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交貨幣會宣傳
⑴ 社交軟體行業的共性難題
社交軟體行業發展前景分析------以微信為例
一、微信產生的背景及歷程 QQ是一種基於熟人圈子的社交工具。
由於移動QQ繼承了完整版QQ幾乎所有的特點,因此可以將其看做是QQ在移動通訊工具上的變體形式。
初期的QQ嘗試基於陌生人社交進行業務的開拓與壯大:陌生人的條件查詢、視頻用戶查詢、QQ群查詢等方式無往不利,搶佔大量的市場的同時,也為單對單的IM交流工具加入社交元素。
但是隨著互聯網業務的不斷發展,QQ也越來越多元化與生活化,其導致結果就是現在的QQ更多是的作為一種基本的溝通與交流工具,使得其更加趨向於熟人之間的社交方式,而弱化了陌生人社交。
從六度空間理論分析QQ——隨著社會節奏加快以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虛擬社交超過現實社交成為主流的社交方式,其結果就是:
現實社交的弱化導致六度空間外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層級增加
QQ等常用即時通訊軟體都是基於熟人的圈內社交方式無法起到突破空間維度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愈發凸顯
因此,雖然QQ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但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社交需求。騰訊需要一種新的基於陌生人的社交體系,以此來滿足人們突破溝通層級,進行更多社交活動的慾望。
這便是微信產生的背景。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過網路快速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動客戶端的聊天軟體。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元的方式聯系。作為一款騰訊出品的免費軟體,截至2012年3月29日,微信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億。
圖1展示了微信的發展歷程:
圖片一
二、市場概況及優勢機會
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戶破1億,耗時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戶破2億,耗時縮短至不到6個月。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戶達3億,時間進一步縮短至5個月以內,而且仍在加速普及中。
據2013年Q3統計數據,中國移動IM累計賬戶數中微信佔到30.3%的份額,( 數據來自艾瑞咨詢 )僅次於其大哥手機QQ。2013年第3季度中國移動IM市場活躍賬戶數市場份額中,微信佔到了35.90%的份額。據騰訊2013年Q3財報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並月活躍帳戶數達到2.719億,比上一季度增長15.3%,比去年同期增長124.3%2。
1. 優勢
a.價格優勢
微信吸引客戶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免費的。微信完全免費,使
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會收取費用,在使用微信時產生的上網流量費是由網路運營商收取的。而且微信對講不存在距離的限制,即使是在國外的好友,也可以一起使用微信對講。
微信採用雲技術,如果只瀏覽文字、圖像、視頻、語音信息,而不下
載,對流量的消耗遠小於手機版飛信,5元包月20M流量可以發送幾千條「微信」,而「微信」好友是通過郵箱和QQ號碼來登錄界面的,不受運營商的限制。圖片、語音和視頻優化,1M可發約1000條文字信息,1000秒語音信息,約1分鍾視頻信息。後台運行只消耗約2.4K/小時。
b.功能優勢
微信的發展主要歷經了以下幾個過程,首先是實現平台化,即打通QQ、郵箱、手機通訊錄、微博等產品,幫助用戶整合和管理關系鏈。然後是社交的多維化,打造並管理多維度的熟人與陌生人並存的社交關系圈。另外的一個過程就是創新生活方式,主要發揮的功能包括語音對講、LBS交友、動感表情等。
微信無論在細節還是功能方面,都具備可圈可點的亮點,正是這些產
品功能
上的特色,在早期吸引了初期用戶,這是基礎。在後續的產品改進中,
每個版本的微信在品質方面,都有著傑出的創新。
c.戰略優勢
QQ 毫無疑問擁有一張全世界互聯網公司都羨慕不已的關系網路,藉助
已存
在通訊錄網路,可以免去自己在培養用戶的同時,再去發展一張用戶之
間的關系網的成本——而直接藉助這張網去輻射用戶。同時,接受QQ消息、QQ郵箱WEB端的直接推薦等方式,直接推動了微信的成長速度。
微信誕生時間雖然晚於米聊一個月,但這個時間也早於其他移動通訊軟
件,首先在時間方面占據了一定優勢;而且微信在後來的版本中一直保持專注姿態,無論平台版本還是功能擴充,每個大版本都有質的變化。而其他產品,如米聊,米聊所屬公司小米,此時正將精力投放於小米手機身上,從而
分散了自身精力也忽略了微信的殺傷力。
無論是騰訊內部的工作人員,還是外包服務的產品推廣公司,對微信
的市場
推廣工作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工作。從此前微信傳播過程中的載體、內
容、方式、創意等方面來看,騰訊公司在市場營銷這一塊的宣傳推廣,也直接促進了微信的成長速度。
微信產品開發者張小龍每個禮拜都會特意搜索用戶對微信的反饋信息,對於有價值的新聞和博文,都會仔細閱讀;同時其在微博上針對用戶提出的疑問和批評,大多情況下也會親自解決回復,所以微信在對用戶了解和服務提供方面,也為日後微信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微信產品開發者張小龍每個禮拜都會特意搜索用戶對微信的反饋信息,對於有價值的新聞和博文,都會仔細閱讀;同時其在微博上針對用戶提出的疑問和批評,大多情況下也會親自解決回復,所以微信在對用戶了解和服務提供方面,也為日後微信的發展打好了基礎。
機會
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無可置疑的大機會。和PC相比,手機更像是用戶身
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工具,這意味著手機能夠對用戶形成更高的粘性。問題在於,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極少能夠有成功的移動產品。新浪微博的手機客戶端用戶也許同樣不少,但其主要依託於PC端,而微信所有的流量都來自手機,是個純粹的手機應用。微信對於騰訊來說是個驚喜和稻草,讓這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切入手機的方式。
微信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都屬於智能系統,而中
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將超過9.3億,智能手機普及率超過35%,2011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年增長率為8%。智能手機呈現猛烈增長趨勢,中國城市居民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達35%,從操作系統來看,2011年10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市場據有率超過30%以上,較9月再度增長1.1%,也就是說安卓用戶是9億乘以30%=2.7億用戶。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加起來的用戶接近4億用戶,
而微信目前只有1億用戶,將來會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市場前景廣闊。
三、產品定位 1.微信的產品定位
作為一款定位於移動端的移動通訊軟體,微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低內存、低流量
界面簡潔、功能多元、平台化明顯
具有國際化特點
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
趨同性溝通趨勢,同步與非同步相結合
對於其特點的前兩點就不做具體分析,現在簡單地介紹微信特點的後兩點:
a.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
半熟社交:現實中完全陌生的群體,由於同種興趣愛好、相同價值觀,通過網路頻繁互動交流的社交方式叫做半熟社交。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德寰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概念:半熟社會。他認為「移動互聯網社交應用正在構成一種新型的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你們彷彿很熟悉,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所有這一切,都形成了你們交往的『社交貨幣』。你們彷彿又不太熟悉,也許到老的那一天都沒有見過面,也許並沒有太大的見面的慾望。但他彷彿你周圍的空氣,通過他你印證了自己的存在。」
微信提供的社交平台,正迎合了現代社會人群的社交心理,朦朧之間,微信已經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熟人與陌生人並存與轉化的社交關系圈。
圈內社交:根據現實所處的社交人脈,建立不同類型的社交圈,並且與之互動的社交方式叫做圈內社交。
QQ起初是一款基於陌生人的社交工具,但是由於整體發展趨勢的必然性,漸漸地轉變成為了一款基於特定圈子的社交工具,這是QQ平台化的運營模式所確定的。
當圈內社交的市場進入飽和,半熟社交必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騰訊本身也在一直在思索如何的重新打造一個基於陌生人的社交平台,從沒有成功的人海網到如日中天的微信,無不是針對半熟社交,定位都是為陌生人之間提供交流的工具。
因此,由於微信本身定位於此,必然會存在側重半熟社交,弱化或僅僅維持圈內社交的特性。
b.趨同性溝通趨勢,同步與非同步相結合
所謂趨同性溝通指的就是基於同種溝通媒介在未知的情況下選擇溝通對象的的溝通方式。
因為用戶在在溝通之前都是以自願加入某種相同屬性溝通媒介為前提——比如說同時搖動手機、同處某地同時開啟LBS等——所以此種行為可以有效地減少陌生人在交流溝通當中的抵觸心理。
同步非同步相結合指的是微信平台中兩種溝通手段,同步指的是同時做出的動作,比如同時要手機;非同步指的的非同時做出的動作,比如拾取別人已經寫好的漂流瓶。
微信社交的運作模式就是通過包括趨同性在內的多種預設機制(詳情請見
5.2)弱化陌生人之間的抵觸心理,同步與非同步的多元結合豐富了社交方式與手段。
四、消費者特徵及偏好
由於微信現在暫時僅存在於智能手機平台,相較於騰訊旗下的其他產品,其用戶定位暫時較為高端。但在這能夠代表微信將不會涉足低端手機市場嗎?這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其原因有三:
現階段還未有類似微信具有LBS功能的移動客戶端通訊軟體涉足到低端手機市場
一二線城市用戶市場飽和,三四線城市中低端用戶增長將會成為左右市場份額的關鍵
由於資料來源有限,QQ平台對於微信的戰略布局不甚明了
當然,如果微信打算布局低端手機用戶市場,也會存在著低端平台技術應用、舊有平台用戶流失等技術與運營層面的挑戰與風險,這都是需要全盤考慮與規劃的。
a.微信的用戶導入版塊
按照最新的微信4.0版本劃分,其用戶群體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如圖2所示:
圖片二
根據圖2中所顯示的數據,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QQ好友通訊錄以及手機通訊錄的用戶導入方式屬於圈內社交
搖一搖、附近的人、漂流瓶的用戶導入方式屬於半熟社交
二維碼導入由於其公開的平台包括QQ平台、微博平台,因此裡面既有圈內社交也有半熟社交
微信是一款強半熟社交弱圈內社交的移動通訊軟體,這就表明對於QQ好友以及手機通訊錄,微信只是起到簡單的維系、便捷的溝通互聯的作用,其著力點應當是其他陌生用戶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陌生人—熟人之間的轉化。 那麼分析這些陌生用戶群體,可以發現他們有以下典型需求與特徵: 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他們依賴互聯網的生活方式
他們具有強烈的社交慾望
他們想要通過微信滿足自己的以下幾個方面:
維系已經存在的好友關系
嘗試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滿足對陌生的好奇,獲得新奇的生活樂趣
⑵ 為什麼虛擬貨幣與社交憑證非常重要
社交憑證代表了你的關系網,關系網越大,你的機會也就越大。至於虛擬貨幣,那就以比特幣的為例子給你講解一下吧:
比特幣是一個共識網路,促成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系統和一種完全數字化的貨幣。它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對等支付網路,由其用戶自己掌控而無須中央管理機構或中間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很像互聯網的現金。比特幣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傑出的三式簿記系統。
⑶ 社交貨幣是什麼意思 秒懂百科
有個概念叫「社交貨幣」,意思是說,社交貨幣就像用錢買東西一樣,能讓你獲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好評和好印象。你可能會說,那社交貨幣不就是談資、共同話題的意思嗎?有篇文章說,其實社交貨幣更全面地體現了人與人交往的特徵,只要能是能讓人關注、好評或者點贊的東西,都能叫做社交貨幣。比如說,你發個自拍,朋友點贊了,這個自拍的照片就是你的社交貨幣。
⑷ 數字人民幣開始走進百姓生活,數字貨幣將會如何改變百姓們的生活
數字貨幣會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數字貨幣能夠適應網路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效率。
⑸ 你認為馬斯克為什麼要推廣比特幣和狗狗幣
2 月 19 日,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推特表示,比特幣的流動模式比現金更有趣,特斯拉(購買比特幣)的行為並不能直接代表我的想法,對於所有標普 500 的公司來說,這都是一次有風險的投資。
馬斯克還表示,「我不是一個投資者,而是一個工程師,除了特斯拉,我不持有任何公開交易的股票。然而,當法定貨幣的實際利率為負時,聰明人會去看別處。
比特幣幾乎和法定貨幣一樣不靠譜,注意我用的是『幾乎』」
計算著別人的錢特別有意思,感覺好像是自己的,哈哈,如果持有的幣能像BNB一樣暴漲,是不是能夠躋身進去呢?
哈,又做夢了,該醒醒了!
⑹ 社交貨幣指的是什麼
社交貨幣源自社交媒體中經濟學(Social Economy)的概念,它是用來衡量用戶分享品牌相關內容的傾向性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利用人們樂於與他人分享的特質塑造自己的產品或思想,從而達到口碑傳播的目的。社交貨幣的觀點認為,在微信和微博上討論的東西就是代表著,並定義了我們自己,所以會比較傾向於分享那些可以使形象看起來「高富帥」或「白富美」的內容。
也可以這樣理解,社交貨幣就是社會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個個體,在獲取認同感與聯系感之前對於自身知識儲備的消耗。
或者說是談資。比如英雄聯盟LOL,就是一種談資,同學、朋友之間通過英雄與游戲,所產生的「大家是兄弟,以後一起玩」的感覺,就是對社交貨幣的消費。而社會歸屬感和與他人的聯系感,就是社交貨幣所購買得到的產品。
(6)為什麼社交貨幣會宣傳擴展閱讀:
社交貨幣的功能:
談資
交流要有話題,話題來源於生活的點滴,而這些東西,有高有低。一本書的內容實際好不好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雲、雷軍、劉強東推薦了,用戶就願意買單,看了之後就會有成功人士的感覺,和別人聊天就會有話題。
社交貨幣換句話說就是談資。那些能夠讓他人羨慕、嫉妒、甚至覺得是自己人的內容,都是社交貨幣。有人總結得很好,他說社交貨幣的功能是:
讓持有同一社交貨幣的用戶互相欣賞與認同;
讓持有低一級社交貨幣的用戶對高一級社交貨幣持有者感到羨慕;
讓持有更高級社交貨幣的用戶覺得自己屌炸天,低一級的都是渣渣。
現階段,知識越來越成為一種社交貨幣,和別人交流的談資體現了自己的口味與價值。
展示
朋友圈相當於每個人的社交貨幣交易市場,分享的每一件事、每一張圖片、每一個感受、每一個評論,都成為衡量你社交貨幣價值的重要參數,朋友們能夠通過這個參數,對社交貨幣的價值進行評估,繼而得出你和他之間的一種對比關系。
建立或增進(購買)社會關系
比如一篇可以傳遞心聲的軟文,或者可以成為談資的軟文,體現了身份的奢侈品,社交貨幣的價值組成包括實際使用價值和虛擬價值兩部分,比如lv包使用價值是裝東西,虛擬價值是體現了身份,健身軟文使用價值是內容本身包含的知識,虛擬價值是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大v在活動中使用價值是談話內容,虛擬價值是聚攏了人氣。
⑺ 人們使用微信紅包的三大主要原因是什麼
1、先入為主、
微信紅包誕生於2014年,2015年春節是大家第一次用微信發紅包,在群里搶紅包,分分鍾感覺自己錯過一個億的時代。從那一年開始,微信紅包開始正式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而在2016年春節,支付寶才成為春節聯歡晚會的獨家互動合作平台。就連馬雲後來都回憶說:微信紅包是騰訊的「珍珠港偷襲」。不過沒關系,後來支付寶奮起直追,也推出了各種玩轉紅包的方式,包括口令紅包等方式。
2、微信的用戶多
說到微信用戶比支付寶用戶多,有些網友可能不服氣了。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春節發紅包不止是年輕人的專利,父母老一輩也會參與到其中,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僅有一個微信賬號,而沒有支付寶賬號,自然而然,微信就成了發紅包的第一選擇。
另外,還和用戶的日常使用習慣有關,比如兩個朋友見面,第一句話肯定是「掃一掃,加個微信」,而不是「掃一掃,加個支付寶」。
3、支付寶用戶轉賬,微信用於發紅包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支付寶錢包總會放入比較大的金額,1—10萬甚至更多,而微信錢包更多的是放零花錢,幾百塊,或者幾千塊,很少有放上萬的。
錢在支付寶中有更多的理財方式,可以直接放在余額寶,也可以做基金定投;支付寶能綁定更多的銀行卡,免提現金額也更高。所以,如果錢多的話,支付寶自然是首選。
(7)為什麼社交貨幣會宣傳擴展閱讀:
微信紅包達到的目的
1、商業推廣的工具
微信紅包就是社交金融的游戲,紅包通過類似游戲的形式傳遞著信息,並扮演了支付渠道的角色。微信紅包一方面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另一方面,社交金融也得益於微信紅包的興起而爆發出更大的價值。
2、社交貨幣的化身
社交貨幣就是社交媒體分享的有價值的信息,人們通過媒介社交活動所產生的反應就是社交貨幣「購買」的「產品」。微信紅包一方面具有傳統紅包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交工具性更強,將貨幣與社交高度融合。因而,微信紅包扮演了社交貨幣的角色。
3、關系鏈接的手段
微信紅包就其完整的過程來說,包括發紅包、拆紅包、曬紅包四個環節。在微信社交媒體中,發紅包的目的無非是傳播信息、構建關系、彰顯影響力。而對收紅包的人來說,享受了爭搶的樂趣,增加了共同話題,還給自己帶來了收益。
⑻ 以我為中心的傳播,缺少社交貨幣對嗎
摘要 不一定,一切的分享和傳播都源自「社交貨幣」
⑼ 為什麼FaceBook發幣會讓世界震動
Libra體系一旦創建,可以隨時帶來全新的顛覆性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什麼?答案是換跑道,由金融跑道切換到零售跑道。Facebook坐擁27億用戶,支付通道被打通,facebook可以不再以金融邏輯去發幣,而是以集合採購的邏輯批發跨國公司的提貨權,這種提貨權是否叫Libra並不重要。
3、一旦完成基礎設施搭建,Facebook隨時可以換一個跑道來發幣,就是最簡單的批發邏輯。就是消費者買公交卡的邏輯。但這個簡單邏輯一旦在一個網路內完成,它實際產生的結果就是發幣。
4、Facebook換跑道之後,能夠給社會帶來的價值:所有新增的Libra對整個市場而言,都是利潤。這個利潤被facebook用戶、Facebook和Facebook合作方三方瓜分,會刺激整個市場的資金行動,創造更多Libra與利潤。其他競爭對手再跟進已經來不及,因為資金是在雲端同步行動的。因此,如果Libra成功,它就是更強大的新美元,就是可以顛覆所有國家金融體系的新貨幣。
5、透過顯現看本質,銀行系統管理的是賬號。Facebook 也是。其他互聯網平台同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