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市值蒸發對非流通股東有什麼影響

市值蒸發對非流通股東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4-27 00:56:32

『壹』 股市蒸發掉的金錢去了哪裡

股市市值是根據總股本計算的,總市值只是個虛值,並沒有那麼多錢流入股市,所以這些錢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就比如總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當股票價格從1元漲到10元,總市值就是1000元,而這當中流入的錢並沒有1000元,也許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價格拉到10元。當股票價格又重新回到1元時,總市值又回到100元,就並成了蒸發掉900元。真實流入的錢就是在重新分配的過程中。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6124點一瀉千里,直到昨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664.93點,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隨著股指節節下滑,兩市市值亦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從去年高點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06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么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不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老總身家也急速「蒸發」。國美老總黃光裕個人的持股市值因股價的暴跌從100億港元降至50億港元左右;萬科老總王石所獲得股票市值已經損失了近1億元,其餘200餘名激勵對象賬戶內的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15.9億元。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勇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
五類「人」賺走了錢
那又有投資者要問了,既然沒有蒸發掉那麼多錢,那實際蒸發掉的錢呢,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
那股市裡的錢呢,那錢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類「人」把錢賺走了,一是稅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三是掌握市場信息者;四是游資;五是極個別的散戶。
第一類
國家稅收、券商收益
國家和券商這塊不用說,不論股民賺和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無疑都是股民作的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印花稅就達836億。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實現傭金收入也達799.2億元。當然,這天經地義,全世界都一樣,只能祈求管理層能把稅率再調低一點。
第二類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上半年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融資達2244億。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今年以來的前8個月,大小非減持股票套現達334.43億元。
第三類
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

『貳』 特斯拉大跌5%,市值一夜蒸發3770億,對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斯拉股價大跌5%,其實對於他們公司正常的運作而言,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投資於特斯拉的股東而言,就是他們財富的蒸發。

特斯拉是在電動車領域做的最好的一家公司,他的車賣到三四十萬起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願意去買。並且特斯拉還有自動駕駛的功能,也是很多車沒有辦法跟它相比的一個原因。

一.對公司運作沒影響

特斯拉股價大跌了5%,其實對於公司的正常運作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因為它的股價大跌5%,並沒有和公司的運作有直接的關聯。特斯拉公司該生產就生產該研發就研發特斯拉大跌5%,對於他們的日常工作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叄』 蘋果市值蒸發5000億美元,對其公司有何影響

會對公司產生以下幾種影響。第一點就是會引起投資者對蘋果公司的不信任,從而進一步的拋售股票,造成公司股價的持續下跌。第二點就是會影響蘋果的現金流,從而造成科研經費的不足。但是我相信這些影響只是暫時的,蘋果公司最終會重新奪回市值第一的寶座。

不論這次蘋果的市值會怎樣的變化,這都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讓公司生存,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讓公司不斷發展。

『肆』 良品鋪子上市一年市值暴跌89億,對公司有何影響

“雲上市”已滿一年的良品鋪子,正在遭遇利潤下滑的窘境,良品鋪子每股報六十五元,總市值為260.45億元。這一數據與最高漲至87.24元/股的高光時刻相比,跌去了26%,市值蒸發了89億元左右。 良品鋪子首次公開發行的部分限售股將滿十二個月鎖定期開始上市流通。據公告顯示,這筆限售股所涉5名股東持有限售股合計為1.83億股,占良品鋪子總股本45.56%。如果公司不能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可能將導致"公司的產品銷量下滑或售價降低",從而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良品鋪子在財報中也指出,一些區域性休閑食品企業已逐步形成,藉助其在品牌、資金、地域性等方面的優勢,逐步發展壯大,休閑食品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隨著新進入休閑食品行業的企業和品牌增加,如果公司不能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可能將導致"公司的產品銷量下滑或售價降低",從而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休閑零食市場已進入"肉搏戰"階段,整體毛利相對偏低。就良品鋪子而言,朱丹蓬認為,該公司線上線下一體化、資源互通、短板互補做得很不錯,對它而言競爭的壓力加大,但這也是整個行業都在面對的狀況。

『伍』 股票市值蒸發是什麼意思

股票市值是根據當前價格計算的,當一隻股票只有大量賣單而沒有買單的時候即無人接盤,股價就會一直下跌,期間損失的股價就是蒸發掉的。
股票市值蒸發過程
假如某A股票有1千萬股,昨天的股票收盤價是10元,那麼它的總值就是1億元,今天只有一筆交易,一個人以11元(漲停)買入A,100股(總1100元),A股票今天的總值就是1.1億元。實際交易增加了100元,但是股票市值增加了1千萬。9999900元是純計算上的數據,沒有任何的錢參與交易。
反過來,假如上面不是以漲停價交易,而是以跌停價交易,即9塊錢交易100股,A股票的市值立即降為9千萬元。市值蒸發了1千萬元。這個蒸發的市值,只是計算公式裡面的蒸發,是100元的虧損帶動的蒸發。
所以,市值蒸發只是個概念的數字,從整個市場來看,並沒有錢漏出去。
市值蒸發的原因:
1.人民幣大幅貶值
一般來說,人民幣的快速貶值會導致資金的外逃和全民外匯兌換。對於股市,人民幣貶值也會形成資金壓力。
2.市場炒作
不久前上映的電影《幕後玩家》講述了其中股市投機的故事。股市中的一些資深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控制一些股票,但散戶投資者很難做到。因此,市場上也存在惡意的做空行為。
3.總體經濟形勢
任何經濟體都無法避免正常的經濟發展周期。以中國為例,如果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良好,那麼股市將是好的;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並不好,所以你能從股票市場得到什麼?
股市有波動,這是投資的最基本的現象。但無論漲跌,我們都應該知道其中是個人無法控制的,至少它可以作為衡量股票投資風險的依據。
如果你經常買賣,你會賠錢。這也是許多散戶投資者追上殺下的原因,這導致當成韭菜被砍掉。當然,許多大資金不是在股票市場本身賺錢,而是在期貨市場對沖賺錢。
總之,股票市場是一場博弈,實際上在股票市場中很難賺錢。

『陸』 市值蒸發 對公司資金有何影響

市值蒸發,對公司資金是無影響的。通常所說的市值是根據當時交易的部分股票價格來計算的,並不能完全代表公司的實際市值。比如說你做了一批衣服,賣了其中一件衣服,價格還比較好,你能不能說,你所有衣服都用這個價馬上就可以賣出去呢?只有賣完了才知道這批衣服的市值。市值蒸發實際上是指股票價格下跌後,依據股票價格計算的市值的變化,對公司資金沒有影響。

『柒』 市值蒸發有什麼影響

影響一:影響股價,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價波動也會影響到高管的浮動財富。

影響二:影響公司形象,這點很最重要,雖然說二級市場在交易的股票價格對公司的影響已經很小,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將會影響公司的形象,進而直接影響公司的二次增發,以及債券發行,因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夠的。

影響三:影響公司業績,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比如美國股市,有一定的退市制度,如果這家公司真的只是以圈錢為目的的,並且股價表現的慘不忍睹,真的會勒令其退市,並彌補投資者損失的。

(7)市值蒸發對非流通股東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在一般證券書刊中,股票指數的表達式為:

股票指數=系數×(某些股票即時市值之和/)基準日的市值某些股票的即時市值,實質就是一個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

為表述的方便,以後都將計入指數的這個投資組合稱為指數投資組合,將其在t時的市值定義為Zt(A、B、C、D…,N1、N2、N3、N4…),其中A、B、C、D等是股票名稱,N1、N2、N3、N4…等是權數。

在上式中,基準日的市值及系數都是常數,可以合為系數K。則某一時刻t的股票指數ZSt的數學表達式為:

ZSt=K×Zt(A、B、C、D…,N1、N2、N3、N4…)(1)

即時股票指數=系數K×指數投資組合的即時市值(2)

『捌』 股市大跌,錢都去哪裡了,誰是最終受益者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玖』 非流通股的市場影響

只要一有再融資消息或傳聞,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就會大幅下跌。而通過比價效應,悲觀情緒在市場中很快蔓延,市場因此單邊下跌。投資者不僅擔心可能會有更多像中國平安這樣的巨額再融資計劃打破市場目前的資金供需平衡,而且投資者對股改限售股、IPO、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帶來的非流通股解禁壓力均表現出極大的擔憂。
不可否認,2008-2010年,非流通股面臨一個集中解禁過程。但是根據我們的分析,我們認為投資者對於A股未來的資金面狀況應該有一個更為清晰和理性的認識。我們通過定量分析、國際經驗比較、政策面解讀、市場可容納的最大單只股票非流通市值分析以及對於非流通股未來解禁規模的測算,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市場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其對於A股市場的實際影響將比投資者預期要小,而非流通股解禁並不是影響A股市場資金面的最根本因素。 我們統計了整個A股市場2007年到2017年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市值。根據2008年2月22日收盤價計算,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將達到30111億,較2007年增長30.3%,而2009年和2010年將迎來非流通股解禁高潮,2009年和2010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別為73444億和86624億。
進一步統計可以發現,2008年至2009年各月解禁市值呈現較大波動。其中,2008年2、3、8和12月為當年月度解禁高峰,單月解禁非流通股市值分別為3663億、4013億、4275億和3808億,合計達15759億,佔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52.3%;而2009年7月和10月也會出現一個爆發式增長,單月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別為11614億和28553億元,佔2009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54.7%。
從解禁個股分布看,2008年股改非流通股解禁集中在幾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寶鋼股份2008年解禁市值達到2191億元,3月份解禁的招商銀行解禁規模為838.7億元,而中國石化和中海發展的非流通股解禁規模也超過了500億。根據2月24日收盤價計算,2008年解禁規模前11位的上市公司累計解禁市值達6451.3億,占整個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規模的21.5%,佔2008年股改限售流通股比例達35.8%。
我們還統計了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中2008年解禁股數排名前20的可流通股數和可流通市值,結果發現,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的減持規模較為集中。前20家規模最大的首發戰略配售股票和首發一般股份的解禁規模達到9165億,占整個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總市值的近1/3。
此外,2008年之後大小非可流通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2007年大小非解禁比例基本相當,大非佔到了49.6%,小非佔到50.4%;而2008年大非解禁比例佔82.3%,小非解禁比例僅為17.7%;2009年和2010年這一趨勢仍將得以延續,大非解禁比例將不斷擴大。 目前不少投資者認為非流通股解禁將對A股未來走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為此我們從定量角度進行了檢驗,力求更為客觀的反映過去一段時間里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走勢的影響規律以及規律是否具有可延續性。通過對三個不同時間段上證指數的收益率和非流通股可流通數周變化數據之間的關系檢驗,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首先,從較長時間周期看,非流通股解禁規模變化對於上證指數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方式是滯後的(統計結果顯示兩變數之間存在滯後5階的Granger成因,即非流通股解禁規模變化將對5周之後上證指數的收益率產生影響),這可能反映了非流通股股東的行為方式和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的博弈過程。也就是說,解禁日並不一定是非流通股股東的套現日,股票市場自身的運行趨勢、估值水平的高低、行業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都有可能是其作出決策的依據。
其次,市場處於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中,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市場走勢的影響是顯著不同的。在一個上升市場中,非流通股解禁與上證指數的走勢不僅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而且存在因果關系;而在一個下降趨勢的市場中,非流通股解禁與上證指數走勢雖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是不構成因果關系。我們認為,在下跌趨勢中,非流通股解禁對於A股的影響可能不僅僅是資金面壓力,其解禁將導致市場情緒變淡和非流通股股東行為方式的改變。在近期市場上,我們看到中國平安在公布再融資計劃後出現放量下跌,招商銀行在小非可流通日到來之前也出現了集中拋售,許多非流通股解禁在即的股票都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投資者行為正在趨於非理性化,而非理性的行為方式可能放大了非流通股解禁的影響從而導致兩者原有統計關系的改變。 其他國家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國有企業改革以及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造成的非流通股減持。雖然各個國家採取的減持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其對於市場資金面壓力和對整個經濟體經濟效率的提高是相同的。
通過對印度和英國國有股減持對股市的影響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從短期看,國有股減持對市場資金面會造成一定壓力,市場會因此增加波動幅度。如果當時的市場被悲觀情緒所籠罩,資金面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被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所放大;但是從長期看,決定股票市場長期走勢的是一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市場因為短期波動所導致的大幅下跌很可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良好的介入時機。
此外,國有企業改革方式和實施過程對於股票市場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印度市場中,由於丑聞不斷、實施過程漫長導致了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經歷了一個顯著向下修正過程。 1、《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出台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大量股改限售股可以流通,管理層對於股改限售股解禁的政策導向也逐漸了發生變化。2005年9月,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中對於非流通股解禁的限制條款是相對較為寬松的,而在2007年6月30日出台的《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中,證監會對於國有非流通股的流通作出了明確限制。我們認為,《暫行辦法》的出台對於改變未來A股市場資金面供需情況具有關鍵意義。
首先,相對於以前股改期間制定的「鎖一爬二」政策,《暫行辦法》中將總股本在10億以上的「大非」可以減持比例由原來的一年之後每年可減持5%降低為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3%。這就意味著不論是國有「大非」還是「小非」,對於現在市場上統計的可供流通的總股數和總市值都需要打一個折扣。其次,國資委通過《暫行辦法》增加了其作為監管者對市場的控制力。一方面,作為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大非」雖然在規定時間和限度內有一定的自主決定權,但是一旦超過規定減持比例或者規模,國有股減持必須經過國資委嚴格的審批程序,其減持規模和速度都是相對可控的。
此外,我們也看到管理層不希望看到股票市場的巨幅波動。在近期再融資、非流通股解禁造成市場非理性拋售後,管理層不僅放鬆了對新基金的審批,而且對於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和惡意圈錢行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2、國家政策導向對於股改限售股的影響
股權分置改革後必然伴隨著國有企業的重組和兼並,對於不同的行業,基於國家政策導向的不同,其非流通股減持情況也各不相同。對於國家需要保持絕對控制力的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之後國家持股比例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持;而對於需要引入競爭機制和進行市場化的行業,減持力度會比較大。
中央企業根據業務范圍大體分布在三個領域: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其它行業和領域。
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主要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化、電信、煤炭、航空運輸、航運等行業。國有經濟在這一領域要保持絕對控制力,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其中重要骨幹企業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由國有資本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國有經濟要對這一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國有資本比重適度下降,國有經濟影響力和帶動力增強,行業內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幹企業由國有資本絕對控股或有條件地相對控股;其它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商貿流通、投資、醫葯、建材、農業、地質勘察等行業。國有經濟要在這一領域保持必要影響力,表現為國有資本對一些影響較大的行業排頭兵企業,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醫葯、農業、地質勘察企業保持控股,其它中央企業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數量明顯減少。 1、股改限售股解禁壓力不會增大
2008-2010年是股改限售股解禁高峰,雖然解禁的總股數和股改限售股可流通的市值不斷擴大,但是由於大非佔比不斷擴大,大非減持的歷史比例大大小於小非以及政府政策限制和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共同作用,決定了其對A股資金面壓力將比預期小。
首先,從歷史情況看大非減持力度要明顯小於小非。我們對於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已經公告的股改限售股減持進行了分類統計,大部分大非減持比例集中在0%-20%,而大部分小非減持比例集中在90%-100%。大非僅減持了其所有可以減持股份的24.96%,而小非減持了其所有可以減持股份的71.63%。其次,通過對未來A股市場非流通股減持結構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2008年之後大非解禁比例將不斷擴大,小非解禁比例將進一步縮小。最後,政策層面的限制是具有實質性影響的。
2、戰略配售股份和首發原始股對未來市場的資金面將構成較大壓力
2008年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和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份佔2008年整個非流通解禁規模的28.1%,雖然遠小於股改限售股的59.8%,但是我們認為其對短期市場可能會造成相對較大的影響。
首先,2008年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的可解禁規模較2007年將增加54%。其次,2008年首發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的解禁比較集中,對短期市場將造成較大沖擊。最後,與股改限售股相比,首發戰略配售股和首發原始股東限售股不受國資委和證監會相關法規的限制,其減持具有較大的自主權。
3、解禁規模遠小於市場可以容納的單只股票流通市值范圍
2008-2010年是非流通股解禁高峰,許多大市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解禁會造成其流通市值大規模擴大。通過對2007-2008年單只個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統計分析,我們認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解禁並不會超出A股對於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納范圍。
我們統計了從2007年1月4日至2008年2月26日期間,按每天市場收盤價計算的每日流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根據我們的統計,中信證券為期間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最大的上市公司,佔比為3.93%。以2月26日收盤價計算,A股目前流通市值為8.46萬億,如果按照3.93%的比例來算,可以容納的單只股票最大市值為3325億。而按照2月26日的收盤價計算,寶鋼股份、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和興業銀行解禁後的流通市值分別為2281億、1932.8億、2670.7億、1763.7億和1689億,均大幅小於A股歷史上可以容納的單只個股的最大流通市值。
我們還統計了目前占滬深300權重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一季度至2007年四季報公布時,其單個股票流通市值占季度基金持股總規模的比例。可以看出,招商銀行在2007年四季報中占基金持股總規模的4.68%,為20隻權重股中最高,而2007年年報統計的基金持股總規模為2.47萬億。按照佔A股總流通市值估計,目前基金持股總規模為2.3萬億左右,其可以容納的單個股票的最大流通市值為1076億,而目前基金佔A股的流通市值約為30%,市場可容納的最大可流通市值應為3500億。
通過2007-2008年單只個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統計分析,我們認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解禁規模並不會超出A股對於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納范圍。2月27日招商銀行830多億非流通股解禁,當日招商銀行大漲4.87%,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目前A股市場對於非流通股解禁造成的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大幅增加具有可容納性。

『拾』 股票市值的縮水對該公司本身有影響嗎如果有,有多大影響呢

股票價格波動對於公司本身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不大的。主要影響如下:
1、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價的波動也會影響到高管的浮動財富。
2、公司的形象,這點很最重要,雖然說二級市場在交易的股票價格對公司的影響已經很小,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將會影響公司的形象,進而直接影響公司的二次增發,以及債券發行,因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夠的。
3、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比如美國股市,有一定的退市制度,如果這家公司真的只是以圈錢為目的的,並且股價表現的慘不忍睹,真的會勒令其退市,並彌補投資者損失的。 還有一點,公司自身的業績也是影響股價很大的一個因素,因此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眾對該公司盈利的預期。可以為公司高管在制定下一步策略時作為參考,正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熱點內容
美國制裁華為影響哪些股票 發布:2025-05-13 23:36:28 瀏覽:923
如何量化分析炒股 發布:2025-05-13 23:32:22 瀏覽:275
股票交易頁面視頻 發布:2025-05-13 23:32:12 瀏覽:991
立訊為什麼比鴻海市值高 發布:2025-05-13 23:30:42 瀏覽:819
基金去銀行開戶怎麼辦 發布:2025-05-13 23:24:14 瀏覽:118
場內哪個基金對應上證指數 發布:2025-05-13 23:12:19 瀏覽:831
奧特迅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3 23:08:40 瀏覽:620
上財金融學費如何繳納 發布:2025-05-13 23:08:01 瀏覽:453
5年後能積累多少購房基金 發布:2025-05-13 23:08:01 瀏覽:219
股票停牌快一年是不是退市了 發布:2025-05-13 23:07:05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