到全球的大循環中,這就說明,在貨幣問題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了。現在發展趨勢是以中幣、美幣、歐幣等為主,可能會有其它的貨幣出現,但目前看,只會出現額度性、記帳式的貨幣,如亞幣或阿幣等,為什麼不會出現更多的?這是使用規模和歷史決定的,西方將地球上各地區有意劃分成小塊國家,因此在非洲、中東、東南亞、中歐和美洲,即便出現或想出現主導貨幣,美英和西方財團也是不會准許的。他們的目標是控制全球貨幣,他們不是因為你是搞暴政、封建、社會和資本社會而有所不同,只要你交出貨幣掌控權,一切都行,都好說。很難想像中國未來的中幣,是由誰來控制。但有一點中國的未來政治,肯定是由中國的銀行和財團來控制,中幣的命運如何,則要看中國銀行和財團的領袖們的血性良心和能力見識。



對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因無知無實際經驗,只有天真的,從一個家和自然的小理面推之,貨幣問題肯定不會就是如此,如有一點益處就行。

一個家的生存,最不願意的是成為別人的奴隸,國家國家,國同家一樣。在不願成為奴隸的基礎上,才會出現下面的問題,如何做到一個家正常或富強,而且要在這個過程中,不墜入被奴隸命運中?

一條.是不能隨便向別人的借債,這是每個家都不想也不願做的事,不到理由很充分時,是不會借債的。一個國家借別人的債是可以的,但只能是為了某一個單一的事,且在計劃內的事,如不如此,一定會沖擊本國的貨幣。因為,貨幣功能是具有兩面性的,當你容納了別國的貨幣,一方面說明這個貨幣對你國家有益,以彌補自己的無能和欠缺,一方面說明你已經接受了這個貨幣的本性,不仁的貨幣是由不仁的人和國家生產控制的。我們接受美幣,就意味著長江黃河的流水中,流有美國江河水,你想控制嗎?你能控制嗎?除非你是有計劃的、為單一事項借用。

二條.當你成為或者說認為自己是債主而擁有外幣時,這時會有出現理解上的問題,你是真實財富上的主人,還是貨幣數字的主人?你是想利用外幣想得更多的外幣,還是想用外幣達到控制別人的目的?如果我們將財富數字看談些,無論別人如何看,如何想都不是問題。關鍵問題又回到,是別人控制著水源,長江黃河的水因別國的水太多,已經將長江黃河的水變成了別國的水,中國將喪失對本國貨幣的調控能力。如僅僅是幾萬億外幣安全問題,那就簡單了,為什麼?中國這么多年來,就是個打工的命,一個打工的家是沒有時間和能力理財的,否則就不打工了。只能認命,賤命。

三條.如何面中國當前的不是乾旱缺水,就是決堤漫壩,這一事實?對待乾旱缺水,適當的多一點擴大中幣發行量,但絕對不能再投到「傲會」「私會」類似的事情上,勤儉節約是中華美德之一,這是每一個家必需要做到的,要面子是應該的,前題是不能搞得家不成為家。大量的政府投入只會助長貨幣貶值,搞壞了德性,小流域的乾旱缺水會成為全國性的。對待決堤漫壩,只有嚴防死守,誰持有外幣存在中國,只能給零利息;誰賺取外幣誰用,不得換成中幣;外國投資我國外幣多少,什麼項目,我國也要投資中幣多少,也要進入什麼項目。除非你無能力,才做不到;除非你想當奴隸,才不這樣做。如果我國做不到,中幣一定被會外國大水沖垮,到那時哭天嗆地也沒用,天會大笑,地會猛抖。外國的水,我國是控制不了的,不得進入長江黃河應該是做的到的,不然要中國存在干什麼。

四條.適應大循環的關鍵,是重新建立好自身內循環,自己貪心,對有些事物缺少認識,將自身搞壞了,家裡搞垮了,在大循環中,不被水淹死才怪。因貨幣是人力、人心和人性的一種憑證,所以他同人生和人性一樣,會有墮落起伏,會產生諸如我們今天不想看到的情況,這是的客觀存在,這一點現在的中國人要認識到。作為人,只有極少數的人,因天命聰慧和勤奮學習,如毛澤東、錢學森等一生不產生墮落、鬆懈和大錯誤(行為和認識上)。我做不到,但認為關鍵是自身。

沒有外人和他國真能滅亡中國,每一個人、民族和國家的敵人是自己,只有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想死要活請自選,是鬼是人請自便。



上為己見,之中不少了天真、無知和自以為是,想以共同認識貨幣的方式,來看待當前中國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中國的明天。

中國有明天嗎?肯定有。有未來嗎?明天才知道。



人類發展註定是建立在人的痛苦上,無奈;

人類發展到最高級是用機器生產人,無他。

⑺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充當的。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⑻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它的基本職能

1、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2、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指的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
(1)貨幣的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大小。貨幣之所以能充當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執行此職能時只是觀念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一般地說商品的價格高低與本身價值大小成正比。價格由價值決定,但也受供求關系,貨幣價值變動、紙幣的發行量等因素的影響。
(2)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
(3)作為貯藏手段的必須是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作為支付手段指的是貨幣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4)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是貨幣本質的體現。贊同89|
評論

熱點內容
5萬買指數基金10年後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18 04:14:52 瀏覽:612
如何進行股市個人評估 發布:2025-05-18 03:55:04 瀏覽:47
香港滿地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8 03:54:58 瀏覽:636
如何認定公司股權持有合法 發布:2025-05-18 03:53:37 瀏覽:143
基金工作人員叫什麼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601
短線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3:34:21 瀏覽:157
工基金個人交多少 發布:2025-05-18 03:25:10 瀏覽:491
2月10號的基金怎麼沒有收益 發布:2025-05-18 03:21:44 瀏覽:241
投資股票跑贏房價 發布:2025-05-18 03:11:53 瀏覽:170
忘記退市股票是那個怎麼辦 發布:2025-05-18 03:11:52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