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運行的擴張或收縮由什麼決定

貨幣運行的擴張或收縮由什麼決定

發布時間: 2022-05-10 14:43:17

㈠ 貨幣的增值和貶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主要是由貨幣的供求量決定的。如果貨幣的供應供大於求(發行量過大),那麼貨幣(紙幣)就貶值,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貨幣的供應供不應求(發行量過小),那麼貨幣(紙幣)就升值,會引起通貨緊縮。升值和貶值會影響物價,單一產品價格的漲跌不會影響貨幣的升值和貶值。如果市場上整體物價有漲跌,那麼一般是由貨幣的供求量變化引起的(貨幣的供求量變化是因,物價的變化果。)
還有利率的改變,通貨膨脹等

㈡ 決定貨幣供給的主要變數是什麼它們分別由哪些集團所掌握

決定貨幣供給的主要變數及掌控者有:

  1. 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由央行掌控。

  2. 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由央行掌控。

  3. 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由商業銀行掌控。

  4. 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由企業和居民所掌控。


其中對貨幣供給的主要控制著是中央銀行,其供給基礎貨幣的主要途徑有:

1、變動其儲備資產,在外匯市場買賣外匯或貴金屬;

2、變動對政府的債權,進行公開市場操作,買賣政府債券

3、變動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對商業銀行辦理再貼現業務或發放再貸款

㈢ 什麼是擴張性貨幣政策什麼是緊縮性貨幣政策

1、擴張性貨幣政策是貨幣政策的一種,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增加貨幣供給來帶動總需求的增長。貨幣供應量較多地超過經濟正常運行對貨幣的實際需求量,其主要功能在於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加。貨幣供給增加時,利率會降低,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因此經濟蕭條時多採用擴張性貨幣政策;
2、緊縮性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用的一種政策手段。這種貨幣政策是在經濟過熱,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時,所採用的緊縮貨幣的政策。中央銀行將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旨在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使利率升高,從而達到減少投資,壓縮需求的目的。總需求的下降,會使總供給和總需求趨於平衡,降低通貨膨脹率。
應答時間:2021-0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擴大貨幣供給首先影響哪個因素

貨幣供給量決定於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這兩個因素,且是這兩個因素的乘積。這兩者又受多種復雜的因素影響。

一、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具有使貨幣供給總量倍數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它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即中央銀行投放並直接控制的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和公眾持有的通貨。
在現代經濟中,每個國家的基礎貨幣都來源於貨幣當局的投放。貨幣當局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直接發行通貨;二是變動黃金、外匯儲備;三是實行貨幣政策。具體又有以下10項決定因素:
1、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
2、中央銀行收購黃金、外匯;
3、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或再貼現;
4、財政部發行通貨;
5、中央銀行的應收未收款項;
6、中央銀行的其他資產;
7、持有的通貨;
8、存款;
9、外國存款;
10、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是商業銀行及整個銀行體系賴以擴張信用的基礎。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改變貨幣供給量。在貨幣乘數一定的情況下,基礎貨幣增多,貨幣供給量增加;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二、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也稱貨幣擴張系數,是用以說明貨幣供給總量與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的一種系數。
在基礎貨幣一定的條件下,貨幣乘數決定了貨幣供給的總量。貨幣乘數越大,則貨幣供給量越多;貨幣乘數越小,則貨幣供給量就越少。所以,貨幣乘數是決定貨幣供給量的又一個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因素。但是,與基礎貨幣不同,貨幣乘數並不是一個外生變數,因為決定貨幣乘數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決定於貨幣當局的行為,而決定於商業銀行及社會大眾的行為。
貨幣乘數的決定因素主要有5個,它們分別是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額准備金率及通貨比率。其中,法定準備率完全由中央銀行決定,成為中央銀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超額准備金比率的變動主要決定於商業銀行的經營決策行為,商業銀行經營決策又受市場利率、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難易程度、資金成本的高低、社會大眾的資產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定期存款比率和通貨比率決定於社會公眾的資產選擇行為,又具體受收入的變動、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社會公眾的流動性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貨幣供給量是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這三個經濟主體的行為所共同決定的。

㈤ 影響貨幣供給量的因素有哪些 宏觀經濟學

貨幣供給量決定於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這兩個因素,且是這兩個因素的乘積。這兩者又受多種復雜的因素影響。

1.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具有使貨幣供給總量倍數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它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即中央銀行投放並直接控制的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和公眾持有的通貨。
在現代經濟中,每個國家的基礎貨幣都來源於貨幣當局的投放。貨幣當局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直接發行通貨;二是變動黃金、外匯儲備;三是實行貨幣政策。具體又有以下11項決定因素,其中前6項為增加基礎貨幣的因素,後5項為減少基礎貨幣的因素。這11項因素是:
①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
②中央銀行收購黃金、外匯;
③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或再貼現;
④財政部發行通貨;
⑤中央銀行的應收未收款項;
⑥中央銀行的其他資產;
⑦政府持有的通貨;
⑧政府存款;
⑨外國存款;
⑩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11.中央銀行的其他負債。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是商業銀行及整個銀行體系賴以擴張信用的基礎。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改變貨幣供給量。在貨幣乘數一定的情況下,基礎貨幣增多,貨幣供給量增加;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2.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也稱貨幣擴張系數,是用以說明貨幣供給總量與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的一種系數。
在基礎貨幣一定的條件下,貨幣乘數決定了貨幣供給的總量。貨幣乘數越大,則貨幣供給量越多;貨幣乘數越小,則貨幣供給量就越少。所以,貨幣乘數是決定貨幣供給量的又一個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因素。但是,與基礎貨幣不同,貨幣乘數並不是一個外生變數,因為決定貨幣乘數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決定於貨幣當局的行為,而決定於商業銀行及社會大眾的行為。
貨幣乘數的決定因素主要有5個,它們分別是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額准備金率及通貨比率。其中,法定準備率完全由中央銀行決定,成為中央銀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超額准備金比率的變動主要決定於商業銀行的經營決策行為,商業銀行經營決策又受市場利率、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難易程度、資金成本的高低、社會大眾的資產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定期存款比率和通貨比率決定於社會公眾的資產選擇行為,又具體受收入的變動、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社會公眾的流動性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貨幣供給量是由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這三個經濟主體的行為所共同決定的。

㈥ 我國的貨幣政策由誰決定

貨幣政策由中國人民銀行(即中央銀行)制定,但周小川說過,中國的國情決定,中國的貨幣政策再獨立,也不能獨立於國務院之外,所以央行制定貨幣政策,但審批權應該是在國務院的。
你查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看看,一把手是央行行長周小川,二把手就是國務院副秘書長。

我個人認為,這種安排是符合中國國情且適當的。國外標榜的央行的貨幣政策獨立於政府,也是胡扯的比較多。

㈦ 為什麼說基礎貨幣具有使貨幣供應總量成倍放大或收縮的能力

重點難點釋疑 1.基礎貨幣的變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基礎貨幣又稱強力貨幣或高能貨幣,是指處於流通界被社會公眾所持有的通貨及商業銀行存於中央銀行的准備金的總和。基礎貨幣由現金和存款准備金兩部分構成,其增減變化,通常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1)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債權的變動。這是影響基礎貨幣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這一債權增加,意味著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再貼現或再貸款資產增加,同時也說明通過商業銀行注入流通的基礎貨幣增加,這必然引起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增加,使貨幣供給量得以多倍擴張。相反,如果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減少,就會使貨幣供應量大幅收縮。通常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對這部分債權有較強的控制力。(2)國外凈資產數額。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其中、外匯、黃金占款是中央銀行用基礎貨幣來收購的。一般情況下,若中央銀行不把穩定匯率作為政策目標的話,則對通過該項資產業務投放的基礎貨幣有較大的主動權;否則,中央銀行就會因為要維持匯率的穩定而被動進入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平抑匯率,這樣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占款有很大影響,造成通過該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具有相當的被動性。(3)對政府債權凈額。中央銀行對政府債權凈額增加通常由兩條渠道形成:一是直接認購政府債券;二是貸款給財政以彌補財政赤字。無論哪條渠道都意味著中央銀行通過財政部門把基礎貨幣注人了流通領域。例如,我國1995年的財政借款存量為1600多億元,對近幾年的基礎貨幣量產生了一定影響。(4)其他項目(凈額)。這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款的增減變化。它們都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2.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有哪些? 所謂貨幣乘數是貨幣供給擴張的倍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銀行提供的貨幣和貸款會通過數次存款、貸款等活動產生出數倍於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說的派生存款。貨幣乘數的大小決定了貨幣供給擴張能力的大小。而貨幣乘數的大小又由以下四個因素決定: (1)法定準備金率。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均由中央銀行直接決定。通常,法定準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越大。 (2)超額准備金率。商業銀行保有的超過法定準備金的准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稱為超額准備金率。顯而易見,超額准備金的存在相應減少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額准備金率與貨幣乘數之間也呈反方向變動關系,超額准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就越大。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願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 (4)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由於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於活期存款,各國中央銀行都針對商業銀行存款的不同種類規定不同的法定準備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這樣即便在法定準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改變也會引起實際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改變,最終影響貨幣乘數的大小。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乘數就會變大;反之,貨幣乘數會變小。總之,貨幣乘數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超額准備金率、 現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等因素決定。而影響我國貨幣乘數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個因素之外,還有財政性存款、信貸計劃管理兩個特殊因素。 參考資料: http://www.cufe.e.cn/jgsz/jingpin/xxck/18.htm

㈧ 貨幣供給決定因素有哪些

貨幣供給量決定於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這兩個因素,且是這兩個因素的乘積。這兩者又受多種復雜的因素影響。
1.基礎貨幣
基礎貨幣是具有使貨幣供給總量倍數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它表現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即中央銀行投放並直接控制的貨幣,包括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和公眾持有的通貨。
在現代經濟中,每個國家的基礎貨幣都來源於貨幣當局的投放。貨幣當局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有三條:一是直接發行通貨;二是變動黃金、外匯儲備;三是實行貨幣政策。具體又有以下11項決定因素,其中前6項為增加基礎貨幣的因素,後5項為減少基礎貨幣的因素。這11項因素是:
①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
②中央銀行收購黃金、外匯;
③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或再貼現;
④財政部發行通貨;
⑤中央銀行的應收未收款項;
⑥中央銀行的其他資產;
⑦政府持有的通貨;
⑧政府存款;
⑨外國存款;
⑩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是商業銀行及整個銀行體系賴以擴張信用的基礎。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改變貨幣供給量。在貨幣乘數一定的情況下,基礎貨幣增多,貨幣供給量增加;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2.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也稱貨幣擴張系數,是用以說明貨幣供給總量與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的一種系數。
在基礎貨幣一定的條件下,貨幣乘數決定了貨幣供給的總量。貨幣乘數越大,則貨幣供給量越多;貨幣乘數越小,則貨幣供給量就越少。所以,貨幣乘數是決定貨幣供給量的又一個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因素。但是,與基礎貨幣不同,貨幣乘數並不是一個外生變數,因為決定貨幣乘數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決定於貨幣當局的行為,而決定於商業銀行及社會大眾的行為。

㈨ 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

擴張型貨幣政策: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息率,降低貼現率和再貼現率;

緊縮型貨幣政策: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存貸款利息率,提高貼現率和再貼現率;

拓展資料

擴張性貨幣政策

是貨幣政策的一種,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

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緊縮性貨幣政策

是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採用的一種政策手段。這種貨幣政策是在經濟過熱,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時,所採用的緊縮貨幣的政策。

中央銀行將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旨在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使利率升高,從而達到減少投資,壓縮需求的目的。總需求的下降,會使總供給和總需求趨於平衡,降低通貨膨脹率。

熱點內容
股市賬戶可取金額如何設置 發布:2025-05-14 23:07:04 瀏覽:310
非洲金融市場怎麼樣 發布:2025-05-14 23:05:16 瀏覽:998
股票交易數字27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22:56:04 瀏覽:267
300354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14 22:53:07 瀏覽:348
期貨怎麼保本保證收益 發布:2025-05-14 22:38:34 瀏覽:496
期貨平今倉怎麼算盈虧 發布:2025-05-14 22:35:30 瀏覽:757
中原理財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5-14 22:35:26 瀏覽:159
股票跌到多少會退市百科 發布:2025-05-14 22:33:17 瀏覽:232
華夏光伏基金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2025-05-14 22:33:04 瀏覽:172
立竿見影股票投資實例 發布:2025-05-14 22:25:26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