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金屬貨幣量取決於什麼意思

金屬貨幣量取決於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4-29 19:25:31

⑴ 如果紙幣發行量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單位紙幣所代表金屬貨幣價值

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會造成單位紙幣所代表的金屬貨幣減少、市場物價有可能上漲。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它可以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紙幣的發行量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如果紙幣的發行量大於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將會貶值,反之,則會升值。銀行券可以隨時自由兌換為金屬鑄幣。紙幣則根本不能兌換為金屬鑄幣。穩定性不同。銀行券的發行一般能適應國民經濟的需要,並能保持與金屬鑄幣的自由兌換,因而不會對金屬鑄幣貶值,故其幣值是比較穩定的。紙幣的發行則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的需要,並且不能與金屬鑄幣相兌換,因而會對金屬鑄幣貶值,其幣值是不穩定的。發行機構不同。銀行券是由一國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則是由一國中央政府財政部發行的受不同規律的約束。銀行券受貨幣流通規律的約束。而紙幣則受紙幣流通規律的約束。貨幣流通規律是指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等於全部商品的價格總額除以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待售商品的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貨幣的流通速度。
在紙幣與銀行的關系中,紙幣貶值具有流通規律。
典型的紙幣是資產階級國家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的紙制貨幣符號。但是,這券,銀行券並不表明紙幣的范圍以此為限;在一定的的紙幣化條件下,由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紙制貨幣符號銀行券,如果喪失了它原有的特性,也會在實質上蛻變為紙幣。
典型的銀行券與典型的紙幣具有一定的共性:它們都是紙制的貨幣符號,本身沒有內在的價值。在流通界它們都是以真實貨幣的代表的資格出現的;並且都只能代替真實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而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它們都是法定的支付手段,任何銷貨單位或債權人均不得拒收。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典型銀行券和典型紙幣之間具有本質的區別:起源不同。銀行券是在信用關系,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發揮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紙幣則是在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發揮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發行性質不同。銀行券通常是通過貼現短期商業票據和發放貸款而發行出去的,它是適應著國民經濟對貨幣的需要的,故屬於信用發行性質。紙幣則通常是為了彌補國家財政赤字而發行的,不是根據國民經濟的需要發行的,故屬於財政發行性質。

⑵ 什麼是紙幣流通規律它與金屬貨幣流通規律有什麼聯系

1、紙幣流通規律是指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社會所需要的貨幣必要數量的變化規律。
2、紙幣流通規律與金屬貨幣流通規律的聯系:
馬克思明確指出:「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從紙幣是金的代表這種關系中產生。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限於它象徵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也就是說,紙幣發行的數量取決於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數量。
由此可見,紙幣流通規律與金屬貨幣流通規律有著內在的聯系,紙幣必要量與金屬貨幣必要量有著同增同減的關系,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必要量大,則紙幣的必要量就大,反之,亦然。如果違背紙幣的流通規律,任意發行紙幣,勢必造成紙幣的貶值,破壞幣值的穩定性。

⑶ 貨幣流通量是怎樣決定的

貨幣流通:

是指貨幣作為購買手段在買者、賣者之間的為這交換。/貨幣流通以商品流通為基礎,並為商品流通服務。/貨幣流通量必須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貨幣流通量是怎樣決定的?紙幣流通量優勢怎樣決定的?

A、貨幣流通量是由貨幣流通規律決定的。貨幣流通規律是指流通中的貨幣量必須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在不考慮支付手段的前提下,可以用公式: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的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的商品價值總額/同一貨幣單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在考慮支付手段的前提下,可以用公式: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的需要的貨幣量=流通中的商品價值總額—賒售商品的價值總額—互相抵消支付的總額+到期支付總額/同一貨幣單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B、紙幣流通量是由貨幣流通規律決定的,只是作用形式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無論紙幣發行了多少,流通紙幣總量必須與它所代表的流通貨幣金屬量相等。即: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貨幣金屬量=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金屬量/流通量中的紙幣總量

所以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必須以貨幣流通規律為基礎,發行並調節紙幣的流通量,以保證宏觀經濟的順利進行。

⑷ 國家發行的貨幣量由什麼決定為什麼

根據當年國民生產總值決定。

比如今年能生產1000億的產品,那鈔票最佳狀態就是印1000億,多了就通貨膨脹,少了就通貨緊縮

印出來么就由銀行向外發行了歪

燒人民幣是犯法的。
如果你燒的幣值足夠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市場,那就會重印

⑸ 什麼是貨幣規律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因素有哪些

貨幣流通規律
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規律。它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參加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的流通速度。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其中,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這是金屬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的貨幣流通規律。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紙幣的發行量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幣量相適應,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就會造成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通貨膨脹。
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職能產生以後,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發生變化。

⑹ 高中政治

不能
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發行量 紙幣的票面金額
但是不能規定紙幣的實際購買力
因為紙幣的實際購買力是由待售商品數量、待售單價、待售商品價值總額、紙幣的發行量、供求關系、紙幣流通速度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通常,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價值總額/流通次數
如果紙幣的發行量大於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從而紙幣的購買力會降低;
如果紙幣的發行量小於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通貨緊縮,從而紙幣的購買力會提高。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國家可以通過宏觀調控來影響貨幣的購買力。

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貨幣符號。紙幣之所以能夠成為通用的貨幣符號,國家的強制力起著關鍵的作用。紙幣是由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產生的。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貨幣不斷地從一個人手中轉到另一個人手中,對每個交換者來說,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只是轉瞬即逝的事情。這種情況表明,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完全可以由它的符號來代替。紙幣也就應運而生了。

紙幣作為貨幣符號,本身沒有價值,只能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代替金屬貨幣進行流通,其數量應該等於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即紙幣的發行量應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如果發行的紙幣票面價值總額和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一致,每張紙幣就能和它所代替的金屬貨幣具有同等的購買力;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要上漲。

貨幣流通規律和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流通的概念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要不斷地在流通領域內發揮作用。貨幣在商品交換中不斷地運動就是貨幣流通。貨幣流通以商品流通為基礎,並為商品流通服務。
貨幣流通規律的概念
為了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數量的貨幣。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規律,就是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數量;②商品價格水平;③貨幣流通速度。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商品價格水平)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這就是貨幣流通規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 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總量×商品價格水平)/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紙幣流通規律
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律為基礎的。這樣,紙幣的發行必須限於它象徵地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如果紙幣的發行量相當於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貴金屬貨幣量,則紙幣與貴金屬貨幣具有同等購買力;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貴金屬貨幣量,則單位紙幣所代表的貴金屬貨幣量就會減少,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通貨膨脹的概念
由於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貴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就叫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很容易出現的經濟現象。目前世界各國衡量通貨膨脹程度的主要指標是物價指數。物價指數是反映兩個時期物價水平變動的相對指標。物價水平也叫一般物價水平,是各類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加權平均數。如果一般物價水平在上升,說明通貨膨脹的態勢在加強。按物價上漲趨勢來確定通貨膨脹的程度,理論界一般認為,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率在2%-3%時,叫做基本穩定;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率在9%以內,稱為溫和性通貨膨脹;物價總指數年平均遞增在10%以上,稱為惡性通貨膨脹

⑺ 為什麼說紙幣的購買力由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決定

因為說到底,紙幣只是實際流通中的貨幣量決定的,紙幣和金屬貨幣的關系,就像我們的名字與我們自身之間的關系,它只是金屬貨幣的一個符號。因為在市場上的貨幣流通所形成的購買力是有整個市場上貨幣量與貨物量之間形成的,紙幣的出現只是為了方便流通,因為它輕便,便於攜帶。

⑻ 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因素有哪些

1)貨幣流通規律,是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總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總量和商品的價格水平和乘積等於商品的價格總額,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也可以說是由商品的價格總額與貨幣流通速度兩因素決定的。貨幣流通規律,是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
1)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
1、是待售商品的總量;
2、是商品的價格水平;
3、是貨幣的流通速度。
在現實的交換過程中,商品流通的數量和價格總額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也是在經常變化的。因此,貨幣的實際需要量是一個經常變動的量。但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貨幣本身具有價值,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因而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以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
貨幣流通規律也叫貨幣需要量規律,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過程中客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這里有關流通中的貨幣指金屬貨幣,所以,它也被稱為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屬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之同實際需要量相適應。因而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貨幣流通規律是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決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因素包括待流通的商品數量、商品的價格水平以及貨幣的流通速度。其中商品價格總額是待流通的商品數量與商品價格水平的乘積。貨幣流通規律用公式表示為:商品價格總額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熱點內容
合肥城建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5-12 15:22:07 瀏覽:188
什麼炒股軟體可以分板塊輪動 發布:2025-05-12 14:55:10 瀏覽:787
002216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5-12 14:54:57 瀏覽:355
精功科技股票行情今日 發布:2025-05-12 14:09:05 瀏覽:530
頂力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2 13:54:33 瀏覽:798
美國股市為什麼跳空 發布:2025-05-12 13:54:31 瀏覽:835
股市高位應該適應什麼 發布:2025-05-12 12:38:28 瀏覽:844
所買股票退市了咋辦 發布:2025-05-12 12:06:05 瀏覽:102
什麼女生喜歡炒股 發布:2025-05-12 11:56:14 瀏覽:237
太平洋證券股票交易傭金是多少 發布:2025-05-12 11:49:13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