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貨幣現在怎麼樣了
❶ 美國經濟危機 現在美國的福利 貨幣 月薪 都降低了么
我在美國一國際學校做教師。因美國經濟危機,我們學校今年凍結了所有教師的工資。但也沒有降低任何教師的工資。福利也是和從前一樣。
有點令人可惡的是房價跌了這么多,房稅卻一如既往。
❷ 現在是美國金融危機,所有貨幣都下降了。誰知道什麼時候歐元才會再升高
中國經濟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難 金融海嘯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登陸,面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全球正在採取救市措施。在我國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走向如何?我想談幾點看法。 經濟下行難以逆轉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以此來推算,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因此許多人對中國經濟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勢表示擔憂。 實際上,經濟下滑已經相當嚴重,根據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電量增速已經滑落至3%,1~9月用電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經驗值,這個用電量水平對應的經濟增速應該至少在9%以下。 主要問題在於出口和投資貢獻下降,其中出口貢獻下降了0.9個點。 現在看來,經濟下行加劇正在進行中,很難判斷何時見底,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一旦發生,底可能是一個很長時期。 從金融動盪到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會存在一個滯後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個很困難的時期。 四大因素影響通脹壓力 國內9月份CPI上漲4.6%,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PPI與CPI雙降之後,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脹形勢如何? 其實,CPI回落主要是翹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國際商品市場近期大幅下跌。當前國內通脹壓力減輕,四季度通脹有望繼續回落,但2009年通脹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本回答屬◇蓶чī℡ 版權,謝絕粘貼} 西方國家兜底式規模空前的救援計劃,始終是未來中長期內引發通貨膨脹的潛在源頭。就國內來看,幾個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糧食等初級產品的價格會否震盪後返身向上。因為市場流動性疏緩後,資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新的產業亮點的話,只可能有三個去向,消費信貸、新興市場和能源等資源市場。如此一來,商品市場反彈,從而對PPI產生新的推力。 2、財政能力的減弱將迫使政府放鬆價格管制,從而使積壓已久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 3、製造業大量企業倒閉後,製造品的供給層面將產生新的通脹壓力。 4、不得不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從貨幣供應層面推動物價上漲。 企業最大壓力是外需驟降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增長11.4%。這一數據反映出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加劇,增速回到個位數是大概率事件。 企業面臨四大壓力:匯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外需驟降。如果歐美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對於一個出口已經佔到GDP40%的國家,是致命的。 現在看來,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穩,主要是上半年訂單延續,而1~9月美國金融危機還沒有從市場明顯擴散至實體經濟層面,美國經濟還維持2%的增長。但是9月份後期,雷曼事件後,感覺明顯不一樣了,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防火牆被沖垮,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將進入顯著衰退,溢出效應波及全球,中國出口很不樂觀。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個位數增長。 明年人民幣貶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92%。9月份外匯儲備增加214億美元,遠低於當月29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總的看來,7、8、9這三個月資本流入下降很厲害。金融海嘯過後,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應該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發生。 美國經濟去杠桿,消費信貸會大幅萎縮,與之對應的新興市場出口模式的經濟前景悲觀。同時,變賣資產大量資本撤離去回補母國金融機構的損失,滿足去杠桿的財務調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趨勢延續下去,不排除中國外儲2009年中期後出現下降的月份。 事實上,2007年,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既有經濟模式的盡頭,勞動生產率的進步已經出現明顯拐點。在中國新的模式出現以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空間已經耗盡。 這一點,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了明顯貼水。2009年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國製造業很脆弱 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呢? 在我看來,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中國製造業都是大進大出的結構,資源和市場都捏在美歐的手裡。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得承受原材料價格上升這種輸入型通脹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又無法將成本壓力外移,因為全球製成品的定價權不在中國,盡管中國被冠以「世界工廠」或者「世界車間」。但現代製造業價值鏈的兩端都不在中國掌控,研發、原材料采購、品牌設計、銷售渠道管理、售後服務、零售壟斷巨頭等等高附加值領域都在美歐手裡。中國製造業只是拿訂單幹活,並不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 這樣的結構非常脆弱,資源和市場雙向一擠,必然是企業大量倒閉。 要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 中國是否存在新的增長點支撐經濟呢?對於這個問題,要傷筋動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宏觀上看,主要是調節投資和消費的結構,通過加快資源性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力度,通過加快居民、政府、企業以及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財富分配上的調整,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微觀層面上,企業所謂轉型也好,升級也好,都不準確,並不是把我們勞動密集型趕走,內遷,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問題是處於價值分配鏈的低端,在國際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問題關鍵是做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只有向兩頭延伸,如原材料采購、研發、物流、倉儲、銷售網路、品牌等,才能創造出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從而也就達成了與宏觀目標的一致。
採納哦
❸ 現在美國與及歐洲國家的貨幣是怎麼發行的呢還是被國際銀行家給控制么
貨幣戰爭只是一本小說,萬萬不能當真,他頂多為你提供思考角度,順著這個角度去尋找論據來佐證,貨幣發行一直就是國家授權,不是銀行家想怎樣就怎樣的
❹ 現在美國的美元是第幾代錢幣
現在的常見美元是綠色庫印和綠色編號的Federal Reserve Note,也就是聯邦儲備券。
聯邦儲備券從1928年正式發行,到目前為止經歷了4次大改版,第一次是1928年發行,下圖這個樣子
很多人說,這不就是小頭版美元嗎。確實很像,但注意左側黑圈裡是數字4不是D,第一代聯邦儲備券是用12個阿拉伯數字來代表聯邦儲備區的,而不是用12個英文字母,只有1928年版的小頭美元有這個特徵,所以收藏圈裡管這個叫數字版美元。
之後到1996年這68年時間里,發行的美元就是大家常見的小頭版了(1990年美元加入了安全線設計,其實美元看似從1928年到1996年之間沒有改版,但其實小修改還是很多的,比如顏色深淺差異,紋飾,人像的細微改動,票面上的法律說明文字什麼的)
小頭版之後是大頭版,目前是發行的是彩色版。
❺ 關於美國貨幣的問題
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至於現在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吃老本噻。
❻ 現在美元和人民幣相比怎麼樣
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上漲。至此,人民幣已經連續4天顯著升值,走勢是這樣的:

上圖是人民幣對日元的走勢,最近日元比較弱,人民幣略有升值。
由此可見,這一輪美元匯率的突然貶值,跟特朗普新政受阻有關,而中國希望中美貿易走向平衡、教訓「換匯黨」,所以樂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但與此同時,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以對沖可能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影響。
美元的弱勢,可能激發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國際價格的反彈,並帶動國內有色股反彈一波。
❼ 現在全球貨幣集體放水,美國更是做到了QE3 ,如果現在美元開始升值會怎麼樣
全世界的貨幣會迴流美國的,買入美國資產,而黃金下跌。商品也可能下跌。美國債務負擔加重.
❽ 美國經濟現在怎麼樣
對於美國經濟,年初預測通常稍顯樂觀。一些預言者相信,美國經濟步入了高速復甦期。情況果真如此嗎?一個加速復甦的美國對世界經濟、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影響?美國經濟動能增強從近期公布的幾個關鍵數據來看,美國經濟確實有動能增強的跡象。首先,美國商務部上個月末發布2013年第三季度美GDP第三次預估數據,增幅達到4.1%。如果從2012年第四季度算起,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連續4個季度的增幅可謂節節攀升:0.1%、1.1%、2.5%、4.1%。第四季度是美國傳統的購物季,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人消費意願較高。盡管官方的首次預估數字要到1月30日才發布,但基本可以預判,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會比較好看。從失業率來看,去年12月的最新失業數據一般到美國時間10日發布,有分析師預計,該數據應該與去年11月底7%的失業率大體持平,甚至可能進一步好轉。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就業服務公司8日公布的報告就顯示,去年12月份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創13個月新高。再看物價指數。美國一直保持低通脹的良好態勢。根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去年11月美國能源價格經季節調整後環比下降1%,扣除能源價格後,當月食品價格環比僅上升0.1%。截至11月的12個月里,美國消費價格漲幅為1.2%。這樣的物價漲幅符合美聯儲認定的「適當」空間,是經濟健康穩定的體現。更讓人確信的證據是,去年底,美聯儲宣布將從今年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規模,標志著已實施5年的量化寬松政策(QE)退出大幕正式拉開。種種跡象說明,美國經濟動力增強。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面對新年時也信心十足地公告民眾,今年將是美國經濟獲得「突破」的一年。但有些專家對美國經濟卻並不樂觀。經濟學家林毅夫日前表示,盡管經濟復甦,但美國這些年卻沒有真正推行結構改革。歷史上,美國經濟每次嚴重衰退後7%至8%的反彈式高速復甦在這次並沒有出現。美國經濟當中最大的失衡,即債務失衡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只不過現在人們不像幾年前那麼關注這個話題了。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幅為2.6%,高於去年的1.6%。世界銀行對去年和今年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測是2%和2.6%。美聯儲的最新預測是2.8%和3.2%。綜合看,這樣的增幅還算不上「高速」。但不管怎樣,目前大家對美國經濟在新一年的走勢普遍看好。對中國而言喜憂參半一個復甦加速的美國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從世界經濟的角度,美國復甦是個好消息。美國依然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其在全球經濟總量仍占逾25%。美國經濟向好,意味著美元升值,美國需求增加,美國經濟對世界的外溢影響將多一些正能量,帶動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增長,這兩年新興市場整體的「大減速」情況可能有所緩解。但話又說回來,前些年美國經濟危機和衰退後採取的應對措施,已經對外部世界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像巴西、印尼等新興市場經濟的經濟動盪和幣值波動與美國不無關系,需要這些國家花費相當長時間來化解。對於中國經濟,美國加速復甦令人喜憂參半。這主要可以從3個渠道來分析。先從貿易渠道看,美國復甦將拉動美國的消費。作為美國的最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預計可以保持穩定甚至增長。這對加快轉型、穩中求進、把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軌道的中國經濟顯然是個利好。從金融渠道來看,美國經濟向好將推動美元升值,拉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這會增加中國從國際市場購買資源的成本。但從雙邊匯率關系看,人民幣對美元預計還將維持穩中有升的中長期走勢。近兩年,盡管「匯率戰」悄然淡出輿論熱點,但這並不說明匯率問題不再是中美之間的一個博弈點。事實上,中美雙方都在實時盯緊對方的匯率走向,保持相對默契。而一旦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壓力增強,國會就會有人出來炒作匯率事件。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全球治理的博弈將受到影響。回顧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中美兩個大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合作與較量,許多戲劇性的時刻令人印象深刻。美國先是向中國伸出橄欖枝,拉攏中國幫助化解金融危機,把二十國集團抬升到全球經濟合作首要平台,另外,許諾提高中國在IMF和世界銀行等核心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當危機漸漸退卻,美國落實承諾的意願明顯下降,例如轉移IMF份額事宜已經幾次過了所謂「最後期限」,迄今還「卡」在美國手裡。而在區域和多邊貿易談判中,美國正在加速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 )和TTIP(跨大西洋投資和夥伴關系協定)的「兩洋戰略」談判,力主把握21世紀的全球貿易規則主導權。如果說,危機時期,中美經濟關系是「合大於爭」,那麼在危機後,尤其是美國實力增強時,二者可能面臨「爭大於合」的局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吧!來自網路知道
❾ 如果美元不再是國際通用貨幣,美國將會怎麼樣
大家應該都知道,美國靠著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這一點,實現了自己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也成為了超級大國,那麼如果有一天美元將不再是國際貨幣,那麼美國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1、將失去霸權的地位
美國靠著美元地國際貨幣地位,一直在稱霸著整個世界,特別是一些小的國家,美國就利用美元的通用性來對他們進行壓迫,而且美國靠著美元的通用性,還大肆的發動戰爭,讓部分國家的公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有一天美元不再是國際通用貨幣,那麼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將土崩瓦解。
我想美元不再成為國際通用貨幣,肯定是我們大對數國家都想看到的事情,因為美國靠著美元是通用貨幣這一點。做了太多違背道德的事情,讓很多國家都遭到傷害,但在當今,如果想讓美元不再成為國際貨幣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畢竟美國的實力還在那擺著,小編最後也希望會有美元不再是國際通用貨幣那一天的到來。
❿ 現在的美國經濟怎麼樣了
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沒有不落的太陽,沒有不更迭的朝代,也沒有不衰退的經濟。
巴菲特說的好,
盡管身處壞消息之中,但不要忘記,我們的國家曾經面臨過遠比這糟糕的局面。僅僅在20世紀,我們就曾面對過兩次大戰 (其中有一次我們似乎都要輸掉戰爭了);十多次的陣痛和衰退;1980年,惡性通貨膨脹曾導致高達21.5%的基本利率;還有1930年代的大蕭條,大蕭條期間的很多年中,失業率一直在15%到25%間徘徊。美國可從不缺挑戰。
沒有失敗,只因為我們戰勝了失敗。面對著這么多障礙——其他還有很多——美國人的實際生活水準在20世紀翻了七番,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6點上升到11497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數十個世紀中,人類都只能依靠微薄所得(如果有的話)過活。盡管前進之路並不平坦,我們的經濟體系在過去運轉得相當不錯。沒有其他體系能像它那樣激發出人類的潛力,而且這套體系還會繼續如此運作。美國最好的日子還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