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如何一步步成為第一貨幣
㈠ 美元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強勢貨幣
歷史上的地位 1792年,美元在13個殖民地形成了貨幣區, 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口的國家。19世紀末, 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 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 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 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 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 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接下來是便一段通貨緊縮時期, 價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內便從200降到140,下降了30%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通貨緊縮。 雖然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 固定匯率制擁有保障國際貿易和信貸安全,方便生產成本核算, 避免了國際投資風險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 它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然而, 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 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在二戰期間, 國際貨幣體系更是亂成一團。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狀況, 1943年, 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 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即「 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 「懷特計劃」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 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 使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也就是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 會員國貨幣都要與「尤尼它」保持固定比價,不經「基金」 會員國四分之三的投票權通過,會員國貨幣不得貶值。而「 凱恩斯計劃」則從當時英國黃金備缺乏出發, 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將各國的債權、 債務通過它的存款賬戶轉賬進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 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 它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 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 蘇聯的狀況也同英法一樣, 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納粹德國的侵略; 唯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 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 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 %,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 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 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 相當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3/4, 這使它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 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 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 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 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 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 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麻煩採納,謝謝!
㈡ 美元為什麼會成為一攬子貨幣的一員
一籃子貨幣(Basket of currencies)指作為設定匯率參考的一個外幣組合,某一外幣在組合中所佔的比重通常以該外幣在本國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為基準,是由多種貨幣分別按一定的比重所構成的一組貨幣。例如,如果某國的進出口有40%以美元計價,美元在該國的一籃子貨幣中所佔的權重可能就是40%。
背景
所謂參考一籃子貨幣,是指某一個國家根據貿易與投資密切程度,選擇數種主要貨幣,不同貨幣設定不同權重後組成一籃子貨幣,設定浮動范圍,該國貨幣就根據這一籃子貨幣並在范圍內浮動。
另一方面上來看的話,中國國內經濟發展水平並不會受到穩定的實際有效匯率太大的影響。從國際金融市場上來看的話,美元的升值會造成全球貨幣流動性的縮減,這會對一些新興的經濟體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很有可能會導致金融危機的到來。不僅如此,美元的持續強勢,會壓力美元的通脹率,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國際上現行的匯率制度大約五種,包括以其他國家貨幣作為本國法償貨幣的「美元化」制度;將本國貨幣與某一主要國際貨幣維持固定兌換關系的「聯系匯率制度」;將本國貨幣匯率釘住某一特定貨幣或一籃貨幣,並定期檢討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重新訂定固定匯率目標的「可調整釘住匯率制度」;央行可適當進場干預的「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及日元、美元、歐元區貨幣等「完全浮動匯率制度」。
動態
2013年以來,中國一直強調人民幣匯率應該參考一籃子貨幣。2005年匯改,2010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緩和後繼續推進匯改,2015年8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2015年11月推出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都是按照這一既定的思路步步推進,使參考一籃子貨幣更加透明、規則和可預期。 [1]
2016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針對人民幣匯率表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表現出穩定強勢貨幣特徵。易綱表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幅度相對大多數非美貨幣還是比較小的。10月份以來人民幣相對一些主要貨幣是顯著升值的。他強調,觀察人民幣匯率要採用一籃子貨幣視角,「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能夠全面反映貿易品的國際比價,改回去單一盯住美元會使人民幣匯率陷入僵化和超調的困境,並不可持續。」 [1]
2016年11月28日,人民幣中間價終結三連跌,上調126點,報6.9042。在「在參考一籃子貨幣」原則下,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一定有下行壓力。事實上,受到美國總統大選「爆冷」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影響,美元指數近期快速上漲,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全球其他貨幣幾乎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相比之下,在堅持參考一籃子貨幣後,人民幣匯率指數走勢已略顯「硬氣」。[1]
構造
一籃子貨幣是將現有的一組貨幣按照一定方法組合而成的復合貨幣。一籃子貨幣不是現實的貨幣,只是一種記賬單位和計價標准。它被一些國家用於匯率管理,如將本國貨幣盯住已有的或構造出的一籃子貨幣,或者在Et常匯率管理中參考一籃子貨幣。
從技術層面看,構造一籃子貨幣包括四個步驟:
1.選擇貨幣籃子的幣種構成。按照與本國經貿關系的密切程度進行選擇,為了避免匯率和利率計算復雜化帶來的實際操作問題,貨幣籃子所包含的幣種宜少不宜多。
2.確定各種貨幣所佔的權重。權重反映對本國貨幣匯率影響的重要性。為了穩定有效匯率,大多選擇雙邊貿易作為計算權重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該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雙邊資本流動、直接投資等因素對權重進行調整。
3.確定最主要的籃子貨幣如美元與本國貨幣以及其他籃子貨幣的基期匯率水平。基期匯率的確定非常重要,如果基期匯率不是均衡匯率,計算出來的籃子匯率就會存在系統性偏差。
4.根據已確定的權重和基期匯率,計算出貨幣籃子中各種貨幣的數量。例如,假設本國貨幣與最主要籃子貨幣i的基期匯率是8,即1單位i貨幣等於8個單位的本國貨幣,i貨幣在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是40% ,則該貨幣籃子中所含i貨幣的數量為0.05(40%×1/8=0.05)。j貨幣在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是10% ,且匯率為li=100j,則貨幣籃子中所含j貨幣的數量為1.25(10%×1/8×100)。依此類推,可以計算出籃子貨幣的數量。
誤區
國內大多數文獻和學者有一個誤區,認為在一籃子貨幣中所含各種貨幣的權重是不變的。事實並非如此,籃子貨幣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只有在對權重進行一次性調整時才會改變。權重的確定只是構造一籃子貨幣的一個環節,目的是用來確定籃子貨幣的數量,在運行中權重隨市場匯率的變動而變動。
㈢ 這些年來,美國是怎麼讓美元一步一步地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
美國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原因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很多,美國的軍事國防力量雄厚,美國的殖民略奪。
最早期時候,美國人喜歡探險,在遊走的過程中,他們收服了13個殖民地。1792年的時候,《鑄幣法案》被允許通過,就在13個殖民地推行美元,慢慢形成了以美元為貨幣的經濟,之後,美國運用了金本位制,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自由輸出和輸入。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成立世界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確定以美元為國際領導的地位,但是有些地方還是在使用英鎊,之後,英國產生戰後經濟危機,向美借錢,使得英國徹底失去爭霸的資格。
因為戰後危機,美國就給各個國家辦貸款,給他們借錢,讓美國保持世界強國地位包括軍事,經濟等。
直到今天,美元的國際地位依然沒有改變,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美元的等值也是最高的,是人民幣的6倍。
㈣ 美國讓美元成為通用貨幣,都做過哪些努力
美元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之一,可以說是世界性的貨幣。那麼為什麼美元會有這樣的地位呢?還是源於美國人做出的幾項努力,首先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讓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其次就是美國對於中東地區的掌控,讓美元和石油進行掛鉤。最後就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本土都沒有收到實質性的破壞,所以美國借著這個機會收攏了非常多的財富。
最後就是美軍在入主中東之後,讓美國將美元和石油的價格畫上了等號。畢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也被人成為黑色的黃金,所以這樣一來,一張美元不僅相當於是等值的黃金,還相當於是同樣價值的石油。這三者構成的三角讓美元的地位非常穩固。
㈤ 國際第一貨幣是美元,國際貨幣體系背後有什麼故事
這就是因為美國當時的軍事實力各方面綜合實力最強,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這一舉奠定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㈥ 美元是如何成為世界貨幣的
布雷頓森林體系。
㈦ 為什麼美元是世界第一流通貨幣詳細一點回答
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確定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在金本位制度後期,美元含金量為1.50466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到1934年美元貶值,美國政府將1922年以前版的各種券類鈔票逐漸收回。貶值後的美元不能兌現,僅外國中央銀行可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1946年12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為0.88867克。以後,由於美國國際收支持續逆差,導致通貨膨脹嚴重,美元危機加深。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並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為克服國際金融市場混亂的狀況,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一再磋商,最終於1971年12月達成「史密森學會協議」。其主要內容有:美元對黃金貶值7.89%,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美元含金量貶為0.818513克,對「特別提款權」比價由原來的1:1貶至1.08571美元等於1「特別提款權」。然而,這些措施也未能阻止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和美元危機的惡化。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10%,含金量減為0.73662克,黃金官價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對特別提款權比價貶至1.20635美元等於1 「特別提款權」。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美元匯價走向浮動。
㈧ 美元霸權是怎麼形成的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元霸權的一種手段。不過1971年,尼克松拒絕履行用美元自由兌換黃金的承諾開始,布雷頓森林體系就已經崩潰了。
今天美元霸權依賴的是石油,石油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那為什麼全球主要產油國,都要求用美元結算呢?道理很簡單,那就是橫行世界的美軍。
有沒有人想推翻這個邏輯呢?當然有,第一個人就是薩達姆,他想用歐元替代美元來結算石油。結果美國迫不及待的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薩達姆被絞死後,新政府的第一條法令就是,改回用美元結算石油。第二個人是卡扎菲,只是他玩的更大,他想整合非洲,模仿歐盟搞一個非盟,發型非元。非洲是法國的傳統勢力范圍。全世界看到的是,法軍開路,美軍壓陣,對利比亞大規模的武裝入侵。
美元之所以成為世界貨幣,並不是因為華爾街的精英有多麼懂經濟。而是依靠橫行世界的美軍,才是美元霸權能玩的下去的根本。人家拿槍指著你,讓你認啊。
美軍有多牛逼?至今為止,美軍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軍費一項,就比第二名到最後一名,總和加起來還多。遍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4個海外軍事基地,海外駐軍30多萬。11艘核動力航母冠絕全球。24小時精準打擊能力無人能及。
想推翻美元霸權,我們任重道遠。
㈨ 美元的霸主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1944年7月1日,經過3周的討論,以美國為首的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制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為了維護布雷頓森林體系達成的共識,成立了兩個國際金融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從名稱不難看出,IMF宗旨是維護國際匯率的穩定,為暫時出現金融收支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短期救助貸款,例如希臘政府出現了財政困難,如果再不救助馬上就要破產了,IMF趕緊解囊相助。
WB設立之初是為復興歐洲的,但現在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真的非常不錯。中國中西部許多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都使用了世行的低息和無息貸款,而且世行還派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9)美元如何一步步成為第一貨幣擴展閱讀:
歷史證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它有利於戰後金融貨幣的標准化和統一,對戰後經濟的恢復和重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給世界帶來好處的同時,對美國更為有利:它使美元取得了世界金融霸權的地位。如果情況有變,美國完全可能違背承諾,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產生不良影響。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有利於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但它自身存在著天然的缺陷——它的運轉是以美國經濟穩定、黃金儲備充足為前提的,一旦美國經濟波動或衰落,此體系勢必無法維持。
如果美國的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就會發生美元荒;如果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逆差,就會發生美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