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麟為什麼市值才2億
① 香港謝瑞麟珠寶有名嗎
非常有名...
1936年出生的謝瑞麟,年少時被家人送往打金工場當學徒,學習七年後滿師,在21歲時向行家借了3000元開設第一家屬於自己的打金工場,並在71年創立謝瑞麟珠寶,87年將謝瑞麟珠寶在港上市,謝瑞麟在94年曾因血管栓塞心臟曾停頓,幸安然無恙,97年本港回歸後,金融風暴,謝瑞麟在地產投資嚴重失利虧損,令謝瑞麟珠寶的業務陷於困境,一度虧損超過10億元,99年因出售2000萬股謝瑞麟珠寶股份予新加坡投資銀行蘇伊士亞洲控股,但無力履行回購協議,遭蘇伊士入稟追討5000萬元賠償及申請謝瑞麟破產,其他債權人包括瑞士聯合銀行等,亦相繼加入追討欠款行列,2000年謝瑞麟因無力償還高達二億的欠債,遭頒令破產,而其子謝達峰正式接任成為集團副主席,正式接掌謝瑞麟所有業務,23- 04- 2005涉非法回佣謝瑞麟父子被捕曾坐擁億萬元珠寶王國、又被申請破產、其後提前「洗底」解除破產令的珠寶大王謝瑞麟,其同名公司剛轉虧為盈之時,廉署一項名為「明珠」行動中,將他及其出任上巿公司主席的兒子謝達峰等11人拘捕,謝氏父子涉嫌與上市公司的高層,設立「離岸公司,向旅行社的多名職員提供非法回佣,以換取旅行社職員帶團到謝瑞麟珠寶店購物,而謝達峰涉嫌挪用200萬元公司資金,其他涉案上市公司高層人員則懷疑協助隱瞞有關涉案罪行。
② 謝瑞麟的個人履歷
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
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金鋪當學徒,他在那裡學了7年師,捱盡了苦頭。當一切的工夫都學會後,謝瑞麟便自己創業開金鋪,那時他只不過是21歲。
1957年,憑著一個賞識他的行家借給他的3000元,謝瑞麟買了50兩黃金,租了一間房子和買了一些生財工具後,開設一家小金鋪。便正式開展了他的「黃金之旅」。
經過5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使得生意便日漸興隆。
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7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公開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1991年公司員工已達到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在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因為不滿足於單純做珠寶生意,便貿貿然涉足地產和眼鏡零售業務,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
就在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在此役鎩羽而歸。
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
他在1990年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
在1997年6月,即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
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
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它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
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
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2004年9月,達成債務重組安排,提前解除破產令。
靠3000元借款建起龐大珠寶王國 投資地產失敗「三起三落」一度破產
謝瑞麟:賺錢就是生命中的一切
一手創立了「謝瑞麟」珠寶王國、專賣店開遍東南亞、香港、內地的謝瑞麟只讀過兩年小學,憑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從3000元借款開始,巔峰時坐擁身家20億。
謝瑞麟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在2000年正式破產後,也是幾度波折。一會「死而復生」,一會又傳「被拘」新聞。
③ 謝瑞麟的創業經歷
一直在最貧困的木屋區「老虎岩」生活,因家境貧寒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當起小小「收買佬」。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親友開的金鋪當學徒,經過5年打金學徒生涯後,謝瑞麟覺得並不足夠,於是他下決心再學西式珠寶鑲制,前後學藝十年,捱盡了苦頭。謝瑞麟說,當時最大的慰藉就是辛苦地省下一點點零錢,然後到大光明戲院看戲。
21歲那年,謝瑞麟得到一位老闆的賞識,借給他3000元,便式開展了他的創業「黃金之旅」。「那時我沒錢請師父,只收了一個徒弟,我和他在不足100平方尺的房間內,每日埋頭苦幹達16個小時。」多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生意開始日漸興隆起來。1971年,謝瑞麟的打金工場在經營了12年後正式注冊,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就此成立。1987年,謝瑞麟珠寶更是在聯交所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公司的規模在1991年時已達到員工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時不我予」
當公司的規模逐步走上正軌、業務范圍不斷擴展之時,謝瑞麟一心想跨出珠寶業,向利潤巨大的房地產業進軍。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鎩羽而歸。
「舔血」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謝自己回顧那次失敗的經驗時,卻並不承認是由於自己欠缺投資眼光,而是因為」時不我予」。
倔強的性格使他能夠安度困境,卻也使他很難倖免重蹈覆轍。1987年公司上市後不久,那股壓抑了數年的雄心,使他變得有點急功近利。1990年他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他一下子買入大量的物業,使集團負債比率高達140%,單是利息的支出已達7000萬元。負債過重下,謝瑞麟必須想辦法減債,於是他又在同年6月把裕興股權連同灣仔地皮一並以2億元出售,賣給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沒想到,港英政府與大陸方面就新機場談判漸趨明朗,更在當年7月中簽訂新機場諒解備忘錄,樓價上升得如坐火箭,結果楊受成在該地皮之上建成英皇集團中心,總值約20億元,而謝瑞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肥美的燒雞」落入別人的口裡。 2009年15日香港股市的亮點是謝瑞麟(行情,資訊,評論)復牌。 停牌了3年半後,謝瑞麟復牌後急升並曾上摸3.26港元,午後隨著恆指跳水而回落,報收於2.98港元,相比停牌前漲了2.68倍,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
謝瑞麟大家不會陌生,這是一家較早開拓內地市場的香港珠寶店,以前在內地做得相當成功,企業的形象也不錯。
但這一切3年前險些毀於一旦。當年,謝瑞麟父子及該公司近十名高管因涉嫌向旅行社提供非法回扣,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隨後被香港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這件事一度震驚內地業界,因為向旅行社提供回扣幾乎是行業「潛規則」。
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是滅頂之災。一般合理的推論是,此後債權人上門,公司名聲掃地,銷售一落千丈,內憂外患,公司清算或者變賣,股東一夜間財富蒸發。
但奇跡出現了。長期停牌期間公司業績穩步上升,2007—2009財年(截至2月底)凈利潤分別為5560萬港元、9920萬港元和1.048億港元。按周一的股價計算,謝瑞麟的市盈率與其他兩家珠寶商周生生(行情,資訊,評論)和六福集團(行情,資訊,評論)持平。
3年後復活,謝瑞麟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靠其真實的業績。這一方面得益於內地經濟高速發展給謝瑞麟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是一家成熟市場的成熟公司。正因為其有良好的公司治理體制,才不會使得公司因靈魂人物的隕滅而隕滅,而是按照自身運作規律而運作。
事實上,在謝瑞麟父子鋃鐺入獄後,謝邱安儀代夫出征,年僅37歲的她以謝瑞麟集團主席身份亮相。之前她並無太多的職業經歷,如果她不是商業天才,相信她的成功得益於完善的公司運作體制。
事實上,這是謝瑞麟第二次置之死地而後生。2000年,謝瑞麟因盲目舉債投資物業,被債權人追債而被香港高等法院宣布破產。破產後,謝瑞麟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回過頭來干自己的老本行,利用內地經濟發展的契機,一點點在內地加開門店,賺取了不菲的利潤,從而償清了所有債務。
「信」,則立。這次復牌前夕,公司向投資者承諾,新管理團隊已重新設計內部監控系統,特別要免除與旅行社及導游的現金交易,改由支票或自動轉賬支付。另與有業務往來的旅行社訂立書面合約,使所有傭金款項有文件支持及電腦記錄。
股價暴漲3倍、不亞於同行的市盈率,對於這樣的公司,市場能對其不歧視,不低估,正是一個成熟市場的表現。
④ 香港四大金店是哪四個呢
香港四大珠寶品牌分別是:
1、周大福,是香港上市市值最大珠寶公司,專營周大福品牌珠寶玉石金飾業務,是集原料采購、生產設計、零售服務的綜合性經營企業,是中國內地及香港最著名及最具規模的珠寶首飾品牌。
2、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以其簡稱「周生生」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揚名為顯赫的黃金珠寶企業。周生生起源於1934年在中國廣州開展的同名金行業務。家長創辦人取名喻意「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既包含了他的姓氏,也表達了他對企業的祝福。
3、六福珠寶,六福集團由一群資深的珠寶專才創辦於1991年,並於1997年5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號: 00590.HK) ,是香港及中國內地主要珠寶零售商之一。六福集團主要從事各類黃鉑金首飾、黃金飾品及珠寶首飾之采購、設計、批發、商標授權及零售業務。六福集團現時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及澳洲共有擁有近1,300間店鋪,全部均位於人流暢旺的購物區及人口稠密的住宅區。
4、謝瑞麟,謝瑞麟珠寶(國際)有限公司(「TSL」或「集團」)於1971年成立,是亞洲區著名珠寶集團,主要從事珠寶首飾設計、零售、出口及製造業務,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香港珠寶品牌。TSL | 謝瑞麟於1971年成立,並在1987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⑤ 全國奢侈珠寶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是哪些
1、Tiffany
tiffany 誕生於1873年的美國紐,標志性的粉藍色盒子讓人無法錯認,經過幾世紀的發展,tiffany沉澱了自己的文化,也通過優秀的設計和產品捕獲了眾多消費者的心。其中辨識度最高的要數鑰匙造型的項鏈了。
2、Harry winston
Harry winston於1932年成立於紐約,以高端的設計和優質的寶石被稱之為「鑽石之王」和「明星珠寶商」,他獲得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是45.42克拉的被稱之為『厄運之鑽』的霍普鑽石。今天他被發現在華盛頓特區作為史密森學會展覽的一部分。
⑥ 謝瑞麟資料
謝瑞麟 1936年,出生於香港。
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
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金鋪當學徒,他在那裡學了7年師,捱盡了苦頭。當一切的工夫都學會後,謝瑞麟便自己創業開金鋪,那時他只不過是21歲。
1957年,憑著一個賞識他的行家借給他的3000元,謝瑞麟買了50兩黃金,租了一間房子和買了一些生財工具後,開設一家小金鋪。便正式開展了他的「黃金之旅」。
經過5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生意便日漸興隆。
1971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7年,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公開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1991年公司員工已達到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在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因為不滿足於單純做珠寶生意,便貿貿然涉足地產和眼鏡零售業務,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
就在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在此役鎩羽而歸。
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
他在1990年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
在1997年6月,即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
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
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它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
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
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2004年9月,達成債務重組安排,提前解除破產令。
靠3000元借款建起龐大珠寶王國 投資地產失敗「三起三落」一度破產
謝瑞麟:賺錢就是生命中的一切
一手創立了「謝瑞麟」珠寶王國、專賣店開遍東南亞、香港、內地的謝瑞麟只讀過兩年小學,憑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從3000元借款開始,巔峰時坐擁身家20億。
68歲的謝瑞麟,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在2000年正式破產後,也是幾度波折。一會「死而復生」,一會又傳「被拘」新聞。
艱難創業
今年68歲的謝瑞麟出生於廣東南海,1945年舉家移居香港,一直在最貧困的木屋區「老虎岩」生活,因家境貧寒只讀了不到兩年小學的他便被迫輟學。後跟隨父親以收集廢品為生,當起小小「收買佬」。13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有一技傍身,把他送到一間親友開的金鋪當學徒,經過5年打金學徒生涯後,謝瑞麟覺得並不足夠,於是他下決心再學西式珠寶鑲制,前後學藝十年,捱盡了苦頭。謝瑞麟說,當時最大的慰藉就是辛苦地省下一點點零錢,然後到大光明戲院看戲。
23歲那年,謝瑞麟得到一位老闆的賞識,借給他3000元,便式開展了他的創業「黃金之旅」。「那時我沒錢請師父,只收了一個徒弟,我和他在不足100平方尺的房間內,每日埋頭苦幹達16個小時。」多年克勤克儉的生活,以及在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生意開始日漸興隆起來。1971年,謝瑞麟的打金工場在經營了12年後正式注冊,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就此成立。1987年,謝瑞麟珠寶更是在聯交所上市。有了更強大的資本來源後,公司的規模在1991年時已達到員工1100人,而產品更分銷到中國、美國、新加坡和泰國等地。
「時不我予」
當公司的規模逐步走上正軌、業務范圍不斷擴展之時,謝瑞麟一心想跨出珠寶業,向利潤巨大的房地產業進軍。1981和1982年時,謝瑞麟用珠寶生意賺來的資金大手買入商鋪和物業。此時,香港卻遇上中英談判引發的信心風波,地產價格應聲大跌,謝瑞麟鎩羽而歸。
「舔血」之後他重新投入自己的老本行珠寶事業,在艱苦經營之下,謝瑞麟珠寶在1987年正式上市。謝自己回顧那次失敗的經驗時,卻並不承認是由於自己欠缺投資眼光,而是因為」時不我予」。
倔強的性格使他能夠安度困境,卻也使他很難倖免重蹈覆轍。1987年公司上市後不久,那股壓抑了數年的雄心,使他變得有點急功近利。1990年他成功奪得裕興地產公司控制權,作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他一下子買入大量的物業,使集團負債比率高達140%,單是利息的支出已達7000萬元。負債過重下,謝瑞麟必須想辦法減債,於是他又在同年6月把裕興股權連同灣仔地皮一並以2億元出售,賣給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沒想到,港英政府與大陸方面就新機場談判漸趨明朗,更在當年7月中簽訂新機場諒解備忘錄,樓價上升得如坐火箭,結果楊受成在該地皮之上建成英皇集團中心,總值約20億元,而謝瑞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這「肥美的燒雞」落入別人的口裡。
地產劫數
話說事不過三。謝瑞麟十足「性格決定命運」,1997年6月金融危機前夕,香港樓市接近頂峰時,謝瑞麟又斥資5億元,向麗新集團購入尖沙咀寶勒巷的寶利商業大廈,另外他參與的多項股票投資也宣告失利。於是,在1997/1998年度,集團的負債升上最高位,金額達13.4億元,負債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來的最高點,達100%。
為了減輕集團的財政壓力,自1998年開始,集團不斷變賣資產減債。其中有為數不少的物業都大幅虧本轉讓。除了變賣資產減債,1998年6月謝瑞麟還推出「10億元鑽石大傾銷」,在兩個多月內為集團套取了近3億元的資金,但仍然無濟於事。最終謝瑞麟因為拖欠蘇伊士亞洲控股債務逾5000萬元,被對方於2000年入稟申請他破產,其他債權人亦相繼加入追討欠債。2000年9月25日,謝瑞麟被法院頒令正式破產。當時有人形容謝瑞麟的破產,是最令業界關注,同時又感到唏噓的重大破產案。
雖然因盲目投資周身債務,但當時香港不少資深珠寶業人士表示,謝瑞麟本人在珠寶業內,仍享有崇高的地位,許多珠寶的原料供應商及行家都支持他,一直以來,行內沒有聽過謝瑞麟有「不找數」(不還錢)的事。當然,對於公司謝氏卻早已作好安排。2000年3月破產前夕,他將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的控股權,轉移給長子謝達峰,因此公司業務在他破產後仍能照常運轉。
破產後的謝瑞麟一度消沉,他曾自稱「破產是我一生中事業污點」。他在破產初期,經常失眠,整個人都失去光彩,「感覺無面目見人」。
咸魚翻身
然而從2003年開始的「自助游」,給香港的首飾業帶來了新機遇。「自助游」自2003年7月推出以來,一年內就有超過260萬內地客到港旅遊,為香港提供約144億元旅遊收入,而其中香港的珠寶業就大為受惠。謝瑞麟公司依靠與旅行社合作,生意蒸蒸日上。僅去年營業額就達4.7億港元,成績喜人。
在大的形勢鼓舞下,破產後的謝瑞麟本人,也開始積極與債權人斡旋談判。據專家分析,即使謝不提出債務重組,他為期4年的破產令,也會很快解除。屆時,若無人申請延長他的破產期,謝便無需繼續還債。但他認為「我欠人錢,有生之年都要還」,故選擇以「個人自願安排」方式解決事件,此方法可將曾經破產的紀錄「徹底清除」。謝於過去4年,一直與債權人商討還款方案,雙方最終達成共識,謝只需償還其總債項的6%,即1380多萬,所有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最終他在破產令到期前22天一舉「洗底」。另外謝還多次強調,珠寶行業最講誠信,因此即使破產令已正式解除,他仍會積極想辦法還清全部欠款。
回復自由身後的謝瑞麟透露,破產後他一直出任公司珠寶顧問,仍然堅持返回公司上班。
性格桎梏
謝瑞麟被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宣布破產後,有人評價道,雖然他曾經歷過「三起三落」,在經濟界十分堅韌,「見招拆招」,但「今次被要求破產,可能會返魂乏術,要絕跡於香港商場了」。未曾想,謝氏仍能屹立不倒。知情人透露,謝氏的珠寶生意一直都賺錢,除了本地、國內,亦有出口。況且,謝氏在十多年前,屬於最早一批招待旅行團售賣珠寶的首飾商,而且辦得非常成功,在歐美、東南亞、中、日、台灣的旅遊業中,都建立了知名度。從年報上看,2004財年,謝瑞麟銷售收入為9.56億元,利潤750萬元,為近年首次出現利潤,可說公司經營業績已然出現曙光。但是這次「廉署拘捕」風波事涉謝瑞麟的核心業務,前景如何,實在值得關注了。
據謝瑞麟的員工所述,即使謝貴為上市公司主席,仍保持勤奮工作的習性,可以一年365天投入工作,因為他喜歡以賺錢多少來評定自己的成就;可能因為他把錢看得太重,因而使自己陷入地產的淘金游戲當中而不能自拔,即使他在珠寶界打滾40年,在行業內享有崇高的「江湖地位」,仍然不能走出個人性格的桎梏。
珠寶大王被判8項罪名
2008年4月24日,香港區域法院判決,謝瑞麟及兒子謝達峰,與三名公司高層涉嫌向代理人提供利益、偽造賬目及偷竊等8項罪名成立。其中,謝達峰為上市公司謝瑞麟珠寶現任主席兼執行董事,溫彼德為現任副主席兼執行董事,另2名被告鍾婉玲及王庭芳也均為公司前任高層。
有「珠寶大王」之稱的謝瑞麟,於1971年成立謝瑞麟珠寶,最高峰時身家高達20億港元,但遭遇金融風暴後欠下數億元債款,2000年9月宣布破產。2003年謝瑞麟藉助內地人赴港「自由行」得以咸魚翻身,2004財年謝瑞麟珠寶銷售收入為9.56億元,利潤750萬元,謝瑞麟也於2004年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償還了1300萬元以解除破產令,其財富故事跌宕起伏。
法庭指出,謝瑞麟等5名被告在1996至2005年期間串謀向多家旅行社職員,透過在海外注冊的空殼公司,以向導游提供回扣的方式,利誘導游帶旅客前往謝瑞麟珠寶店購物,同時,還採用偽造會計賬目,謊稱向數間公司支付推廣費,欺瞞稅務,八項罪名共涉及資金一億七千萬港元。
自2006年2月謝瑞麟父子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控,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謝瑞麟珠寶即告停牌,迄今仍未復牌。
⑦ 國內十大珠寶品牌是什麼
國內十大珠寶品牌是:菜百首飾、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六福、老鳳祥、金伯利、金至尊、潮宏基、老廟黃金 。
1、周大福
菜百首飾是首飾十大品牌,北京市著名商標,老字型大小企業,以獨家打造的1000粒精品克拉鑽聞名界內,被譽為「國際時尚首飾推展基地」。
時尚的款式、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服務是菜百首飾的核心內涵。菜百公司已經連續24年獲得北京市黃金珠寶銷量第一,全國單獨門店銷量第一等多項榮譽。
注意事項
1、在知名商場正規渠道購買貴金屬飾品。注意飾品所附帶標識、鑒定證書與飾品的一致性。不要盲目崇拜洋牌子和洋證書,因為國外珠寶鑒定證書費用昂貴,不法珠寶商人違反「一寶一證」的要求,有時竟採取一張證書復制多張應付多件珠寶的做法,來迎合一些購買者的虛榮心,欺騙消費者。
2、貴金屬的鑒定和檢驗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對證書上貴金屬飾品檢驗技術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要記牢,一旦發生消費者對所購買貴金屬首飾的質量有疑問時,可以及時聯系質檢部門,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⑧ 謝瑞麟的鑽石為什麼比其他家貴那麼多
首先你要知道為什麼鑽石那麼貴!
鑽石之所以被人類稱之為「寶石之王」,並成為最昂貴的寶石品種,是因為鑽石硬度大,具有極高的抗磨能力和化學穩定性;光澤強,加工後不易磨損,能持久地閃耀金剛光澤;並且其折光率大(2.417)、色散強(0.044、在天然無色寶石中是最強的)。當鑽石被琢磨成幾十個小面後,射入鑽石的白光,在折射過程中被分散成單色光,顯出七色霓虹般光彩,呈現光輝燦爛和晶瑩似火的光學效應。這種強烈的色散現象,是鑽石最珍貴的特徵,是任何其它珠寶所望塵莫及的。除與鑽石本身具有魅力的品質有關外,還與鑽石礦床的探測、加工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1.鑽石固有的內在魅力品質
作為寶石,必須具備美觀、耐久和稀罕這三大要素。鑽石是唯一一種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和高色散於一體的寶石品種,任何其它寶石品種都是不可比擬的。這樣的寶中之寶,稀中之罕,理所應當地成為貴中之最了。
2.鑽石文化源遠流長
自古以來,鑽石一直被人類視為權力、威嚴、地位和富貴的象徵。其堅不可摧、攻無不克、堅貞永恆和堅毅陽剛的品質,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它具有潛在的、巨大的文化價值。
3.鑽石礦床探尋艱難,耗資巨大
鑽石礦床的尋找,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不小心摔一跤,就能發現一個鑽石礦床。鑽石礦床的探尋往往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勞動,耗資巨大。如原蘇聯西伯利亞,原生金剛石礦床的探尋,從1913年開始,歷經了18年的艱辛,才得以發現;波札那的「歐拉」原生礦床,耗資3200萬美元,歷經12年的奮斗才挖掘出來;近幾年,在加拿大西北部發現的金剛石原生礦床,則是經歷了幾代地質學家的艱苦努力,耗資至少達幾億美元才找到的。
4.金剛石礦床數量少,寶石級金剛石礦床品位低
世界金剛石礦床的數量,如果與鐵、銅和金礦數量相比的話,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屈指可數。在開采出的金剛石中,平均只有20%達到寶石級,而其餘80%只能用於工業。但這 20%寶石級金剛石的價值卻相當於80%工業金剛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剛石年產量約為10000萬克拉,寶石級約為1500萬克拉,而加工成鑽石的約為400萬克拉(相當於800千克)。有人粗略統計發現,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鑽石,需要挖掘約250噸礦石。
5.開採的規模浩大、難度極高
鑽石礦床的開采,可以說是一件規模巨大,卻又細心備至的工作。開采過程中,既需充分開采含有鑽石的礦石,又要謹小慎微,以確保礦石中鑽石原石顆粒完好無損。開采不當會導致經濟的巨大損失。不論是露天開采,還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項聲勢和場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難以想像的。
6.鑽石加工程序復雜,工時量大
對開采出的礦石經精心破碎和分選後,並不像其它金屬礦床一樣,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煉,而是要對每一粒鑽石毛坯進行逐粒精心細致的分析,才能確定下切磨方案,以確保其重量、凈度和款式。這往往需要對鑽石本身物理光學性質有充分了解、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員來進行。一般步驟是:①設計標線;⑧劈鑽;⑧鋸鑽;④車鑽;⑤磨鑽;⑥清洗分級。而這每一步驟中還包括了許許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藝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就拿世界之最的庫利南鑽石來說,原石重3106克拉,三個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共耗時8個月,才將它分割成4顆大鑽和101顆小鑽。有些世界著名鑽石的加工,往往僅設計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1—2年的時間。
7.到消費者手中,一顆鑽石的經歷繁多
據有人初步統計,一顆鑽石,從它的開采、分選、加工、分級、銷售,到最後賣到購買者手中,約涉及200多萬人,一枚鑽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萬人心血的結晶,鑽石的無比珍貴也就是在其中。
和服裝的道理相同,同一件衣服在普通商店可能100塊錢都不用,而在品牌店卻要幾百甚至上千。有些人看中的不是衣服本身,而是品牌效應,通過品牌,可以彰顯自己尊貴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任何事物存在即有理。
⑨ 謝瑞麟的鑽石戒指好嗎
謝瑞麟這個品牌的鑽石戒指好。
其無論用料和設計都相當講究,用料精心選材,優質的採用;設計既經典又時尚。
TSL 謝瑞麟(謝瑞麟珠寶)亞洲區著名珠寶集團,主要從事珠寶首飾設計、零售、出口及製造業務。創辦人最初於小型工場製造珠寶,至1971年正式成立謝瑞麟珠寶,並在1987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現時該集團分別在亞洲多個大城市設有逾100間分店及銷售點。於2002年分別在北京、吉隆坡及香港開設具時代感的品牌旗艦店。自2003年起,陸續在各大城市之主要據點設立新形象店鋪。該集團於2004年5月,再次榮 獲"香港超級品牌" 美譽,更於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舉辦的 "神秘顧客計劃" 季度比賽中,奪得"組別服務領袖"獎及"行業服務領袖獎"。同時,該集團的首席設計師於 DTC 所舉辦的國際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香港得獎者之一。時至今日,TSL 謝瑞麟已成為享譽亞洲的優質珠寶零售集團及製造商。
基本信息
公司名稱
謝瑞麟珠寶
總部地點
香港
成立時間
1971
經營范圍
珠寶首飾設計、零售、出口及製造業務
目錄
1品牌簡介
2企業簡介
3經營范圍
4宗旨
5創辦人
6公司轉折
7股權之爭
1 品牌簡介
2 企業簡介
3 經營范圍
4 宗旨
5 創辦人
6 公司轉折
7 股權之爭
回到頂部意見反饋
品牌簡介折疊編輯本段
謝瑞麟珠寶
TSL謝瑞麟作為最早進軍中國的香港品牌之一,所銷售的不僅僅是珠寶飾品,它更能啟發高品味的生活享受與最時尚的「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理念。堅持以「自營店」為其管理特色的謝瑞麟品牌,令其全國首創提供的「終身制售後服務」承諾更落實而完善地執行。 謝瑞麟珠寶(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417)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的生產、設計、出口及零售業務。謝瑞麟珠寶自1960年以小型工廠開始製造珠寶,至1971年正式成立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並在1987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現時集團分別在亞洲區多個大城市設有超過100間分店,包括中國、香港及吉隆坡等地。TSL謝瑞麟以創新珠寶設計而備受業界推崇,歷年屢獲珠寶業獎項。時至今日TSL謝瑞麟已成為享譽亞洲的優質珠寶時尚品牌。以銷售數量及區內覆蓋范圍而言,亦是亞洲最大規模的珠寶零售及製造商之一。2004年更開創第一家以年青、休閑及富有格調為主題路線的「謝瑞麟 ︳Saxx」概念店鋪。並計劃引進更多時尚首飾,以進一步豐富產品系列。
企業簡介折疊編輯本段
謝瑞麟
謝瑞麟珠寶有限公司以生產」謝瑞麟珠寶」首飾為主,另外對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的」謝瑞麟珠寶」進行維修保養。 亞洲區著名珠寶集團,主要從事珠寶首飾設計、零售、出口及製造業務。創辦人最初於小型工場製造珠寶,至1971年正式成立謝瑞麟珠寶,並在1987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現時該集團分別在亞洲多個大城市設有逾100間分店及銷售點。於2002年分別在北京、吉隆坡及香港開設具時代感的品牌旗艦店。自2003年起,陸續在各大城市之主要據點設立新形象店鋪。
該集團於2004年5月,再次榮 獲"香港超級品牌" 美譽,更於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舉辦的 "神秘顧客計劃"季度比賽中,奪得"組別服務領袖"獎及"行業服務領袖獎"。同時,該集團的首席設計師於 DTC 所舉辦的國際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香港得獎者之一。時至今日,TSL 謝瑞麟已成為享譽亞洲的優質珠寶零售集團及製造商
經營范圍折疊編輯本段
銀手鏈;銀戒指;鑽石戒指;銀吊墜;銀耳環;銀項鏈;銀手鐲;銀套裝
宗旨折疊編輯本段
謝瑞麟
「謝瑞麟」以生產為本,更以服務為榮,曾多次獲得國際及東南亞珠寶首飾設計比賽大獎。96年還獲得香港零售協會頒發的《全香港最佳服務大獎》比賽冠軍。謝瑞麟先生本人更獲得美國寶石學院頒發的《傑出成就獎》,以表彰他對珠寶首飾業做出的貢獻。「謝瑞麟」多年來以生產品質出眾的珠寶首飾享譽海內外,其優良的品質一直為大眾所信賴。「謝瑞磷」選用的鑽石是根據國際標准,每年由專業的采購人員定期前往世界著名的鑽石切割中心和集散地一南非、比利時、以色列等國采購,符合4C優良品質的要求。至於寶石和珍珠,也都是精心挑選,嚴格加工而成。 在設計方面,「謝瑞額」極之注重,每一款設計都出自優秀設計師之手,更連年獲得國際及東南亞珠寶設計獎項。手工精巧的生產,配合時尚的設計,令「謝瑞額」執遠東珠寶之牛耳。
創辦人折疊編輯本段
謝瑞麟
謝瑞麟先生於1960年在香港成立,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業務遍及東南亞,在香港珠寶界中居領導地位。
1936年,謝瑞麟出生於廣東南海一個貧寒家庭,小學剛念到二年級,便輟學回家跟父親一起收破爛。13歲那年,他被母親送到香港上海街一間打金工場,做了10年學徒。1960年,他借到3000港元,開了一間小金鋪。
這位白手起家的小個子商人,在香港人眼中,屬於典型的「矮仔多計仔」(矮個子聰明),在他身上,具備了勤奮、機智、守信與機遇等白手起家的要素。謝瑞麟的律師謝華淵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即使這兩年頻頻被法院傳訊,謝瑞麟每次都准點到達法院,從不請假、早退。被關押進荔枝角收押所後,他也沒抱怨過監禁環境和飲食。
當年謝瑞麟當上小老闆後,他帶著一個小學徒,一年365天都泡在不到10平方米的店鋪里,每天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凌晨3點,薄利多銷,拓展平價珠寶路線。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許多工廠停業,謝瑞麟趁機擴大店面,三年後,他手下的員工從1個變為300個。1971年,他用自己的名字為公司命名。1990年代,謝瑞麟已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員工也增至1100人,產品銷往大陸、台灣、美國、新加坡與泰國等國家及地區。
隨著事業的不斷膨脹,這座珠寶帝國的主人卻發現自己逐漸被邊緣化。謝瑞麟任公司主席時,在董事會中特別醒目。因為公司里只有他會打金做手飾,也只有他不會說英文、不會用電腦、不懂會計學常識。
公司的珠寶顯然也不再需要這位老金匠親自鍛造與設計,行政事務與經營管理也越來越依賴擁有海歸背景的下屬代勞。只是每天,謝瑞麟仍會按時到公司坐班,到了周末,他還會到各個分店巡視一番。
謝瑞麟以個人之力,再次大顯身手時,戰場已轉向風險與暴利並存的房地產投資。1990年,他奪得香港裕興地產公司的控制權,成為集團投資地產的旗艦。此外,他還買入大量物業,使集團負債比率高達140%,每月單是支付利息就得花7000萬港元。
為減輕負債,謝將裕興股權連同灣仔地皮以2億港元的價格賣給了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可隨後不久,港英政府與大陸的談判漸趨明朗,樓價一路飆升,楊在買入的地皮上建起英皇集團中心,時值20億港元。
1996年,謝瑞麟再次斥巨資在全港掃盪物業,更一口氣花5億港元買下位於尖沙咀的保利商業大廈,在樓市鼎盛期,他一度坐擁20億港元身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襲港,樓市驟然崩盤,謝被迫賤賣保利,其時售價已低至一億六千多萬港元,公司受累「脫水」,瀕臨破產。
據香港媒體報道,這位曾自稱「賺錢是生命中的一切」的珠寶商,回顧自己兩次失敗的投資時,認為那隻是「時不我予」。
公司轉折折疊編輯本段
謝瑞麟珠寶
2009年15日香港股市的亮點是謝瑞麟復牌。停牌了3年半後,謝瑞麟復牌後急升並曾上摸3.26港元,午後隨著恆指跳水而回落,報收於2.98港元,相比停牌前漲了2.68倍,成交額超過1億港元。
當年,謝瑞麟父子及該公司近十名高管因涉嫌向旅行社提供非法回扣,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隨後被香港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這件事一度震驚內地業界,因為向旅行社提供回扣幾乎是行業「潛規則」。
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是滅頂之災。一般合理的推論是,此後債權人上門,公司名聲掃地,銷售一落千丈,內憂外患,公司清算或者變賣,股東一夜間財富蒸發。
但奇跡出現了。長期停牌期間公司業績穩步上升,2007—2009財年(截至2月底)凈利潤分別為5560萬港元、9920萬港元和1.048億港元。按周一的股價計算,謝瑞麟的市盈率與其他兩家珠寶商周生生和六福集團持平。
謝瑞麟父子
3年後復活,謝瑞麟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靠其真實的業績。這一方面得益於內地經濟高速發展給謝瑞麟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是一家成熟市場的成熟公司。正因為其有良好的公司治理體制,才不會使得公司因靈魂人物的隕滅而隕滅,而是按照自身運作規律而運作。
事實上,在謝瑞麟父子鋃鐺入獄後,謝邱安儀代夫出征,年僅37歲的她以謝瑞麟集團主席身份亮相。之前她並無太多的職業經歷,如果她不是商業天才,相信她的成功得益於完善的公司運作體制。
事實上,這是謝瑞麟第二次置之死地而後生。2000年,謝瑞麟因盲目舉債投資物業,被債權人追債而被香港高等法院宣布破產。破產後,謝瑞麟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回過頭來干自己的老本行,利用內地經濟發展的契機,一點點在內地加開門店,賺取了不菲的利潤,從而償清了所有債務。
「信」,則立。這次復牌前夕,公司向投資者承諾,新管理團隊已重新設計內部監控系統,特別要免除與旅行社及導游的現金交易,改由支票或自動轉賬支付。另與有業務往來的旅行社訂立書面合約,使所有傭金款項有文件支持及電腦記錄。
股價暴漲3倍、不亞於同行的市盈率,對於這樣的公司,市場能對其不歧視,不低估,正是一個成熟市場的表現。
股權之爭折疊編輯本段
2010年10月8日,謝瑞麟公司宣布,得悉前主席謝瑞麟於9月28日就公司若乾股份之所有權索償,向公司現時控股股東謝達峰及彼之聯系人士BlinkTechnologyLimited及PartnerLogisticsLimited發出傳訊令狀。謝瑞麟珠寶(國際)公司發言人回應,目前事件並沒有新進展,同時強調,有關事件屬於謝瑞麟私人事件,與上市公司本身無關
⑩ 國內什麼珠寶品牌比較好
國內珠寶品牌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其中以香港的珠寶品牌最為知名: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六福珠寶..而這四大香港珠寶品牌又各有千秋,綜合比較起來,我個人還是覺得周大福的實力要強一些。
從各家的產品系列來看:周生生以Charme(DIY串珠)和ONE PIECE(海賊王)系列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謝瑞麟以K金和鑲嵌類產品見長,黃金飾品和款式比較弱一點;六福珠寶本身牌子偏設計感,所以有幾款像捕夢網、幸運星、小蠻腰之類的比較受歡迎;而周大福比較知名的是福星寶寶和Hello Kitty系列,子品牌T MARK的紐扣項鏈和鏈愛項鏈偏年輕化。其實周大福發展這么多年,不僅保留傳統文化的部分,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T MARK的設計就很大膽新穎,很適合年輕人群體。
從價格來看,幾家金價基本相差不大,區間也就在一兩塊錢之間。鑽石的質量:目前國內的所有珠寶品牌企業里,只有周大福和周生生具有全球最大鑽石毛胚供貨商英國鑽石貿易公司DTC的鑽石售配商資格,因此重點對比這兩家,周大福的鑽石採用的是天然原礦石,可以通過專屬的APP查詢每顆鑽石的原產地和加工過程,也能查詢鑽石的認證報告,比較可控,周生生好像沒有這樣的服務,只能查詢認證情況。
從工藝、工廠來看:幾個牌子里大部分的品牌採用的都是代加工模式,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是有自己的加工工廠的,不過周大福的工廠規模比較大得多,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自己的廠,金飾及鑽石畢竟屬於奢侈品,有自己的工廠總歸是多了一分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