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流通速度如何受以下因素影響

貨幣流通速度如何受以下因素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5-28 12:36:41

① 貨幣流通 速度 受到 什麼 因素 影響

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周轉次數。如:1元貨幣1月內平均執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就起了4元貨幣的作用。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

② 貨幣需求有哪些,各受什麼因素影響

1、貨幣需求是一個商業經濟的范疇,發端於商品交換,隨商品經濟及信用化的發展而發展。在產品經濟以及半貨幣化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貨幣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的程度,貨幣與經濟的聯系即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會公眾對持有貨幣的要求程度)較低;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較高。
2、現代經濟理論認為,居民、企業等持有貨幣是出於不同的動機,它包括交易性動機、預防性動機和投機性動機等。與此相對應,貨幣需求也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投機性貨幣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①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②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③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④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應答時間:2021-03-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經濟過熱貨幣流通速度是怎樣的

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和心理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基本的,包括: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佔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佔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佔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④ 2.試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

能想到的有這幾個

1 金融體系的發達程度 體系越發達 貨幣流通速度越快

2 居民交易需求的高與低 居民越是需要交易 那麼收入的錢就更快用出去 貨幣流通就更快

3當然 任何能提高居民交易需求的因素 比如經濟增長速度啊 居民消費的信心啊 都能影響了

⑤ 什麼原因造成市場中紙幣流通速度過快

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
主要有經濟和心理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
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
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佔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
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
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佔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
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
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佔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⑥ 如何理解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流通速度: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周轉次數。
如:1元貨幣1月內平均執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就起了4元貨幣的作用。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或實現交換)次數,它等於名義GDP與名義貨幣供給量之比。商品實現交換後,一般會退出流通,進入生產或生活消費;而貨幣作為實現商品交換的媒介手段,是處在流通中不斷地為實現商品交換服務。在一定時間內,多種商品交換活動不斷繼起,同一單位貨幣就可以為多次商品交換服務,從而實現多次周轉。例如,在一定時間內,甲用10元向乙買花生,乙用這10元向丙買布,丙又用它向丁買衣服,這10元貨幣在一定時間內實現了30元的商品價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計算公式
貨幣流通速度的計算公式,從K.馬克思關於貨幣流通規律的公式變換得出。貨幣流通規律的基本公式是:
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必要量(M)=待銷售商品數量(Q)×單位商品價格(P))/同名貨幣的流通次數(V)
即(公式1):M=PQ/V
將上式移項,即可得出貨幣流通速度的計算公式為:(公式2)V=PQ/M
依據這一公式,可以計算出任何時期的實際貨幣流通速度。對計劃未來時期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一般是以前期或正常年度的貨幣流通速度為基礎,綜合分析以上各項因素的影響,再作出預測。一般是排列一定時期中影響貨幣流通速度正、負變化的諸因素,最後預測出該期貨幣流通速度是呈加快或減緩的變動趨勢。 計算貨幣流通速度,還有兩個著名公式,即現金交易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現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國經濟學家。費希爾提出,其公式為:MV=PT式中M表示流通中貨幣數量,V表示貨幣流通次數,P表示一般商品價格,T表示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交易量的總和。在貨幣周轉量V與其相對應的商品交易量PT 的概念范疇下所求出的貨幣流通速度可用V代表,又稱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它主要受支付制度和支付習慣的影響。劍橋方程式是在英國經濟學家A.馬歇爾的現金余額說基礎上,由A.C.庇古用方程式首先提出,其公式為:
M=kpy
式中M表示人們持有的貨幣量,k為貨幣量占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P為最終產品和勞務價格水平,y為按固定價格計算的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P即為名義收入它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表示貨幣流通速度的根據劍橋方程式求得的貨幣流通速度,用V表示,又稱貨幣的收入流通速度,是當代國際上有關貨幣流通速度的流行觀點。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

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

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
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佔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

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
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佔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

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
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佔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⑦ 1.什麼是貨幣流通規律貨幣流通規律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1)貨幣流通規律,是決定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總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總量和商品的價格水平和乘積等於商品的價格總額,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也可以說是由商品的價格總額與貨幣流通速度兩因素決定的。用公式表示為:
待售的商品價格水平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一貨幣單位流通的平均速度
這一公式表明: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⑧ 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受什麼影響

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受影響如下。其一,存款准備金比率。存款准備金比率的變化,會影響人們感覺的虛擬貨幣,由銀行存款、貸款延伸出來的可方便支配貨幣(貨幣是可以方便交易的財富,存款或貸款也是可以方便交易的財富)。存款准備金比率增大,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減少,存款准備金比率減少,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增大。

其二,存款、貸款利率也會影響市場流通的貨幣規模。利率會影響貸款與存款行為的積極性。利率上升,會導致貨幣值錢,人們會把更多的貨幣變成存款,會減少市場流通的貨幣。利率上升,會導致貸款減少,導致大量的貨幣待在商業銀行,難以成為市場流通的貨幣。利率上升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減少,利率下降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增多。

調節准備金與利率是重要的貨幣政策手段。

其三,中央銀行對國債的購買與出售,也會影響市場流通的貨幣。中央銀行出售(發行)國債,如果不把出售國債獲得的貨幣,交到財政部中手,既中央銀行自己掌握這些出售國債獲得的貨幣,那麼,中央銀行出售國債,可以減少市場流通的貨幣,可以起到回收貨幣的作用。中央銀行用自己手中的貨幣,購買國民或企業手中的國債,起著增加市場流通貨幣的效果。

其四,中央銀行把新印刷的貨幣或自己掌握的貨幣,投放到市場上,可以較大影響市場流通的貨幣規模。投放方式主要有,購買政府手中的國債或國民及企業手中的國債。或直接把新印刷的錢,轉移給政府,當作財政收入。以及,通過外匯管機構,強制購買出口企業出口商品換取的外匯,發行人民幣。這是中國常用的辦法。

其五,股票市場也會影響市場流通的貨幣。上漲的股票,會吸引大量的股票投資者,會把許多存在銀行的錢,或國民手中錢,轉移到股票市場。股票市場需求的貨幣越多,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會越少。一般是,上漲的股票價格會吸引資金(貨幣),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減少。下降的股票價格,會退出資金(貨幣),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增多。

其六,外匯管理機構,也存放著大量的貨幣,商品出口形勢會影響外匯盈餘形勢,外匯盈餘形勢會影響國內市場貨幣流通規模。外匯盈餘越多,會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就越多,反之相反。

應該還有其它因素影響市場流通的貨幣規模,我暫時想不起來。市場流通貨幣總量,取決於市場規模大小,以及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市場規模取決於人口總量與人均GDP。貨幣的流通速度,與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擁有量有關,還與國民性格(天賦)有關。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
其一,主要取決於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擁有量,在人均擁有相同市場流通貨幣的情況下,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越多,國民花錢的速度就會越快,既貨幣的流通速度會越快。貨幣本身也是財富,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包括貨幣本身。貨幣是便於交易的財富。我國由於國有的東西太多,導致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比較少,導致國民非常看重貨幣財富,導致國民不捨得花錢。這是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相對外國貨幣流通速度,不快的原因之一。外國的土地、企業基本都是私有,屬於國民自我感覺的財富,貨幣的(財富)重要性,對於外國國民,就顯的不重要了,外國國民就捨得花錢了,貨幣流通速度自然比較快。

其二,福利體系會較大的影響國民的消費觀念。良好的福利體系,等效於許多方面的人生保險,會增加國民的安全感。福利也是財富,也是國民自我感覺財富的一部分。擁有較多的福利,會讓國民自我感覺擁有較多的財富,不在需要儲備那麼多財富,因為福利減少了人生風險。我國國民需要儲備較多的財富,以備未來使用。因為我國福利少,大家需要長遠考慮,需要防備未來的人生風險,主要通過多儲備財富,來降低未來的風險系數。因此,福利體系狀況,會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

其三,孩子的多少,也會影響家庭的儲蓄率。養育孩子,既是親情的收獲,也是一種長遠投資。孩子數量會影響這種投資的安全系數。較少的家庭孩子數量,會迫使家庭多儲蓄,以降低未來的風險。家庭孩子的多少,也會影響現在的開支,較多的家庭孩子,有利於增加家庭開支,增加消費,減少儲蓄。由於我國針對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國漢族家庭,平均孩子數量較少。這是我國家庭儲蓄率較大的一個原因。這個因素也會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

其四,國民的文化習俗與性格也會影響國民的儲蓄與開支行為。東亞農耕民族相對其它地方的人口,具有儲蓄的文化與性格。這個因素也降低了我國市場,貨幣的流通速度。

其六,金融體系的水平因素,會對貨幣流通速度略有影響。我國的金融體系比較落後,起著略微降低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果。

其七,股票市場會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股票價格上漲,會導致股票擁有者,感覺的財富增多,導致這些人,傾向於多花費。

其八,經濟形勢也會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良好的經濟形勢,人們會擁有良好的心情,樂觀的未來,美好的預期。國民預期收入會比較多,預期財富會比較多,這會使國民傾向於多消費。

其九,在非常時期,貨幣的流通速度取決於通貨膨脹速度。通貨膨脹因素會導致貨幣貶值,會導致人們拋棄貨幣,不在把貨幣當做儲備財富。這會導致貨幣流通速度較快增加。通貨膨脹速度越大,貨幣流通速度也會跟著越大。貨幣流通速度的增大,會導致通貨膨脹速度繼續加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⑨ 貨幣流通量的決定因素

一是一定時期的商品價格總額,即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商品數量的乘積的總和;二是貨幣流通速度,即同一時期內貨幣在買主和賣主之間轉手的次數。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數量(Q)×商品價格水平(P)/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V)
這個公式表明了貨幣需求量變動的基本規律。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貨幣需求量取決於商品價格、流通的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三個因素。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這是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至於紙幣的流通規律仍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做基礎的。

熱點內容
美團如何發放股權 發布:2025-05-19 17:55:16 瀏覽:452
合夥開公司股權和股份該如何 發布:2025-05-19 17:45:57 瀏覽:506
容客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9 17:09:52 瀏覽:551
如何做好金融領域創新 發布:2025-05-19 17:09:51 瀏覽:14
大量貨幣都買什麼東西 發布:2025-05-19 17:08:58 瀏覽:496
股市炒黃金最少要多少錢 發布:2025-05-19 17:06:36 瀏覽:798
股市最近有什麼好股 發布:2025-05-19 16:57:11 瀏覽:835
股市今後如何演繹 發布:2025-05-19 16:50:23 瀏覽:599
金融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選哪個 發布:2025-05-19 16:40:35 瀏覽:491
為什麼報考金融專業好 發布:2025-05-19 16:35:26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