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國股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美國股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時間: 2022-07-10 02:16:07

❶ 美國股災是怎麼發生的

美國股災是怎麼發生的?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五千億美元。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

證券市場是一個真金實銀的戰場,它其實是一個功利色彩最濃重的地方。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當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數竟暴跌312.9%,並引發了全球性的危機。然而,也許許多人不知道,爆發於80年代後期的美國「股災」,較之於「黑色星期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數突然從開盤時的2247.06點,下跌到1738.74點,在幾個小時內暴跌了508.32點,跌幅達22.62%,為1929年10月崩盤時的2倍多;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也下降了57.65點,跌幅達20.5%。在此之後的一星期內,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和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下降幅度達到了1/3,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覆蓋到亞洲、大洋州等。據保守估計,此次瘟疫一樣的病變,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約損失了2萬億美元財富。
那麼是什麼的原因引發了1987年的美國「股災」呢?
這是因為,市場過熱,市場運行和實際運行不匹配,導致出現經濟泡沫。此後又由於實際經濟運行指標惡化,導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泛濫,股票市場積弱難返,貿易糾紛不斷,使投資者對全球經濟驚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技術操作缺陷,和市場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終誘發導致了股票市場的大崩盤。
經緯

❷ 什麼是納斯達克泡沫

1992年的美國經濟復甦開啟了一輪牛市。在牛市後期,由時任總統柯林頓提出並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互聯網行業成為了領漲板塊。從1992年到1997年,短短5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80點上漲到1570點,漲幅達168%,同期標普500的漲幅為133%。到了1998年,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美聯儲降息,在低利率環境下,互聯網企業股票加快上漲,納斯達克指數也從1998年初的1574點上漲到2000年3月10日的5048點,漲幅超過220%。
然而,時至1999年,美聯儲開始收緊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放寬的貨幣政策,一年內6次加息,聯邦基準利率由4.75%調升至6.5%。科技公司的業績、用戶增速等指標走弱,微軟違反反壟斷法風波面臨拆分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2000年開始,納斯達克泡沫破滅,納指從2000年的最高點5048點一路回調到2002年的1114點,下跌幅度達到77.93%。一時間風聲鶴唳,多達210家美國互聯網公司倒閉。

❸ 美國歷史上的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的始末緣由是什麼

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似乎是一夜之間就起來了,但是這一年的美國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卻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早有預謀的。當時的美國政府是缺乏一個可以調節經濟的宏觀調節機構的,而這也是導致了金融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股票大崩盤的始作俑者。

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的大崩潰影響的也不只是一個美國,更是波及到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也是後來長達十餘年的經濟大蕭條的開始。其實早在兩年前的秋天,佛羅里達的房地產泡沫的破碎就已經是這次金融危機的徵兆了,但是華爾街的人並沒有從這當中明白美國經濟的衰退,反而更是在投資上瘋狂了起來。再加上美國的產業並沒有能夠從一戰的蕭條中恢復,因此股票的高漲已經是和現實的經濟的狀況完全脫了節。而這也正如美國政府所估計的那樣,果然在不久之後美國的股市開始了大崩盤。

❹ 美聯儲政策正助長美股泡沫化,這么說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疫情的影響,美股跌降。美國銀行分析師近日警告稱,美聯儲出台強刺激政策正導致美國股市泡沫化,需警惕這一泡沫可能即將破滅。 美國銀行分析師邁克爾·哈特尼特在近日一份報告中指出,華盛頓的政策正在助長華爾街的資產價格泡沫。

去年三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股拋售創下紀錄後,為緩解疫情帶來的毀滅性影響,美聯儲宣布一系列計劃緊急救市,包括開放式的資產購買,開啟無限量寬松模式,導致美股出現強勁反彈。據美國銀行預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歷史性地達到今年全美經濟的42%,而美國預算赤字或將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3%,專家稱這是一個完全靠債務支撐的巨大泡沫經濟。美國銀行分析師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美股將見頂,市場將出現回調。

❺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股市為什麼突然暴跌有什麼背景嗎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根本原因

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股票投機活動猖獗,掩蓋了生產和銷售的矛盾。

3、政策原因

各國國內政策失誤,即經濟危機是自由放任政策的產物。

4、具體原因

生產(供給)和銷售(需求)的矛盾。

①貧富差距過大: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人民相對貧困,購買力低於生產能力。

②信貸消費過度膨脹,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加劇生產與銷售的矛盾。

③股票投機過度,股票無法反映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造成經濟虛假繁榮,掩蓋了矛盾。

④自由放任經濟思想的影響,使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

危機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處於的相對穩定時期,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5)美國股市泡沫是如何形成的擴展閱讀

危機表現

(1)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

危機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法國下降28.4%,英國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國家的生產退回到20世紀初或19世紀末的水平。

(2)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

危機時期,倒閉的企業數,美國達14萬家(另外還有近1萬家銀行),德國為6萬家,英國為3.2萬家。資本主義世界的全失業工人超過3000萬,加上半失業者,則達4000~4500萬。

1932年,按完全失業工人計算的失業率,德國為43.8%,美國為32%,英國為22%。由於股價暴跌和生產停工而遭受的經濟損失達2600億美元,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

(3)世界商品市場急劇萎縮,關稅戰、貿易戰加劇。

美國於1930年將應稅進口商品平均稅率提高到53.2%;英國從1932年起實行帝國特惠制;德國限制進口量;法國實行進口配額制。結果,1929~1933年間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額縮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4)世界貨幣秩序遭到破壞,金本位制崩潰。

1931年7月,德國實行外匯管制;同年9月,英國率先放棄金本位制,英鎊匯率自由浮動,與黃金脫鉤;美國於1933年限制黃金出口和私人擁有黃金,實行美元貶值;法國於1933年籌組金集團,失敗後於1936年也放棄了金本位制。

到20世紀30年代中,幾乎所有國家都放棄了金本位制,逐漸形成英鎊區、美元區和法郎區,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瓦解了。

❻ 為什麼說美國股市一定有泡沫

對的呀

股市的泡沫增加股票市場交易的頻率,增加流動性和吸引力。
就如同沒有泡沫的啤酒🍻,你能想像嗎?還是不是啤酒?
再加上美國股市牛市很多年了,到了今天已經不斷走出歷史新高,說美國股市有泡沫是肯定的。

❼ 1929年紐約大崩盤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股市崩盤的主要原因
1929年經濟大危機的原因在於,虛擬經濟膨脹與宏觀經濟超速增長過於成功,以致於沖昏了頭腦,美國忽略了可能導致危機的嚴重問題和一些潛在危機因素。
製造業發展過快、規模過大,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投資,形成結構扭曲。根據美國1920年到1939年美國製造業指數階段的變化分析,從1920年開始,美國製造業飛速發展了10年。製造業保持了超過6%的增長速度。就工業技術而言,當時美國石油和鋼鐵工業已經得到長足發展,而新興技術引發的汽車、電氣和飛機工業革命方興未艾。投資用於新設備和新工廠的規模越來越龐大,1915年用於新設備和新工廠的投資約為6億美元,而到了1918年,這一數字已到25億美元,增長率超過300%!新工廠的建設和新設備的投入使用,為製造業的進一步加速發展打下了基礎。整個宏觀經濟形成生產—消費相互強化的循環機制,同時也形成了過熱狀態,過度擴張虛擬經濟,過於樂觀看待股市,無意識當中進入一種瘋狂狀態,對經濟發展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潛在危機因素已經渾然不覺。
金融政策成導火線
美聯儲緊縮政策過於嚴厲。1929年8月9日,美聯儲根據宏觀經濟過熱情況,將利息提高到6%,將證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使當時投機商們頃刻間陷入了資金短缺狀態,只好逃出股市。由於此舉也引領其他投資機構跟隨,股市流動性頓時陷入緊缺狀態,失去了支撐。而前期出逃的示範效果,股民對股市升值預期也發生180度轉變,出現股市拋售風潮。
美聯儲沒能及時制止銀行倒閉。股市出現大跌,一些銀行出現倒閉本屬平常,還在可控范圍內。但是美聯儲未及時干預,恢復公眾的信心,默許了銀行的倒閉。於是出現連鎖反應,一系列銀行擠兌風潮導致各家銀行人人自身難保,終於釀成金融系統崩潰。

這只是大概的概括而已,其實還有很多原因的。對我個人,也是也我現階段了解的經濟知識來講。當初,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大危機,而且還不斷擴大,使美國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蕭條的很大原因在於。過度的迷信市場機制那雙無形的手。在從市場經濟制度確立以來,曾經美國也出現過大的危機,但都被市場機制的平衡到了可控點。而29年這次剛開始時也是過度的迷信供需平衡機制,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把失靈拉回來。導致一錯再錯,一蕭再蕭,直到無法挽救。才在33年羅斯福上台後,出台一系列的正確的調控政策,才得以挽救美國經濟。。………還有很多原因。。。記得不是很清了,得一一梳理

❽ 2000年的美國互聯網泡沫具體是怎麼回事

2000年3月10日,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當時的歷史新高5,048點。整個世界為互聯網帶來的科技革命感到瘋狂。

以1999年年底的數據為例。當時美國市值規模最大的10家公司中,有6家屬於科技類公司。成立於1975年的微軟(MSFT),在1999年的市值超過了6,000億美元。

相比之下,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百年石油企業艾克森美孚(其前身為成立於1870年的標准石油公司)的市值還不到微軟的一半,藍色巨人IBM和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銀行花旗銀行的市值,還不到微軟的1/3。

但是好景不長。納斯達克指數在5,000點之上只是稍微停留了一小段時間,科技泡沫就發生破裂。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納斯達克指數狂瀉66%,下跌到2,000點以下。有不少名頭很大的科技企業,其公司股票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

比如美國最大的網上書店亞馬遜(Amazon,上圖藍線),其股價從100多美元下跌到個位數,在短短一年內其股價下跌超過了九成。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公司之一思科(Cisco,上圖紅線),其股價從80美元下跌到13美元左右,下跌幅度達到84%。

在這些「跌落到凡間的天使」中,有一家公司特別值得一提。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Excite,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該公司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幾位大學生在1994年創辦。一開始公司名叫Architext,後來改名Excite。在經歷了幾輪風險投資後,該公司的規模日漸擴大。在1990年代,Excite被評為互聯網上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❾ 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泡沫是怎麼回事

是指九十年代末投資人對科技股的過度狂熱,認為科技能創造財富神話。在2000年時泡沫破滅,科技股板塊納斯達克指標從3000點跌到1000點,投資者蒙受巨大的損失.對實體經濟也造成一定的打擊。

❿ 上世紀末美國股市網路泡沫怎麼回事啊

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按照「故事」的通常講法,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段,美國股市陷入了瘋狂之中。在「非理性繁榮」之下,投資者將大量財富投入到價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這些投機性企業卻賺不到一點利潤,白白浪費了大量投資。因此,政府對泡沫的強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確是這么個說法,但現實卻有所不同。沒錯,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那些贊同政府採取措施降低資產價格的人們相信,泡沫開始於1996年——這比實際時間早了三年。如果下這樣的診斷,「治療」將會比「疾病」本身的禍害更大。事實上,當經濟前景看好時,政府和觀察家們是難以區分非理性繁榮和理性樂觀的,因此,不該讓政府承擔擠破泡沫、打壓投資的任務。 當然,美國股市最終出現了顯著而嚴重的泡沫,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泡沫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規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股市的網路泡沫應該從1995年3月網景公司開始IPO算起。但從1995年8月網景IPO結束到現在,始終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的年均真實收益率為9.3%;而按上市當日收盤價持有網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國在線收購之日的投資者,年均真實收益率則為35%。這像是泡沫嗎?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網路泡沫應從1996年12月5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發表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講前算起。當時,格林斯潘在華盛頓的一次宴會後的演講中反問道:「我們怎麼知道,非理性繁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當地抬高資產價格呢?」這番話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場應聲而跌。但當時的納斯達克指數只相當於現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講話後,投資者一直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基金至今,則他每年會有8.2%的真實收益率。這像是非理性繁榮嗎? 即便將1998年1月作為網路泡沫的起點,也嫌太早。微軟、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說其股市價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榮」推高的。但這十個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從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實收益率超過了10%。從現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關於對泡沫的判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康斯坦丁馬金和我提出了三條衡量標准。 我們的第一條標準是:當納斯達克股票的真實收益率在6.5%的水平時,不算價值高估;第二條標準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於債券的3%的真實收益率,則將購買股票的時期定義為「泡沫」;第三條標準是,如果後續的真實收益率為負,則購買股票的當時可定義為「泡沫」。 如果按第二條和第三條標准,網路泡沫的持續時間極其短暫。從1998年10月到現在,納斯達克年均真實回報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時則為負。據此,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達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時間里處於高估狀態。 如果按第一條標准算,則泡沫持續時間就要更長。自1997年4月以後,納斯達克累積的平均真實收益率低於6.5%。不過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續了不到三年時間。 網路泡沫持續時間竟如此之短,這是否令人驚訝呢?馬金認為不是。在宏觀經濟意義上,顯著的泡沫是少見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爾布雷斯這個最不相信金融市場效率的經濟學家,也在其對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研究中表示,估值過高和過度投機的階段是短暫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狀況仍然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美國股票市場在宏觀意義上最為顯著的困惑,並非市場因非理性繁榮而產生泡沫,而是股價為何總是如此之低,導致股票的真實回報如此慷慨——這即是著名的「股權溢價之謎」。看起來,美國股市更可能為過度謹慎而非「非理性繁榮」所苦。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相信,當格林斯潘說管制潛在的資產價值高估並非政府職責所在時,他是正確的。當然,如果潛在的泡沫導致金融危機風險上升,的確需要對之加以監控。但只要金融風險還足夠低,政府一旦出於對非理性繁榮的恐懼而試圖校正市場,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 這些問題與中國的關系何在呢?我不能確定。但歷史,尤其是其他國家的歷史,雖然不能照搬照抄,卻無疑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思考問題的指南和汲取教訓的源泉。

熱點內容
期貨鐵礦石什麼價 發布:2025-05-15 02:08:33 瀏覽:957
000063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5-15 01:54:12 瀏覽:146
股票交易顯示大量的0筆成交 發布:2025-05-15 01:34:17 瀏覽:614
如何在股市上撿便宜 發布:2025-05-15 01:29:53 瀏覽:255
怎麼避免期貨風險 發布:2025-05-15 01:27:31 瀏覽:943
2019年a股市值多少 發布:2025-05-15 01:24:33 瀏覽:791
關於股票交易心理的書推薦入門 發布:2025-05-15 01:04:23 瀏覽:332
期貨牛排怎麼做 發布:2025-05-15 01:04:20 瀏覽:344
如何一年賺50萬基金 發布:2025-05-15 00:51:46 瀏覽:293
期貨閃電怎麼設置成交 發布:2025-05-15 00:38:39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