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了個什麼貨幣
A. 中國的錢幣名稱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以元(圓)為單位。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 。以¥為代號,取「元」字漢語拼音 yuan的首寫字母大寫加兩橫。發行後,陸續收回各解放區發行的地方性貨幣,1951 年 4月全部收清。隨後,又用收兌辦法肅清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為了建立獨立、統一的人民幣市場,國家規定禁止金銀、外幣在市場上流通。在控制了自抗日戰爭以來綿延不斷的通貨膨脹後,國家為保持人民幣幣值的長期穩定,消除通貨膨脹的遺跡 ,自1953 年 3月1日起,發行新的人民幣,按1元新幣折舊幣1萬元進行兌換,物價 、工資 和一切 債務也按這一比率 折算 。人民幣票面額有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主幣,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輔幣,和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 分的金屬輔幣 。外匯兌換券是於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於1995年7月1日停止流通。
1947年12月2日,毛澤東坐在陝北一家農民窯洞的土炕上,收閱一封中央工委董必武拍來的電報:「已派南漢宸赴渤海找張、鄧商議建立銀行具體辦法。銀行的名稱,擬定為中國人民銀行。是否可以,請考慮示遵。名稱希望早定,印鈔時要用。工委已同意……」毛澤東閱後,遞給坐在桌子對面的周恩來。
周恩來看過後說道:「南漢宸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和貨幣勢在必行。」毛澤東聽了笑道:「情形還真有點像八國聯軍進北京。我們晉察冀用的是邊幣,晉冀魯豫用的是冀南幣,山東用的是北海幣,東北用的是東北幣,西北用的是農民幣,一旦打進天津、北平去,可不就是七八種貨幣一起上市嘛!不過,現在就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不是為時還過早了一些……」周恩來按毛澤東的意見回了電報。
董必武收到中央回電,立即將南漢宸找來說:「現在成立全國統一的銀行是早了一點,但我們准備工作鬆懈不得。工委已經研究,從明天起,掛出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你就牽頭做籌備處主任。」
南漢宸說:「現在要做的准備工作有,搜集所有的統一貨幣發行政策,搜集各解放區的發行指數,籌備起足夠的發行准備金。還要確定出幾種票面,各種票面的金額與價值含量,還要設計出票版圖案,選定好紙張等等……既然中央和毛主席都同意我們的意見,統一的銀行叫中國人民銀行,那我們的貨幣就叫『人民幣』了。」
董必武聽了點點頭說:「這個名字很好,說明了我們銀行、我們貨幣的性質。既是人民的,那就不是某個地區的、部門的,而必定是全國性的,全國人民的嘛!」
南漢宸非常佩服董必武的這番解釋,精明透徹,於是說:「到時候,鈔票上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還得請你來寫。」
1947年12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的牌子,掛在了平山縣離西柏坡一里許的夾峪村一家農民小院里。
1948年秋,籌備處遷至石家莊,正趕上國民黨飛機來轟炸。籌備處同志在彈片飛嘯中去搶救趕印的人民幣和其它備用物資,南漢宸帶頭在火海中搬運搶救,沒有一個人顧及到個人的安危。
董必武有一天把南漢宸找去,對他說:「你們設計的人民幣票版樣中央工委同志都看過了,前幾天我又打電報給毛主席,告訴他票版正面印的是毛主席像。
今天主席回來電報,不同意在票版上印他的像。主席說,票子是政府發行的,不是黨發行的。我現在是黨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因此票子上不能印我的像,將來當上政府主席再說吧。漢宸,你把票版拿回去讓他們再重新設計一下。」
「那麼,票面上改成什麼圖案為好呢?」南漢宸問。
董必武思忖了一陣說:「人民幣,是人民自己的貨幣,應當以反映解放區人民從事工農業生產為主。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人民幣是新中國的貨幣。
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數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貨幣那樣,摻雜著英文字。」
南漢宸回去,告訴了設計師王益久、沈乃鏞,根據董必武的意見對鈔票重新進行設計,並將董必武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和錢數的一些字也一並帶過去。
兩位設計師很快就設計出拾元、貳拾元、伍拾元三種票版來,所有的圖案都是工人、農民搞生產的圖案。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車水,右側是礦井場區;貳拾元的正面:左側是農民牽驢馱貨,右側是火車在鐵道上行駛;伍拾元的正面:左側是毛驢井邊車水,右側是煤礦的煤車。以至後來發行的壹佰元、貳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萬元的票面,也都沿用這種工農業生產的結構。
1953年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負責設計工作的是著名畫家羅工柳。開始時,他們參照蘇聯貨幣都印有列寧頭像的做法,設計出的各種票版也都是毛主席的像。毛澤東審定時,又否決了。第二次送審時,周恩來還是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
原來,伍元券主景民族大團結中,有人高舉毛主席畫像,周恩來指示說:毛主席的意見不要把他的像畫上,這里還有畫像,應當改為標語牌。壹元券主景畫面天安門上,原來有紅旗、彩燈和毛主席像,周恩來也指示將畫像取下。
1948年11月,四野解放東北全境之後百萬大軍全部開進關內,對天津等地實行了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略包圍,革命形勢發展十分迅速。面對這一形勢,周恩來打電話給南漢宸,讓他趕緊動員一切力量發行全國統一的人民幣,否則就要採取別的措施。
根據周恩來這一指示,董必武於11月18日主持召開了華北人民政府第二次政務會議,中心議題就是: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會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向南漢宸問道:「漢宸,時不我待呀!你們的籌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銀行的牌子掛出去?」
「我看可以了。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都已經就緒了,12種面額的票版,已經請中央幾位領導審定過了,如果明天掛出人民銀行的牌子,明天就可以把鈔票發行出去。為了准備北平解放後立即有我們人民幣佔領市場,我們城工部的同志已經派人攜帶印版進入北平,同那裡的一家印刷廠談妥,已秘密地代我們印出一批鈔票。等解放軍一進城,人民幣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南漢宸充滿信心他說。
董必武當下拍板做了決定:「好,這樣我們就定下來了,馬上對外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成立!」
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貼出布告,宣告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南漢宸同志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經理。
就在這一天,第一批伍元票面的人民幣,在河北省平山縣銀行正式對外發行;接著,又在石家莊發行貳拾元、拾元票面的人民幣。
註:現流通的2元紙幣正陸續回收、分錢已經停止使用。
B.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少種貨幣分別是哪些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據古代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貨幣萌芽時期,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例如牛羊、粟帛、珠玉、龜貝等,都曾經在反復的交換過程中充當過交換的媒介,起過等價物的作用,由於計數和攜帶等諸多不便,作為交換媒介的許多物品逐漸被淘汰,只有海貝,因其身光潔美麗,堅固而用攜帶方便,又有天生的自然單位,容易計數、被廣泛使用,商代曾以貝殼為最主要的通用貨幣之一。 商周時期的青銅冶煉術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金屬製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交換領域,出現了銅幣,這就標志著我國貨幣開始進入金屬鑄幣階段。 周朝初年到春秋戰國時期,在我國的不同地區,依據不同的實物演變體系,分別出現了布幣、刀幣、環錢和蟻鼻錢等不同形態的金屬鑄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六國復雜的幣制,統一鑄造外圓內方的「秦半錢」,也稱「半兩錢」,這是我國貨幣種類和單位的首次統一。從秦開始,歷經漢、隋、唐至明、清,我國的鑄幣基本沿用了外圓內方的形狀,因而錢有一個別稱為「孔方兄」。 在我國歷代貨幣中,金銀很早就作為貨幣,使用了,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了具有一定形狀的金銀鑄幣。自金、元代開始,白銀逐漸發揮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取得十足貨幣的地位,清末民初,銀元曾廣泛使用。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最早在漢代出現了鹿皮幣,唐代出現為異地總換票券的飛錢。紙幣作為正式流通的手段,是從北宋的「交子」、「錢引」開始的。後來南宋出現了「會子」、「關子」。金人印發交鈔寶券,元、明印發寶鈔。清代官府曾印發官錢、錢票、鴉片戰爭後,隨著近代銀逐步興起,銀行兌換券開始盛行,紙幣逐步成為主要貨幣。
C. 中國數字貨幣叫什麼幣
國家推出的數字貨幣叫數字人民幣(英文名E-CNY或者Digtal RMB),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一種全新加密電子貨幣,它不是虛擬貨幣,也不是網路支付或電子錢包,而是基於國家信用、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不能用於提現,可以用於小額零售、交通卡充值、餐飲消費、繳納黨費等。
【拓展資料】
CBDC,全稱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譯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其關於CBDC的研究報告中給出這樣的定義: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貨幣的電子形式,家庭和企業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付款和儲值。
中國版CBDC被描述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們所說的DC/EP是中國版的央行數字貨幣,譯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國際清算中心(BIS)與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兩個權威國際組織聯手在2018年和2019年對全球60多家中央銀行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上的工作進展、研究數字貨幣的動機以及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數字貨幣的研究。
美國版CBDC:
2020年初,美國數字美元基金會啟動了數字美元計劃,並鼓勵業內專家對數字美元的潛在優勢進行研究和公開討論,同時開始商討建立本國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採取的實際操作框架及步驟。曾於2017年被擱置的美聯儲Fedcoin計劃再次被提出。Fedcoin是一種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可與美元進行等價兌換。
新加坡版CBDC:
2020年5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加拿大銀行聯合開展了一項使用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跨境跨幣種支付的實驗。這項實驗將兩國各自的數字貨幣項目——Jasper項目和Ubin項目聯合到一起。這兩個項目分別建立在兩個不同的分布式賬簿技術上。兩家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往來將使用CBDC進行支付結算,解決了跨境支付緩慢而昂貴、風險不易控、結算繁瑣的問題。
瑞典版CBDC:
2017年,瑞典央行開始啟動e-krona項目。目前瑞典央行還未明確表示發行e-krona,但因其國內無現金化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為解決目前瑞典的支付問題,我們完全能夠窺見其對開發數字貨幣的積極態度。
印度版CBDC:
2022年2月1日,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_( Nirmala Sitharaman周二在她的預算演講中表示,印度計劃在4月份開始的2023財年推出央行數字貨幣(CBDC)。
D. 我國出過1000元面值的人民幣嗎是什麼時候出的
在網上流傳著很多說法,是第五套人民幣中,會出現500或者1000元面額的紙幣。然而第五套人民幣推出了這么久,始終不見大面額紙幣出現,到現在最大的仍然是100元。不過在歷史上,我國還真有過千元紙幣,而且還有不少。
根據相關記載,我國只有在第一套人民幣中,才發行過千元幣。當時國家剛剛成立,各地印發的紙幣都有差距,12種面額的紙幣,總共有60多種方案。當時的1000元面額,足足有6種不同的方案。
從建國到現在,中國一共有五套人民幣,現在前四套大多數已經停止流通,變成了收藏品。尤其是第一套,十二珍品、四大珍品,有著千奇百怪的稱號。其中最珍貴的是萬元牧馬圖,號稱史上最牛人民幣,市面上可能不足兩位數,9品以上的只有個位數,現在拍賣價值單張可能要上百萬。
因為第一套人民幣方案眾多,真正能夠集齊全部方案,並且保證品相在8或者9以上,可能只有一兩套。在收藏界的價格,甚至可以說是“天價”,用無價之寶形容都不為過。當然,其他人民幣也有收藏價值,根據品相、版號、套裝,價格也有差距。
E. 中國有幾種貨幣
1種。人民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不是Y加一橫「¥」。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69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間舉行的會議上透露信息:將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議認為,在中國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權重為10.92%,決議已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
(5)中國出了個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幣(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
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
F.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一種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的貝類貨幣;
出土於河南殷墟婦好墓等地,年代為公元前19至前16世紀,距今約3500年以上。
經過加工的天然貝幣形體一面有槽齒,貝幣光潔美觀,小巧玲瓏,堅固耐磨,便於攜帶。
這類海幣主要出產於我國的東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業交流的情況。
拓展資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
先秦時期的貨幣,各諸侯國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制各異的刀幣、布幣、環錢。秦統一中國後,中國貨幣主要以環錢為主要形制。
到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G. 中國史上最早出現的貨幣是什麼
中國史上最早出現的貨幣是貨貝,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貨幣。
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都與「貝」有關。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
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7)中國出了個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
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中國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以後又經歷了秦、唐、漢、魏晉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
H. 中國使用過哪些貨幣,其中使用時間最長的是哪個
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發展文化,在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玳瑁、刀幣以及秦半兩錢和漢五銖錢,還有開元通寶和宋代交子等等。在我國歷史中使用過的貨幣最長時間的就是漢五株錢,它的名字和它的重量是一樣的,五銖錢就是重五銖,而且錢幣上還標有五銖兩個字。
後來在唐高祖武德年間為了方便管理錢幣就廢除了隋錢,仿照了西漢五銖的規范鑄造了開元通寶。在我國歷史上除了以上幾種錢幣還有大觀通寶、崇寧通寶以及正隆元寶、洪武通寶等等。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鑄造的錢幣,還有永樂通寶、康熙通寶以及乾隆通寶等等。這所有的錢幣都是仿照了當時的秦半兩原型而製造出來的,這些錢幣的特點都是圓形,中間有一個四方的孔,在錢壁的邊上都會註明朝代的貨幣名稱。
I. 中國自古至今出現過很多種貨幣,具體都有哪些種類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貨幣的發展歷史長達千年,而隨著貨幣的發展,貨幣的類型也發生過好多次的變化。而現代貨幣,以紙幣和硬幣兩種為主。而在古代這么多年裡,貨幣的種類可是非常多,按照材質我們可以分為紙幣、金幣、銅幣、鐵幣等等;按照製作的工藝,又有澆鑄幣和沖壓幣之分;而按照形狀分的話,更是有各種性狀的貨幣,比如刀幣、布幣、圓形方孔的開元通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