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開始用什麼當貨幣
① 這些年來,美國是怎麼讓美元一步一步地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
美國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原因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很多,美國的軍事國防力量雄厚,美國的殖民略奪。
最早期時候,美國人喜歡探險,在遊走的過程中,他們收服了13個殖民地。1792年的時候,《鑄幣法案》被允許通過,就在13個殖民地推行美元,慢慢形成了以美元為貨幣的經濟,之後,美國運用了金本位制,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自由輸出和輸入。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成立世界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確定以美元為國際領導的地位,但是有些地方還是在使用英鎊,之後,英國產生戰後經濟危機,向美借錢,使得英國徹底失去爭霸的資格。
因為戰後危機,美國就給各個國家辦貸款,給他們借錢,讓美國保持世界強國地位包括軍事,經濟等。
直到今天,美元的國際地位依然沒有改變,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美元的等值也是最高的,是人民幣的6倍。
② 十七世紀美國通行什麼貨幣
因該是以黃金為基礎的英國規定的一種金本位幣,方便英國與美洲進行貿易時用黃金清算,可以掠奪美洲的黃金。但後期由於黃金儲備的減少紙幣大幅貶值,流通量減少。美洲民眾不得已開始物物交換。後來美洲殖民政府開始發行一種沒有黃金做抵押的紙幣,完全取決於流通中商品量價值的「法幣」(法定貨幣)。英國不幹了,沒黃金結算就沒有黃金流向英國,英國也就賺不了黃金了。於是勒令殖民地政府取消法幣。美洲人民不得不使用從前的金本位幣面額不變但購買能力大大下降,人民苦不堪言,為了能夠自己發行自己的貨幣,擺脫大英帝國的經濟控制,爆發了波士頓傾茶事件,北美洲南部人民徹底對英決裂,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③ 美國以前用什麼做貨幣
你是指美國獨立以前嗎?肯定是英鎊哈!
發行紙幣之前肯定使用銀元,金幣哈!
④ 美國貨幣有哪些紙幣都什麼硬幣都什麼
美國的貨幣叫美元,有硬幣,也有紙幣。硬幣分為1分、5分、1角、2角5分、5角和1元6種。這些通行的硬幣外,更大量的是紙幣。紙幣共有11種;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及10000元等面額,所有鈔票的大小和顏色都一樣,只是每種面額上所印的政治家頭像不同。(不過目前流通最多的紙幣最大的限額是100,100以上的很少見)
1元紙幣上印的是喬治•華盛頓,2元上的是托馬斯•傑佛遜,5元上的是亞伯拉罕•林肯,10元上的是亞歷山大•漢彌爾頓,20元上的是安德魯•傑克遜,50元上的是尤利塞斯•格蘭特,100元上的是本傑明•富蘭克林,500元上的是威廉•麥金利,1000元上的是格羅弗•克利夫蘭,5000元上的是詹姆斯•麥迪遜,10000元上的是薩蒙•蔡斯。
⑤ 美國的貨幣叫什麼
美國的貨幣被稱為: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碼:USD;符號:$)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官方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從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美國強迫歐洲主要大國同意國際間貨幣結算必須採用美元,於是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
⑥ 關於美國貨幣的問題
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至於現在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吃老本噻。
⑦ 美國錢幣的由來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這時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於交子鋪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范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以新換舊。首屆交子發行1 256 340貫,備本錢360 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准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關於貨幣的發展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六次重大的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由此可見,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
隨著商品交換的迅速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貝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二、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從商朝銅貝出現後到戰國時期,我國的貨幣逐漸形成了以諸侯稱雄割據為特色的四大體系,即:鏟幣、刀幣、環錢、楚幣(爰金、蟻鼻錢)。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一○年頒布了中國最早的貨幣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一次重大演變。秦半兩錢確定下來的這種圓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續到民國初期。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劉邦建漢後,允民私鑄錢幣。豪紳富商和地方勢力乘機大鑄惡錢而牟利。文帝時「鄧通大夫也,以鑄錢財過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漢武帝收回了郡國鑄幣權,由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從此確定了由中央政府對錢幣鑄造、發行的統一管理,這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一次重大演變。
此後,歷代鑄幣皆由中央直接經管。鑄幣權收歸中央,對穩定各朝的政局和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秦漢以來所鑄的錢幣,通常在錢文中都明確標明錢的重量,如「半兩」、「五銖」、「四銖」等等(二十四銖為一兩)。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淵決心改革幣制,廢輕重不一的歷代古錢,取「開辟新紀元」之意,統一鑄造「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一反秦漢舊制,錢文不書重量,是我國古代貨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開元通寶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此後我國銅錢不再用錢文標重量,都以通寶、元寶相稱,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北宋時,由於鑄錢的銅料緊缺,政府為彌補銅錢的不足,在一些地區大量地鑄造鐵錢。據《宋史》記載,當時四川所鑄鐵錢一貫就重達二十五斤八兩。在四川買一匹羅(絲織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鐵錢。鐵錢如此笨重不便,紙幣交子就在四川地區應運而生。交子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一次重要演變。
交子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六、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清朝後期,隨著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逐漸傳入,光緒年間已開始在國外購買造幣機器,用於製造銀元、銅元。後來,廣東開始用機器製造無孔當十銅元。因製造者獲利豐厚,各省紛紛仿效。
清末機制貨幣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由手工鑄幣向機制貨幣的重林演變。
從此,不但鑄造貨幣的工藝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壽終正寢
⑧ 美國讓美元成為通用貨幣,都做過哪些努力
美元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之一,可以說是世界性的貨幣。那麼為什麼美元會有這樣的地位呢?還是源於美國人做出的幾項努力,首先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讓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其次就是美國對於中東地區的掌控,讓美元和石油進行掛鉤。最後就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本土都沒有收到實質性的破壞,所以美國借著這個機會收攏了非常多的財富。
最後就是美軍在入主中東之後,讓美國將美元和石油的價格畫上了等號。畢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也被人成為黑色的黃金,所以這樣一來,一張美元不僅相當於是等值的黃金,還相當於是同樣價值的石油。這三者構成的三角讓美元的地位非常穩固。
⑨ us$是什麼貨幣
是美元(英語: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 代碼:USD)簡寫US$
美元,又稱美金、美元或(美)聯儲券,鎂,是美國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貨幣。它的出現是由於《1792年鑄幣法案》的通過。而同時也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
目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號「$」來表示,而用來表示美分的標志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美元取的ISO 4217標准代號為USD。
一美元等於100美分。開始的時候更細的劃分是密爾(mill),一美元分為1000密爾,這個單位現在已經不再使用。美元的發行權屬於美國財政部,主管部門是美國國庫,承擔具體發行業務的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9)美國最開始用什麼當貨幣擴展閱讀:
「$」由來——
提起「$」的由來,要追溯到16世紀初,當時西班牙鑄造了一種名為「PESO」(比索)的銀元。這種銀元的圖案,一面是皇冠和王徽(獅子和城堡),一面是兩根柱子。根據西方神話,它們是大力士赫居里斯的柱子,代表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的山峰。相傳,很久以前,歐洲和非洲,彼此連接,後來被大力士赫居里斯拉開。
1732年墨西哥城用機器鑄造出一種「雙柱銀元」,其圖形與「PESO」差不多。只是在兩柱之間加上了東西兩半球的圖案,兩柱上各有一條捲曲成「$$」狀的圖形。時間久了,人們就將「$」視作銀元的記號了。
時至今日,世界上還有不少的國家採用「$」作為本國貨幣符號,因此,有時為區別這些國家(地區)的貨幣(包括美國),會在「$」前加上該國(地區)的英文名稱縮寫,如美元(USA$),加元(CAN$),港元(HK$)。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寫作「$」
⑩ 為什麼美國二戰後實行金本位制
美國二戰後實行金本制度是出於美國本國利益的考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兩國政府出於本國利益的考慮,構思和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體系,分別提出了「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同是以設立國際金融機構、穩定匯率、擴大國際貿易、
1944年7月1日,44個國家或政府的經濟特使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簡稱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其實質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基本內容包括美元與黃金掛鉤、國際貨幣基金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10)美國最開始用什麼當貨幣擴展閱讀
金本位的主要內容:
1、用黃金來規定所發行貨幣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單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價關系。
2、金幣可以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磚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的金磚。
3、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支付手段的權利。
4、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當國際貿易出現赤字時,可以用黃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