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怎麼查美國貨幣供應量
Ⅰ 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和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首先談談什麼是貨幣供應量(英文Monetary Aggregates) :它是計算具有不同變現能力的貨幣數量,表現貨幣總體結構的指標。
貨幣供應量構成如下:
M0---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儲蓄存款
M3---M2+私有機構和公司的大額定期存款
L----M3+各種有價證券
在這三個層次中 ?
M。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M3貨幣供應指標,是一個衡量貨幣供應的主要指標,它包括鈔票,硬幣,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歐洲央行用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幅度來衡量通脹的壓力。通過考察不同層次的貨幣對經濟的影響,以從中選定與經濟的變動關系最密切的貨幣資產,作為中央銀行控制的重點,有利於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應,並及時觀察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央行對M3每年設一個增長目標范圍,高於范圍的M3增長引起通脹擔憂。
政府是不發放貨幣的
政府是 為央行發行的貨幣提供信用擔保
相應的獲得鑄幣稅收入 但是鑄幣稅收入是隱形的 他是通過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償還國債來沖銷的。
央行向社會發放貨幣 大致有:印鈔廠印發的現金紙幣 資本項目下的票據和銀行券發行
M0=流通中現金
M1=流通中現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轉帳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貨幣性短期流動資產(國庫券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M0流通中的現金量作為最窄意義上的貨幣
M1反映了社會的直接購買能力,商品的供應量應和M1保持合適的比例關系,不然經濟會過熱或蕭條.
M2反映了現實的購買力,也反映了潛在的購買力,研究M2,特別是掌握其構成的變化,對整個國民經濟狀況的分析,預測都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M1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是廣義貨幣供應量; M1 與 M2 之差是准貨幣。
中美兩國的區別:
在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中M1=現鈔+支票;M2=M1+儲蓄存款。而在英國的銀行體系中還有M0、M3等項目。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的公開資料,我國是以M0、M1、M2為框架體系。其中貨幣總量:M0、M1、M2。
M0=流通中現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無疑問,我們是模仿國外的所謂現代銀行管理、統計體系設立的M系統。但我們多年了的M系統僅僅是模仿,而沒有實際經濟意義。
比如,中美兩國的M系統,若M1數值相同,則美國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就是M1,而中國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則要遠遠小於M1。這個差別使中國經濟單位沒有足夠的流通貨幣,而美國相對於中國則有充裕的貨幣。
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支票不能直接兌換成現鈔,盡管它是貨幣。
再比如在M2項目下,若M2相同,則中國的儲蓄額很大,但流通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卻很少,因為中國的M2被高額儲蓄佔掉了,而美國卻幾乎全部是M1(美國儲蓄率很低)實際也就是全是M0,即決大部分是現鈔,市場有經濟意義的貨幣充足。而中國卻是市場嚴重缺少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傾向於使用M2來調控貨幣的原因。
中國金融界無論是理論家還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個非常固執和愚蠢的見解,認為美國人不儲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美國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飯、養老等支付,這些支付同樣需要持有貨幣存量,那麼為什麼美國的儲蓄率很低呢?其實既不是美國人不儲蓄,也不是美國人沒有錢,而是這些貨幣存量不在儲蓄項目下,而是在支票項目下,即在M1項目下。
因此,同樣的M2、M1、M0水準,美國的M體系有大量的具有實際經濟學意義的貨幣,而中國則是嚴重貨幣短缺。
如果中國金融改革僅僅改變這個M系統,則中國實際有經濟學意義的貨幣就將增加十萬億以上(儲蓄轉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兌換現鈔),而貨幣總量卻不需要任何改變。
Ⅱ 在哪裡可以查到央行貨幣供應量
國家統計局有,央行官方網站(瀏覽器登陸央行官方網站就可以)也有。2013年8月底我國M2為1062342億元
一、貨幣供應量亦稱貨幣存量、貨幣供應,指某一時點流通中的現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貨幣供應量是各國中央銀行編制和公布的主要經濟統計指標之一。現在中國的貨幣供應量統計是以天為基本單位,所謂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貨幣量實際上是吞吐貨幣的銀行每日營業結束之際那個時點上的數量。
二、在這個基礎上,月貨幣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計算的細一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貨幣量的平均。粗一些,可以是月初、月末兩個貨幣存量數的平均。同樣,年的平均貨幣量計算亦是如此。對有些問題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貨幣余額這樣的數字。
三、貨幣供應量的現實水平是一國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預測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變動情況則是一國制定貨幣政策的依據。由於各國經濟、金融發展和現實情況不同,以及經濟學家對貨幣定義解釋不同,各國中央銀行公布的貨幣供應量指標也不盡相同。有狹義貨幣供應量(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和廣義貨幣供應量(狹義貨幣供應量再加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總和)之分
四、貨幣供應量指一個國家內工商企業和個人所擁有的可供支付之用的貨幣總額。它包括流通中的銀行券、硬通貨和活期存款,但不包括金融主管當局的庫存現金。貨幣供應量是金融當局通過金融市場干預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經濟日報》1989年9月7日)
五、貨幣供應量是指在一國經濟中,一定時期內可用於各種交易的貨幣總存量。貨幣供應量可以按照貨幣流動性的強弱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即M0、M1、M2、M3、M4等。貨幣供應量的初始供給是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這種基礎貨幣經過商業銀行無數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許多存款貨幣,使其出現多倍數的貨幣擴張。
六、貨幣供應量是一國經濟中可用於各種交易的貨幣總量。包括現金、存款、商業票據、可流通轉讓的金融債券、政府債券等,凡是在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以外的各經濟部門和個人可用於交易的貨幣都是貨幣供應量的組成部分。
Ⅲ 請問在哪裡能查到美國歷年財政支出和GDP的相關數據
美國的GDP是由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發布,可以在其官方網站上查到。
發布時間:
美國的GDP按季度核算,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一個月月末,公布初步數值,再過一個月,公布該季度的重新核算數值,再過一個月,公布該季度的最終定值。相當於每個季度的GDP數據都會披露三次,也平均下來,在每個月末都會公布一個GDP數據,都是上一個季度的。
Ⅳ 國家統計局無法查詢其他國家數據
摘要 親,國家統計局官網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每逢月、季、年度等統計信息發布日,在國家局官網「最新發布」欄目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都會發布新聞稿。它與「國家統計信息發布日程表」一致,是公眾獲取最新統計數據的首選。
Ⅳ 貨幣供應量M1、M2在什麼網上能查到,CPI、PPI在什麼網上能查到
http://www.census.gov美國的,不知你用的上不,還有就是咱們國家官網,個人認為國家官網數字沒有實質意義,也給你吧,主要是那個數值你可以查月份的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還有你要股票,這個下個大智慧,那個數據最全,柱形圖,折線圖全得很。從1990年到今天的都有
Ⅵ 美國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怎麼查
先到出進口,然後再交錢,就可以了
Ⅶ 怎麼樣在國家統計局網站才能查到詳細的美國對華反傾銷的統計數
國家統計局是不給你看這些的,這些內容只能去民間的網站、媒體資料庫以及外交部檔案里找。肯定會有人「非常感興趣地」去統計這些,只不過你要找到它很難。
另外統計局是不會統計這種東西的,統計局一般只管統計GDP,GNP等等。
Ⅷ 各位大仙,誰知道中國&美國的財政赤字與GDP去哪查
自然是 國家統計局的網站,美國的那隻能是去有相關消息的媒體上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