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升值為什麼上漲
㈠ 為什麼利率上升貨幣就升值
利率上升,存錢的人就增加,外面流通的現金就減少,物價就有下降的可能,相當於貨幣升值。
但只是可能,如果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利率即使是40%,貨幣也可能仍是貶值。
㈡ 為什麼人民幣在升值,而物價卻一直上漲呢
物價上漲 是因為貨幣超發,比方 市場上有2個電腦和200人民幣 這時候 每台電腦的價格是100元,這時候 美國人給你20美元 買走了一台電腦。市場上還剩下1台電腦 和200人民幣,但是這20美金 不能在中國市場流通 央行 必須把20美元換算成對等的人民幣發行流通。於是就印了130人民幣,著20美元就算做是外匯儲備。這時候市場上一共有1台電腦 和200+130人民。也就是說 電腦的價格從原來的100一台 變成了330一台,明白? 所以人民幣要升值 來抑制出口 減少外匯儲備。
㈢ 貨幣升值 股價為什麼會上漲 請具體分析原理
繼2005年7月人民幣兌美元主動升值2%以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和股票市場的牛市,截至2007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了11%。從目前國內經濟和貿易以及匯率政策看,人民幣兌美元還將繼續升值。 一國貨幣升值必然會對經濟中的各個方面,如經濟增長、進出口、股票價格、以及外資流人等產生影響。而作為普通投資者而言,最為關心的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本文嘗試梳理國內外學者關於貨幣升貶值與股票價格變化之間關系的理論和相關實證,在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下以期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一、貨幣升值與股票價格的關系 根據股票定價模型,股票價格是未來時期股利的貼現。而股利大小取決於上市公司各期的現金流量,因此,所有影響公司現金流的因素都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從理論上看,匯率主要從下面兩個角度對公司現金流或股票報酬率產生影響:從資本市場面來說,本國貨幣升值提升了貨幣吸引力相對容易吸引外資,從而增加股票的報酬率,使得股票價格上漲;另一方面,對進出口的影響角度看,本國貨幣升值會導致本國商品相對更貴,使競爭力下降,從而使相關企業收入減少,利潤率下降,使得股票價格下跌。 眾多的研究顯示,匯率主要從三個方面影響股價:國內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當本國貨幣升值,出口企業的商品在海外市場的價格上漲,導致銷量趨於下降,影響企業收益,引發企業股票下跌;進口原材料價格--對於原材料靠進口的企業來說,本國貨幣升值意味著在海外進口的原材料成本降低,增加了潛在利潤,從而導致股價上漲;以外幣計算的企業價值--對海外投資者而言,如果所投資的股票所在國貨幣升值意味著其持有資產價值上升,會吸引投資者買入該國股票,導致股價上漲。 很多實證研究表明,匯率與股票價格之間確實存在關系,互相影響,但匯率變化與股票價格變化之間的時間關繫到底如何,不同的理論有不同解釋,比較知名的理論有貨幣數量學派和效率市場理論,以下分別分析。 1.弗里德曼的貨幣數量學派 貨幣數量學派從2個角度來分析匯率變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1)貨幣供給角度 短期看,由於存在貨幣升值預期,會吸引大量熱錢進入包括股票在內的投資市場,因此會導致股票、房產等投資市場價格上漲。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上漲的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升值預期吸引的熱錢推動了價格的上漲。 但另一方面,如果升值預期下降或者升值過程結束,這部分熱錢最終會撤出市場,從而引發股票等資產價格下跌。如果熱錢短時間內大量撤出,使得股票價格下跌過快,容易導致金融危機。2006年以來國內監管機構對海外熱錢的規范和打擊就是基於類似原因。 (2)貿易角度 貿易理論與貨幣理論顯示,長期看,匯率與股票價格變化是反向的,即貨幣升值,股票下跌;貨幣貶值,股票價格上漲。 短期內貨幣升值可能對出口產品銷路影響不大,但長期看,由於貨幣升值,使得出口型國家的產品在海外市場顯得相對更貴,最終會導致其銷量下降,貿易收入下降,即整體經濟獲得的貿易資金減少,公司收入和利潤下降,從而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2.效率市場理論 效率市場理論對貨幣供給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有不同與貨幣數量理論的看法。該理論認為,在一個有效市場中,股票價格已經反應了市場中的所有信息,因為一般來說匯率的政策性升值和貶值都有可預測性,在政府宣布之前,投資者已經可以預見到匯率的可能變化,因此,股票價格不但不會滯後於匯率變化,而且會領先於匯率變化。 二、貨幣升值對股票價格的實際影響 前文從理論角度對貨幣升值與股票價格的關系以及升值與價格之間變化的先後關系進行了分析。而在現實情況下,貨幣升值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則因為升貶值幅度、時機、經濟體宏觀經濟情況等情況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局面。因為上述原因,總的來說,貨幣升值與股票價格之間存在兩種不同的關系,以下分別對不同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描述。 (一)貨幣升值(貶值)導致股票價格上漲(下跌) Ajayi與Mougoue(1996)使用加、法、德、義、日、荷、英、美等八大工業國的股匯市資料進行研究,發現股市與匯市存在共整合的現象;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貨幣貶值對股票市場具有短期和長期的影響,通貨膨脹效應會在短期導致股票市場上漲,長期則由於對進口和資產價格的影響,會使得股市轉向熊市;此外;長期看,通貨膨脹效應會使國際投資者減少持有該國的資產,因此加重股市走向蕭條。另外,當國內股票價格上升時,對該國貨幣會有短期的負面影響,可能的原因為股票價格的上揚而產生了通貨膨脹預期;從資產的角度看,持續的股票價格上升,會使得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長期將使國內的貨幣升值。 將匯率和股價指數按照上升或下跌情況加以區分後,林建宇(2004)研究了台灣股價指數和台幣匯率間的因果關系,並進一步分析股價指數和匯率是否存在不對稱因果關系。其實證結果發現匯率大幅度升值會使得股價指數上漲,同時,股票市場大幅度上漲與下跌也會使台幣匯率產生升值或貶值,該研究顯示了台灣股票市場和匯率市場的關聯性相當顯著。 台灣學者方文碩(2001)以台灣市場為例,探討匯率貶值對股票市場報酬率的影響。研究者以匯率貶值、股票報酬波動率與匯率貶值波動率為解釋變數,估計匯率貶值對股票報酬的影響和沖擊。實證結果顯示匯率貶值對股票報酬存在負面影響;匯率貶值波動增加股票報酬率波動。上述結論明顯支持匯率貶值對股市報酬有負向影響的假設,或換句話說,貨幣貶值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而貨幣升值會使股票價格上漲。 (二)貨幣升值(貶值)導致股票價格下跌(上漲) 洪小文(1998)基於完全預期的假設,探討固定匯率體制下,(預料到的)永久性匯率政策變化對股價的影響,其實證結果發現:長期而言,政策當局如實行本國貨幣貶值政策(提高匯率),將使得股價上漲。一旦政府實行事先宣布的貶值政策,則在政策宣告後開始執行的時段內,股價可能出現先下跌後上升或單邊上升的走勢,但在政策執行後,則會出現單邊下跌的走勢; 利用1974年1月到1998年12月期間數據,Kim(2003)研究了美國S&P500股價指數和工業生產、利率、通貨膨漲率以及美元匯率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S&P500股價指數和美元匯率之間存在長期負相關關系,即貨幣升值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三)其他研究結果 其他學者的研究結論主要包括:股票價格是否會影響匯率;兩者的領先落後關系;對具體行業的影響等。 Ibrahim(2000)探討馬來西亞1979年至1996年間股價與匯率的交互關系:在數據的協整分析中,研究者顯示股票市場與匯率之間無長期穩定的關系。在因果關系的研究中,則發現股價領先匯率變化的現象。 Griffin 和Stulz(2001)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及日本六國的產業為研究對象,探討產業報酬率與匯率變動的關系,研究數據為1975年1月到1997年6月的周數據。研究的結果顯示,匯率的變動對於產業報酬的解釋能力非常的小(R2小於0.01)。研究者又將產業面數據改成公司面數據試圖了解解釋力不高的原因是否來自於產業間公司的匯率暴露系數彼此互相抵銷,然而結果顯示匯率變動對於報酬率的解釋能力依然不高。作者認為會得出這種結果可能的原因是市場無法充分反映匯率變動的影響,以及企業普遍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進行避險。 另外,海內外的很多學者研究了貨幣升值或貶值對進出口公司業務的影響,一般而言,典型的研究是以出口比率10%以上的公司為目標公司,以公司規模、出口比率、股利、速動比率、賬面價值等等為變數探討匯率變化對進出口公司業務風險的影響。大部分實證結果顯示,產品出口比率與公司的匯率暴露有顯著相關,即越依賴出口的公司,貨幣升值對公司的負面影響越大,甚至可能導致公司的倒閉,而匯率變化對進口公司的影響也類似。 三、給投資者的借鑒 從以上的文獻可以看到,雖然研究角度不同,但不同的研究者都認同匯率的變化對股票市場具不可忽視的影響,但是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對股票價格產生的影響方向,則可能因為研究時段、經濟背景等原因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有些學者認為,發展中國家股市匯市沒有聯動性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場的開放性低和投機性高等。 國際經驗表明,隨著國內金融市場逐漸自由化和全球化,市場上三大指標,股價、匯率與利率間往往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系。投資人視利率為投資成本,利率高低將影響其投資意願。當利率降低,投資的機會成本下降,投資非固定收益之投資工具(如:股票)的意願提高,對企業而言,資金成本降低,營運利潤相對提高。另外,根據利率平價理論(interest rate parity,IRP),利率的變動,將造成匯率市場調整;當一國貨幣貶值,為避免匯兌損失,投資人將資金抽離股票市場,使一國股票價格下跌,所以匯率的變動,將影響股價;另外股價將反映大眾對未來匯率與利率的預期,所以股價、匯率與利率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
㈣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物價上漲呢
大學經濟學問題~~~暈~~
簡單可以從兩方面回答,1. 人名幣升值,導致人們的購買信心上升,從而人們的需求就會隨著信心的而增加。人們就會更多的想要去購買東西。應為人們對自己所持有的貨幣有信心,所以除了生活所需品外,還想去購買奢侈品。而奢侈品是的供給是有限度的(不然就不算得上是奢侈品了),這時需要的人多了,供給就跟不上了,供不應求~~接著很顯然商家自然把價格提高了。
2.從國際金融的觀點來說,人民幣的升值後,國內外的貿易就會因為人民幣的價格上升而變的對我國有利,因為進口商只需要用更少的人民幣就可以得到以前一樣多的進口商品。聽上去好像是好事,但是,這樣一來,差價就是有幣值相對變低了的出口國承擔。它們當然不願意。所以它們把價格提高。如果進口商只能採用進口的貨物的時候......對不起差價他們也不願自己給的時候,差價只好附加到商品上。最後物價上漲。
當然,如果問題是有關現階段中國的時事經濟的話,問題就更復雜了,中間還遷連到,中國經濟的普遍上漲,奧運所帶來的經濟影響,美國的疲軟,澳洲經濟的上漲與中澳建交......等等一連串的經濟問題~~
總結一下,很多人都覺得,人民幣升值是好事,但是,這是一把雙刃劍地說。
㈤ 貨幣升值的時候為什麼物價會上漲
貨幣升值導致通貨膨脹,實際貨幣大於流通貨幣,所以要提高物價,來緩解膨脹,這只是方法之一
㈥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了,物價還在上漲
以經濟學和價格學的原理來解釋一下,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具體的物價上漲原因有以下幾點:
1.供求規律的長期表現形式為供不應求;
2.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一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上漲了5%,也就是增值了5%,現在我國的各種工業產品大部分是出口銷售,國內自己人消費的其實很少,因為大家的錢都拿去買高價房了,誰還有多餘的閑錢用來自己消費???
3.寡頭壟斷行業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競爭;
4.國家宏觀調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銀行利率,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資金流入市場,刺激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必然帶動物價上漲;
5.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指太多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額需求狀況; 其實通貨膨脹有3種解釋,這只是其中一種。
6.生產要素價格,其中土地是最關鍵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受國家嚴格控制,導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其相關的產業鏈條同時受影響; 當然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炒房引起的。
7.國家財政購買力度,包括國家政策性銀行,國家認為某種商品的價格高了,就減少對某種商品的購買,反之道理一樣。
8.物價指數,資金具有投資回報率或資金價值,也就是折現率和本金化率.說白了就是未來的錢不如現在的"錢"值錢,未來同樣的錢購買力不如現在買的東西多;
9.國際經濟對我國有很大影響,包括外匯儲備情況。目前我國大概有2000萬億美圓的外匯儲備。自從加入WTO以來,跟國際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
10.這一條本人認為非常關鍵。美國大型金融投機集團對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掠奪。
中國外匯制度改革以來,尤其2007年,人民幣對美圓上升5%,這是美國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對日本進行經濟掠奪一樣。舉個例子:2006年1美圓=10元人民幣,美國人在2006年用1美圓換了10元人民幣,用這10元人民幣買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價翻一翻,美國人把房子賣了得到20元人民幣,而2007年人民幣升值,假設1美圓換8元人民幣了,美國人再將20元人民幣換成美圓就是2.5美圓。如此可見,美國人的1美圓在一年時間就變成2.5美圓,他賺了中國多少???2.5倍的利潤啊。而且這2.5美圓回到美國又可以繼續投資美國,美國經濟又可以發展了,美圓重新升值。還有1美圓換成人民幣10元投資固定資產後,市場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銀行就會發行10元人民幣來彌補這個空擋,而這2.5美圓走了以後留給中國的卻是市場上多了10元人民幣,還不通貨膨脹才怪。中國被掠奪後,人民幣再度貶值。就跟日本一個結局,看著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再來看看價值規律,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綜合了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
商品價格的本質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內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決定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價值規律的作用:
1.自發的調節生產和流通;
2.自發的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生產率;
3.造成貧富兩極分化.
通常所說的物價其實就是生產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生產價格就是價值的轉化形態.
㈦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後物價上漲
人民幣升值和國物價上漲確實沒有太直接的聯系,如果說人民幣升值與國物價有聯系的話,那應該是人民幣升值反而會導致國物價的下跌,因為當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產品就會變得相對便宜,國同行業的競爭企業為了在市場上生存下去,自然也要降價,保住自己的那份市場份額,而對於出口,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出口企業必然也會下調其價格.所以如果說人民幣升值真的對國物價有影響的話,那應該是使國物價下跌.那為什麼國物價會上漲呢?那就是看中國現在的國情況了,房產不斷被炒作,股票市場出現牛市,國經濟過熱,這些都導致了國物價的上漲.這只是自己的一些理解,如果回答得不正確,請見諒.
㈧ 人民幣在不斷的升值,為何物價還在不停地漲
人民幣升值了,為何物價卻在上漲?
大米漲價了,食用油漲價了,肉類也漲價了,水電煤氣漲價,甚至香煙也漲價了!時下,我們隨時可以聽到人們對物價在持續上漲的抱怨,面對漲價,甚至有市民作好了「囤積防漲」的准備.我們知道,今年1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的糧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引發了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食品價格的上漲。國家也在不停地向市場拋售糧食,希望通過此舉達到緩解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
通俗的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物價上漲就意味著人民幣的貶值.而事實上,這段時間人民幣卻在迅速升值,美元下跌,而以美元為基準的港幣,和人民幣的兌換牌價也達到了1:1,這表明人民幣真的升值了。
面對這樣兩種相對矛盾的狀況,老百姓就納悶了:既然人民幣升值了,那麼物價應該下降才對,可目前的局面是物價不降反升!不可否認,在此之前,很多老百姓一直有這樣樸素的心理預期:一旦人民幣升值,咱自己手中的錢就更值錢了.說得通俗一點,升值前1元錢可以買2個饅頭,升值後1元錢就可以買3個饅頭了.正因如此,也有很多人甚至希望人民幣早日升值,可人民幣真正升值了,卻發現物價反而上漲啦!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分析起來,成因復雜,歸根到底是市場調節的結果,大約有這些成因.其一,就快過年了,每個年關前,相關生活品的價格都會有習慣性上揚,今年自然也不會例外.其二,近期小麥、麵粉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有: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到位;麵粉加工企業原料存量較少而提價收購;國家拍賣托市小麥,底價和成交價格較高;前期小麥主產區乾旱少雨影響產量。其三,肉類漲價,是因為之前"肉價賤賣"挫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加上受禽流感的影響,豬肉產量欠缺,從而導致價格上揚.其四,液化氣等受國際市場大氣候影響,導致價格攀升.
有意思的是,就在物價普遍上漲的同時,一些關心"三農問題"的人們表示出理解甚至認可.理由很簡單,城市裡的房價漲了幾倍,公務員工資也在上調,學校的學費也在上漲,為何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與豬類產品就不能上漲?難道活該農民受罪?同時,在這場漲價風中,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責問:水價,電價,煤氣價等也在上漲,這種通過增加百姓生活負擔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國有企業的虧損問題,必然結果就是通貨膨脹!我們知道,物價上漲是通貨膨脹的象徵,而一定程度內的通貨膨脹是允許的,過分的通貨膨脹則會造成經濟危機。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恩格爾系數產生輻射,恩格爾系數將隨之降低,即生活支出費用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降低.對於老百姓來說,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市民生活尤其是消費、旅遊、留學等領域也逐漸開始受到影響,即這些費用成本將隨之減少。如果現實生活中果真如此,那就表示老百姓手裡的錢更加硬通了,否則就是貶值.
我們不妨從理論上來認識一下人民幣升值的利弊.首先,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概有這么幾個利好:1.有利於中國進口;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5.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6.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增加國家稅收收入;7.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大概有這些: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那麼,是不是說本幣升值就是好事呢?顯然不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美國經濟發展卻遇到困難,於是美國等迫使小日本簽定《廣場協議》允許日元升值,之後,日本的經濟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時至今日,日本經濟仍受日元升值的負面影響。中國人民幣升值,不可否認,有著歐洲等國家的壓力.
伴隨著人民幣對外升值,人民幣對內卻在持續的貶值。在人民幣對內貶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將從中受損。在人民幣對外升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是很難從中受益的,因為絕大多數老百姓不會購買國外的產品和服務;相反,絕大多數老百姓將從中受損,在國際上有已獲得實證的公認理論認為,本幣升值將引發國內失業率上升。
應該說,人民幣的升值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人民幣對外升值,這對普通老百姓並無什麼好處,相反還會有一定的損害,這一點從目前的漲價局勢可以得到印證.另一個是對內升值,這對本國老百姓來說才是真正的升值,或許會帶來某些實惠,這時,恩格爾系數或許會降低,這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㈨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國內物價還上長
好,1人民幣升值了反而物價上漲的理論是什麼
答案:人民幣升值了,美元客戶就把人民幣賣給中國,換成比以前更多的美元,中國市場人民幣總數增加了,中國市場產品總數還是原來產量,錢多物少,造成:物價上漲。
2對外升值,為何有大量資金湧入,應該是變少才是呀
答案:在人民幣升值以前,已經擁有人民幣的客商,見人民幣升值了,比以前值錢了,到中國投資投錢,造成:有大量資金湧入。
總原因是:中國和美國,兩國國家約定:美國美元是自由通用貨幣,在中國和全世界可以自由使用和自由匯兌。中國國家專門在中國設計有,給美元客戶用美元購物的商店。
中國人民幣是只在中國使用的貨幣,在美國和全世界是不能自由使用和必須要先把人民幣匯兌成其他國家貨幣,在其他國家才能用。有限額。
外國的人民幣客戶,他她們手中的人民幣,只能限制在中國使用,不能在其他國家直接使用。硬要在其他國家用,也先要換成美元,可是美元貶值,用美元投資,先虧損,不如不投到其他國家,專門投資投錢到中國,造成:有大量資金湧入
綜極原因:一個國家的貨幣地位是一個國家綜極國力決定的,一個國家綜極國力是由 1一個國家農業-糧食國土面積產值--自給數量 2工業能源-保障造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自給數量 3國家教育科技-國家高端科學實驗室---自給數量。這前三大條件決定的。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先天全部具備。
1美國 2俄國 3中國, 2俄國農業糧食不能自給,國民教育投資不夠-8%左右一年。俄國貨幣盧布,不是國際自由通用貨幣。3中國農業糧食不能自給,國民教育投資不夠。教育經費3%左右一年,1造不出一些高科技產品。中國人民幣在中國買不到一些重要高科技產品,不是客戶第一首選貨幣,不能成為國際自由通用貨幣。2中國人民幣在中國不能投資中國最賺錢的十大國有壟斷行業,中國石油,中國電信,中國鋼鐵,中國電力,中國煤炭,中國電力,中國火車鐵路,等,不是客戶第一首選貨幣,不能成為國際自由通用貨幣,3中國造不出生活享受高檔產品,在中國賺了很多錢,花不出去,購買不了生活享受高檔產品,不是客戶第一首選貨幣,不能成為國際自由通用貨幣,中國國家國務院在2010年5月公開向全中國全世界表示:中國國家准備同意,允許私有老闆公司購買中國國有十大國有公司--中國石油,中國電信股票,中國鋼鐵股票,中國電力股票,中國煤炭股票,中國電力股票。等股票,私有化,
美國教育科技國家高端科學試驗室能 1 美國國家能造出重要高科技產品 2 美國美元在美國能投資 美國石油,美國鋼鐵,美國電信,美國電力,美國煤炭,美國電力。等 3美國國家能造出生活享受高檔產品,美國美元是客戶第一首選貨幣,美國美元能成為國際自由通用貨幣,
後三個國家是 日本,英國,歐盟,是在國家教育科技國家高端科學實驗室數量做到 國民教育普及大學了。教育經費12%-15%-更多-左右一年。日本日元是國際自由通用貨幣,英國英鎊是國際自由通用貨幣,歐盟組織歐元是國際自由通用貨幣。
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單個產品價錢上漲,所有產品價格上漲,美國國民買家選擇減少購買中國產品,買別國產品,別國產品沒有漲價,保持原價,中國產品出口減少,中國工廠出口收入減少,中國工人收入減少,中國工廠股票減價和公司股票減價,中國股市市值減低,中國國家經濟收入減少。4人民幣升值,不會被減薪,5中國物價會漲,6人民幣換黃金,最佳理財選擇 ,中國人名幣和美元美掛鉤匯兌,
以上理論是美國歐盟經濟界金融界高端精典理論。中國經濟界金融界正在引進中國
出於好心善意平等交流 ,如與您的觀點相同或不同,請不要介意,
祝您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㈩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會導致物價上漲簡單明了的。
道理很簡單,這是由於國情決定的,因為中國是貿易順差的國家,也就是說出口大於進口,舉一個例子:
以前人民幣兌美元是1:7.8,現在人民幣升值了人民幣對美元變成了1:7,那麼國內的出口加工企業的同樣的產品經出口到美國後(在美國銷售定價為54.6元人民幣),兌換成的美元由原來的7美元變成了現在的7.8美元,假如成本為6美元.原來利潤為1/6,現在的利潤為1.8/6,利潤幾乎翻倍了,當然有點極端,但是無論如何出口企業的利潤增加了,企業的積極增強了,就要擴大生產,那麼國內的原材料勢必要漲價,物價必然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