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發展市值會到多少
① 怎麼樣預測一個股票未來市值能到多少
一般來說,預測上市公司市值,首先要確定該公司的行業發展,如果是傳統行業,則主要看收益情況與材料貨值,如礦業股,石油股,計算其貨物價值就行。
如果是新興產業,則多採取與海外其他上市公司類比的方法,確認其估值。
② 海油工程為何老不上漲,套得很深。
我長期研究海油,明確告訴你7元是他的真正價值,但是一般是不會有真正價值的,都會有點泡沫,那麼8元-9元之間已經是最大底部了,估值嚴重低谷,10元下都可以大膽買入,只要你時間夠長,幾年後效益會很明顯,我買入了600股算上今年的分紅累計送股是620股也就是1020股,成本在10元整,未來借著這次機會反而會繼續增持,只要海油春天一來,股滾股,利滾利,會很美好的!問題是你能持有多長時間,我的時間是最少15年! 3樓4樓說的都很老道了,如果你套的很深,一定是成本控制出了問題,如果陳本過高,可以補倉,不是特別高,就可以等,海油的未來可預測的前景非常的好,是難得的長線投資的優質股票,還有中海油服,也就是中海系了!
③ 中海油再度入美憑借的是什麼
時隔四年之後,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海油再次踏上了進軍美國的征途。
中海油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就收購後者擁有的美國墨西哥灣地區部分油氣區塊勘探開采權的談判已接近尾聲。這一消息不禁讓人聯想到4年前轟動全球的收購美國尤尼科石油公司案。在遭遇強大政治阻力而功敗垂成後,為何中海油還要再闖美國?一位接近中海油的人士對記者稱,進入美洲是中海油戰略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即使在收購尤尼科失敗後,這一策略也並沒有改變。
中海油一直的努力為他贏得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的大獎。該獎是由《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的。
曲線進入美國
據上述人士透露,中海油本來的計劃是尋找一家合作夥伴一起參與美國聯邦礦產管理局組織的勘探許可證租賃招標,從而直接獲得油田勘探權。根據美國聯邦礦產管理局規定,墨西哥灣區塊每兩年將進行一次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租賃權的公開招標,獲得區塊租賃權的企業可以在規定的租賃期限內進行勘探開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渠道陸續獲得超過400個區塊的勘探開采權。「然而,目前通過公開招標的辦法進入還有一些難度,所以中海油又將目光轉向直接向已獲得租賃勘探權的企業購買。」
與中國在石油資源開采領域採取的壟斷政策相反,美國在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方面,鼓勵符合資質要求的企業參與油氣行業上游領域的各項業務,以便為下游用戶提供多種選擇。由於政府的開放政策,使得目前在美國境內參與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和生產領域競爭的企業有幾百家,招標權的競爭也非常激烈。「現在墨西哥灣區塊已經成為海外石油公司進軍美國市場最重要的橋頭堡。日本和韓國的財團都已先後斥巨資進入這一地區,而中海油則可能成為首家進入這一地區的中國公司。」
那麼,此次中海油再次進入美國是否可能再次遭遇政治阻力?對此,《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中國從挪威石油公司購買一小部分股份不太可能產生很大的反應,尤其是奧巴馬政府試圖增強對華經濟聯系。「之所以這次只選擇5個區塊的小型交易,中海油也有試探之意,對於這種小規模的交易,政界一般來說不會有很大的反應。」上述接近中海油的人士說。
正是因為中海油一直不懈的努力,在2007年獲得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此獎是為了考察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投資價值、贏利水平和社會形象,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企業競爭力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第四屆)「最受尊敬的25家中國上市公司」暨「中國上市公司金牌董事會」「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董事會秘書」評選活動。2007首次摘得該雜志「最受尊敬的中國25家上市公司」獎項。
失敗教訓成經驗
「中海油是國內較早走出去的企業,特別是經過這幾年的經驗教訓,變得更務實、更低調了。」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一位研究員說。對比過去國內油企海外並購的案例不難發現,收購得手的大多是發展中國家的石油企業,對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收購則大多以失敗告終,而美國則是中國國有企業進入難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對於美國來說,來自中國的國有企業仍然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此次中海油收購挪威石油公司在美國的小部分資產才引來美國媒體的關注。「過去我們想一口就吞個大的,現在的選擇更為務實,積少成多的策略可能更為有效。」在上述研究員看來,當年中海油失手尤尼科,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家公司本身太有影響力。另一方面,放棄收購整個公司,僅選擇有價值區塊的做法,也可以讓引發高度關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每個交易都不大,這樣既可以不顯山露水,又能積少成多。這比一上來就要收購一個超級大公司更聰明。」
中海油在2007年獲得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企業競爭力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第四屆)2007年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這項榮譽為他進入國際平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即將到來的2009年(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的評選活動中,聯通可以繼續努力,爭取再次進入2009年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的榜單。
④ 中海油1982年成立時的總收入是多少1982至2006年各是多少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是中國第三大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氣資源,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公司成立於1982年,注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總部位於北京,現有員工3.7萬人。 中海油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純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企業集團,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化工化肥煉化、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綜合服務與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動的產業板塊。近年來,通過改革重組、資本運營、海外並購、上下游一體化等戰略的成功實施,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逐漸樹立起精幹高效的國際石油公司形象。 2005年全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88.8億元,利潤總額387.7億元,納稅174億元,分別較去年增長25.3%、60.1%和43.9%。總資產達到1914.4億元,凈資產1054.7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4.9%、27.0%。 國內外影響力迅速提升。2005年各項經濟指標在中央企業的排名穩步上升,利潤總額居第4位,資產總額居第11位。公司資信評級繼續保持國內企業中最高級,標准普爾評級為A-,穆迪評級為A2。 油氣核心業務保持持續快速成長。2005全年油氣總產量3900萬噸油當量,其中國內3364萬噸油當量,海外535.7萬噸油當量;在國內外擁有油氣凈探明可采儲量總計23.6億桶油當量。除中國近海外,通過積極開展資產並購及合作開發,中海油油氣資產已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亞、非洲、裏海等海外地區,並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 除上游傳統業務外,中海油近年來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完善公司產業鏈、價值鏈。伴隨著特色中下游產業的成長壯大,中海油綜合型能源公司的產業架構基本形成。國內第一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廣東LNG項目已於2006年5月順利投產,福建、浙江和上海項目正在緊張建設階段。公司在中國LNG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牢固確立,並將為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重要貢獻。中海殼牌南海石化聯合工廠、惠州煉油廠兩大世界級項目以其技術含量高、規模經濟效益好、管理成本低的優勢和特點,提升了國內同行業發展水平。在差異化發展戰略指導下,尿素、重交瀝青和燃料油等下游產品所佔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市場主導能力不斷增強。 中海油在海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三家控股企業——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和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始終保持良好表現,其完善透明的公司治理、較強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成長性獲得國內外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其中有限公司股票價格較IPO累計上漲340%,連續數年被《亞洲貨幣》、《亞洲金融》等著名財經雜志評為「中國最佳管理公司」。2005年底,三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接近2500億元人民幣,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實現了大幅增值。 在肩負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任務的同時,中海油努力追求政治責任、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同步履行與落實。公司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充分關注員工及社會公眾的安全、健康及福利。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高水準健康安全環保體系,及強化落實執行,中海油始終保持了良好的健康安全環保紀錄,塑造出安全、綠色的能源企業形象。同時,公司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僅2005年用於援藏、扶貧、助學、國內外自然災害救助等公益項目上的資金總計近3784萬元,彰顯了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 「十一五」期間,中海油將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實施協調發展、人才興企、科技領先和低成本戰略,堅持特色發展道路,以全面創新推動公司的高速高效發展,向著「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標扎實邁進。 http://www.bw321.com/caijing/10022/29.htm
⑤ 如何評論中海油並購優尼科案例此次並購案給中國企業有哪些啟示
評價:(一) 中海油從並購中收獲了什麼?
1.收獲了可以一眼觀政治,一眼觀經濟,但是不要輕易把企業行為與國家聯系在一起的教訓。
2.中海油沒有贏得結果,但贏得了過程,飆升的不光是市值,還有中海油的影響和傅成玉本人的聲望。
3.中海油並不是一個黯然的失意者。2005年06月22日正式宣布競購,2005年08月02日正式宣布撤出,中海油公司市值大幅飆,從220億美元增加到300到億美元,凈增80億美元。股價共上漲33%。
(二)中國企業可以從該並購事件學到什麼(啟示)?
1、企業走向國際時要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全方准備。
此案件可謂撲朔火迷離,精彩絕倫。萬萬沒想到商業化的美國會對此並購大談政治。因此,不可輕信承諾,還應設想完備。
2、中國公司應該深入研究「走去出」的「我營自銷」戰略。
企業應用有效方式讓西方世界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企業,化解因為陌生和偏見帶來的本能防範和恐懼感。讓雪佛龍利用中國威脅論贏得並購的事情不再發生。
3、結合日本的成功經驗。
日本企業去海外作站,的去海外戰,是以一個航空母艦群的形態。而中國的海外並購是駕著小舢板,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小舢板,然後就出去了。對於對中國,只有這些機構和這些企業形成有機的整體,組成具有戰鬥力的艦艇,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之路才會走得長遠。
搜索「並購天下」查看更多並購資訊。
⑥ 海油工程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可以。具體分析如下: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被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牢牢控制的上市公司,是中國唯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氣開發工程設計、陸地製造和海上安裝、調試、維修以及液化天然氣、煉化工程為一體的大型工程總承包公司,也是遠東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海洋油氣工程EPCI(設計、采辦、建造、安裝)總承包之一。
海油工程如今擁有將近8000名員工,另外在天津塘沽、山東青島、與廣東珠海等地還具備大型海洋工程製造基地,場地面積全部加起來有350萬平方米左右。到今天為止,海油工程的總市值達到了212.67億元。
從簡介上看海油工程實力很雄厚,下面我們通過亮點分析海油工程值不值得投資。
(1)顯著的市場地位
海油工程是獨享國內唯一的大型海洋油氣工程總承包公司榮譽的公司,在世界海洋石油工程業界,也是代表著我國海洋石油工程先進技術水平的領軍企業,更是我國進行海洋油氣工程建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近幾十年時間里,國內有百餘座海上油氣田的工程建設都是出自海油工程,不光在國內具有市場先行者品牌優勢與海洋工程總包業務優勢,同時還具備了在資金支持、裝備發展和科技研發等方面領先同行的競爭優勢。
(2)強大的海洋基建能力
在塘沽、青島等地區,海油工程已有建成製造場地面積140餘萬平方米,除此以外,年加工製造能力還大於20萬噸鋼結構,還具備了3萬噸級超大型導管架、組塊等海洋結構物建造能力以及大型模塊、撬塊建造能力。
除此之外,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已成功建設了一期以及二期,基地所佔面積超出大概195萬平方米,整個基地建成後將成為海油工程深水工程大型浮式設施建造和總裝基地、水下工程設施裝配和測試基地,使得海油工程深水海洋工程結構物建造能力的形成進一步加快。
二、從行業角度看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IHSMarkit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上游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1160億美元,對比在2018年的1040億美元提高了11.5%,終於在這最近五年實現了第一次正增長,沒有了前幾年連續下降的態勢;並且,全球目前的海洋石油項目數量增加了10%以上,總量約為110。除此之外,據我國的調查結果天然氣及石油液體在海上的儲量規模較大,其中渤海、南海西部都是原油諸量的非常富饒的地方,南海東部儲存著大量的天然氣。
⑦ 中海油服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簡稱中國海油)是1982年成立的國家石油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氣資源。中國海油注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京。
中國海油以上游產業為核心,積極拓展、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正在從一家純上游業務公司,發展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綜合型能源公司。中國海油現已形成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專業技術服務、基地服務、化工化肥、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六大業務板塊,呈現出各板塊良性互動的良好發展態勢。
2004年,中國海油的產量持續增長,全年共實現銷售收入709.2億元人民幣,利潤242.2億元人民幣,上繳稅金120.9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度增長32%、62%和80%。截至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增至1532.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達830.6億元人民幣,分別比年初增長28%和21%。公司的利潤總額居中央企業第5位,總資產列中央企業第12名。中國海油良好的發展業績贏得了資本市場的充分肯定,國際權威資信評定機構標准普爾及穆迪分別給予公司BBB+和A2的評級,均等同於中國主權評級,這也是中國公司目前所獲得的最高外部權威機構評級。
2004年,中國海油的油氣勘探、生產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公司2004年油氣總產量達到3648萬噸油當量,比2003年增長312萬噸,增幅9%。其中國內原油產量2472萬噸,較去年增長11%,快於全國3%的增長速度。渤海地區年產量首次突破一千萬方油當量大關,渤海油田由此成為中國海上繼南海東部後第二個產量躍上千萬方台階的大型礦區,成為了我國北方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
在上游業務穩定增產的同時,中國海油的中下游業務也喜獲豐收。在國內LNG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公司全部簽下廣東、福建LNG項目的中下游商務合同,為項目建成後的順利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浙江和上海的LNG項目也步入了正式實施階段,公司還與遼寧、天津、河北、海南、江蘇等地簽署了LNG項目的合作框架。至此,公司已初步完成了長江以南的沿海天然氣產業的戰略布局。
4月,中海油中石化聯合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獲國家商務部正式批准,被授予原油國營貿易進口經營權。5月至6月,在相隔一個月的時間內,「海洋石油112」號與「海洋石油113」號兩艘15萬噸級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相繼建成交付使用,在建造工期、成本及質量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7月,1200萬噸規模的南海石化煉油項目喜獲國家批准,中國海油正式進入煉油領域,公司上下游一體化的產業布局變為現實。
2004年,中國海油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表現優異。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股票當年上漲37%,市值達到1816.8億元人民幣,海油工程股票全年漲幅66.11%,中海油服總市值達到101億元人民幣。截至2004年底,三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接近2000億元人民幣,是凈資產的3.3倍,國有資產得到了有效保值增值。
2005年,中國海油將繼續努力完成勘探開發任務,積極拓展海外資源,穩健發展中下游業務,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努力實現「以較快的發展速度、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好的發展質量,在2008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型能源公司,全面建成現代企業制度。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個國際一流的綜合型能源公司。」的戰略目標。
⑧ 中國海油總市值超6500億元,中國海油未來發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