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為什麼需求量下降

貨幣為什麼需求量下降

發布時間: 2022-05-07 18:56:00

① 如果流動資金需求量恆定。為什麼貨幣需求量會下降

你好朋友,流動資金需求量恆定,貨幣需求量下降。他們兩者是相互的所以說會有所下降

② 為什麼物價上升貨幣需求增加,預期物價上升貨幣需求減少

價格總水平上升,也就是說東西賣得貴了,東西貴了就表示錢不值錢了,那麼錢這種貨幣貶值了之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錢來換取物品,物品內在的價值是不會變的啊,所以會使人們的貨幣交易需求增加。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錢來換取物品,可是價格總水平上升,需求降低了,即使用更多的錢換物品,不也還是貨幣交易需求降低了嗎?
價格總水平上升就是以前100元的東西要200元了,其實這個時候人對物品的需求是不變的,但是錢在貶值啊,你再把錢存在手裡可能200元都買不了了,或許要300、400了啊,錢貶值了人們就會想要把錢換成保值的物品,尤其像是金銀這種東西啊,這個時候貨幣的交易就要往上漲了,需求就增加了。
這是因為物價上漲,持有貨幣就意味著時時刻刻遭受貨幣貶值的損失,而把貨幣換成黃金、房產等其他實物,卻能保值,甚至有收益,因此在通脹的時候,人們往往不願意持有貨幣。
那麼,在通貨膨脹下,消費者在某些方面的消費更加理性,比如一些耗材……另外一面,由於通漲,多數人這時肯定得把手中的貨幣換成更加穩健的資產,不動產房產等。這兩者都會造成流通中貨幣需求量的減少。供參考。

③ 為什麼貨幣需求量下降會使利率下降

貨幣需求量下降會使利率下降原因:

從現實生活角度分析:

1,從預防動機看,人們持幣是為了避免因流動性不足而造成損失。

2,影響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利率。因此,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影響利率水平,而利率水平變動又影響貨幣需求量,從而影響投資和消費需求,而有效需求的變動,在充分就業下,影響商品價格;在未充分就業下,則影響產出和就業。

3,預防性貨幣需求余額大小盧出現流動性不足時損失大小存在一定的間接聯系,而其與利率成反向變化關系。因此,貨幣需求量下降會使利率下降。

(3)貨幣為什麼需求量下降擴展閱讀

貨幣需求量的決定因素

1,流通中對貨幣的需要量系一種相對狹義的貨幣需要量,認為貨幣源於商品交換並服務於商品交換。因此,貨幣需要量直接為流通中商品量所決定,貨幣過多或不足將引起市場物價漲跌,導致商品流通以及貨幣流通的紊亂。

這種觀點看重貨幣的交易媒介職能,同時強調貨幣數量與物價的關系。貯藏中的以及結算抵減的貨幣量,不在流通中對貨幣的需要量之列。

2,再生產過程對貨幣的需要量系一種相對廣義的貨幣需要量,同時強調貨幣的交易媒介與貯藏手段兩種職能,認為貨幣對物價、儲藏、投資、國民收入等都有相當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貨幣作為一種獨立的資產發揮作用而產生的。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持有貨幣,實際是持有一種特殊的金融資產,由於貯藏中貨幣對利率和投資有密切的關系,貯藏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貨幣需求形式,因此不能把它排斥在貨幣需要量之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貨幣需求量

④ 為什麼貨幣持有量減少,貨幣交易需求量就下降

貨幣需求量下降會使利率下降,是因為儲蓄利益或利益驅動的影響。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投機性需求主要與貨幣市場的利率有關,而且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因此,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通俗的講就是利率越高。需要錢的人們因為成本增加而更不願意貸款,貨幣需求減少,即二者是負相關的關系。
(一)從存款方面看,貨幣需求量下降,意味著貨幣供應量的相對增加。因為流動性增加,有更多的錢用於儲蓄,銀行向儲戶借錢的成本壓力減小,於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貨幣供應量少了,用於儲蓄的錢也就相應減少,銀行借錢成本壓力增加,就會提高利率。
(二)從方面看,貨幣供應量相對多時,流動性增加,銀行借錢成本減小,就會降低貸款利率。反之,貨幣供應量少了,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會相應提高利率。

⑤ 宏觀經濟學問題,為什麼實際貨幣供給量下降了,會使利率上升

一、並不是由於貨幣供應量減少,而導致利率的上升.而是當一個國家實行的是緊縮型的貨幣政策時,一方面,在市場上,他會減少貨幣的供應量---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利率,既可吸引更多存款,亦可減少企業的貸款量---間接作用.當然還有提高稅收等方式.這是為了冷卻市場上消費過熱 ---- 投資過熱 ---- 物價盲目上漲 ---- 通貨膨脹的連鎖反應.
二、拓展資料;影響利率的六大因素:

1、信貸增速水平:信貸增速跟回購利率呈階段性高相關。即當貸款增速較快時,市場資金面相對會緊張,同時回購利率上升。 自宏觀調控以來,信貸增速同比逐步回落,銀行貸款受一定程度的緊縮,銀行資金大量流入貨幣市場,導致市場資金面寬余,市場利率不斷走低。

2、外匯占款:近期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市場預期再次強化,導致大量外匯套利資金流入國內,造成基礎貨幣供給上升,使資金面進一步寬余。

3、升息後儲蓄存款出現迴流:使部分銀行資金面進一步寬松,而同時貸款增速依然處於相對低位,導致貨幣市場資金供給上升。

4、升息後貨幣市場基金價值凸現:導致基金銷售規模大幅攀升,大量社會資金通過貨幣市場基金進入貨幣市場,導致短期市場資金供過於求。

5、通脹和升息預期:並不會直接影響短期資金成本和短期資金供求,但會直接影響投資人投資策略。市場普遍認為通貨膨脹形勢至少在短期內並沒有改善跡象,因此依然存在強烈的升息預期。由於貨幣市場投資工具利率風險較低,是債券市場資金的避風港。出於此目的,導致債市資金紛紛雲集貨幣市場,進一步導致市場資金供求失衡。

6、股票直接融資:近期股市直接融資處於停滯狀況,客觀上造成這部分參與一級市場的資金轉向短期貨幣市場,同時也造成貨幣市場上短期融資需求減少。
三、一般說來,低利率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充裕

⑥ 為什麼價格水平的下降會減少貨幣的需求,從而降低利率

較低的價格水平表明市場消費需求不足,經濟處於衰退狀態。為了刺激需求,政府將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降低利率,這樣人們就不會在銀行存那麼多錢。其目的是刺激消費。
銀行利率與物價水平之間存在著某種短暫的關系。利率反映了國家的經濟狀況。如果國家利率高,就意味著國家經濟狀況較好,那麼就會導致個人持有的貨幣數量增加,從而導致物價水平上升。
如果國際利率的下降表明國家經濟形勢低迷,就會間接影響到個人資金持有量的減少,這自然會影響到物價水平的下降。因此,就會出現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就是如果國家利率高,價格就會高,如果國家利率低,價格就會低。這樣,從普通價格水平就可以直接看到國民經濟的現狀。
拓展資料
利率市場化——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利率市場化意味著市場在資金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是使市場在資金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
目前,主流經濟學理論主要從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角度來描述利率的決定。在產品市場上,居民的「資本節制」傾向和對當期消費的時間偏好決定了儲蓄函數,企業對投資回報的預期決定了投資函數。儲蓄和投資共同形成產品市場的利率-產出均衡。
在貨幣市場中,由交易、防範和投機三種動機所形成的居民流動性偏好決定了貨幣需求,而央行決定了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共同形成了貨幣市場的利率產出均衡。因此,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決定了利率,這是理論上的利率市場化決策。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