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發行為什麼與稅收

貨幣發行為什麼與稅收

發布時間: 2022-07-11 12:37:19

❶ 稅收與公債、公共收費、貨幣發行、罰沒收入的區別是什麼求解

稅收是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制定的強制性徵收。
公共收費是為了維持公共服務所收取的費用。
貨幣發行是國家控制國民經濟的一種方式,多發行貨幣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少發行就是緊縮的政策。
罰沒收入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被收取的處罰性收入。

❷ 政府增加稅收,發行國債,增加貨幣的優缺點

前兩種屬於財政政策,都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稅收需要修改法律,過程比較復雜,籌集資金的周期比較長,對經濟有持續的影響,不適用於臨時籌集資金,這是增加稅收的缺點。增加稅收的優點在於不會增加政府財政赤字。
發行國債所需要的手續簡便,可以比較快速的籌集資金。缺點是需要歸還,造成財政赤字加重財政負擔。
發行貨幣屬於貨幣政策的一部分。優點是快速,不用償還。缺點是貨幣量增加過快會帶來通貨膨脹。
拓展資料: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1、稅收本質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稅收的本質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製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它體現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徵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馬克思指出:1.「賦稅是政府機關的經濟基礎,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2.「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恩格斯指出:「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19世紀美國法官霍爾姆斯說:「稅收是我們為文明社會付出的代價。」這些都說明了稅收對於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文明的重要作用。
2、產生發展
歷史上,在國家產生的同時,也就出現了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財政。在我國古代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最早出現的財政徵收方式是「貢」,即臣屬將物品進獻給君王。當時,雖然臣屬必須履行這一義務,但由於貢的數量,時間尚不確定,所以,「貢」只是稅的雛形。而後出現的「賦」與「貢」不同。西周,徵收軍事物資稱「賦」;徵收土產物資稱「稅」。
春秋後期,賦與稅統一按田畝徵收。"賦"原指軍賦,即君主向臣屬徵集的軍役和軍用品。但事實上,國家徵集的收入不僅限於軍賦,還包括用於國家其他方面支出的產品。此外,國家對關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徵集的收入也稱"賦"。所以,「賦」已不僅指國家徵集的軍用品,而且具有了「稅」的涵義。清末,租稅成為多種捐稅的統稱。農民向地主交納實物曰租,向國家交納貨幣曰稅。

❸ 為什麼國家要不斷的發行新貨幣

為什麼國家要不斷的發行新貨幣?因為舊錢幣有破損,意外流失,要回收,為了經濟的發展,現有通貨總量大大少於等值社會總產品量,具體表現是貨幣升值。發行新貨幣更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更加的防偽。
一、什麼是創造的價值?
要討論經濟問題,一定不能離開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是人類最基本活動,是人類生存的根本。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向人們提供各種消費品和服務,生產就是創造 價值,人們的生活就是在不停地消耗價值。
二、什麼是「貨幣」的發行?
國家一年勞動創造的價值總量都以工人的工資、投資者的利潤、政府的稅收分掉了。在轉帳結算條件下,職工的工資由企業直接劃到職工個人帳戶,投資者分紅也劃到投資者個人帳戶,比如買股票的分紅,直接由企業上到股民帳戶上,稅收由企業直接轉帳交稅務部門帳戶。他們在沒有消費或作為其它投資之前都是存在銀行中的,這就是我理解的「貨幣的發行」。這存在銀行中的存款如要從銀行取出來,就減少了存款變成了現金,就是現在稱的廣義貨幣量M2=現金+儲蓄存款。這些貨幣在消費或投資的時候就被花掉了。實際存在銀行中,銀行用於放貸也是一種間接投資。
三、貨幣價值的穩定條件。
一個國家創造的總價值以工人的工資、投資者的利潤、國家的稅收分配後他們都要花掉,就變成了總消耗和總投資。貨幣價值的穩定條件,就是創造的「價值」同耗用的「價值」相等。打破這一平衡就是貨幣價值波動的原因。發行貨幣中存在的漏洞,都可能造成虛增貨幣,使耗用的價值多於創造的價值,從而使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
四、信用貨幣時代為什麼常出現通貨膨脹
信用貨幣時代,貨幣不同任何實物掛鉤,稱為無錨貨幣。當然貨幣與任何實物掛鉤都不合適。因此信用貨幣時代,貨幣的「價值」就是人頭腦中的一個觀念。當貨幣貶值後,人們自然會調整這個觀念,政府存在的危機只是老百姓的不滿,不存在支付的實物代價。往往國家可以通過增發貨幣變相增加稅收,俗稱「印錢」,銀行監管不力,也會存在漏洞。這就是為什麼在信用貨幣時代通貨膨脹總是相伴的一個原因了。信用貨幣時代要使貨幣不貶值,就要靠國家的「誠信」和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了。

❹ 國家為什麼要稅收,國家不可儀自己印製貨幣嗎這樣國家不是有書不盡的錢嗎

稅收是一個國 家重要的財 政收入來源,所以不可能取消稅 收,另外稅 收還起到調 控經 濟等作用,地位很重要,至於是否可以隨便印製貨 幣,當然是不可以的,首先印製並發行貨 幣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規 定和程 序,不是隨便就能印的,國 家主 席都沒這權力,其次一個國 家的貨 幣發行的過多,會引起嚴重的通 貨膨 脹、貨 幣貶 值等等非常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進行控制而不能放 任

❺ 美聯儲(FEDS)、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發行與稅收的關系有高人呼哉

呵呵,拋磚引玉。
問題一,中國人民銀行當然是要聽黨中央的話、聽政府的嘍。形式不重要,只要使個眼色,肯定馬上自覺地提出申請。這個自覺性肯定是要具備的。

問題二,肯定是要稅收的呀。其實通脹引起的貨幣貶值,購買力轉向政府,實質上就像是一種通脹稅收。但通脹稅收對一切經濟體內的人和行業是「平等」的,只要你手裡有票子,統統等比例貶值,政府自己的單張票子也貶值。
但財政稅收不同,可以對不同行業征不同的稅,差異化得稅率和退稅,可以對各個行業和各種人群調節,「有培植、有打壓」。如果用通脹稅代替,豈不是失去了對經濟和社會的調配能力;另外在征稅過程中建立的「細致的稅務管理」具有「監管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的作用,若用通脹稅代替,豈不是又失去此項功能。
而且通脹稅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引起短期經濟過熱、產生資產泡沫、泡沫崩塌會導致災難。

問題三,「可以通過政府強有力的行政干預來控制因為政府多發行的貨幣而導致的通貨膨脹」按照你的假設,當然可以控制通脹。這種情況下當然要稅收嘍,不然政府的收入哪裡來?至於稅收調節,舉個例子:假設做包子的一律徵收100%營業稅,賣100元的包子,得交100元稅,你說還有人去賣包子嗎。你說漲價,賣10000元,那得交10000元稅。反之賣其他食品收益了。

❻ 國家貨幣是為了流通,老百姓又要給國家繳稅也就是交錢啊,那國家發行的錢還是回到自己口袋裡了,有什麼意

貨幣發行量。是有規定的。。根據國家GDP等參數綜合一個貨幣量 來發行貨幣

個人,企業,繳納稅收,分為地稅和國稅2個稅種。。。一個是地方財政管理用於地方建設。。一個國家財政管理 用於國家的建設。。。基本財政收入都是用於建設公路 鐵路 等基礎設施。。

稅收是一個國家 正常運轉的基礎。。不能和貨幣發行混淆。。貨幣是貨幣

稅收是稅收 。。國家也不能自己印刷錢給自己用。。那樣貨幣就貶值了。

簡單的說。。國家也是一個公司。。稅收就是公司的收入。。

❼ 鈔票是國家印,國家發,為什麼還要收稅,國家不停的造鈔票不可以嗎

從法律角度來說:
除了中國人民銀行以外,其他任何一家銀行都無權印製發行鈔票,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賦予中央銀行的特權——壟斷貨幣發行權。
從實際生活角度來講:
貨幣並不是真正的物質財富,而只是物質財富的代表——價值符號,那麼在貨幣與實際物質財富之間就存在著一種對應關系。
舉例:
如果把社會的物質財富劃分為若乾等份,財富總數為1萬份,當100元人民幣代表1份財富時,這個社會需要的貨幣就是100*10000=一百萬元,當貨幣供應量恰好維持在這個界限上時,100元就恰好能夠代表或購買到一份物質財富。當貨幣供應量大於這個數量時,比如,銀行印發鈔票,把貨幣供應量增加了一倍變為二百萬元,因為社會的物質財富總數是沒有變,還是1萬份,卻出現了二百萬元的貨幣。那麼,原來100元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就要200元才能買到了。換句話說,就是因為貨幣供應量超過了正常的界限,100元貨幣所代表的物質財富就減少了一半,貨幣發生了貶值,就好比原來100個人分100個餅子,每人一個,現在變成200個人分100個餅子,每人就只有半個了,貨幣貶值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引發產生通貨膨脹,甚至會對社會經濟秩序產生嚴重影響,後果是十分危險的。
因此,銀行是不能隨便印發鈔票的。

❽ 財政發行的與稅收的區別

財政發行與稅收的最大區別,在於稅收是以社會總產品為基礎,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有物資保證,一般不會引起物價上漲和經濟紊亂。而財政發行,則沒有相應的社會產品作基礎。在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物價高低同貨幣多少成正比例,濫發紙幣造成虛假的購買力,這樣就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社會經濟紊亂。馬克思曾經指出:「這種使本國貨幣貶值的措施,也許是在征稅方面的登峰造極的發明,因為這種做法就是稅上加稅。」財政發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是經常現象,政府把它作為彌補財政收支差額的良方。我國早在宋、元時代,就採用這種辦法。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嚴格控制貨幣發行。
由此可見,財政發行雖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取得財政收入收款快,辦法簡單,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危害人民生活。因此,財政發行不宜作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

❾ 貨幣發行、稅收、財政收支平衡之間的關系當今世界,仍有隱士高人呼哉

這問題真不好回答
財政和貨幣發行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系。
財政可以和稅收不一致,政府的收入中稅收只是一項,而且財政也可以超過總政府收入。
貨幣發行和稅收也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系。
貨幣發行同財政+稅收,沒有什麼平衡關系。

熱點內容
鄭州寶德金融集團怎麼樣啊 發布:2025-05-16 02:02:54 瀏覽:482
玖富微理財怎麼轉錢 發布:2025-05-16 01:44:27 瀏覽:492
為什麼股票交易不起 發布:2025-05-16 01:25:39 瀏覽:204
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如何避險 發布:2025-05-16 01:25:35 瀏覽:583
對股權出質撤銷登記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01:21:21 瀏覽:651
哪個正規教育平台學理財 發布:2025-05-16 01:15:19 瀏覽:816
什麼叫貨幣過度需求 發布:2025-05-16 01:13:55 瀏覽:44
國際藝術品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16 00:53:47 瀏覽:803
寧海股票交易市場在那裡 發布:2025-05-16 00:38:07 瀏覽:17
股權減資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6 00:33:00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