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什麼情況下會印貨幣
⑴ 央行發行貨幣的條件
發行貨幣,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
1/市場現貨幣供需總量
2/市場貨幣周轉率
3/未來貨幣供需缺口
4/外國對本國貨幣儲備以及外幣在本國的替代總量
5/冗餘貨幣量
1,國家發行的國債是不是賣給央行,央行印錢來賣——不是,發行國債是借債行為,與貨幣投放量無關。國家是政府,中央是黨,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2.外資在中國投資央行是不是印錢來賣外匯等。——也不是,央行是政府機構,不接受投資的。央行受國務院領導,不聽命於外資方
⑵ 國家什麼情況下可以印製人民幣
國家是按照國家經濟狀況,還有國家金庫的儲存量來印製鈔票和匯率。金子儲存量越多鈔票就越值錢。因為金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貶值。包括戰爭年代。所以一個國家用金子來作為標准衡量。貨幣貶值的意思是相對的。比如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比如1美元可以換10人民幣,意思就是人民幣相對美元不值錢(只是比如啊)那麼我出口的時候是不是人民幣就賣的多了?再說下升值,加入一美元可以換6元人民幣,那麼進口的時候我們花的人民幣不是就少了?明白了么?
⑶ 請問中國銀行在什麼條件下會發行人民幣
首先 有權發行人民幣的事中國人民銀行 也就是我國的央行
而中國銀行是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 是不負責發行人民幣的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掌握本國貨幣發行權,又稱為「發行的銀行".人民幣的具體發行由中國人民銀行設置的發行基金保管庫(簡稱發行庫)來辦理。人民幣的發行程序大致分為四步: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每年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貨幣發行和回籠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後,具體組織實施。包括負責票幣設計、印製和儲備。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發行基金是中央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它是貨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不具備貨幣的性質,由設置發行庫的各級人民銀行保管,總行統一掌管,發行基金的動用權屬於總庫。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人民幣的貨幣發行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現金收付業務活動來實現的。各商業銀行將人民銀行發行庫的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後,再從業務庫通過現金出納支付給各單位和個人,人民幣鈔票就進入市場。這稱為「現金投放」。同時,各商業銀行每日都要從市場回收一定的現金,當業務庫的庫存貨幣超過規定的限額時,超出部分要送交發行庫保管。這稱為「現金歸行」。貨幣從發行庫到業務庫的過程叫「出庫」,即貨幣發行;貨幣從業務庫回到發行庫的過程叫「入庫」,即貨幣回籠。
貨幣發行有雙重含義:一是指貨幣從中央銀行的發行庫通過各家商業銀行的業務庫流向社會;二是指貨幣從中央銀行流出的數量大於從流通中回籠的數量。
⑷ 中央銀行是根據什麼來決定印多少錢,還有就是想印就能印嗎
根據流通中的貨幣量。每一元的紙幣都代表一元的實物。流通中的貨幣量小實物量,央行就印錢(寬松的貨幣政策手段之一)。反之,央行就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
⑸ 每個國家的貨幣能隨便印嗎
不能。
每個國家的錢應該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實際需要來印,一旦貨幣印多了,即社會上的流通貨幣大於需求,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普遍持續上漲,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這樣會導致老百姓手上的錢不值錢,購買力下降,人民的生活壓力加大,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旦印少了,即社會上的流通貨幣小於需求,會導致貨幣升值,物價普遍持續下跌,出現通貨緊縮的情況,引起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市場上的投資和消費行為就會減少,導致供過於求,物價下跌,進而影響企業利潤,使得市場整體陷入通縮。同時,長期的物價、資產價格下滑,導致市場需求萎靡,企業虧損被迫降薪裁員,導致失業率增加,經濟衰退。
因此每個國家的錢不能隨便印,否則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危害。
【拓展資料】
一個主權國家的央行雖然有印錢的權利,但是發行貨幣也要與兩樣東西掛鉤,我們將其比喻作為錨(就是相對應的目標),否則天馬行空,胡亂發行貨幣肯定是會受到懲罰的。一方面,貨幣發行量要與GDP總量掛鉤。比如,我們生產了價值100元的社會財富,央行就要投放100元的貨幣相對應。但如果生產了100元的社會財富,卻發行了200元的鈔票,那等於貨幣購買力貶值一半。
另一方面,有的國家貨幣發行量要與貴金屬或大宗商品所掛鉤。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當時美國政府宣布美元與黃金掛鉤,我們稱之為美金。現在美元與石油掛鉤。正因為黃金與石油等資源在地球上的數量是有限的,才只能是有多少這樣商品,就發行多少鈔票,絕不會出現貨幣超發的問題。
其次如果一個國家經濟不行了,還想靠印刷大量鈔票來向世界轉嫁風險,或向國際社會購買商品,這種事情肯定是「紙里包不住火」的。一旦濫印貨幣情況發生了,其他國家就不會接受了這個國家的鈔票,這不僅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的信譽問題,而且還會使自己的信譽發生危機。
世界上很多國家,寧願向外舉債,也不願意開動本國的印鈔機。這主要是,多數國家的政府無法讓本國央行大量發行貨幣的,這些國家的央行的貨幣政策是獨立性的。另外,同期貨幣發行量一定要與國民生產的財富掛鉤,或者把國際大宗商品作為錨,而非無限量發行。最關鍵的是,濫印鈔票會很快使一個國家的信譽崩潰,以後不僅國際社會沒人願意使用該國貨幣,而且該國會面臨信譽危機。所以,有些國家寧願債台高築,也不願意濫印鈔票,這是一條不歸路。
⑹ 央行是根據什麼印刷貨幣的,可以隨意印刷貨幣嗎
貨幣要與國庫持恆,貨幣由印製出來供人民使用再回到央行一個運轉就要消毀像殘鈔一樣,即貨幣有一個特性就是一次性使用,(一個輪轉)隨即無論是新或是舊都收回再印新的。以保持平恆!
⑺ 國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印人民幣
國家是按照國家經濟狀況,還有國家金庫的儲存量來印製鈔票和匯率。
1.當國內企業獲得對外貿易盈餘/國外企業需要到中國投資時,需要將外匯例如美元,兌換成為人民幣。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企業/個人向商業銀行結匯,商業銀行統一向央行結匯。企業和個人向商業銀行結匯過程並不涉及貨幣發行(錢仍然在實體),而商業銀行向央行結匯則涉及到貨幣發行。商業銀行將外匯交給央行換取人民幣,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為:央行外匯儲備資產(資產端)增加,同時從印刷廠「借出」一批嶄新的人民幣,記為貨幣發行項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即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錢,也叫做准備金,派生過程按下另表)。這是2014年以前,外匯凈流入時,我國貨幣主要的發行方式。簡化一下:外匯流入,央行資產項下外匯儲備增加,對應一筆貨幣發行增加。
2.但是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提升,外匯開始持續流出,第一種情形不再是主要的貨幣投放渠道。那麼就依靠第二種貨幣投放渠道——央行借錢給銀行。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借給銀行一筆錢並規定還款期限,這種工具可以是逆回購/MLF/SLF等等等等各種花樣百出的工具。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體現如下:資產端對銀行債權增加,負債端體現為貨幣發行項下——銀行(超額)存款准備金上升,對應貨幣發行。
拓展資料:
MLF調控貨幣投放的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 :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提供一定的資產抵押,到期之後再連本帶息地還給央行。由於商業銀行需要支付利息,所以就存在MLF的利率問題。如果央行的MLF利率定得高了,商業銀行要支付給央行的利息就多,自然商業銀行就不願意要央行的錢了,這樣市場上的資金自然就少了;反之,MLF的利率降低,就會導致市場上的資金增加。
⑻ 央行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印鈔票
其實印鈔行為是時刻存在的,因為貨幣是消耗品,每天都會有大量舊幣會被央行回收然後處理掉,這種填補空缺肯定是要發行新幣的。還有就是在宏觀調控中會印發鈔票,防止通貨緊縮。我個人認為央行發行貨幣是能夠通過貨幣流動性發現的,M0,M1,M2都應該有所體現。當出現宏觀調控中時,一般央行會發布增發鈔票的具體數額。
⑼ 央行降準是不是等於印錢發貨幣
降准不是印錢,是通過銀行機構的准備金率的降低,提高銀行機構中存量貨幣的衍生周轉率,繼而提高市場流通貨幣量。降准不是印錢,是通過銀行機構的准備金率的降低,提高銀行機構中存量貨幣的衍生周轉率,繼而提高市場流通貨幣量。
一,眾所周知,銀行在吸收大眾存款的同時,也在不斷對外發放貸款,而這部分資金主要來自於老百姓的積蓄存儲,也就是說,老百姓存儲資金越多,銀行對外放貸也就越多。
二,但作為銀行,肯定需要一定規避風險的手段。所存儲的金額並不會全部放貸出去,不然當人們來取錢時一旦沒錢可取,可能就會對社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此一來,銀行就必須留出一部分資金以備不時之需,而額外保留的這部分資金,就被稱為「准備金」。
三,就是銀行所預留的這部分錢,必須交由國家代為管理,而國家代管的部門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央行。所以各大銀行交由國家代管的這部分資金,又被稱為中央准備金
四,在國家無法印發貨幣的前提下,市場中的貨幣總量一定,無論怎樣流轉都是不變的。而這里「有限的貨幣總量」指的就是「基礎貨幣」。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前提下,你每年所賺到的錢對貨幣總量並不會產生影響,只不過是這部分貨幣剛好流轉到你手中而已,其實本質上貨幣並沒有增加,你將所賺的錢消費出去,無形之中又成為別人賺到的錢。也就是說,這只是貨幣與貨幣之間的流轉。
五,也就是說,在貨幣總量一定的前提下,有人盈利自然就會有人虧損,所以大家辛辛苦苦一輩子的打拚,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動貨幣的流轉,一般情況下並不會新增加貨幣。
⑽ 人民幣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曾加印刷發行
人民幣的發行權和印刷權集中於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務院授權的唯一發行貨幣的機關。新版人民幣的發行時間、面額、圖案、式樣、規格,由中國人民銀行予以公告。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貨幣必須根據國民經濟需要,不允許財政部門透支,不允許直接購買政府債券,不允許直接向公眾和企事業單位直接投放現金。
人民幣的發行程序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制定發行計劃(總限額),報經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根據批準的發行計劃,經與各商業銀行總行協商後,核定出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貨幣與回籠計劃,再經中國人民銀行分行與各商業銀行分行商定,逐級分配指標。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發行基金保管庫(發行庫),具體辦理現金出入庫。發行基金由總庫統一管理,下級庫只能根據上級庫核定的限額和調撥命令辦理出庫。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動用發行基金。各商業銀行基層業務行根據下達的現金收支計劃,結合日常現金周轉情況,向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庫辦理現金出入庫,從而向市場進行貨幣投放或回籠。通常所說的現金發行量,就是指銀行投放出去的現金和收回來的現金軋差後,凈投放到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手中的那部分現金。這部分現金又可稱為市場貨幣流通量或流通中現金。商業銀行業務庫中的現金不屬於流通中現金,不計入市場貨幣流通量。
人民幣管理的依據是2000年2月3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幣管理條例》,從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人民幣的設計和印刷:
1、新版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設計,報國務院批准。
2、人民幣由人民銀行指定的專門企業印刷。
3、印製人民幣的原版、原模使用完畢後,由人民銀行封存。
4、未經人民銀行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印製人民幣的特殊材料、技術、工藝、專用設備等事項。
5、人民幣樣幣上應加印「樣幣」字樣。
二、人民幣的發行和回收:
(一)人民幣的發行
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
1、發行原則:
(1)集中統一發行原則
(2)經濟發行原則
(3)計劃發行原則
2、發行程序:
第一、發行庫與發行基金
(1)發行庫是人民銀行為國家保管人民幣發行基金的金庫。發行庫的設置比照人民銀行的機構設置。
(2)發行基金是國家銀行儲備的用於發行而尚未發行的准備基金,是處於准備狀態的貨幣。
(3)發行基金包括兩部分:原封新券、回籠券。
(4)發行基金實行集中統一、分級負責的管理原則。
第二、業務庫
(1)業務庫是各商業銀行對外營業的基層機構為辦理日常業務保留營業用現金而設立的金庫。
(2)業務庫的庫存現金是銀行辦理日常現金收付的周轉金,屬於流通中的貨幣。
(3)業務庫的管理原則是:保證業務收付、節約現金使用。
(4)業務庫庫存限額=
每天平均現金支付數—當天收入可抵用數+當天收入中尚未清點數
(二)人民幣的回收
1、特定版別的人民幣停止流通,應報國務院批准,並由人民銀行公告。
2、辦理人民幣存取款的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無償為公眾兌換殘缺、污損的人民幣。(continued)
3、殘缺、污損的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回收、銷毀。
三、人民幣的流通和保護
1、各金融機構應根據合理需要的原則,辦理人民幣的券別調劑業務。
2、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
3、禁止損害人民幣的行為。
4、人民幣樣幣禁止流通。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刷、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
6、中國公民出入境、外國人入出境攜帶人民幣實行限額管理。
7、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走私、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