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肯德基市值多少

肯德基市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17 09:30:40

Ⅰ KFC的市值是多少

  • 屬於百勝餐飲集團

  • 百勝餐飲集團 。

  • 英文名稱:Yum! Brands Inc.。

  • 總部地點:美國 。

  • 上市地點:紐約證交所 。

  • 股票代碼:YUM。

  • 2011年10月14日收盤價52.14美元。

  • 總市值為242.14億美元。

Ⅱ 可口可樂、百事可,肯德基、麥當勞都是哪幾個國家的,誰比誰強請詳細回答,謝謝

都是美國的,可口可樂強於百事可樂,麥當勞強於肯德基。可口可樂公司佔4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百事可樂公司以約32%的市場。肯德基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大約在2600家左右,而麥當勞則只有1100家左右。但在全球市場上,麥當勞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快餐店,在全球有3萬多家 門店,市值644億美元;肯德基在美國的排名僅僅第七位,全球只有1萬多家店,其母集團——百勝餐飲集團的總市值也只是麥當勞的五分之一。

Ⅲ 麥當勞和肯德基同為快餐行業的佼佼者,為什麼兩者的市值卻天差地遠

麥當勞(股票代碼MCD),周五的收盤價為204.26美元,公司總股本7.64億股,總市值1559.64億。麥當勞在2018年全球收入210.25億元,凈利潤59.24億美元。

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YUM),周五收盤110.27美元,總股本3.06億,總市值337.40億元。2018年總收入56.88億元,凈利潤15.42億元。

所以,數據能說明一切,無論是在開店數量,全球覆蓋區域,營業總收入,經營凈利潤,麥當勞都大幅度領先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何況百勝餐飲還有必勝客、塔可鍾等其他品牌。所以,麥當勞市值是肯德基的幾倍,也不足為奇了。

麥當勞真正做到了給消費者實惠便捷的同時,培養了消費者美式生活飲食習慣,讓消費者愛上美美式生活方式,更讓消費者通過口碑帶動了更多的客流,帶動了客單價和營業額。

相比之下,肯德基針對爆款的營銷活動則相對較少,推出了29元包含薯條,雞塊,麥辣雞翅,魷魚等繽紛小食套餐,營銷活動更多針對全家桶,缺少單品的營銷活動。套餐也只有全家桶套餐可供選擇。

肯德基針對目標消費群體,選擇了年輕人喜愛的明星鹿晗作為代言人,在電視上投放了許多廣告,但在消費者真正的福利上,卻沒麥當勞做的到位。

Ⅳ 麥當勞和肯德基哪個股份多股票多

兩者都是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企業。
麥當勞(MCD)今日股價為93.21美元,市值907.12億美元。
肯德基為百勝餐飲(YUM)旗下的品牌。百勝餐飲(YUM)今日股價為73.46美元,市值321.38億美元。

Ⅳ 肯德基和麥當勞哪個公司大

全球市值來講,百勝旗下的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等品牌全部加起來,還不到麥當勞的一半的營業額。所以麥當勞大。
就中國市場來講,肯德基更懂中國,比麥當勞也更具規模和影響力。

Ⅵ 肯德基麥當勞都是快餐行業中的佼佼者,為什麼在國外差距會那麼大

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股票代碼YUM),周五收盤110.27美元,總股本3.06億,總市值337.40億元。2018年總收入56.88億元,凈利潤15.42億元。所以,數據能說明一切,無論是在開店數量,全球覆蓋區域,營業總收入,經營凈利潤,麥當勞都大幅度領先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何況百勝餐飲還有必勝客、塔可鍾等其他品牌。所以,麥當勞市值是肯德基的幾倍,也不足為奇了。

在中國,肯德基是最先進入的洋快餐品牌,目前在中國經營6000家餐廳,而麥當勞目前在中國只有2500家餐廳,兩者在中國業務上相差還是挺大的。最後說一下,現在的麥當勞中國賣給了中信集團控股,肯德基中國的部分股權則賣給了「馬雲爸爸」。

Ⅶ 肯德雞的國際市場細分

沒有肯德基,有篇麥當勞
自己改改

人們熟悉的金色拱門是麥當勞的招牌,無論在哪個國家,只要有麥當勞餐廳,都有孩子們的笑聲。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市裡,金色的「M」都是當地最醒目的路標之一。如今,通過金色拱門的特許經營之路,中國投資者也可以分享這個界排名第二的知名企業的利潤之羹,看到了在前方不遠處招手的財富。

自從1990年麥當勞在中國開了第一家餐廳開始,金色拱門的奇跡就在這片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傳奇。 這家市值400億美元、年營業額超過180億美元、凈利潤超過20億美元的超級跨國公司,擁有著世界排名第二的馳名商標。

正當中國的投資者直苦於不能在這金色拱門下分得一杯羹的時候,利好傳來——麥當勞終於邁開其在中國開展特許經營的步伐。做世界排名第二馳名商標的老闆,復制金色拱門的財富奇跡,一切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姍姍來遲的特許經營
正當我們在為期封面文章趕稿的時候,一個關於麥當勞的重大消息傳來: 從明年年初開始,麥當勞中國地區總部將正式從香港遷至上海,今後將加強在中國內地的特許經營活動!

其實記者心中一直有個疑問,麥當勞1990年進入中國,至今已經10多年,為什麼它在海外佔到65%、美國本土佔到85%的特許經營模式,到現在才遲遲對中國的投資者開放

特許加盟是連鎖經營的高級形式,也是最為復雜的形式。「一榮俱榮」不知成全了多少人的財富夢想,「一損俱損」也不知讓多少人悔憾終生。也許正緣於此,一路跑馬圈地的麥當勞,才會在特許路上躊躇謹慎; 也許正緣於此,麥當勞東中國14載,才只有區區一家特許加盟店。

在麥當勞全球市場衰退的窘境中,麥當勞在中國打出「特許牌」,顯然是有所考慮的。麥當勞國際特許部總裁詹姆斯·克瑞姆的解釋是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他說,一是中國特許經營市場開始與世界接軌; 二是麥當勞雄厚的實力足以讓投資者堅定信心; 三是麥當勞在中國已建立起了強大的供應營運系統。對這番話更直白的解釋就是,中國市場是一個極有潛力的市場,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上,沒有特許經營系統的支持,很難將市場擴張到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和邊遠城市。

事實的確如此,麥當勞全球務大幅萎縮,中國市場卻一枝獨秀,這使得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赫然凸顯。藉助特許加盟,麥當勞可以進一步實現對中國市場的細分,達到對中小和邊遠城市的拓展。但另一方面,肯德基等競爭對手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也讓麥當勞備感不安。目前在國內不少城市中心區,兩大「冤家」早已是短兵相接、貼身肉搏。面對肯德基的挑戰,麥當勞顯然不會默然不理,肯德基的中國特許經營已先行一步,麥當勞當然要迎頭跟上。麥當勞總部的遷址也正說明其對內地市場的重視。

此外,麥當勞在中國特許經營上躇難斷的一大原因還在於中國的特許經營規范法規尚不健全,對加盟者權利和義務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確。麥當勞不想承擔這無謂的政策風險。隨著中國《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的即將台,麥當勞當然也做好了揮師中國特許經營的臨戰准備。

謹慎加盟確保安全
專職負責特許經營業務的麥當勞中國發展公司高級副總裁朱源和告訴記者,麥當勞的加盟形式也將類似於肯德基那樣,先自己開直營店,再允許加盟者進入,也就是將屬下的麥當勞餐廳直營店以特許經營形式改造成加盟店。

然而,麥當勞在海外發展特許經營的模式並不像在中國這般小心翼,統一的內外裝潢、食品配送以及機械加工,加盟以新店的形式出現佔了更大多數。那麼為什麼麥當勞在中國如此謹小慎微呢?朱源和解釋說:「我們之所以將現有的、已經是成功的餐廳交給加盟者,是因為如果是新的餐廳,我們就不能准確地了解它今後盈利情況會怎樣,這也將增加加盟者的營運風險。轉讓的形式也是為了讓加盟業主有一個較高的起點,而非一切從零開始等他拿到這個餐廳以後,我們因為已經知道了餐廳本身的盈利情況,就能夠提供相應的方案幫助他。因為麥當勞的特許經營講究的是雙贏,加盟的投資者要贏,我們自己也要贏。」

從特許經營推出時間、地點的選擇,到加盟人的甄選,再到推廣方式的構思,麥當勞每一步棋都走得十分謹慎。麥當勞所以要如此精細地設置特許條件,如此嚴格甚至苛刻地挑選加盟者,正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經營風險。因為,對於麥當勞樣一個世界級頂尖品牌來說,任何一個單體店的失敗,對麥當勞的品牌及商譽將帶來不小的傷害。

250萬元的門檻有誘惑力
麥當勞對於特許經營合作夥伴的選擇非常嚴格,甚至苛刻。

麥當勞要求加盟者具有高尚的操守; 曾在該市場工作,有成功經營的記錄; 熟悉該市場文化和習俗; 擁有管理經驗,可以在特許經營組織中勝任; 個人投資不低於30萬美元; 願意接受為期12個月左右的培訓等

據介紹,特許經營者的投入需要250萬至320萬元人民幣。麥當勞在土地和建築上投資,特許營者在設備、商標和裝修上投資。麥當勞的收入通過許經營系統,按產品營業額的17%~23%向特許經營者收取租金、專利權費和服務費,而餐廳的日常業務則由特許經營者來管理。
與肯德基20周的培訓時間相比,加盟麥當勞一年的受訓時間多了2.5倍。但是,相對於肯德基800萬元左右人民幣的啟動資金,麥當勞的30萬美元顯得極有誘惑力。據了解,麥當勞的這30萬美元主要包括餐廳的裝修、設備和招牌等用,但不包括經營場所的租金和員工費用。肯德基的800萬元中已包括了不動產和餐廳租金在內的所有啟動資金。這樣一分析,可以看出麥當勞的聰明之處就是將店鋪的租金分攤至特許後的每一個月,而非像肯德基那樣一次付清雖然最終的總額可能相差不大,但少將近三分之二的前期投入對投資者而言顯然更易接受。

5年左右收回前期投資
也許,加盟麥當勞的前景在此無需贅述,從每天在其連鎖店中排隊付款的場景中便可見一斑。麥當勞公司也給了加盟者一個5年時間收回投資並盈利承諾。朱源和對此解釋說: 「5年是從加盟者拿到這個麥當勞餐廳開始算起,是一個平均數值,是我從很多已經開出來的餐廳的營運情況估算出來的前期投資收期。」

那是不是意味著背靠麥當勞這棵大樹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呢?是投資就會有風險。畢竟,並不是所有特許經營都會成功,即使是在特許經營最為發達的美國,特許經營的失敗率也在45%左右。我們也看到,麥當勞在全球調整計劃關閉或推倒重建的店面均是特許經營店,投資者的損失由誰來承擔?對此,朱淵和說: 「其實無論做什麼投資都有它的風險,有些是賺,有些是虧。如果特許經營人在營運中達到麥當勞的標准,且他本人也有這樣的意願和能,我們會讓他愉快地繼續合作下去。如果特許經營人在維持經營過程中沒有達到麥當勞的標准,那我們也有機會將他的餐廳買回來。因為如果一家水準很高,一家水準很低,會影響到麥當勞的聲譽。」

Ⅷ 美團和肯德基那個市值高

這個別看肯德基是快餐界的巨頭,但市值和美團差遠了,你要拿麥當勞比美團還行,麥當勞是世界五百強,肯德基就從來沒上過,今年肯德基也就是百勝的市值也就300億美元左右。而美團市值是5500億港元,摺合美元700多億了,是肯德基兩倍。

Ⅸ 麥當勞被誰收購了

麥當勞中國被中國收購了。

中信股份周五午間公布,提及於2017年1月9日之自願公告,中信、CITIC Capital China Partners III, L.P 和 Carlyle Asia Partners IV, L.P.擬通過公司間接非全資附屬收購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之控制權益。

董事會宣布,所有先決條件已獲達成,收購事項已獲得監管批准、並於2017年7月31日完成交割。這將成為美國本土之外規模最大的麥當勞特許經營業務,合作各方將經營及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約2,700家餐廳。

公告稱,麥當勞於1990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中國是麥當勞全球第三大市場,也是麥當勞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

截至2016年末,中國大陸有超過2,400間麥當勞餐廳,員工人數超過120,000名。2016年,中國大陸的麥當勞餐廳為超過10億人次的顧客提供了服務。

(9)肯德基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麥當勞收購改名:

2017年11月,麥當勞中國公司CEO張家茵在接受媒體采訪曾解釋,繼2018月,中信、凱雷入主麥當勞後,麥當勞品牌雖然沒變,但麥當勞美國從大股東變成了小股東,麥當勞中國成了特許經營商,商標可以繼續用,但在特許經營市場,營業執照使用不同名字是國際慣例,所以從法律的角度考慮,也需要改名。

改名「金拱門」,張家茵表示,因為麥當勞標志的形象設計,像兩道金色的拱門,公司內部就一直使用GoldenArches(直譯為「金色拱門」)這一昵稱,巴西的麥當勞公司注冊名也是葡萄牙語的「金色拱門」,所以中國公司決定改名時就選用了中文翻譯的「金拱門」。

Ⅹ 肯德基市值多少億美元

321.38億美元。肯德基為百勝餐飲(YUM)旗下的品牌。百勝餐飲(YUM)今日股價為73.46美元,市值321.38億美元。百勝中國旗下目前包括7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勝客等廣為人知的西式快餐品牌,東方既白這一自創的中式快餐品牌,收購並購來的小肥羊、黃記煌,以及自創精品咖啡COFFii & JOY
拓展資料:
根據港交所披露資料顯示,高盛為百勝中國獨家保薦人,全球發售4190萬股普通股,其中國際發售4020萬股,香港發售170萬股,每股招股價不高於每股468港元,每手50股,入場費高達23,635.8元。發行後總股本大約4.17億股,以最高股價468港元計算,總市值大約1952億港元。去年收入87億,肯德基佔了近7成 招股書顯示,百勝中國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77.69億元、84.15億元、87.76億元;百勝中國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36.56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44.28億元。百勝中國2020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7.43%。
百勝中國2019年營收中60.4億元來自肯德基,佔比為68.8%;20.54億元來自必勝客,佔比為23.4%;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勝中國有肯德基6749家,必勝客有2258家,其他品牌947家,一共有9954家。 肯德基主要以自營為主,其中,肯德基有5231家為自營,571家為加盟,947家為聯合運營,必勝客基本為自營。 百勝中國表示,二月份疫情最重月份,公司關閉了35%的餐廳,同店銷售額因營業時間縮短及客流減少而下降,大部分餐廳門店僅提供外賣及外帶服務。 截至2019年7月,公司在中國超過99%餐廳已經恢復營業,但銷售額及利潤走勢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同行業來看,以火鍋龍頭海底撈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7.6億元同比下滑16.5%,凈虧損9.65億元,同比下滑205.9%。百勝中國逆境下的正利潤不禁讓市場充滿期待。 百勝中國於2016年從在紐交所上市的百勝餐飲中分拆出來。2016年11月1日,百勝中國在紐交所掛牌,公司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鍾(Taco Bell)三個品牌經營權。按照最新股價56.5美元計算,百勝中國的市值為213億美元。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已有市場傳言百勝中國計劃年內在港股進行第二上市,參與的投行主要為中金和高盛。
2018年8月,媒體報道高瓴資本牽頭的財團曾對百勝中國提出每股46美元的收購要約,有意將百勝中國私有化,為其在香港上市鋪平道路。但隨後百勝中國董事會拒絕了這份溢價逾40%的要約,私有化進程亦暫時擱置。 多品牌、多維度的集合,應當能對百勝中國的營收和利潤實現多點驅動。然而,除了肯德基之外,百勝中國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一直不太順利。

熱點內容
哪裡有基金分析圖 發布:2025-05-15 13:36:07 瀏覽:372
股票交易直通車在哪看 發布:2025-05-15 13:30:26 瀏覽:605
分級基金上折後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13:16:49 瀏覽:98
開易控股基金怎麼樣 發布:2025-05-15 13:16:49 瀏覽:793
現在的基金都有哪些 發布:2025-05-15 12:43:19 瀏覽:414
股票交易中紅藍白線代表什麼 發布:2025-05-15 12:34:13 瀏覽:35
美國限制中興影響自家股票 發布:2025-05-15 12:11:04 瀏覽:631
聚光科技股票是什麼行業 發布:2025-05-15 11:36:50 瀏覽:327
原油期貨怎麼玩最賺錢 發布:2025-05-15 11:30:25 瀏覽:546
期貨資訊怎麼發布 發布:2025-05-15 11:30:23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