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失業如何影響貨幣

失業如何影響貨幣

發布時間: 2022-05-10 21:54:31

⑴ 通貨膨脹與失業哪個對經濟的影響大

失業
這要分階段與情況的
我認為一般情況來講還是失業影響大
因為通貨膨脹如果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的
但是失業會直接導致消費減弱
當然也要分國家,比如我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想對美國來說要低的多
所以美國對失業率更加敏感,而我國就沒那麼敏感
當然如果通脹達到一定程度的話我想他的影響力是毀滅性的
拓展資料:

1、通脹剛剛開始時,也即貨幣開始超發時,部分物價會上漲(商品供應量未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商品的價格自然上漲),企業家會認為是需求增加,於是擴大產能。於是經濟表面開始繁榮,失業率下降。

2、如果通脹維持加速度增長,那麼物價繼續上漲,企業繼續擴充產能,經濟表面繼續維持繁榮,失業率繼續下降。

3、通脹要麼一直加速度到貨幣體系崩潰(例如委內瑞拉),要麼就要勻速或者減速。當通脹維持在固定的速率或者減速,物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上漲。但產能已經增加了,而真實需求沒有增加,於是產能過剩的問題就出現了。企業開始倒閉。失業率大幅上升。通脹持續的時間越長,失業率越嚴重。

4、失業率上升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如果不再通脹,那麼失業的人口會尋找機會,創業,經濟會慢慢平復,失業率會再次下降。

綜上所述,任何的通脹,都是一開始降低失業率,最後大幅提升了失業率。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周期。通脹造成了經濟周期,而凱恩斯卻說要通過通脹來解決經濟周期。

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並不大,唯一的影響是對一部分債務人。

通貨緊縮時,人們的貨幣價值上升了,消費能力自然提升。只是靜態的考慮持幣需求上升是不準確的。對於工廠生產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存在工廠不願意生產的情況(因為需求增加了)。

但通縮的影響只是一種理論推導。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通貨緊縮。各種恐嚇,讓主流經濟學家和人們非常恐懼通縮。

⑵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就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就高。
論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失業率與貨幣工資增長率之間呈此消彼長的關系,即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進一步用通貨膨脹率來表示貨幣工資增長率,曲線就反映了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就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就高。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是一種理論框架,現實中兩者常常並不能達到均衡。如果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則生產會萎縮,而且會有一部分勞動力資源閑置,即表現為失業。失業者是指年齡在規定范圍段,有工作能力並且正在尋找工作卻沒有工作的人。失業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失業程度的嚴重與否。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失業率過高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奧肯定律」論證了經濟增長與失業率的負相關關系,指出,當實際GNP低於潛在GNP3%時,失業率要上升1%。即當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率較高時,往往是實際GNP低於潛在水平的時期。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失業率的減少、就業率的增加同樣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也就是說,不僅存在著「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而且存在著「就業的經濟增長彈性」。
2.失業率過高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收入和消費,不利於改善民生和提高生活質量。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主要來自工資,人們一旦失業將失去基本的生活來源,造成失業者甚至整個家庭逐步與貧困相伴。
3.失業率過高會引起諸多社會矛盾,不利於社會。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物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使用國內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⑶ 西方經濟學是如何解釋失業的

西方人的經濟失業被解釋為失業,是指有勞動能力,並願意接受收取現有工資水平的工作。
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失業是指那些在考察期間沒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且正在尋找工作的年齡以上的人。就整體經濟而言,一般稱勞動年齡人口為某一年齡段的人,其中一部分人處於工作狀態,被稱為就業人員,一部分處於找工作卻沒有找到的人叫作失業。另有一部分人不願意工作或不找工作,稱為不在勞動人口中,這部分人稱為失業人口。

拓展資料:古典經濟學失業理論以「薩伊定律」為核心,認為供給可以創造需求,不會出現生產過剩,並且每一種商品生產者都是理性的,都會盡力擴大生產、銷售,使社會的生產、銷售達到最高水平,從而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提出「非自願失業」理論,認為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構成有效需求,是決定社會總就業人數的關鍵因素。如果"有效需求"不夠,充分就業就無法實現。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以不完全競爭和不完全信息為前提,用工資和價格黏性來解釋非自願失業存在的原因,認為工資具有短期黏性,而且隨著勞動需求的變化,失業率不會得到充分調整。現代貨幣主義失業理論可以簡單地歸結為「自然失業率」假說,它否定了菲利普斯曲線,認為如果政府通過增加貨幣量來刺激就業,而員工並未預見到實際收入下降,他們就願意增加勞動供給。但是長期來看,不僅失業沒有減少,物價還會持續上漲。
失業具有很多方面的影響,一般可分為兩類: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盡管失業的社會影響很難被評估和測量,但是它是最容易被人感覺到的。作為社會單元和經濟單元,失業威脅著家庭的穩定。如果沒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損失,戶主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不能滿足家庭的需求和需求,就會破壞家庭關系。來自西方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解僱帶來的創傷不亞於朋友和朋友的去世或學業失敗。另外,失業對家庭以外的關系有很大影響。失業人員喪失了自尊和影響力,在受僱人員中,面臨被同事拒絕的可能性,並可能會喪失自尊和自信。最後,失業者的情緒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機會成本概念可以理解失業對經濟的影響。如果失業人數增加,這個經濟體本來可以由失業者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就會失去。經濟衰退中的損失,就像許多汽車、房子、衣服和其它東西被毀掉一樣。在產出核算方面,失業人員的收入損失與生產損失相等,因此,生產損失是衡量周期性失業損失的主要尺度,因為這表明了經濟處於非充分就業狀態。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根據美國的數據,提出了一個經濟周期中失業變化與產出變化的經驗關系,即奧肯定律。西方人認為,奧肯定律揭示了產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之間極其重要的關系,它描述了實際 GDP的短期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的聯系。

⑷ 失業率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失業率對經濟的影響有:
通過失業率指標可以判斷一定時期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所以失業率指標通常被稱為所有經濟指標的「皇冠上的明珠」,是經濟市場上最為敏感的經濟指標。一般一般情況下,失業率下降,代表整體經濟健康發展,利於貨幣升值;失業率上升,便代表經濟發展放緩衰退,不利於貨幣升值。若將失業率配以同期的通脹指標來分析,則可知當時經濟發展是否過熱,會否構成加息的壓力,或是否需要通過減息以刺激經濟的發展。所以世界各國一般都會統計失業率。

⑸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通脹率和失業率有個菲利普斯曲線,兩者關系相反,一般情況如此。因此,政策制定者選擇在兩者之間平衡。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比如經濟滯脹的時候,兩者可能同時升高。

上世紀美國70年代就是如此。通脹、失業率和經濟增長之間則相當復雜,他們之間沒有一個確定的變化趨勢,但是相互影響。一般來說,在經濟不同的階段表現不一樣,比如當前,經濟衰退、通脹也下降,但是失業問題似乎並不突出,當通脹問題政府完全可控的時候,政策取向必然是放鬆,經濟就會復甦,工作也就好找了。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

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

⑹ 如果一國的經濟處於國內失業,國際收支順差的狀況,適合採用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什麼

一國以國際收支平衡作為經濟目標之一。順差時,採取緊的貨幣政策,減少市場貨幣量,增加企業成本,削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減少出口。緊的財政政策則可減少企業的稅後利潤,影響企業的積極性而減少出口。
當然這里是針對這一個指標來討論的,因為國家經濟目標是多個的,雙緊的政策會引起經濟增長減速,從而影響就業等相關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緊財政政策的實際會對國內的經濟影響比較大。
國內失業增加,國內經濟下滑,因而要寬松財政政策以刺激生產;國內生產放緩而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國外商品湧入本地市場,大量外匯結算導致貨幣流通緊張,所以採取緊縮貨幣政策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矛盾,寬容貨幣政策是不是指政府可以多印鈔,干預利率水平。收緊貨幣政策是縮減貨幣流通量,解決貨幣多發造成的通脹問題。
國內收支逆差,如果是資本型逆差,就意味著資本外流,造成國內貨幣供應緊張,導致利率上升、失業率增加、利率上升,應該適用寬容貨幣政策。
一、逆差加通脹,實行雙緊。
二、順差加通脹。實行擴貨和緊財。
三、逆差加失業。實行緊貨加擴財。
四、順差加失業。實行雙擴。
理論是這樣的,但是具體情況具有局限性,對於國際收支的順差和逆差的解決,通過貨幣政策並不能解決,因為貨幣政策只是能解決國際收支中的資本金融項目,並不能解決經常項目的問題,我們國家現在處於第四種情況,採用的積極地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國際收支還是沒有解決,這就可以說明。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存在著組合使用的情況,存在著擴張、緊縮的組合,形成4種組合。
在經濟嚴重蕭條時,擴張的貨幣政策與擴張的財政政策混用,會使經濟體的產出增加。
擴張財政政策:政府減少稅收、增加開支,就會增加國民收入,進而刺激消費需求,從而增加生產和就業,這樣就會使國內失業率降低。
擴張貨幣政策:增發貨幣、降低利率、投資刺激。增發貨幣會使本幣的匯率降低,進而刺激出口,吸引更多外資;降低利率則增加貸款、刺激投資促進本國生產進而使進口降低。這樣就會是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從而降低貿易逆差。
我說的只是幫助你理解問題,真正意義上說:當兩種政策混用時,就不能加以單獨的分析,要考慮兩種政策的交互影響,當政策中的各種因素發生相互作用時,就會是政策產生的結果的不確定性增加,有可能與實行政策的初衷相悖。比如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就使利率變得不確定。
這就是開放經濟宏觀失衡的四種情況。有一個很著名的斯旺圖示。
一、逆差加通脹,實行雙緊。
二、順差加通脹。實行擴貨和緊財。
三、逆差加失業。實行緊貨加擴財。
四、順差加失業。實行雙擴。
二和三會出現政策困境。
擴(緊)財代表擴張(緊縮)的財政政策。擴(緊)貨代表擴張(緊縮)的貨幣政策。
人民幣為什麼不能自由兌換,要進行外匯管制?這是因為:(1)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必須犧牲匯率的穩定性,實行浮動匯率制。這是由於在資本完全流動條件下,頻繁出入的國內外資金帶來了國際收支狀況的不穩定,如果本國的貨幣當局不進行干預,亦即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那麼本幣匯率必然會隨著資金供求的變化而頻繁的波動。利用匯率調節將匯率調整到真實反映經濟現實的水平,可以改善進出口收支,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雖然匯率調節本身具有缺陷,但實行匯率浮動確實較好的解決了「三難選擇」。但對於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來說,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信心危機的存在會大大削弱匯率調節的作用,甚至起到惡化危機的作用。當匯率調節不能奏效時,為了穩定局勢,政府的最後選擇是實行資本管制。(2)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穩定,必須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實行資本管制。在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下,在匯率貶值無效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是實行資本管制,實際上是政府以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來維護匯率的穩定性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大多數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比如中國,就是實行的這種政策組合。這一方面是由於這些國家需要相對穩定的匯率制度來維護對外經濟的穩定,另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的監管能力較弱,無法對自由流動的資本進行有效的管理。(3)維持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必須放棄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資本完全流動時,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本國貨幣政策的任何變動都將被所引致的資本流動的變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國貨幣喪失自主性。在這種情況下,本國或者參加貨幣聯盟,或者更為嚴格地實行貨幣局制度,基本上很難根據本國經濟情況來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整,最多是在發生投機沖擊時,短期內被動地調整本國利率以維護固定匯率。可見,為實現資本的完全流動與匯率的穩定,本國經濟將會付出放棄貨幣政策的巨大代價。

⑺ 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關系是什麼

通貨膨脹與失業間的關系可以通過菲利普斯曲線體現。菲利普斯曲線是菲利普斯根據現實統計資料所給出的反映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經過改造,菲利普斯曲線通常用來表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線與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在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間的關系時不同。
拓展資料
1、通貨膨脹率,經濟學詞彙,指一般物價總水平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的上漲率。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通常用價格指數的上升和貨幣購買力的下降來表現。通貨膨脹率,也稱為物價變化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准)。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2、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有未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失業率英文解釋為「Unemployment occurs when people are without work and actively seeking work」, 譯為沒有工作且在積極找工作的人(沒工作且在此前4個星期中不曾試圖找工作的人,不在此列。來源:《宏觀經濟學(第七版)》)占總工作的人(除了小孩,老人,不能工作者)的百分比,也可以譯為失業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指標,屬滯後指標范疇。失業率增加是經濟疲軟的信號,可導致政府放鬆銀根,刺激經濟增長;相反失業率下降,將形成通貨膨脹,使央行收緊銀根,減少貨幣投放。在美國勞工部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市場上投資者對其非常關注。

⑻ 失業率與貨幣政策的關系

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可概括為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金融穩定。充分就業是指將失業率降到一個社會能夠承受的水平。

關系:

  1. 當失業過多時貨幣政策要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就需要擴張信用和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就業人數;同時由於需求的大幅增加,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物價上升。反之,如果貨幣政策要實現物價穩定,又會帶來就業人數的減少。

  2. 失業率增加是經濟疲軟的信號,可導致政府放鬆銀根,刺激經濟增長;相反失業率下降,將形成通貨膨脹,使央行收緊銀根,減少貨幣投放。

在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在實際中有兩種主張,一種是單一目標,以穩定幣值作為首要的基本目標;另一種是雙重目標,即穩定貨幣和發展經濟兼顧。從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歷史演變中來看,無論是單一目標、雙重目標或多重目標,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當時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貨幣政策要保持足夠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政策目標不能偏頗和多變。

熱點內容
股市賬戶可取金額如何設置 發布:2025-05-14 23:07:04 瀏覽:310
非洲金融市場怎麼樣 發布:2025-05-14 23:05:16 瀏覽:998
股票交易數字27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22:56:04 瀏覽:267
300354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14 22:53:07 瀏覽:348
期貨怎麼保本保證收益 發布:2025-05-14 22:38:34 瀏覽:496
期貨平今倉怎麼算盈虧 發布:2025-05-14 22:35:30 瀏覽:757
中原理財是干什麼的 發布:2025-05-14 22:35:26 瀏覽:159
股票跌到多少會退市百科 發布:2025-05-14 22:33:17 瀏覽:232
華夏光伏基金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2025-05-14 22:33:04 瀏覽:172
立竿見影股票投資實例 發布:2025-05-14 22:25:26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