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為什麼跌得像股災
❶ 中國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你好,股市暴跌的原因一般有以下:
一、事件驅動
事件驅動所謂的事件驅動也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引發股市短時間大幅度的下跌,這一類型的暴跌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就會跌到位,然後再進行反攻。針對這樣的暴跌,投資者要做的就是泰然處之,不要因為暴跌產生恐慌,盲目的進行割肉,避免割肉在地板上。可以耐心的持股,等待市場的反彈到來。
二、資金驅動
資金驅動就是因為部分的資金抽離市場引發股市的大幅下跌。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的資金進入和流出會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以維持市場正常運行,而一旦兩者的平衡打破就會造成市場的急速運行,當一批資金進入就會引發股票上漲,相反的,一批資金流出也會導致市場下跌,而股市中我們又常常會發現連鎖反應,一批資金導致股市下跌,而股市下跌就會連帶其他資金流出,當一批批的資金綜合到一起,效果加倍,當流出資金較大的時候就會引發股市的暴跌。一般情況下,股市在上漲到一定的漲幅的時候,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在指數或是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因資金流出引發的暴跌,一方面幅度往往會比較大,另一方面調整的時間周期也可能會比較長,作為投資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止損止盈的准備,盡可能的保護好已經到手的利潤,做好利潤兌現,落袋為安,如果操作錯誤,就要及時的向市場認錯,並糾正錯誤。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❷ 為什麼我們的股市可以一意孤行,一直漲大盤,個股都開啟了股災模式還在繼續下跌
其實炒股的收益不是通過大盤指數來體現的,首先大盤指數的編制,就是更多地體現了大市值大權重的股票的地位,比如大金融、白酒等股票裡面,有些股票市值非常大,因此在指數裡面占的權重就大,這些股票的漲跌,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大盤指數的走向,但是有很多投資者更喜歡交易小盤子股或者細分行業的股票,這些股票相對來說就對大盤指數造成的影響小的多,如果某一天或者某一段時間,市場風格是大藍籌大白馬的股票漲的好,而中小盤子股票表現差,那麼我們會看到大盤指數漲的非常好,而持有中小盤股票的投資者天天像在經歷股災一樣,相反,行情輪動到中小盤股票上了,也會看到大盤指數不怎麼漲,但是市場賺錢效應卻比較好的局面,因此,炒股還是應該輕指數重個股,畢竟賬戶的收益是靠一支支個股堆起來的。
❸ 2005-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暴漲原因:
1、2005年中央政府與證監會聯合出台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為股市的上漲騰出大幅空間,為暴漲提供了前提條件。
2、2008年的奧運會為人民提供了信息保障,減少了流動性風險。
3、由於有進入股市的前提條件,也有退出的保障,券商,老基金,保險基金第一波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第一步上漲。
4、人民幣升值,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可獲得巨大的人民幣升值的利益,大量外資湧入房市和當時只有1000點左右的股市,等待人民幣升值。
5、QFII持有大量國內有價證券資產,大量境外資本湧入中國推動了股市的上漲。
6、國內基金規模的擴大,大量新基金發行,基金發行募集到的資金大量投資於股市
7、民間儲蓄力量也湧入股市,推動了股市的上升。
暴跌原因:
1、 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暴漲後股票價格嚴重高於股票實際價值,股市下跌是價值規律
2、 股指期貨的推出,重大利空消息,因為股指期貨是個看空機制
3、 2007年4月起開始顯現通脹壓力,政府不斷調高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存貸款利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打壓股市勢頭過猛上漲
4、 大小非解禁,緊隨其後IPO解禁開始流通,再加上新股大量發行,使市場上股票嚴重供大於求,擴容壓力之大對股市來說難以承受
5、 5.30事件後,外資紛紛撤資,轉入房市或退出中國金融市場
6、 台灣大選,外聯公投等政治因素的影響
7、 受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影響和拖累,造成持續下跌
(3)股市為什麼跌得像股災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發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樣,但一般都要經歷5個階段。
休眠階段:
此階段了解證券市場的人並不多,股票公開上市的公司也少,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發現,即便不算潛在的資本增值,獲得的股利都超過其它投資形式得到的收益,於是他們就買進股票,但開始還是小心謹慎。
操縱階段:
一些證券經紀商和交易商發現,由於股票不多,流動性有限,只要買進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價格。只要價格持續高漲,就會吸引其他人購買,這時操縱者拋售股票就能獲取暴利。因此,他們開始哄壓市價,操縱市場,獲取暴利。
投資階段:
有些人通過買賣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資本增值,不管已經實現了的或還只是帳面上的,這些暴利的示範作用都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機行列,投機階段就開始了,股價大大超過實際的價值,交易量扶搖直上。新發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額急購,吸引了許多公司都來發行股票,原來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獲利,於是擴大了上市股票的供應。
崩潰階段:
到一定時機,用來投機的資金來源會枯竭,認購新發的股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頭腦靜下來,開始認識到股票的價格被抬得太高了,與本來的價值脫節得太厲害。這時只要外界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會動搖,然後價格開始下降。
成熟階段:
在股市下跌之後,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使公眾對股票市場重新恢復信心。這個時間的長短視價格跌落的幅度,購買新股票的刺激,機構投資者的行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這些人虧了大本。他們只留著作長期投資,寄望於將來價格的回升,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也擴大了。
這樣成熟階段就開始了這里股票供應增加,流動性更大,投資者更有經驗,交易量更穩定,雖然股價還是會波動,但不像以前那樣激烈了,而是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上下波動。
❹ 為什麼大盤指數漲了那麼多,很多個股都跌的比股災還低
大盤漲個股跌實際就是二八分化,一般這種現象出現在大盤經過一波上漲的相對高點,這種現象的成因主耍是市場資金鏈無法維繼造成。
當大盤在資金的推動下上漲了一波,推動大盤上漲的資金自然就會有休整換手的需求,因為資金並非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這時大盤就會出現調整或橫盤滯漲的走勢,而沒進場的場外資金在這相對高點亦會表現出謹慎觀望的態度不敢冒然入場,場內低位籌碼在大盤出現上漲停頓橫盤或調整時多數會選擇獲利了結先行出局,這時問題就出現了,在市場沒有明顯資金增量入場的情況下,大量獲利盤拋售離場,場內資金越發捉襟見肘個股就開始出現下跌現象,個股一旦開跌很快就會產生蝴蝶效應,這時還在猶豫是否離場的股民也會果斷選擇拋售出局,大盤無法承壓也只能順應市場反手做空應聲而跌。這就是大盤一旦出現橫盤滯漲或大盤獨好的現象時大概率會出現變盤的主因,這實際是一種惡性死循環。
所謂的二八分化也就是從這里衍生而來,就是前面說的大盤漲個股鐵,由於某些大機構或某些神秘力量不想讓大盤走勢出現過於劇烈的震盪,在個股普跌的情況下轉而拉動指數權重股或大盤藍籌股以維護大盤的穩定,這時就出現我們所看到的大盤紅火個股卻綠意盎然的A股奇觀。
一旦出現這現象奉勸大家最好是先行出局靜觀其變,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只要資金在手機會時時有。
❺ 此次股市為什麼會大跌求專業人士解答……
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
本次股市大跌的直接原因是美聯儲加息預期+人民幣迅速貶值+股災+PMI創新低。
(1)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全球資金迴流美國;
(2)8月11-13日,人民幣速貶4.6%,掀起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潮;
(3)6月15日以來股災對中國經濟的負反饋;
(4)8月PMI初值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經濟進一步下滑;
(5)投資者信心急劇下滑。
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
本次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各國只刺激不改革的後果以及中國實體經濟的衰退帶來的全球需求缺口。
次貸危機後,各國主要依靠貨幣和財政刺激經濟,實際改革力度有限,且各國經濟復甦進程和貨幣政策周期不在一個軌道上。同時來自中國的需求持續下滑,改革前景 迷霧重重,當前放眼全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彌補中國經濟衰退帶來的全球需求缺口。而近期互聯網+正在擠泡沫,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工業4.0改革的進展遠 遠未達預期,最終效果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我們如何應對?
■改變心態:不要期望於在股市裡發財致富。每個人進入股市都是想賺錢割韭菜的,如果你沒有找到屬於你的韭菜,那麼可能你就是別人要收割的韭菜了。這時候不要戀戰,認輸出局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掌握技能:學習經濟、金融、證券等基礎知識,學會分析宏觀、中觀經濟面,學會分析單個金融產品的基本面。掌握投資技能,提高投資成功率,並學會做資產配置,分散投資於風險和收益匹配的金融產品。
❻ 最近股市是怎麼了,數據沒怎麼差,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這是因為打仗的原因才會造成股市大跌的,全國經濟動盪,股市也不避免不了。這時候應該少出手,保持冷靜,不要盲目抄底。
❼ 最近股市超級暴跌是怎麼回事
最近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還是跟國家限電限產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這樣直接導致了很多原材料的上漲,這樣對於很多企業,特別是小企業來說,是很難經營的,所以出現這種股市暴跌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❽ 最近股市暴跌,根本原因是什麼
暴跌原因就是因為前期暴漲,股票市場就是這樣,暴漲後必然暴跌。前期一直暴漲,失去理性暴漲,好像都是理所應當的,現在暴跌了就很多投資者來問,原因一個,因為虧錢了。
我在網路中看到一個老師對暴跌的原因分析,你可以去看看,網路 NEW星星 老師網易博客,這位老師牛人 他對大盤暴跌前和昨天抄底都准確預見,操作牛,對大盤判斷特別准確。
❾ 為什麼中國股市長期跌天天都是股災
股市漲了這么多了,你竟然說天天跌,可見的選股能力有問題,並不是股市有問題。如果在選股上確實不好決定,可以買基金或者定投ETF基金。
❿ 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面對股市的「跌跌不休」,大部分投資者的財產都急劇縮水,購買力降低,有人發出疑問:a股市場究竟怎麼了?底部在哪裡?未來的走勢會怎樣?
在目前的情況下,各路精英都紛紛出來表態,從各個方面探尋市場底部究竟在何處。但仍無人敢說,下跌已經結束。包括很多機構投資者都看不懂現在的股市,前期唱多的證券公司也變得更為謹慎。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多數專家和業內人士都認為,在諸多下跌的因素中,最主要的還是人們對宏觀經濟的擔憂。國際機構瑞士銀行的證券研究部主管梁忠表示,真正導致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在於近一輪宏觀經濟周期高峰已過,美國次貸危機使得我國內外部經濟環境不樂觀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易方達等基金也表示,當前的市場或反應了中國經濟轉軌的必然途徑,即由粗放的、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逐步轉變為集約的、以消費為主導的內生型經濟。一旦成功轉型,我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將更加持續。但是,經濟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過程中,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將在所難免。
6月19日,世界銀行預測,中國2008全年的gdp增長率將達到9.8%,經濟增長率放緩到一個更可持續的速度。而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冰雪、地震、美國次貸危機、石油價格節節攀升等諸多嚴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為10.4%,較此前有所回落。根據相關的推算,我國gdp增長率的變化與上證指數變化率的相關度達到0.71。我們知道,如果兩者的關系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那麼相關度則為1,而0.71的相關度已經足夠顯示gdp增長率的變化與上證指數變化率的相關性是比較大的。從邏輯上講,宏觀經濟的放緩,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造成不良影響,因而也影響了股票的估價水平。
今年以來,隨著股改限售股解禁數量的逐漸增加,市場比較普遍的觀點是,限售股的大量解禁對市場形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少人甚至認為解禁股大量上市是今年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這方面,吳曉求、劉紀鵬等當年參與股改制度設計的學者認為股改總體成功,但存在大小非「鎖一爬二」制度設計上的後遺症。
有些學者進一步反思股改說,當時非流通股應立即流通,或者應要求延長鎖定期到10年,也有學者認為大小非歷史持股成本低,因此要求徵收大小非所減持股份獲利部分的高額資本利得稅,以制約大小非流通速度,減弱其減持行為對股市的壓力。
對此,也有一些業內人士持不同的觀點。天相投資董事長林義相稱,至少從數字上看,大小非根本不是這一輪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們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
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也認為,大盤暴跌與大小非減持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我國股市從2005年底漲到2007年10月份,由於泡沫不斷催生,市盈率達到65倍以後,泡沫一定會破。
業內人士表示,2008年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期,因為產業資本加入進來,股市估值體系會逐步形成,未來會在眾多理論基礎之上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