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兩種貨幣的折算比率
① 人民幣匯率是如何定的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的折算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板書)
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匯率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它反映的是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
因此,我們在購買外國的產品或者對另一個國家投資時,我們必須獲得那個國家的貨幣來完成交易。
匯率的升降。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單位外幣折算成的本國貨幣比原來增多,說明外匯匯率上升而本幣匯率下跌,即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反之,一定單位的外幣折算成本國貨幣比原來減少,說明外匯匯率下跌而本幣匯率上升,即外國貨幣貶值本國貨幣升值。
例如:在中國:從1美元=5.4元人民幣到1美元=8.07元人民幣,這叫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跌,也叫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採用這種標價法,我國也採用這種方法。
美元不是我國的貨幣,我們怎麼能控制它的升降,美聯儲可以。。
發行大額人民幣,任由CPI狂漲,或者央行對人民幣進行主動貶值。
② 匯率換算公式
匯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式。直接標價法: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間接標價法: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拓展資料:
匯率,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
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一國外匯行市的升降,對進出口貿易和經濟結構、生產布局等會產生影響。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 美元。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
所以該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變低。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高,便宜好賣。反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0.1667,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後這件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價格變貴,買的就少了。
③ 貨幣之間怎麼換算
匯率是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或比率,也可以說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折算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首先要確定以哪一國貨幣作為標准,即是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這樣就產生了不同的標價方法。
④ 什麼叫匯率人民幣匯率指什麼
什麼是匯率
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人民幣匯率的含義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報價,即1人民幣或者100人民幣兌換成多少美元。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自2005年7月21日開始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布的系列規定為基礎,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是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千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固定單位的外幣數大小須視各該外幣的價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幣對比利時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匯率採用一萬
(10000)單位、對日元匯率採用十萬 (1000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外,對其他各種外幣匯率均以一百(1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
⑤ 換算比率是什麼
所謂換算率(Rate
of
Exchange),指兩種不同計量單位之間進行等價折算的比率。
產生原因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
如在實行金幣本位制度時,英國規定1英鎊的重量為123.27447格令,成色為22開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純金;美國規定1美元的重量為25.8格令,成色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純金。根據兩種貨幣的含金量對比,1英鎊=4.8665美元,匯率就以此為基礎上下波動。
在紙幣制度下,各國發行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代表,並且參照過去的作法,以法
金融領域
在金融領域,換算率又被稱為「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1.匯率與進出口
一般來說,本幣匯率降低,即本幣對外的比值貶低,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對外的比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
2.匯率與物價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本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從而可以起抑制物價總水平的作用。
3.匯率與資本流出入
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反之,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日常生活
換算率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如數量、件數轉換,1箱=12瓶、1斤=500克等等。
⑥ 什麼是折算率(外匯)
折算率(Convention Factor To Square Meter)是指每單位設限類別紡織品折算成平方米的數值。它只是一個約定值,以便使不同單位紡織品的貿易量具有可比性。在經濟學中,是指一種貨幣與另外一種貨幣的對折換算。
例如:一元人民幣對美元折算率0.13415。
就是1rmb:1usd = 0.13415
那麼100元人民幣就是兌換13.415美元。
⑦ 有關外匯和匯率的問題
外匯一般是用100人民幣兌換外幣的,或是以某國100單位貨幣兌換另一種國家貨幣。
簡單說:
匯率就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例:
這兩種貨幣只要是不同的兩個國家就行,可以是人民幣對其它國家貨幣,比如說,人民幣VS美元,日元VS歐元,英鎊VS加元,等等
解釋:
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⑧ 貨幣怎麼換算啊
匯率是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或比率,也可以說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折算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首先要確定以哪一國貨幣作為標准,即是以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這樣就產生了不同的標價方法。
⑨ 為什麼各國貨幣之間會有匯率匯率究竟是怎麼來的我問的可不是為什麼會有匯率的差別。
簡單地說,匯率就是兩國貨幣折算的比率。這個比率的由來,有復雜的經濟背景和歷史沿革。二戰之前,各國實行的是金本位下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兩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是以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通稱鑄幣平價)為基準。市場實際匯率則以外匯供求變動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
二戰中,德國、義大利和日本3國的經濟陷於崩潰,英國和法國的經濟也遭到嚴重破壞,惟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60%,其黃金儲備相當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3/4。在這種形勢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應運而生。
1943年7月,在英國、美國的組織下,召開了有44個國家參加的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協定規定:參加基金組織的成員國的貨幣金平價應以黃金和美元來表示。根據當時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純金,確定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官方價格。其他各國的貨幣則按其含金量與美元定出比價。為使這個體系順利運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還規定:各國貨幣含金量不得隨便變更;成員國的貨幣匯率只能在上下1%的限度內波動,超過這個限度,各國中央銀行有義務進行干預,這就是所謂的固定匯率制。
此後,西歐、日本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美國的經濟地位開始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美元與黃金脫鉤,不少西方國家的貨幣不再釘住美元而實行浮動匯率制度。
希望能幫助泥
⑩ 匯率的定義是什麼
匯率是一國貨幣折算成另一種貨幣的比率即兩種貨幣間的相互價格。
分類:
一) 按制定匯率的方法分
1、基本匯率各國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即購買力或物價)的對比,制定出對它的匯率(關鍵貨幣: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用於確定基本匯率.現實中關鍵貨幣一般是美元)。
2、套算匯率:各國按照對美元的基本匯率套算出直接反應其他貨幣之間價值比率的匯率。
二) 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
1、固定匯率。
2、浮動匯率。
三) 按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
1、買入匯率,銀行買入單位貨幣時使用的價格。
2、賣出匯率,銀行賣出...。
3、中間匯率,(買入價+賣出價)/2 。
四) 按銀行外匯付匯方式
1、電匯匯率(用電報,費用最高)。
2、信匯匯率(用信函)。
3、票匯匯率(用匯票)。
五) 按外匯交易期限
1、即期匯率,兩個營業日以內且不跨月份進行交割的匯率。
2、遠期匯率,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交割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
匯率的標價有直接標價法(用若干本幣表示單位外幣)和間接標價法(用若干外幣表示單位本幣)。世界上的貨幣除了英鎊、歐元、澳元之外,對美元都是用直接標價法。所有的貨幣對英鎊都是用直接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