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流通成本和支付成本如何區別
Ⅰ 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區別
根據貨幣發生轉移的時候有無商品的轉移來確定。如果此時只有貨幣發生轉移,那麼就是在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如果此時既有貨幣發生轉移,又有商品發生轉移,那麼此時貨幣就是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Ⅱ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 含義不同: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 產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3、 兩者購買的對象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實體的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4、 兩者貨幣交付的時間和空間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總而言之,區別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買實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賒賬、租賃、貸款中貨幣所行使的職能。
(2)貨幣流通成本和支付成本如何區別擴展閱讀:
流通手段主要特點
1、必須使用現實的貨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貨幣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貨幣取決於3個要素:價格(P)、待出售的商品數量(Q)、貨幣流通速度(V)。
在金屬貨幣制度下:M=PQ/V;在信用貨幣制度下:PQ≡MV
2、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交換中轉瞬即逝。人們注意的是貨幣的購買力,只要有購買力,符號票券也能作貨幣。紙幣、信用貨幣因此而產生。
流通規律
由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把商品交換分為賣和買兩個獨立的行為,這就孕育了商品買賣可能脫節的矛盾。當買入小於賣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積壓,嚴重時造成過剩危機。當買入大於賣出,又會加大物價上升的壓力,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產生這兩種結果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的數量不能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
貨幣流通規律也叫貨幣需要量規律,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過程中客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這里有關流通中的貨幣指金屬貨幣,所以,它也被稱為「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屬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之同實際需要量相適應。因而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Ⅲ 1、怎樣區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通俗點講。舉例。
一、根據貨幣轉移來區分。
那就是根據貨幣發生轉移的時候有無商品的轉移來確定。如果此時只有貨幣發生轉移,那麼就是在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如果此時既有貨幣發生轉移,又有商品發生轉移,那麼此時貨幣就是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二、根據他們的含義來區分。
貨幣充當媒介的時候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則是隨著賒賬的產生而出現,被用來償還債務、租金以及工資等等。
三、根據他們的產生背景來區分。
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四、根據購買對象來區分。
作為流通手段的時候,購買的是實體的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的時候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Ⅳ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區別是什麼
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在區別它和支付手段時,主要就是強調它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與賣的行為0在時空上沒有分離。
而支付手段,它是隨著賒帳買賣而產生的,它的買賣行為在時空上是分離的。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發工資。
舉例說明,如買一套房子,房價為25萬,首付了10萬,剩下的15萬靠分期付款償還。
這裡面,10萬是貨幣執行的流通手段,15萬是貨幣執行了支付手段。
Ⅳ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麼區別啊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區別如下
1、職能不同
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
支付手段則不同,它是貨幣在商品賒購賒銷過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職能。
2、特點不同
流通手段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交換和貨幣交換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支付手段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或租賃等活動中,使用價值或商品使用權的讓渡與價值的讓渡在時間上是分開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預支。
3、購買的對象不同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實體的商品。
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Ⅵ 怎麼判斷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可以通過以下4點不同來判斷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含義不同: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的公式
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產生的背景不同:
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6)貨幣流通成本和支付成本如何區別擴展閱讀:
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因此,從價值運動的角度觀察,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在同一時間內,價值的運動是雙向的。即賣方在得到價值的同時出讓使用價值,買方在讓渡價值的同時獲得使用價值。
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並為商品流通服務,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