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經濟過熱對貨幣有什麼影響

經濟過熱對貨幣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12-11 20:02:04

① 經濟過熱可以表現在哪些方面還有物價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問題結合一下現在的實際情況談一下你的見解。

不是專業人士我就盡量講的簡單點。國內所謂的經濟過熱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經濟過熱其實就是政府大力倡導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結果。GDP就是:在不論企業,個人,外資還是出口方面對國家經濟作出的貢獻。比如蓋房子,修鐵路,建工廠,造飛機等等都屬於增加了國內生產總值。

一般來說GDP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的好壞。但是在國內,由於政府前幾年都是以GDP為目標,保8(8%每年GDP增長)或保10的經濟發展戰略,導致銀行大量發放出銀行信貸(銀行借錢給企業),讓企業大力發展,這些錢都是憑空而來的,換言之就是印鈔廠印出來的。企業多生產是好的,這樣GDP就上去了,但是有個問題是,民眾根本不需要這么多的企業,這么多的產品,導致經濟學上的產能過剩(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囤積起來了)。產能過剩的行業包括(鋼鐵,風電,水泥,鐵路,等等)。比如高鐵的發展,(郎咸平教授的意思就是國家吃飽了沒事干,花錢買GDP,高鐵年年虧損,是一種極大地浪費)。產能過剩其實就是經濟過熱的一種現象。

剛剛說了銀行大量借錢給企業,而這些錢又是憑空而來,導致市面上的金錢流通量很大。所謂東西一多就不值錢了,錢也是一樣。錢不值錢的後果就是一樣商品要用更多的錢來買了,也就是正在發生的通貨膨脹。這也是經濟過熱的一種表現。一般來說,經濟的發展必定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通貨膨脹,這是歷史的經濟規律,但是一旦通貨膨脹的速度超過經濟發展的速度,那麼國家的經濟情況其實是倒退的。今年12月統計局公布的11月CPI(消費者價格指數,也可以理解為通貨膨脹率)同比(相較於去年11月分)上漲5.1%,而這僅僅只是官方數據,官方數據的不透明性,導致民眾根本不買賬,認為CPI遠遠高於5.1%,有分析認為11月實際上CPI高於11%(花110塊錢才能買個去年100快就能買到的東西。通貨膨脹也是經濟過熱的一種表現。

房地產的泡沫在某種程度上是熱錢湧入的結果。所謂熱錢就是國內外投機分子把錢投放到中國市場某些行業,從中賺取利益然後走人。熱錢的流入在我看來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多因素都導致了熱錢流入,比如近幾年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國外投資者認為人民幣升值勢在必行,所以現在很多投資者趁人民幣還不值錢時大力購買,然後用這些錢投資房地產。還有國內民間資金(溫州炒房團)進軍房地產也推高了各地城市的房價。內外的熱錢導致房地產居高不下,盡管政府採取諸多抑制措施,不過效果很不理想。不過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在我看來不僅僅是熱錢湧入這么簡單,其中還包括了地方政府的不監管,不抑制,貪污,從中拿回扣等等各種腐敗行為。

關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的結果會導致以出口為支柱的企業快速倒閉。舉個例子,一個在東莞的企業以做玩具出口到美國為經濟來源,一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人民幣值錢了,美元不值錢了,原來10塊錢一個的玩具的賣價,現在只能賣8塊了,企業利潤下降,最後倒閉。
自從金本位制度(黃金為最終貨幣)的廢除,外匯已經變成了各國政府之間政治斗爭的籌碼。一般來說央行加息,可以抑制通貨膨脹的擴張,但是又會導致人民幣匯率上升(具體原因請網路),這就是為什麼央行在通貨膨脹如此惡劣的今天,仍然不採取加息的舉措,反而是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來間接抑制通脹。

最後一點我想提出的,中央政府是精英政府,大方向都很對,而且確實是憂國憂民,這點我還是要承認的。問題就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銜接有很大問題,往往中央的決議不能在地方政府那裡徹底執行(由於利益集團,腐敗等各種原因)。哪天地方政府真正的與中央思想同步,我們國家離美國的差距也不遠了。現在的中國仍舊是個貧窮的國家,不論是在個人財富還是思想上。

② 貨幣升值為什麼要抑制經濟過熱

當前,物價上漲,抑或說通貨膨脹,很多人紛紛指責政府。

我作為一個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的觀點是,沒有發生通貨膨脹,也已經走到了通貨膨脹的邊緣,政府有文過飾非的嫌疑。

「通貨膨脹」,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我們自身的行為造成的。

真正反對通貨膨脹的人是收入固定的人。

通貨膨脹真的有害嗎?

面對物價上漲,我們最應該重視的是什麼?

一,要弄清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的聯系與區別。

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物價肯定會上漲;但是物價上漲,卻不一定發生通貨膨脹。

設,當前流通貨幣量為M,當前流通的實際產品量為N,再設,市場上有兩種商品,其商品量分別為n1,n2,對應流通的貨幣量為m1,m2。

通貨膨脹時,當前流通的貨幣量大於當前流通的實際產品量,即M/N>1。

單一物價上漲時,m1/n1>1,但是m2/n2<1,即另一產品物價下降。

即單一產品物價上漲,而上漲的大部分可以用另一產品的降價來抵消,則物價上漲,而沒有發生通貨膨脹。

這樣,總的流通貨幣量〉總的流通產品量時,就會發生通貨膨脹,而單一商品對應的貨幣流通量>該商品的流通量時,則發生結構性物價上漲。

如果,物價上漲的部分被下降部分抵消掉的百分比是P%,那麼這個P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一個政府對於物價上漲的容忍度。

P值大,則容忍度小,P值小,則容忍度大。

P值在不同的經濟學家那裡的評價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經濟學家認為P太小,則他會認為已發生通貨膨脹。

就當前的實際感覺來講,P值不算太大。

二,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

國內市場流通產品的減少,國內市場流通貨幣的增多,都可以帶來一國的通貨膨脹。

先來說,流通產品的減少,

1, 國家關閉小煤礦,造成2007年煤炭產量至少下降2.5億噸,
2, 國際油價上升,造成進口量減少,國內流通石油減少。
3,石油和煤,重要的工業原料減少,帶來工業產成品減少
4,常年貿易順差,使得國內流通商品流出,國內流通商品減少
5,豬發生藍耳病,生豬產量減少。
……等等
再來說,流通貨幣的增多:

1, 大量放貸,把沒有賺到的錢,先拿出來花,導致貨幣流通量激增,最主要的貸款是炒房買房的貸款。
2, 國家對所需貨幣流通量是靠稅收來作為主要監控手段的。國家收20%的稅,國家拿到40,就會認為流通的產品需要200貨幣,於是保持200流通貨幣。而實際上產品只需100,多出來的那100就是經濟泡沫,最主要的經濟泡沫是虛高的房價。
3, 大量基礎建設,耗費大量貨幣,但是短時間內無經濟效益。
….等等
找到原因了,那麼就來說解決辦法。

政府所能做的,是鼓勵生產,於是政府對養豬戶進行補貼,對燃油實行補貼,增加產品量。但是整治小煤窯,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必須要堅持到底,所以煤禁不能開。在這一點上,政府需要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所能做的,是減少貨幣流通量,所以緊縮銀根,提高存款利率,鼓勵存款,提高貸款利率,抬高貸款門檻,並大力調整房地產市場。

而收縮銀根則可以減少經濟泡沫,最終可以平抑物價。那些貸款買房買車的民眾,在這一點要理解和支持政府。如果不對經濟泡沫進行有效控制,那麼經濟將產生全面崩潰,最終受害的是我們每一個人。

我問什麼說,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責任,因為我們在明知道價格虛高的情況下,購買了該商品,這實際上對該商品的生產起了肯定和鼓勵作用,對該商品的價格繼續虛高投了贊成票。

很多人覺得,房價一直在漲,錢越放越不值錢,不如拿出來買了房,這無疑是理性的選擇。於是每個人都這么想,每個人都貸款買房,結果市面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多。房價也越來越高。房價越高,人們就越搶著買房,房價就越高,結果泡沫越吹越大,突然有一天,泡沫破了,一切都不值錢了。而這時吃虧最大的是跟風買房的人,吃虧最小的反而是那些沒有買房的人。

這樣每個個體都作出了理性的選擇,但是這些理性的選擇的集合卻造成了大家都不願看到的結局。這能不說是,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原因嗎?

三,真正反對通貨膨脹的人是收入固定的人。

每月領取固定收入的人,是最有可能反對通貨膨脹的,比如工薪階層,公務員,低保人員等。

他們的工資水平沒有跟著物價水平的上漲而上漲,所以他們的購買力降低了。

或許,公務員的福利較高,在通貨膨脹不嚴重的情況下,其生活變化不大,但是仍會有一些

公務員發表不滿言論,因為他們原來的工資能買100斤肉,現在只能買90斤,他們覺得虧了。而這些覺得虧了的人,有一部分就會撈取灰色收入。

工薪階層中,有一部分人會認為自己的勞動與所得不成正比,覺得自己虧了。而這些覺得虧了的人,有一部分會消極怠工。

低保人員中,有一部分人會認為自己得到的待遇不如以前了,覺得自己虧了。而這些覺得自己虧了的人,有一部分會去坑蒙拐騙。

那些拿固定生活費的大學生,在開始的時候,會出於「為民眾說話」,而喊兩句,而當自己的生活費得到提高後,便對通貨膨脹麻木了。

對通貨膨脹真正比較麻木的是,從事商業的人,因為他們的收入可以水漲船高。

這樣也就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民間經濟越發達,對通貨膨脹的抵抗力越強。

四,通貨膨脹真的有害嗎?

通貨膨脹非惡性通膨和惡性通膨之分。

國民黨當年不過經濟情況的為了搜刮民財而大量印刷貨幣而造成的通貨膨脹,就是惡性通膨。惡性通膨是通過惡意增加貨幣發行量造成的,當然是有害的。

非惡性通膨,是因為產業結構調整和不可抗力造成的產品減少,財政赤字和放貸過度造成的貨幣激增。當非惡性通膨可以被控制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稱之為良性通膨。

良性通膨,可以刺激生產,增加就業,比如,豬肉價格上漲,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養豬。

可控的通貨膨脹是必要的經濟增長動力,各國政府都會採用財政赤字的方式來拉動經濟增長。而財政赤字,實際上可以看作是政府從銀行貸款,不過政府的花錢有更多的社會和政治意義。

應該說,中國目前,即使有通貨膨脹,也是良性通膨,不必大驚小怪,雖然仍需重視。

五,物價上漲可以提高農業人口的收入,促進和迫使人們就業,但是物價上漲對於社會道德也是一個挑戰,因為一些本來心態就欠平衡的人會以此為理由,來作一些挑戰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

面對物價上漲,我們最應該重視的是什麼?政府還是個人,他人還是自己,經濟還是道德?

我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③ 經濟過熱為什麼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危險

先轉個給你看

宏觀經濟過熱使到市場需要的貨幣增多而引起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總量」相對「物品總量」不斷增大的現象。,也就是貨幣「過多」的現象。而只有政府才有權印刷鈔票,所以,通貨膨脹的成因,就是政府發行了過量的鈔票。這是通貨膨脹的成因,也是通貨膨脹的唯一成因。
政府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多印鈔票,比如,在一些稅制不健全的國家,政府為了負擔開支,就要通過增印鈔票來暗中征稅;另外,政府為了增加教育、基礎建設或國防的開支,或為了援助災民,也會增印鈔票,等等。

但是,這並不是說只有當政府實際發行了過量的貨幣,才會引起通貨膨脹。只要「貨幣總量相對物品總量」增大時,就會產生通貨膨脹,即使政府沒有實際過量印刷、發行鈔票,這種情況也會發生。

目前人民幣升值和出口貿易持續順差,實際上就造成人民幣供應總量的相對增加。

一。以廉價勞動力為優勢的中國製造業使中國的生產要素和商品都變得非常便宜,結果是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激增。外資以貨幣的形式採取各種渠道流入中國,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而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希冀,將進一步推動外資進入中國,貨幣供給總量相對增加。

二。今年出口仍然保持20%以上增速,在8、9、10月三個月,甚至高達30%左右的驚人增幅。由於匯率低估,削弱中國對外的購買力,外貿順差會繼續增大,從而使得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這將進一步削弱央行的貨幣政策自主能力,貨幣供給總量不會少。

實際上,通貨膨脹的跡象已經顯露,物價上漲此起彼伏。先是成品油、鋼鐵及有色金屬等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現在已經變為人民生活資料價格的全面上漲。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又上漲1.9%,該增幅較10月增加了0.5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8%,農村上漲2.1%;食品價格上漲3.7%,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2.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糧食價格上漲4.7%,油脂價格上漲6.2%,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7.6%。在北京,米、面、菜及主副食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攀升,其中食用油、麵粉價格漲幅超過10%!「拉麵貴了,饅頭小了。」這是人們對近期糧油漲價的最好描述。

可以這么說,由於貨幣供給總量維持高速增長,通貨膨脹正在中國發生著,直接的表現之一是物價上漲。有專家估計,明年的物價上漲幅度要高於一般人想像,雖不至於因此民怨鼎沸,但如果明年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體系不能有效解決的話,上漲的物價將使得「和諧社會」構建登時化為泡影。

我的意見經濟過熱是過熱當中形成過度的投資所產生的過剩生產能力,最後會導致通貨緊縮,利潤下降,會造成經濟蕭條、企業倒閉,因為通貨膨脹後肯定會產生通貨緊縮,當然,先階段國內情況是通貨膨脹趨勢

④ 經濟過熱貨幣流通速度是怎樣的

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主要有經濟和心理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基本的,包括: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佔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佔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佔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⑤ 什麼是經濟過熱經濟過熱有何害處什麼是經濟硬著陸和軟著陸

所謂經濟過熱,是指經濟的發展速度與資源供給不成比例。當經濟的發展速度高於資源的承受能力時,就會出現原材料因供給不足而出現的漲價,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又推動了物價的走高,於是經濟過熱顯現。

經濟過熱當然不好,經濟過熱意味著貨幣流動性過剩,投資和建造工廠熱火朝天,拉高原材料和土地價格,股市和房地產價格爆漲,容易出現大量泡沫。這些投資都依賴地方政府推動,以及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國外熱錢。當投資性經濟增長達到極限,這些熱錢退出國內,經濟泡沫就會破滅。新修的房子沒人買,房地產商被銀行追債,大量投資興建的工廠產出的產品沒人要,倒閉,工人失業。股市因為資金流失和撤出,股票價格縮水,高價買進的股民損失慘重。過熱的危害太多太多了。。。

經濟高漲帶來的是通脹 高就業 房地產繁榮 股市繁榮,但是經濟增長是有周期的,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再擴張的時候,也就是宏觀調控趨於緊縮的時候,經濟形勢必然會有一樣的萎縮,增速也會放緩,
但是這個放緩的過程是很關鍵的,如果是硬著陸,意思就是一下子放緩,比如故事大跌,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失業急速增加,內需不足,出口嚴重下降,等等這樣的沖擊,有時不比經濟危機小

而軟著陸就是讓這些因素慢慢的出現而非突然的,這主要還是要看宏觀調控者,也就是監管者的水平和遠見,畢竟光靠經濟體的內在機制去化解這樣的沖擊是不可能的

⑥ 當經濟過熱時應該採取什麼貨幣政策他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經濟過熱時採取適度從緊的貨帀政策。

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

(6)經濟過熱對貨幣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已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⑦ 經濟過熱有什麼危害

經濟過熱可以分為「消費推動型經濟過熱」和「投資推動型經濟過熱」。由於居民消費旺盛而導致的經濟過熱稱為消費推動型經濟過熱;「投資推動型經濟過熱」,亦即「過度投資」,它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資項目完工後,生產的產品沒有預期的市場需求,產品大量堆積,資金無法收回,導致生產資料的嚴重浪費。在這個層面上的「過度」指的是投資相對市場需求過度。
第二,投資規模鋪開的過大,以至於超過了財力負擔能力,使得投資不能按預定計劃完成,無法形成預期的生產能力。這個層面上的「過度」是投資規模相對於財力負擔的過度。

⑧ 經濟過熱有什麼壞處

增加股市「泡沫」,易造成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一旦控制不好,會造成經濟的衰敗甚至是崩潰。
經濟過熱(Over heated Economy)指市場供給發展的速度與市場需求發展速度不成比例。資本因為虛假需求導致的供給增加是市場經濟過熱的根本原因。當資本增長速度超過市場實際所需要的周期量後,在一定周期階段內就出現相應的市場資源短缺與一定資源的過剩同時出現的矛盾現象。在一定時期其會表現經濟高速發展與物價指數的雙高現象。

⑨ 經濟過熱的影響

1、「經濟過熱對股市的影響」:最直接的在股市體現是「泡沫」增加。一部分或大部分股票價格嚴重「虛高」,遠遠脫離實際價值。
2、「央行的緊縮政策和加息」:加息是緊縮政策的措施之一。緊縮政策和加息對股市而言,在大的方面都是利空。 1、央行的緊縮政策和加息預期是對宏觀經濟而言,並不是僅僅針對股市;相反,在具體的調控政策中,常常體現了政策對股市的呵護與維持,說明管理層對股市發展是持積極態度的。
2、經濟過熱是局部的、部分領域的,主要體現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金融領域的貨幣流動性過大、過旺等。過熱現象並不是過熱局面,對此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