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主義利率觀點怎麼看

貨幣主義利率觀點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2-06-04 05:28:42

『壹』 什麼是貨幣主義的貨幣政策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命題:
①貨幣需求函數是一個穩定的函數,意指人們平均經常自願在身邊貯存的貨幣數量與決定它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自變數(如人們的財富或收入、債券、股票等的預期收益率和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等)之間,存在著一種穩定的並且可以藉助統計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數關系。弗里德曼還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與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兩個經驗數據。其一是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15,即利率增(減)1%,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減少(增加)0.15%,於是認為利率的變化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另一個數據是貨幣的收入彈性為1.8,即人們的收入增(減)1%,對貨幣的需求量增(減)1.8%,這就意味著從長期趨勢來看,貨幣的流通速度將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而有遞減的趨勢。(《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1963年第1版扉頁) ②引起名義國民收入發生變化的主要(雖然不是唯一)原因,在於貨幣當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假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的反方向變化,那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於物價和產量會發生什麼影響,將是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弗里德曼突出強調貨幣需求函數是穩定的函數,正在於盡可能縮小貨幣流通速度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及其對產量和物價可能產生的影響,以便在貨幣供應量與名義國民收入之間建立起一種確定的可以作出理論預測的因果關系。 貨幣學派
③在短期內,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主要影響產量,部分影響物價,但在長期內,產出量完全是由非貨幣因素(如勞動和資本的數量,資源和技術狀況等)決定的,貨幣供應只決定物價水平。 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本質上是穩定的,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其調節經濟的作用,資本主義將能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失業水平條件下穩定發展,凱恩斯主義調節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是減少了經濟的不穩定,而是加強了經濟的不穩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實行一種"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這就是把貨幣存量作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開宣布一個在長期內固定不變的貨幣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如每年增加3~5%)應該是在保證物價水平穩定不變的條件下與預計的實際國民收入在長期內會有的平均增長率相一致。

貨幣派的理論特點主要在於以下兩點:
第一,堅持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國家過多干預 貨幣學派認為,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們堅持自由市場和競爭是資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導致個人和社會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徑,如果政府幹預經濟,就將破壞市場機制的作用,阻礙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或加劇經濟的動亂。因此,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干預,特別是反對戰後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主張,認為除了貨幣之外,政府什麼也不必管。
第二,特別重視貨幣理論的研究,承襲芝加哥學派「堅持貨幣至關重要這樣一種理論研究方法」,認為「貨幣最重要」 他們從現代貨幣數量說出發,把貨幣推到極端重要的地位,認為當代一切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信用形式,一切經濟政策和調節手段都要藉助貨幣量的變動(擴張或收縮)來發揮作用。因此,一切經濟變數的變動都與貨幣有關。貨幣推動力是說明產量、就業和物價變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貨幣推動力最可靠的測量指標就是貨幣供應量。由於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取決於貨幣當局的行為,因此,貨幣當局就能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來調節整個經濟。主張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減低到為自由市場經濟能自如地活動提供一個穩定的支架,這就需要政府有效地將貨幣供應的增長控制在既適度又穩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實行「單一規則」,即固定貨幣供應增長率的貨幣政策。除此以外,不應該也用不著對經濟多加干預。

弗里德曼和凱恩斯的分歧
第一、凱恩斯認為,貨幣供應量變化後對國民收入有實質性影響,增加貨幣的結果使利率降低從而增加投資,通過乘數效應引起總需求和總收入(Y)的變動,即△M→△R→△I→△Y,因此,貨幣供應量增加可以引起實際產出的增加,貨幣是非中性的。弗里德曼則認為貨幣供應量變動只能在短期內影響實際產出;從長期看,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只能影響名義變數而不能影響實際變數,因此,貨幣從長期看是中性的。 第二,凱恩斯注重狹義的市場資產和市場利率,他的傳遞渠道主要是貨幣市場上金融資產的調整,增加的貨幣量通過兩條渠道被吸收:一是貨幣收入增加後所增加的貨幣交易需求量;二是隨著利率下降後增加的貨幣投機需求量。弗里德曼認為應該考慮廣義的資產和利息率,就是說,傳導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同時進行,通過物價普遍上漲吸收過多的貨幣量。 第三,凱恩斯非常重視利率的作用,認為利率是傳導機制的中心環節,貨幣量變動後首先引起的是利率的變動,貨幣供需和總體經濟的均衡是通過利率的變化來調節的。而弗里德曼則重視收入支出在傳導中的作用。認為人們主要根據收入來確定現金持有量。因此,貨幣供需求均衡只能通過支出來調節。而貨幣量與利率之間存在著步調不一致的關系,弗里德曼認為,貨幣增長加速時,起初會降低利率,但是後來,由於它增加開支刺激價格上漲,這便引起借貸需求的增加,從而促使利率上升。正因為如此,利率不能成為傳導機制中的主軸,卻往往是誤導貨幣政策的指標,所以弗里德曼不僅不重視利率在傳導機制中的作用,而且堅決反對把利率作為制定貨幣政策的向導。

『貳』 凱恩斯主義和貨幣主義在利率政策上有何區別

貨幣主義強調的是預期學說,他們認為政府不應該有大作為,應該以預期到的通貨膨脹率為基準,加上經濟增長率的考量,來制定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而凱恩斯的利率政策則是反周期型的,經濟低迷時政府要降低基準利率,經濟過熱時則反之

『叄』 貨幣主義利率觀點

貨幣銀行學第61頁

『肆』 你覺得貨幣主義的理論是什麼啊

貨幣主義的核心命題是貨幣在經濟活動中最重要。政策主張貨幣發行增長率要保持一個不變的速度,讓經濟中的個體對通貨膨脹有完全的預期,這種貨幣機制被稱為弗里德曼規則。除此,不要對經濟活動有任何干預。70~8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合理預期派認為,預期在決定物價和產量的進程中居於最重要地位,因為企業和居民戶將及早懂得判斷經濟事變,從而他們會完全預料到政府的行為,並在事前採取行動來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所以,任何具有穩定作用的經濟政策的前途是暗淡的。甚至在短期內,也只有未被預料到的政策行動才會對真實產量有影響。這樣,合理預期就與極端貨幣主義觀點聯在一起了。

『伍』 貨幣主義的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和政策主張是什麼

貨幣主義理論的主要觀點是貨幣是價值工具。
貨幣學派在理論上和政策主張方面,強調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引起經濟活動和物價水平發生變動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倫納於1968年使用「貨幣主義」一詞來表達這一流派的基本特點,此後被廣泛沿用於西方經濟學文獻之中。
貨幣主義認為引起名義國民收入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貨幣當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假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的反方向變化那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於物價和產量會發生什麼影響,將是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

『陸』 貨幣學派的基本觀點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命題:
①貨幣需求函數是一個穩定的函數,意指平均經常自願在身邊貯存的貨幣數量與決定它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自變數(如財富或收入、債券、股票等的預期收益率和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等)之間,存在著一種穩定的並且可以藉助統計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數關系。弗里德曼還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與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兩個經驗數據。其一是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15,即利率增(減)1%,對貨幣的需求量減少(增加)0.15%,於是認為利率的變化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另一個數據是貨幣的收入彈性為1.8,即人們的收入增(減)1%,對貨幣的需求量增(減)1.8%,這就意味著從長期趨勢來看,貨幣的流通速度將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而有遞減的趨勢。(《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1963年第1版扉頁)
②引起名義國民收入發生變化的主要(雖然不是唯一)原因,在於貨幣當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假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的反方向變化,那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於物價和產量會發生什麼影響,將是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弗里德曼突出強調貨幣需求函數是穩定的函數,正在於盡可能縮小貨幣流通速度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及其對產量和物價可能產生的影響,以便在貨幣供應量與名義國民收入之間建立起一種確定的可以作出理論預測的因果關系。
③在短期內,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主要影響產量,部分影響物價,但在長期內,產出量完全是由非貨幣因素(如勞動和資本的數量,資源和技術狀況等)決定的,貨幣供應只決定物價水平。
④經濟體系本質上是穩定的,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其調節經濟的作用,經濟將能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失業水平條件下穩定發展,凱恩斯主義調節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是減少了經濟的不穩定,而是加強了經濟的不穩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實行一種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這就是把貨幣存量作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開宣布一個在長期內固定不變的貨幣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如每年增加3~5%)應該是在保證物價水平穩定不變的條件下與預計的實際國民收入在長期內會有的平均增長率相一致。

『柒』 簡述貨幣主義學派的政策建議有哪些

你好,這位朋友貨幣主義學派政策有三種。感謝你對我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如果有問題隨時聯系我們,謝謝!

『捌』 貨幣主義有哪些主要觀點和政策主張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命題:
①貨幣需求函數是一個穩定的函數,意指平均經常自願在身邊貯存的貨幣數量與決定它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自變數(如財富或收入、債券、股票等的預期收益率和預期的通貨膨脹率等)之間,存在著一種穩定的並且可以藉助統計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數關系。弗里德曼還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與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兩個經驗數據。其一是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15,即利率增(減)1%,對貨幣的需求量減少(增加)0.15%,於是認為利率的變化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另一個數據是貨幣的收入彈性為1.8,即人們的收入增(減)1%,對貨幣的需求量增(減)1.8%,這就意味著從長期趨勢來看,貨幣的流通速度將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而有遞減的趨勢。(《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1963年第1版扉頁)
②引起名義國民收入發生變化的主要(雖然不是唯一)原因,在於貨幣當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假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的反方向變化,那麼,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於物價和產量會發生什麼影響,將是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弗里德曼突出強調貨幣需求函數是穩定的函數,正在於盡可能縮小貨幣流通速度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及其對產量和物價可能產生的影響,以便在貨幣供應量與名義國民收入之間建立起一種確定的可以作出理論預測的因果關系。
③在短期內,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主要影響產量,部分影響物價,但在長期內,產出量完全是由非貨幣因素(如勞動和資本的數量,資源和技術狀況等)決定的,貨幣供應只決定物價水平。
④經濟體系本質上是穩定的,只要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其調節經濟的作用,經濟將能在一個可以接受的失業水平條件下穩定發展,凱恩斯主義調節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是減少了經濟的不穩定,而是加強了經濟的不穩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實行一種"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這就是把貨幣存量作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開宣布一個在長期內固定不變的貨幣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如每年增加3~5%)應該是在保證物價水平穩定不變的條件下與預計的實際國民收入在長期內會有的平均增長率相一致。

熱點內容
5萬買指數基金10年後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18 04:14:52 瀏覽:612
如何進行股市個人評估 發布:2025-05-18 03:55:04 瀏覽:47
香港滿地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8 03:54:58 瀏覽:636
如何認定公司股權持有合法 發布:2025-05-18 03:53:37 瀏覽:143
基金工作人員叫什麼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601
短線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3:34:21 瀏覽:157
工基金個人交多少 發布:2025-05-18 03:25:10 瀏覽:491
2月10號的基金怎麼沒有收益 發布:2025-05-18 03:21:44 瀏覽:241
投資股票跑贏房價 發布:2025-05-18 03:11:53 瀏覽:170
忘記退市股票是那個怎麼辦 發布:2025-05-18 03:11:52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