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貨幣的支付手段
1. 怎麼判斷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可以通過以下4點不同來判斷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含義不同: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的公式
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產生的背景不同:
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1)如何理解貨幣的支付手段擴展閱讀:
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此,從價值運動的角度觀察,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在同一時間內,價值的運動是雙向的。即賣方在得到價值的同時出讓使用價值,買方在讓渡價值的同時獲得使用價值。
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並為商品流通服務,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貨幣。
2. 如何理解貨幣的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的職能最初是由賒買賒賣引起的,貨幣作為補足交換的一個獨立的環節即作為價值的獨立存在而使流通過程結束。(2)隨著商品交換和信用形式的發展,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在賦稅、地租、國家財政、銀行信用等支付中發揮作用。(3)貨幣的支付手段作為交換價值的絕對存在,獨立的結束商品交換的整個過程,是價值的單方面轉移。
3.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區別是什麼
啟航·包仁·暑期強化:第二章第三節7、關於貨幣職能的重點分析:2)流通手段1、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就是用貨幣來購買商品,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成為商品流通。2、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特點在於:必須是現實的貨幣。有可以使不足之的貨幣。3、流通手段宰現象表現為現貨交易3)支付手段1、支付手段是隨著商業信用(賒賬買賣)關系的發展而產生的,再現象上表現為先給貨,後付款。2、支付手段的出現,既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增大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簡單的說,就是收貨、付錢的時間不一樣。流通手段是作為流通用的,需要在收貨的同時給錢,一般商品買賣中貨幣執行的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是先拿貨再拿錢,工資(對資方來說),收稅,還有還有,我們在淘寶買東西……個人意見哈,希望批評指正
4.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 含義不同: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 產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3、 兩者購買的對象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實體的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4、 兩者貨幣交付的時間和空間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總而言之,區別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買實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賒賬、租賃、貸款中貨幣所行使的職能。
(4)如何理解貨幣的支付手段擴展閱讀:
流通手段主要特點
1、必須使用現實的貨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貨幣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貨幣取決於3個要素:價格(P)、待出售的商品數量(Q)、貨幣流通速度(V)。
在金屬貨幣制度下:M=PQ/V;在信用貨幣制度下:PQ≡MV
2、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交換中轉瞬即逝。人們注意的是貨幣的購買力,只要有購買力,符號票券也能作貨幣。紙幣、信用貨幣因此而產生。
流通規律
由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把商品交換分為賣和買兩個獨立的行為,這就孕育了商品買賣可能脫節的矛盾。當買入小於賣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積壓,嚴重時造成過剩危機。當買入大於賣出,又會加大物價上升的壓力,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產生這兩種結果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的數量不能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
貨幣流通規律也叫貨幣需要量規律,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過程中客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這里有關流通中的貨幣指金屬貨幣,所以,它也被稱為「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屬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之同實際需要量相適應。因而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5. 怎麼理解貨幣的支付手段和外匯的支付手段
讓你依靠:貨幣的支付手段在馬克思經典著作裡面是與流通手段分開的。貨幣的支付手段在現代西方經濟學裡面與馬克思說的流通手段功能是有共同點的。外匯的支付手段一般是來說是支付貨幣的支付,不是馬克思說的支付手段的支付。 所以外匯的支付手段一般是包括流通和支付兩個手段。
6.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這一職能是為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時空上的差異,就產生了商品使用價值的讓渡與商品價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的客觀必然性。某些商品生產者在需要購買時沒有貨幣,只有到將來某一時間才有支付能力,同時,某些商品生產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於是就產生了賒購賒銷。
【拓展資料】
一、貨幣支付的三種形態
貨幣有三種表現形態:現金貨幣、電子貨幣、數字貨幣。與之相對應,支付可分為現金支付、電子支付和數字支付。這三種支付方式可以並存,但具有替代性,可以相互轉化。它們各有特點、利弊,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多樣化的支付選擇。
1.現金貨幣。現金貨幣具有法償性、應急性、私密性、儀式性、交際性、收藏性。所謂法償性,即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法定貨幣,可以用於支付境內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所謂應急性,指在其他方式受限情況下,可以用於極端或特殊狀況下的支付結算;所謂私密性,即具有不可追溯性、不可逆性,能夠比較好保護支付交易隱私;所謂儀式性,即現金可作為傳統交往、禮儀、習俗、贈予等載體,給人以儀式感;所謂交際性,即面對面的現金交易可產生一次交際行為,拓展交流機會;所謂收藏性,即現金鈔票及硬幣中除了本身的價值,還蘊含諸多元素,包括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經濟以及工藝、印刷、防偽等技術,是錢幣收藏者的收藏對象。當然,現金支付也有其局限性,攜帶不方便、不安全,不易找零,存在假幣和傳播病菌的風險。
2.電子貨幣。電子貨幣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應運而生,一般是指銀行卡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比如我們平時用的借記貸記卡、網路支付、雲閃付、微信支付等,這和銀行賬戶體系是一種緊耦合的關系。緊耦合,原是一個物理學術語,後用於經濟金融方面,意指兩種事物緊密關聯。電子支付須依賴網路信息方可實現。電子支付具有便捷性、經濟性、可逆性、規模性等特點。所謂便捷性,即相對於實物現金支付,它更加便利高效;所謂經濟性,即它的生產使用交易成本更低;所謂可逆性,即有交易痕跡和記錄,可以進行全流程查驗和追溯,並便於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所謂規模性,即可用於大額資金支付結算。當然,電子支付信息容易被商業機構不合理利用,不能很好保護隱私和消費者權益。
3.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時代出現一種新的貨幣形態,分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和民間數字貨幣。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具有法償性、可逆性、便捷性、安全性、經濟性、戰略性等特點。除了現金貨幣、電子貨幣的一些特點外,它吸收了其他支付形式的優點,同時避免了一些缺點,相對比較安全。它是匿名可控的,能夠有效保護個人隱私,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技術,具有很強的防偽性和可逆性。另外,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研發還出於一種戰略考量,有助於爭得先機、搶占數字經濟的制高點,有助於應對民間數字貨幣的風險和挑戰,有助於更好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當然,數字貨幣發展作為一種新事物,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檢驗,它對未來經濟金融的影響也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新課題。
7.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所產生的作用與影響 (詳細)
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支付手段是隨著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作用:
1.貨幣的職能
(1)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3)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
2.價值尺度
(1)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
(2)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3)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4)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
3.流通手段
(1)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
(3)貨幣執行流通手段時,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4.貯藏手段
(1)把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就是貨幣貯藏手段的職能。
(2)貨幣之所以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由於貨幣是一般等價物。
(3)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
5.支付手段
(1)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支付手段是隨著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
6.世界貨幣
(1)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2)貨幣在國與國的經濟關系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
第二,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衡量國際收支差額;
第三,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8. 貨幣職能中的「支付手段」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支付手段是隨著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