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匯率為什麼貨幣政策無效
1. 固定匯率制下貨幣政策無效,為什麼還可以通過增發貨幣來改變國際收支
過年回去睡回籠覺,周五下午什麼可以通過蒸發會變得真是不一樣的。
2. 為什麼固定匯率制度 資本自由流動與獨立貨幣政策不能同時實現,請舉例(三種組合)。
固定匯率制度是國家間貨幣採用固定兌換比率進行交換的制度。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單一其他國家貨幣,或一攬子其他貨幣,或者另一種衡量價值,
例如黃金,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經濟學上一直存在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也就是一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自由流動這三者不能同時存在,最多隻能選擇其中兩個。
對中國來說,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可以理解為中國是否有加息(降息)、降准(升准)等主動權、是否受外部環境干擾等;匯率的穩定性是人民幣到底是穩定還是大幅波動;資本的自由流動是相對資本管制來說的。
以中國香港為例,香港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也就是港幣和美元掛鉤,美元兌港元的匯率始終保持在1:7.80,同時香港又是世界性金融中心,金融對外開放幅度非常之大,即香港同時選擇了資本的自由流動和貨幣匯率的穩定性,那麼在三元悖論下,香港就失去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當美聯儲加息或降息的時候香港往往得被動跟隨。
(2)固定匯率為什麼貨幣政策無效擴展閱讀:
固定匯率體系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一個想穩定其物價的高通貨膨脹國家可以選擇加入固定匯率體系來恢復央行的信譽。
固定匯率有時會變得不穩定,匯率水平會突然變化。如果一個國家迫於市場壓力放棄原先的目標匯率而實行新的匯率,則被稱之為匯率的再安排。之所以實施匯率再安排,有時是為了解決長期性的經常項目赤字或盈餘。匯率再安排可以是本幣的升值,也可以是本幣的貶值,但如果對匯率的再安排過於頻繁,那麼匯率制度將喪失了可信性,而且浮動匯率制度的內在不穩定性仍然存在。
3. 4. 用IS-LM模型說明資本完全自由流動和固定匯率條件下貨幣政策完全失靈.
結論是貨幣政策無效,見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形理論。
舉例:央行增發貨幣,導致資本市場利率降低,則與世界利率出現利差,資本迅速外流,本幣貶值。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央行需要賣出外幣,買入本幣。相當於回收了最初的增發貨幣,使利率恢復到世界利率水平,則經濟回到了最初的狀態。
這也就是貨幣政策無效。
4. 為什麼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無效
固定匯率加資本完全流動。。。貨幣政策才會失去獨立性。。
這個獨立性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貨幣政策無效,另外一個是包括國外金融政策會干預國內金融政策,是的本國金融政策處於被動局面。
希望採納
5. 為什麼說在固定匯率制下,貨幣政策會失效
用IS-LM-BP曲線畫一下就行了,宏觀經濟學專門有一節講這個的
6. "固定匯率下貨幣政策短期有效,長期無效"和 "固定匯率下貨幣政策完全無效"哪種說法正確
前種說法更准確,後種說法也是正確的。
7. 為什麼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中央銀行不能採用貨幣政策來實現經濟穩定增長
固定匯率制度下,當資本完全流動時,採用貨幣政策調節國民收入是無效的,同樣,在資本流動性較強時,貨幣政策仍然是無效的。所以,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中央銀行不能採用貨幣政策來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目標。
8. 關於固定匯率制下的貨幣政策無效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圍之內。這種制度下的匯率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不同的匯率制度在面對國際資本流動對本國經濟產生影響的時候表現不同。一般而言,選擇浮動匯率,主要由市場力量來控制資本的跨國流動;而選擇固定匯率,則需要政府來控制資本的跨國流動。
希望採納
9. 蒙代爾模型下 為什麼貨幣政策在資本完全流行和固定匯率下無效
不可能的三位一體(Impossible trinity)是國際經濟學上的原則,又稱「三元悖論」,也稱「三難選擇」,指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完成下列三者:
資本自由進出(Capital)
固定匯率(Exchange)
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而貨幣政策是用來控制利率,故在一個資本自由進出的國家或者地區,政府是不能控制雙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