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

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20 06:47:28

⑴ 論述貨幣的產生及其本質

貨幣的產生: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就是大家普遍樂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一般等價物比貨幣出現得早,不固定;貨幣出現得晚,能夠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2、聯系: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1)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擴展閱讀:

易錯提示:

1、一般等價物和貨幣:二者都是商品,都可以和其他一切切商品相交換,並表現其他商品的價值。但二者是有區別的,一般等價物出現時間較早,不固定;而貨幣出現時間比一般等價物晚,且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2、商品與貨幣似乎是一對孿生兄弟,但是,貨幣的出現比商品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不能簡單地認為金銀就是貨幣,金銀作為自然物,在貨幣產生之前已經存在,在貨幣產生以後,並不是所有的金銀都是貨幣,只有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金銀才是貨幣。

⑵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它的基本職能

1、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2、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指的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
(1)貨幣的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大小。貨幣之所以能充當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執行此職能時只是觀念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一般地說商品的價格高低與本身價值大小成正比。價格由價值決定,但也受供求關系,貨幣價值變動、紙幣的發行量等因素的影響。
(2)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
(3)作為貯藏手段的必須是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作為支付手段指的是貨幣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4)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是貨幣本質的體現。贊同89|
評論

⑶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說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是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性質認識不清,錯誤地從不同的角度將貨幣分為不同的類型。


每個國家使用單一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然而,也有例外,多個國家可以使用同一種貨幣,例如歐盟的歐元,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法郎,以及在19世紀,在拉丁貨幣聯盟內部自由流通的不同名稱的等值貨幣。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另一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例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法定貨幣。不同國家的貨幣也可能有相同的名稱。例如,在法國和比利時採用歐元之前,他們的貨幣和瑞士的貨幣被稱為法郎。

⑷ 貨幣的本質特徵它在商品經濟中發揮哪些重要功能

現代貨幣的本質特徵是作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這一特徵決定了貨幣的基本功能。
貨幣的功能有三:

1.作為商品和勞務的交換媒介;

2.作為價值尺度,確定商品和勞務相交換的比率;

3.作為價值儲存手段。

如果貨幣不能作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則既不能當作交換媒介,也不能作為價值尺度,更不能作為價值儲存手段。

(4)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關於貨幣的本質,學術界仍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專業術語為通貨,主指「流通中的貨幣」。傳統上,貨幣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 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於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貨幣本質的邏輯推理和證明:

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

當交換在更大范圍內發生,交換雙方供給與需求雙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斷降低,如果市場的規模足夠大,那麼就總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夠提供缺失的供給來滿足交換者的需求。這個第三方就是市場,市場是包含所有交換者的總體。在上述甲乙丙交換的例子中,我們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來做一個一般的說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顯然,交換如果能夠進行,乙、丁與戊都應該和A的接受者約定A可以換取其所需,於是乙、丁與戊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再追溯A的來源,甲的A從何而來呢?存在兩種可能:交換所得或者自行產出。如果是自行產出,那麼甲就成為一個通貨的生產者,進一步說是貨幣的發行者,他顯然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即A可以用來交換其所需,因為他正在這么做。如果是交換所得,我們不妨稱呼這個交換對象為天干,那麼甲與天干交換得到A的時候,乙就成為來自市場的第三方,甲也應與乙約定A可以交換其所需,故甲乙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把這個事件中的交換關系進行簡並,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只要交換者與市場能夠達成一個約定,約定某個物品對其他物品的交換權,那麼交換就總能夠進行。

如果不存在丙,則市場上沒有乙需要的產品D,因為乙獲取市場丙需要的A就沒有意義,那麼乙與甲交換來獲得A的行為也就沒有意義,甲乙的之間的交換也不會進行,整個交換中止。就乙而言,在其所有B為甲所需的同時,其所需D也能從市場取得,那麼乙才願意與市場丙交換。對乙而言,甲同樣可視為市場的一部分。這樣甲與乙之間的單向匹配,乙與丙之間的單向匹配,丙與甲之間的單向匹配在歸納為個體與市場時,即表現甲與市場丙(含乙)之間的雙向匹配,乙與市場丙(含甲)之間的雙向匹配。而這乃是物物交換得以發生的基本條件。因而貨幣的作用就在於將供給和需求單向匹配的雙方無法達成的交換通過市場而實現,進而實現市場所有交換者的供需轉換,即所有向所需的轉換。將所有交給市場的同時也要求市場提供其所需乃是交換的前提,所有與所需的轉換通過買賣兩個獨立的過程次序發生,而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

⑸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它有哪些職能

1、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2、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指的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
(1)貨幣的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大小。貨幣之所以能充當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執行此職能時只是觀念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一般地說商品的價格高低與本身價值大小成正比。價格由價值決定,但也受供求關系,貨幣價值變動、紙幣的發行量等因素的影響。
(2)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
(3)作為貯藏手段的必須是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作為支付手段指的是貨幣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4)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⑹ 什麼是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充當的。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⑺ 貨幣的產生和本質

貨幣的產生: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就是大家普遍樂意接受的商品,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一般等價物比貨幣出現得早,不固定;貨幣出現得晚,能夠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2、聯系: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7)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擴展閱讀:

類型:

1、實物貨幣

是指作為非貨幣用途的價值和作為貨幣用途的價值相等的實物商品。能充當實物貨幣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徵:

① 普通接受性;

②價值穩定;

③價值均值可分性;

④輕便和易攜帶性。很顯然,一般金屬都具備這些特徵,因此,在實物貨幣的類型中,金屬貨幣最具代表性。

2、代用貨幣

一般是指紙制的憑以換取實物的金屬貨幣或金屬條塊,其本身價值就是所替代貨幣的價值。代用貨幣較實物貨幣的優越性主要有:

①印刷紙幣的成本較之鑄造金屬要低;

② 避免了金屬貨幣在流通中的磨損,甚至有意的磨削,可以節約貴金屬貨幣;

3、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由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許多國家被迫脫離金本位和銀本位,所發行的紙幣不再能兌換金屬貨幣,信用貨幣應運而生。

信用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媒介需要有兩個條件:一是人們對此貨幣的信心;二是貨幣發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信用貨幣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形態:

①輔幣。

其功能是擔任小額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多以賤金屬製造。

②現金或紙幣。主要功能也是擔任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手段,一般為具有流通手段的紙幣,其發行權為政府或者金融機構專有。③銀行存款。又稱債務貨幣,存款人可藉助支票或其他支付指示,將本人的存款交付他人,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

4、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通常是指利用電腦或貯值卡所進行的金融活動。持有這種貯值卡就像持有現金一樣,每次消費可以從卡片的存款金額中扣除。

電子貨幣在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如何防範電子貨幣被盜,如何對個人資信情況進行保密等。因此,電子貨幣的全面應用尚需一段科技進步和其他保障措施完善的過程。

⑻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是什麼

1、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

2、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8)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什麼擴展閱讀:

一、本質

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 的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 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

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契約價值,但實物貨幣的購買力也會受自身商品價值的影響,通常實物貨幣的商品價值小於其作為貨幣的契約價值。

二、職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

①含義: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自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②貨幣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其特點是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③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來計量的,因此,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用勞動時間來直接表現,只能在交換過程中通過等於多少貨幣間接地表現出來。

因此,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無非是商品價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2、流通手段

①含義: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②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其特點是必須是現實上的貨幣,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因而可以是紙幣。

③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分離為買與賣兩次行為,突破了物物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從而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但因此也可能出現買賣脫節,從而使經濟危機的產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④貨幣流通。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叫貨幣流通。

⑼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本質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當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時候,就出現了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A正確;BC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貨幣的本質。

熱點內容
華電重工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4 14:01:54 瀏覽:301
維持股票交易價格或者交易量 發布:2025-05-14 13:56:04 瀏覽:689
原油期貨多少點熔斷 發布:2025-05-14 13:35:02 瀏覽:219
邦訊科技股票退市 發布:2025-05-14 13:21:26 瀏覽:794
cf手游賞金令沒買理財卡如何干到500級 發布:2025-05-14 13:19:56 瀏覽:396
美國歷史退市股票一覽表 發布:2025-05-14 13:04:40 瀏覽:738
如何開一家投資公司買賣股票 發布:2025-05-14 13:04:31 瀏覽:757
昆明維修基金去哪裡繳 發布:2025-05-14 13:03:51 瀏覽:958
公務員怎麼退出農村股權 發布:2025-05-14 12:53:21 瀏覽:101
郵件怎麼收不到貨幣 發布:2025-05-14 12:31:07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