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這股市怎麼了

這股市怎麼了

發布時間: 2022-04-24 17:07:23

㈠ 今天這個股市是怎麼回事

今天這個股市是怎麼回事

昨天大盤繼續考驗五日線的承接能力,雖然低開破了五日線然後又拉起,但是尾盤各哥強勢票紛紛暴跌收盤,

而且昨天拉起,很大程度上是大盤票,如證券等拉起來的,今天開盤後上沖一下,沒有什麼熱點,昨天的強勢題材票並沒有形成反包潮。

一個小反彈後題材票紛紛跳水,大盤指數下跌,沒有什麼大票來拉指數,指數繼續下跌。考驗10日線。

一般不是暴跌,10日線估計能夠企穩,企穩後會不會反彈就要看明日大盤走勢。

一般大盤破五,三日至內不再站上五日線,就比較危險,倉位不要太重哦。

60分鍾線來看,大盤在3140 位置有所承載,可以看看到這個盤位 ,要是急跌至此,可以考慮搶反彈,要是陰跌至此,又要好幾天了,到時再看具體情況。

㈡ 騰訊股價1小時暴跌2700億,這幾天的股市是怎麼了

1、騰訊股價在短期內暴跌導致賬面上市值快速蒸發2700億元,主要是幾個因素疊加共同作用的結果。

4、投資者對騰訊的利潤兌現需求,也對騰訊的股價產生了壓製作用。畢竟,先前多年騰訊的股價上漲使得其投資者收獲了較多的盈利,而一旦面對基本面的利空,必然有不少投資者會對此類資產進行獲利了結,兌現先前的盈利,而這也對近期的股價下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㈢ 這個星期股市怎麼了,我買一萬塊錢基金,跌十個點,還剩九千,買了10支基金,不管什麼行業怎麼都在跌啊

主要原因
1 國內股市特別是創業板近期上漲幅度不少,有回調壓力
2 周邊股市,特別是美國股市大跌,也是以科技股為主,可能和老美打壓中國科技公司也有關,他們的晶元和數碼產品之類的會滯銷
3 證監會管理層放話要清查創業板惡意炒作,一些漲幅很大的創業板股票停牌自查,引起創業板股票資金恐慌出逃

㈣ 你知道股市最近怎麼了嗎

個人認為如今的A股市場已經給出了一個政策底,其他都還在印證之中,包括現在的下跌是調整還是延續下跌。而且,政策底是市場當前的普遍性共識,不但散戶知道,機構也知道。散戶被套住了,而機構需要散戶手裡的籌碼,真正的絞殺才正式來臨。所以,往往政策支持的底部來臨後,股市才會真正進入到一個復雜結構的變化之中。

所以,當前A股的趨勢應該是以下跌為主,還沒有到散戶跑步入場的時候。

㈤ 股市最近怎麼樣呢

我個人覺得當前的股市依然處在慢牛行情當中。

雖然很多人一直在唱衰當前的行情,因為當前的行情已經走熊了。但對我個人來說,反而反而相信這是一次慢牛行情,我也覺得這一次的行情會持續很久。之所以會有這種判斷,我會從以下幾點做具體解答。

一、我先講一下很多人的普遍看法。

從去年10月份以來,很多人覺得當前的行情已經走完了,但去年年底股市行情又走了一波上漲行情,很多人以為牛又回來了。這一次的牛市行情一波三折,年後的行情出現了大幅回撤,以至於很多人覺得當前的牛市行情已經走完了。大家普遍覺得當前各個板塊的估值已經很高了,市場也有回調的需求,所以普遍覺得熊市馬上就要來了。

㈥ 今天股市怎麼了跌了這么多好恐怖哦

一、經濟增幅放緩。5月份匯豐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初值為51.1,較4月份的匯豐中國PMI終值小幅回落,顯示國內製造業景氣程度降溫。

二、國際板將加速推出。國際板用人民幣計價,且上市公司為世界五百強,相對A股公司的良莠不齊,國際板顯得更有吸引力,由此拉低A股估值,同時,部分資金撤離市場等待炒作國際板。

三、本周一級市場發行再現8股齊發,這也是A股市場時隔七周(自3月底以來)首次出現這一盛況。從融資規模上看,本周合計44.61億元的擬募資金額較上周增加了近六成。另一方面,新股發行及上市公司再融資不斷,而政策緊縮預期不改,市場無充足資金補給,飢渴難耐。

四、電荒及限電加大製造企業壓力。隨著電荒態勢進一步擴大及限電范圍可能擴大,一方面電價上調,帶來對通脹與經濟增長兩個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製造業企業在電價上調及限電下,將面臨巨大壓力。

五、關鍵技術位失守。滬指上周反彈未重新奪回半年線,今日開盤即破5日及5月均線,短中技術面的趨壞,導致市場資金快速出逃,股指盤中節節下挫,連破重要位置。

㈦ 這股市怎麼啦像要踏天專家解讀一下

最近股市連續下跌,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很多投資者再次被套。股民在股市裡一個接一個被割韭菜,賺錢的永遠是少數人。應該如何看待股市,如何投資股市?讓我們看看經濟學和心理學中有哪些理論可以指導我們。先看相關理論,再看具體建議。01根據「有效市場假說」,基於可獲得信息的股票價格反映公司價值經濟學中有一種股票投資理論叫做「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資產價格反映了關於資產價值的所有公開的、可獲得的信息。每一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有許多基金經理跟蹤,他們每天密切關注新聞事件,進行基本面分析並預測公司的發展前景,以確定股票的價值。他們在認為價格低於其價值時買入股票,在價格高於其價值時賣出股票。整個市場的供求平衡決定了股價。也就是說,認為股票被高估的人數和認為股票被低估的人數剛好平衡。當信息改變時,股票價格也會改變。當有關公司前景的好消息公布時,價值和股價都會上漲。當公司前景惡化時,價值和價格都會下跌。在任何時候,股票價格都是基於現有信息對公司價值的最佳估計。這就是有效市場假說。股票市場存在非理性行為。西方經濟學通常假設參與經濟活動的人是理性的。這個假設大體上足夠准確,但是人總會有一些非理性的行為,這也是行為經濟學蓬勃發展的原因。有效市場假說也假設買賣股票的人都是理性的。然而,股市並不是完全理性的,股價有時會偏離理性預期的真實值。股價的波動,一部分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人的大腦因中風和疾病而受損,削弱了他們的情感感知,但他們在投資時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投資中的情緒干擾往往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另外,人們在考慮一隻股票時,不僅要估計企業的價值,還要預測其他人對這只股票的看法。股市存在自我實現的現象。一旦人們預期股票會下跌,人們就會傾向於拋售,股票就會真的下跌。人們預期股票會上漲,傾向於購買,所以股票真的會上漲。投資者不僅選擇自己的優先股,還預測他人的行為,選擇市場上他人偏好的股票。如果他們認為別人會賣出,他們希望在股價進一步下跌之前盡快賣出。如果你預測到別人會買,你就趕緊買,趕上股價上漲。在墜機的過程中,媒體和各種傳言都會關注對墜機的解釋。解釋性的新聞故事進一步降低了人們的預期,下跌的股價會跌得更厲害。當股價上漲時,反過來,解釋性的新聞故事進一步強化了利好消息,這也是股市投機泡沫的原因之一。03指數基金的良好表現證明了有效市場假說的有效性。因此,有效市場假說並不完全准確。然而,許多關於金融市場的研究表明,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非常好的理論。根據有效市場假說,股票價格的變化是不可預測的,因為現有的信息(影響當前市場價格的信息)已經被充分考慮,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影響市場的信息。有效市場假說認為,戰勝市場是不可能的。有很多證據表明,股票價格非常接近,如果不是完全隨機的話。一支股票第一年的情況和第二年的情況幾乎無關。所謂的股市走勢技術分析,並沒有經過科學驗證。許多關於金融市場的研究也證實,從長期來看,通過購買好股票和出售壞股票來獲得高於股市平均回報的回報是極其困難的。支持有效市場假說的最有力證據來自指數基金的表現。本質上,指數基金買的是所有股票,主動型基金只買自己認為最好的股票。在美國這樣成熟發達的證券市場,長期來看,主動型基金的業績往往不如被動型基金。因為主動型基金交易頻繁,產生了更多的交易成本,需要收取更高的費用給職業基金經理發工資。指數基金的良好表現優於主動基金,有力支持了有效市場假說。國內情況略特殊,市場不夠發達,散戶佔比較大。平均來看,主動型基金略好於被動型基金。那麼,為什麼很多投資者認為通過精挑細選股票,就可以通過炒股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呢?他們為什麼頻繁買賣股票?原因之一是控制的錯覺。有這種錯覺的人傾向於認為隨機事件是相互關聯的,並認為他們可以預測和控制隨機事件。股民喜歡自己精挑細選,自己買賣股票,喜歡這種掌控感,彷彿可以比一個「有效市場」做得更好。控制的錯覺導致人們過度自信。考慮到交易成本,實際上會給他們帶來損失。如何投資股市降低風險我們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降低風險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想投資股市,除了根據風險偏好配置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和低風險資產(如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外,股票本身也要多元化。當股票數量從1增加到10時,風險降低約50%,當股票數量從10增加到20時,風險降低13%(見下圖)[4]。但是,當有20-30隻股票時,進一步增加股票數量的風險只會略有下降。所以可以選擇20隻左右的股票進行投資。根據有效市場假說,對於散戶來說,隨機挑選20隻股票並不比耗時的精心挑選20隻股票差。因為價格反映了所有可獲得的信息,沒有股票比其他股票更好。對三笑來說,花大量時間研究企業信息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想更省力或者省錢,也可以利用指數基金實現分散投資。05如何選擇買賣股票的時機,巴菲特給出的最佳單一指數當然,增加所買股票的種類是不可能消除所有風險的。分散投資可以消除個股帶來的風險,但不能消除股市整體下跌帶來的風險。經濟是周期性的。當經濟進入衰退時,大多數公司都會出現銷售額下降,利潤下降,股票收益下降。至於經濟的周期性,有一個翻譯過來的30分鍾動畫短片(由橋水公司創始人Radario講解)給出了很好的解釋。可以搜索「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轉的」。股市也表現出周期性。如果你踩對了鼓,每個周期都能受益匪淺。當然,不要幻想可以在最低點買入,在最高點賣出。沒有人是聖人,但是有沒有什麼指標可以說明股市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呢?我們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該滿倉,什麼時候該做空?巴菲特有一個指標可以參考,就是「股票總市值/GNP」。既然GNP接近GDP,我們也可以用GDP代替GNP。巴菲特認為這個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每當這個指標超過100%時,就要採取謹慎的態度。巴菲特曾說:「這個比例在揭示你需要知道的東西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很可能是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的最佳單一指標。」「如果這個比例在70%或80%左右,就是買股票的好時機。如果這個比例接近200%,就像1999年和2000年的情況一樣,那我們買股票就是在玩火。」巴菲特給出的具體比例是針對美國的情況。對於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買賣時機比美國低,可以根據歷史數據來確定。從長遠來看,股市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理財渠道,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投資渠道,就要有投資而不是投機的心態。你應該中長期持有一批股票,作為保值增值的手段,而不是夢想一夜暴富,不要跟風,避免羊群效應帶來的損失。同時,你要關注關鍵指標,適時買賣。(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參考資料:1。N·格里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2009) 2。大衛·g·邁爾斯,《社會生理學》(2005) 3。沃倫·巴菲特,《股市上的沃倫·巴菲特》《財富》第144卷第12期,80(2001)4。Meir Statman,「多元化投資組合中有多少只股票?」金融與數量分析雜志22,353(1987)

㈧ 中國股市怎麼了難道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股市主要問題是規則的問題,根本問題是用心的問題。
有時候一年下來股票總的交易費比個所有上市公司分紅還多實質就是券商和國家把這個利益都拿走了名義是分給了股民。當然可以說你可以不交易,但交易交易說白了是一些人成了股民,為減輕國家的就業做出了貢獻,如果股市不活躍又會有話來。
有人問我我們虧了但這進去可是真金白銀這錢去哪了呢?回答是大部分充實了上市公司的資本,再部分進了高管的腰包然後有些人還沒有做富人的覺悟搞不好外逃了這是一條線路。
股市下跌後養老金入市配套利好政策也來了「拯救了市場」等股市高了養老金退出。具體的就是收取資金充實社會保障,這也是你的金錢的一條去路,變相上繳國家。
QF2畢竟金額不多並且和中國的廣大股民地位差距不太大所以能打聽到消息能賺到錢那是本事,被外國人把錢賺走,當然這也是一條線路。
所有這些路線的支付者就是弱小的投資者您。有人說要站在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出發,沒啥行動、口號喊的來勁,就如肥皂劇的結尾每每懸念鉤著你 ,明天就 「將」 有利好, 如此安慰投資者,所以這是假話。投資者大致的角色就是送錢者,是好人,極端的把命都送在了這兒,體現了對這一用心的憤恨。投資者是構成這一市場的主要多頭頭寸持有者,想一想股市沒有了這些中小散戶上面這幾條線路的錢怎麼來?
補充:當然你的錢的一個綜合去處那就是「蒸發」但這是一種勢,是一種未來肯定上漲趨勢的決 定。在未來股價又回到你買入價位的時候「蒸發」的反面「生成」成立。但現在這些錢的實際存在是在上市公司手裡、高管手裡、內幕消息者手裡和一些做空的高手賣家手裡。 還有一部分交了稅費給了國家和券商。
所以不落實股市的投資性,改變無限圈錢用心,股市將是在相對上漲掩蓋下的絕對下跌。
邏輯就是ipo抬高股價形成泡沫然後讓那些有權勢者成為小、大非並擁有低廉成本的股票,極端的低到如:0.2元成本,上市後賣出股價下跌泡沫回歸,名正言順的,現金由投資者轉移到那些人手中,這提高了私有化程度,但會加重兩級分化,並且是只進不出。這是造成股市長期持續下跌的根本邏輯。所以:

現在IPO不停股市不可能上漲,股市沒有投資性股市不可能上漲。指數將直指1700以下,什麼叫便宜?有多麼的盈利、有多麼的凈資、有多便宜的價格、多小的PE,但投資者每年分不到幾分錢這叫便宜?就那幾個字讓人家出那麼多錢來買,叫便宜?忽悠吧 。
萬事皆有陰陽,無限制的圈錢說是 「要把我們的股市做大做強」 其實代價就是讓我們的股民越來越窮,窮得更快,當某天大家都不信了,股市信用破產,擠兌的人潮來時暴跌開始失控,所有一切輪回倒轉。不平等必然會造就一個契機一個平等來,是啥呢 就是股市崩盤性下跌,這在所難免、絕無倖免。這是為最後堅持者留下的一個禮物,唯一一個為以前犧牲者尋求平等的機會,投資的朋友們拿好錢等近300家以上破凈的時候殺入吧!現在么殺跌最好。因為PE跌到8以下都有可能。
中國股市從來 都不是經濟的晴雨表,是圈錢者的樂園,冒險者的陷阱,是國家減小投資風險的工具。

㈨ 今天股市怎麼了,跌的這么慘

股票下跌可以有很多原因,整個行業板塊的下跌,整個股票市場的下跌,公司盈利業績等的不理想,公司負面的事件消息等等,這些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股票的。
【拓展資料】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
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交易規則:
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
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後漲跌幅限制為20%)。
股市特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㈩ 這兩天股市到底怎麼了

大小非不解決跌到2000都不要感到奇怪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辦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

之前我一直談到的要防止出現的奧運見光死行情,還真的在8月8日出現了,非常的遺憾,雖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夠接受,本人也曾經對8號當天有過期待,期望這一天真的能夠如大多數股友的願望出現紅盤,這樣股友們的損失又可以減少一些了,雖然技術面已經很難看了,讓人不相信8號會有行情,最終行情的發展情況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最遭的情況_大盤破位,股市的運行規律戰勝了謠言帶來的游資推動的反彈,這也是這次反彈我一直在反復提醒朋友們風險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質疑的地方,說我為什麼每次反彈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夠說大級別反彈的條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據書上寫的,現在跌了這么多了該有如書上說的大級別的反彈了,那這種判斷大盤的依據我不認同.股市隨時在變,人要隨時去適應,如果股市真的如書上寫的在運行和發展,那應該不會有這么多人虧錢.只有支持反彈的條件出現了我才會修正觀點.(越是散戶期待的的東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機構利用來出貨,奧運題材就是這么個東西,沒實質的利好作用,只是題材,掩護機構出貨而已,而在奧運後由於沒有什麼大的題材來掩護出貨,所以,這個題材對於畏忌大小非的眾多機構來說是最後的一個大規模減倉的機會了,在平時機構出貨可能會遇到散戶同時拋售的壓力,而奧運期間由於散戶對未來行情有所期盼不會輕易和機構比起出貨,會給機構提供一個少有的較為輕松的出貨環境,所以,謹慎相信股評的抄底評論,股評喊抄底的時候往往是機構要出貨的時候,謹慎樂觀奧運行情),後市大盤只有在短時間內強勢放量收復了2568並站穩後市才有看高2875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很難!).大盤12.13.14三個交易減緩了下跌的趨勢,特別是13日尾盤再次出現了我之前反復說的游資尾盤短線抄底行為,但是不要忘了前期的走勢,如果市場仍然是靠游資放出的謠言來做行情,那我還是不改對大盤後市的看法,一沒資金,二沒信心,三沒政策,股市靠什麼去完成書上說的中級大反彈.利好謠言如果沒有兌現,看低2000點.大盤短線已經到了轉折點了只有在量能快速放大的配合下並突破站穩2568點才有希望,站不穩,短線可能再次破位看低2200.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30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30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熱點內容
中歐基金公司哪個牛 發布:2025-05-14 05:36:56 瀏覽:532
為什麼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發布:2025-05-14 05:29:04 瀏覽:26
基金募集戶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5:06:03 瀏覽:404
理財賬怎麼做 發布:2025-05-14 05:05:49 瀏覽:653
債券基金什麼時候給錢 發布:2025-05-14 05:03:29 瀏覽:264
股票交易中凈流入額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04:57:52 瀏覽:257
廣西農村合作銀行的開戶金融機構是什麼 發布:2025-05-14 04:56:11 瀏覽:901
公司股票交易量和交易價 發布:2025-05-14 04:38:25 瀏覽:247
炒股不適合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4 04:00:38 瀏覽:62
原始基金怎麼來得快 發布:2025-05-14 03:59:54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