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貨幣供應量
① 貨幣供應量是什麼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供應的存款貨幣和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新增貸款6200億元,同月底,我國的貨幣供應量余額達到99.86萬億,逼近100萬億大關,居世界第一。中央銀行一般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流通中現金(M0)、狹義貨幣供應量(M1)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2)。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② 什麼是貨幣供應量什麼是貨幣購買力
貨幣供應量要看從哪個層次講。官方承認且在現實中流通的主要有4個層次的貨幣:M0,M1,M2,M3。除這些外還有虛擬貨幣如騰訊的Q幣。這些暫時不在政府的調控清單中但是在監控清單中。M0就是現金即基礎貨幣。M1是定期存款,M2是活期存款。M3嚴格講不算是貨幣,因為其並沒有直接的支付能力。算是廣義貨幣。
貨幣購買力指的是單位貨幣的商品兌換能力。即把它去換商品時,能換到多少東西。
③ 什麼是「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貼現率」。「銀行准備金比率」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供應的存款貨幣和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保管各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金,也貸款給這些商業銀行。這些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利率就叫做貼現率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④ 什麼是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也稱貨幣存量)是指一個經濟體中,在某一個時點流通中的貨幣總量。它主要包括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所擁有的現金和金融機構的存款等各種金融資產。由於許多金融工具具有貨幣的職能,因此,對於貨幣存量的定義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如果貨幣僅指流通中的現金,則稱之為M0;狹義的貨幣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加銀行的活期存款,這里的活期存款僅指企業的活期存款;定義較寬些的貨幣M2,則是指M1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定期存款;廣義貨幣供應量M3,是一國貨幣供應總量。貨幣供應量是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它的變化也反映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和居民個人的投資行為有重大的影響。當貨幣供應不足時,市場商品價格下跌,生產減少,投資乏力,經濟緊縮;當貨幣供應過量時,市場商品價格上漲,生產擴大,投資強勁,經濟繁榮。當然,上述所言不足或過量,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限度,那麼貨幣供應量極易成為通貨緊縮或通貨膨脹的源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的宏觀調控作用日益明顯。作為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中國人民銀行,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的是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人民銀行的宏觀調控要從總量調控與結構調整並重轉向以總量控制為主,所謂控制總量,就是要控制整個銀行系統的貨幣供應量。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必須與經濟增長相適應,以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分析某一階段各個層次的貨幣供應量是否合理,必須與當時的經濟增長幅度相聯系,與貨幣流通速度相聯系。通常來講,衡量貨幣供應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是物價水平的基本穩定,物價總指數變動較大,則說明貨幣供求不均衡,反之則說明供求正常。從這個意義上講,貨幣供應量是一個與普通百姓有密切關聯的經濟指數,它的多與少、量與度,影響著國民經濟的運行速度,決定百姓手中貨幣的幣值。
⑤ 請問貨幣供應量是什麼
簡單的描述下;貨幣供應量(也稱貨幣存量),是指全社會的貨幣存量,是全社會在某一時點承擔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總額,它主要包括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所擁有的現金和金融機構的存款等各種金融資產
⑥ 哪位大俠能簡單解釋一下貨幣供應量是啥意思M0,M1,M2
m0、m1、m2指的都是貨幣。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
m1指的是m0加上商業銀行體系的支票存款。
m2指的是m1加上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可能上述定義不太容易理解,我想說得更通俗一點:
就流動性而言,m0最好,因為購物時現金無論是哪個賣家都會接受。
m1居中,我的理解是m1指的是不用去銀行就可以直接用來購物的貨幣。因為可以用支票直接購物,現金更不用說了。支票雖能購物,但不是所有賣家都接受,所以才歸到m1中,沒有歸到m0中。
m2次之,我想可以把m2理解為「可以達到購物目的」的貨幣,雖然「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不可以直接購物,但總可以到銀行里把錢取出來購物吧。
通常,央行會關注這三個貨幣供應量的指標,來看社會中流通的貨幣量是不是合適,進而調整貨幣政策,比如,調整利率啊,調整准備金率啊等等,以求經濟的平穩,物價的穩定等等
⑦ 什麼是貨幣供給量
貨幣供給量是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存款准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准備金率。打比方說,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0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0萬元。
法定存款准備金是金融機構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存的存款,這個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⑧ 怎樣理解貨幣供應量及其三個層次定義
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1、流通中現金(M0),是指銀行體系以外各個單位的庫存現金和居民的手持現金之和;
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是指M0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客戶保證金。M2與M1的差額,即單位的定期存款和個人的儲蓄存款之和,通常稱作準貨幣;
4、最廣義的貨幣供應量(M3),具有高流動性的證券和其它資產。
⑨ 什麼是貨幣供給與貨幣供應量我國貨幣層次是怎樣劃分的
貨幣供應:一個國家流通中的貨幣總額,是該國家一定時點的除中央政府或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以外的非銀行大眾所持有的貨幣量。它是一個存量概念,而不是一個流量概念。
貨幣供應量:單位和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存款和手持現金之和,其變化反映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生產經營、金融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運行和居民個人的投資行為有重大的影響。
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為:M0、M1、M2以及M3等幾個層次,其中M0是流通中的現金,M1是通常所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3是為金融創新而增設的。
貨幣層次的簡介:
1.貨幣層次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在確定貨幣供給的統計口徑時,以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大小作為標准,並根據自身政策目的的特點和需要,劃分了貨幣層次。
2.其粗略的分類為:M0:現金流通量;M1:M0+各種活期存款;M2:M1+各種定期存款。貨幣層次的劃分有利於中央銀行進行宏觀經濟運行監測和貨幣政策操作。
拓展資料: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
1.有益於中央銀行的宏觀金融決策,有助於中央銀行分析整個經濟的動態變化。
2.西方通常的貨幣層次分為四個層次:M1=流通中現金+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及商業承兌匯票,人壽保險單等)。
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劃分:M0=流通與銀行體系外的現金通貨,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郵政匯劃資金+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