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新能源市值多少
A. 恆大汽車市值蒸發6000億,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目前的整個恆大集團都在遭受債務危機,這就導致恆大汽車和恆大地產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恆大汽車本身屬於恆大集團的一個業務線。當恆大集團出現債務危機之後,恆大汽車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恆大汽車本身是業內非常看好的互聯網造車業務。但因為恆大汽車本身容易受到恆大集團的限制,恆大汽車的發展現在也成了一個未知數。
一、恆大汽車的市值已經蒸發了6,000億元。
早在恆大集團還沒有爆發債務危機之前。恆大汽車的市值就一直在下跌。截止到9月份的時候,恆大汽車的市值已經跌破344億港元。如果拿這個市值和恆大汽車的歷史最高點做比較的話,恆大汽車的市值已經蒸發了6,000億元,這個程度非常誇張。
B. 恆大汽車什麼時候上市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黑馬,恆大汽車的車還未上市,公司已經上市。2020年7月,在香港上市的恆大健康更名為恆大汽車。
雖然還沒有交付一輛車,卻一點不妨礙恆大汽車的股價飆升。從宣布造車,恆大汽車過去一年累計漲幅超過了10倍,已經一躍成為了國內第一市值的車企。
截至2021年4月20日,恆大汽車的市值為5557.44億元,繼續位列國內最大市值車企,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市值為4899.42億元。
根據2020年年報顯示,新能源整車業務還未上線的恆大汽車,其業務主要包括兩部分,分別是健康管理和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去年總營收154.87億元,同比上漲174.8%,營收增長主要是由於健康管理業務的增長。
分開來看,去年恆大汽車健康管理業務的收入為152.99億元,毛利潤為28.13億元;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收入為1.88億元,毛利潤為-1.18億元;共計虧損76.65億元。
目前來看,恆大汽車現在還是處於母公司恆大集團輸血造車的階段,造車業務還沒有帶來任何貢獻。
在去年中期業績會上,恆大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潘大榮表示,隨著2021年恆大2021年產業鏈完成,2022年汽車進入量產和銷售之後,集團就沒有計劃再對汽車集團進行投入,這也意味著明年恆大汽車將進入「自力更生」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恆大汽車完成了一次260億港元的股權融資,隨後引來股價再一次飆升,對於恆大汽車的造車業務,資本市場給予了充足的信心。
關於恆大汽車未來的銷量究竟會怎樣,我們不能得知,恆大汽車方面也沒有回應有關銷售量目標制定的依據。
C. 恆大健康更名為恆大汽車,三年之後趕超特斯拉
7月27日,恆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建議恆大健康改名為恆大汽車,全名為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據恆大官方消息,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恆大健康產業集團最重要的業務。董事會認為,改名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恆大健康董事長時守明此前在2019年的業績會上表示,目前恆大在同步研發14款車型,覆蓋全系列產品:首款汽車「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2021年投產;廣東、上海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兩年虧損50億,恆大新能源汽車未來三年還將持續投入450億
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2019年凈虧損較2018年進一步擴大,凈虧損達49億元。
映射到恆大身上是一個道理,發展面對普通消費者的量產車才是王道。
據悉,恆大旗下恆馳品牌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恆馳1」將於今年上半年投產,與Gemera不同,恆馳面對的是真正大規模的私人乘用市場,性能不再是考核該車的唯一指標。如何在品質,價格,造型之間做到平衡,才是恆大新能源面對的最大難題。
綜上:
隨著各國陸續出台明確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幾年將獲得快速發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想在市場被瓜分完之前分一杯羹,至於
恆大能否實現: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中國恆大斥資6.5億港元增持恆大汽車,持股增至73.7%
12月2日,根據恆大汽車在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今日獲大股東中國恆大(03333.HK)增持25427000股股份,平均價為25.799港元/股,累計斥資約6.55億港元。
此次增持之後,中國恆大在恆大汽車的持股比例由73.5%增至73.78%。
截至今日收盤,恆大汽車報27.3港元/股,漲幅10.98%,總市值2407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曾有一張印有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公章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在網路上流傳。
《通知》中強調,要求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含已核准和備案、未開工建設的項目)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情況。按照要求,相關材料要在11月18日前上報國家發改委產業司(機械裝備處),部分省份現場調研及座談時間另行通知。
恆大自2018年開始入局造車領域,和賈躍亭分道揚鑣之後開始「買買買」,選擇自己造車。
2019年之後,許家印連續入股與電動汽車業務相關的公司。按照許家印的計劃,新能源車的產量將達到年產100萬輛,並用3到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許家印在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預算為三年450億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億元,2020年投入150億元,2021年投入100億元,並在中國、瑞典等國家布局十大生產基地,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
盡管到目前如此,還未有一款恆大汽車下線,但恆大汽車已經要在科創板上市了。
9月25日晚間,恆大汽車公告,董事會已於2020年9月25日審議通過建議根據特別授權發行人民幣股份及相關事宜決議案。公告內容顯示,根據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的方案,公司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以配發及發行不超過1555867058股人民幣股份(行使超額配股權前),占不超過於2020年9月30日本次建議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1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恆大汽車:漲14%只是開始 下一個目標是特斯拉
12月3日,根據港交所最新披露的資料,恆大汽車獲得大股東中國恆大增持2233萬股,合計6.38億港元,加上前一日增持的2542.7萬股,中國恆大兩日內共耗資13億港元增持恆大汽車。受此增持消息的影響,恆大汽車的收盤價兩天累計上漲了14%,達到28.4港元。
除此之外,恆大還在全球范圍內收購多家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企業,並與國際幾大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德國EDAG、德國IAV、奧地利AVL、加拿大MAGNA簽訂研發設計戰略合作。在渠道布局方面,恆大也在大踏步前進。
很難想像,在這樣的一家在軟硬體方面都有潛力和特斯拉硬剛的車企,市值會停留在後者1/17的水準。實際上,目前恆大汽車已經得到「二馬」及滴滴等巨頭入股,科創板上市也正穩步推進中,相信隨著恆馳明年開始陸續量產,恆大汽車的市值繼續攀升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最終會漲到多少?這個目前誰也無法預測。有分析認為,以許家印的魄力和中國恆大增持的舉動,兩三年內漲到特斯拉目前的水準還是不難的。至於能否應驗,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恆大資產多少萬億
2019年底恆大的總資產是2.21萬億。
年報數據顯示,2015-2019五年間,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均實現了從千億向萬億的跨越。
2015年TOP4房企的總資產合計達1.85萬億,總負債達到1.45億元。而2019年這兩項數字則分別突破6萬億和5萬億,達到6.81萬億和5.85萬億。
2016年,恆大總資產和總負債都率先突破萬億,達到1.35萬億和1.16萬億,2019年,又是恆大總資產率先突破2萬億,達到2.21萬億。
(7)恆大新能源市值多少擴展閱讀
然而,和總資產並列的還有總負債以及資產負債率。從凈負債率來看,根據2019年年報,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的凈負債率分別為46.3%、33.9%、159.3%、176.4%。相比之下,萬科和碧桂園始終保持較低的凈負債率水平,長期償債壓力小。
恆大和融創的凈負債率均高於150%,長期償債壓力相對較高,這也導致公司需要准備大量的資金用於償債和付息,從而擠壓利潤空間。
H. 恆大新能源汽車被強制執行近億元,恆馳之後還有上市的希望嗎
恆大集團在房地產和金融領域的“風暴”影響了無數相關企業和消費者,但其汽車業務似乎“孤軍奮戰”。2月底,恆大第一輛車恆馳5號出現在工信部發布的汽車新產品宣傳單上,似乎即將上市。
新車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718、1925和1661毫米,軸距將達到2780毫米。在室內裝飾方面,恆馳五號將採用三屏設計,科技氛圍濃厚。同時,新車還將配備與騰訊聯合打造的h-smart OS恆馳智能網路系統,可實現L2 plus自動駕駛、AR駕駛增強現實駕駛輔助、DMS駕駛員疲勞監控、360°全景圖像、全場景自動停車、,一觸式遙控停車和其他系統。
I. 連獲大股東增持,全面對標特斯拉,恆大汽車有多大想像空間
恆大汽車(0708.HK)再獲大手筆增持!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恆大汽車於12月3日獲大股東中國恆大(3333.HK)增持約2233萬股,合計6.38億港元。兩日來,中國恆大已累計增持恆大汽車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
上述分析師認為,恆大汽車擁有更強勁的發展後勁,但市值僅為特斯拉的1/17,股價正處於價值窪地。此次獲大股東大手筆回購股票,極大提振投資者信心,加上恆馳明年陸續量產,恆大汽車市值有望在兩年看齊特斯拉,意味著其股價擁有近17倍上漲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恆大許家印:當野心遭遇嗜血的造車夢
恆大最近喜事連連。
3月30日,恆大健康產業集團2019業績報告正式發布。在線上直播的業績披露會上,恆大健康集團副董事長兼瑞典NEVS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恆大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順利,「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南沙、上海松江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將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時至今日,沒有人知道許家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到底還要做什麼樣的事。他一路在商場上「果敢殺伐」,卻也時常表現出感性的一面,比如,早前的報道中稱,他會表達對妻子的虧欠,「太太對我非常放心,給我的自由度很大。從來不問我干什麼去了。」自稱一想起妻子就會紅了眼眶。
對於做首富這件事,他並沒有感到很開心,反而覺得無奈。「做了首富有啥好處?除了別人心裡不平衡來盯著你,甚至不明真相的人來罵你,其實真的沒啥好處。」
的確,人生如白駒過隙,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幸與不幸,只有到了最後才能知道。
當下,許家印最應該考慮的或許應該是:造車,有啥好處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