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比效應是什麼意思
A. 賬面市值比 bm 衡量 代表 公司的什麼
BM效應(BM Effect)或稱B/M效應、賬面市值比效應(book—to—market efect)
所謂BM效應,指賬面市值比效應,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關於BM效應,國內外學者已做了許多研究。Fama和French(1992)研究了1963到1990年所有在NYSE、AMEX、NASDAQ上市的股票,發現BM值最高的組合(價值組合)月均收益率超過BM值最低的組合(魅力組合)達1.53%。肖軍,徐信忠(2004)以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滬深股市A股股票為樣本,計算持有一年、兩年、三年的收益率數據,認為BM效應存在。
B. 市值縮水意味著什麼
最近股市上流傳的一個故事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而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甲說好無聊。乙說好無聊。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於是,故事開始了。。。。。。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那誰虧了錢呢?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C. 賬面市值比怎麼計算
市值帳面價值比的計算如下列公式:
市值帳面價值比=股東權益÷公司市值
首先,將流通在外股數乘以年底收盤價,以求得公司市值,再將股東權益除以公司市值即可求得市值帳面價值比。
擴展:賬面市值比效應,即為BM效應,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
D. 炒股軟體中的bm什麼意思
所謂BM效應,指賬面市值比效應,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
中文名:BM效應
外文名:BM Effect
含義:賬面市值比效應
研究者:Fama和French
特點: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
E. 有關股市、股票價值、上市公司市值、杠桿效應的問題
1:股市上並不存在杠桿效應,因為都是採用貨銀對付的方式進行的交易!杠桿效應只有例如期貨等金融品種上才有。
2:一般都是大於總資產的 (凈資產+總負債=總資產 每股股價*總股本=總市值)
3:以市場對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的預期為依據
4:一般以每股票面金額作為參考依據之一
F. 為什麼有的股票市值很大股價卻很小,而有的市值很小股價卻很高
因為股票的市值是總股本和股價相剩的積,總股本越小,股價越容易拉起來。
相反,動則數千億的大盤股,很難漲高股價。
這也就是你說的股票市值很大股價卻很小,市值很小股價卻很高的現象。
拓展資料:
股票市值亦稱「股票市價」,股票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股票市值是在股票市場上通過買賣雙方的競爭買賣形成的,是買賣雙方均認可的成交價格。
決定和影響股票市值高低的因素較多,主要有股票面值、凈值、真值和市場供求關系等。
一般講,股票市值是以面值為參考起點,以股票凈值和真值為依據,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之中形成的。
其中,股票值、真值與股票市值是同方向變化的,凈值、真值上升的股票,其市值必然會提高; 而市場供求關系主要是指資金的供求和股票本身的供求狀況。
比如市場上資金供給比較充足,買進股票的資金力量強,股票市值就會上升; 反之,若股票市場上資金供給緊張,資金需求增大,買進股票的資金力量變弱而賣出股票的人增多,股票的市值則會下跌。
再如,在市場資金關系不變的情況下,當股票供給數量增加而需求相對較少時,股票市值容易下降; 反之則容易抬高。
另外,市場利率、幣值穩定程度、社會政治經濟形勢及人們的心理因素等都對股票市值的變動產生重要影響。
G. 什麼是財富效應
?財富效應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其前提是人們的財富及可支配收入會隨著股價上升而增加。因此,人們更願意消費。財富效應說明的是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價格的變化如何影響消費,這種影響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實現的:1 )資產價格的上漲使得公眾持有的資產的名義總額增加,財富的增長會促使公眾增加對商品和勞務的消費,從而消費增加。 2 )資產價格的上漲使得公眾對未來的收入的預期增加,按照永久收入假說,未來收入的增長也會促使公眾增加對當期產品和勞務的消費。制約中國股市財富效應的因素:
1、股市規模製約了財富效應影響的廣度。股市規模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股市的總市值,主要用市值佔GDP的比例來衡量,一是指股市的參與面,即持有股票財富的家庭占社會總家庭的比重。沒有足夠的規模,財富效應的影響面相當有限。 2、股市投資不確定性制約了財富效應的影響深度。
不確定性是一種普遍的存在,是證券投資的天然屬性,這直接影響到財富MPC的大小。一般來說,在股市趨勢不明朗的情形下,股市中的收入最多隻能是暫時性收入,它將不與持久性消費發生固定比率,對消費的影響也僅是暫時的。如果股市波動幅度大,或者投資者趨向於短期投資,其影響將更多的表現為財富的結構調整,而不是總量的增加。 3、股市的「擠占效應」削弱了財富效應的影響力。股市上漲,對消費產生兩種效應,一是通過增加財富,減少儲蓄,擴大消費的效應,即財富效應。一是因股市持續攀升而產生的賺錢效應,使原本用於即期的消費轉化為股票投資,或者因股市長期下跌,投資者被套牢,導致當前消費被迫減少,即所謂的「擠占效應」。另一方面,股市對生產性資金的擠占效應間接影響了財富效應。
H. 估值效應
估值效應 給定國際投資的資產,負債結構和規模不變,由匯率,資產價格和收益率變化所引起的國際凈 投資頭寸的變化可以被簡單的稱為估值效應(valuation effects) ,隨著國外資產和對國外負 債估摸的增加,由估值效應所造成的資本損益規模可能相當巨大.
1986年美國國際投資凈頭寸(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由正變負,隨著 美國逐年積累經常項目逆差,美國國際凈負債規模日益擴大.1截止到2007年年末,美國國 際凈負債達到24418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名義GDP比例的17.64%,其中2002年國際凈負債占 GDP的比例最高,為19.47%,見(圖1)."既然所有的國家都必須滿足跨期預算約束,那麼 規模日益龐大的經常項目逆差將然會導致國外凈資產減少, 並意味著該國未來將通過貿易順差。
I. 當前市值 是啥意思
兩個概念;1,市值,是指的基金市場價值,也就是流通價值.主要指上市交易基金的買賣價格.2,同時市值是指凈值乘以份額數,也就是你的基金價值.比如,你定投的500元,減去手續費,或者市場起伏,市值還剩下498.72元.
牛市行情下,再差的基金也不會賠吧!這個手續費有可能是基金管理費什麼的...,或者依據行情凈值在上下浮動,每天的市值都不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