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什麼

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14 04:09:40

⑴ 我國的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是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平衡國際收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條規定,我國貨幣政策目標:保持貨幣幣值穩定、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踐:

「十一五規劃」期間我國貨幣政策的演變

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由穩健——適度從緊——從緊,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從緊——適度寬松。

從2011年開始:連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採用的三項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其主要內容是央行在貨幣市場上買賣短期國債;利率水平的調節;存款准備金率的調節。

在經濟調控過程中,政府往往將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組合搭配,進行「逆經濟周期」調控。針對經濟不同階段,政府常常採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雙緊」「雙松」或「一松一緊」的政策搭配組合,對宏觀經濟變數進行調節。

⑵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是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

1、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

2、充分就業

所謂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充分就業,是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測定各種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以勞動力的就業程度為基準,即以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

3、經濟增長

所謂經濟增長就是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各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一般採用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即用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

政府一般對計劃期的實際GNP 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銀行即以此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

4、平衡國際收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是某一時期一國對外經濟往來的統計表,它表明:

(1)某一經濟體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在商品、勞務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該經濟體的貨幣性黃金、特別提款權以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債權、債務的所有權等的變化;

(3)從會計意義上講,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變化的任何賬目所需的無償轉讓和對應項目。

(2)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

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較復雜,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有的相對獨立,如充分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更多表現為目標間的沖突性。

各目標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存在一種此高彼低的交替關系。當失業過多時貨幣政策要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就需要擴張信用和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就業人數;同時由於需求的大幅增加,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物價上升。

反之,如果貨幣政策要實現物價穩定,又會帶來就業人數的減少。所以,中央銀行只有根據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尋求物價上漲率和失業率之間某一適當的組合點。

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經濟增長,就應促進信貸和貨幣發行的擴張,結果會帶來物價上漲;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就要採取信用收縮的措施,這又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本國物價穩定,則會造成本國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反之,則出現逆差,是國際收支惡化。

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的矛盾。隨著經濟增長,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會增加,結果會出現貿易逆差;反之,為消除逆差,平衡國際收支,需要緊縮信用,減少貨幣供給,從而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綜上所述,由於各目標間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銀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具體的政策目標。

在開放型的社會經濟中,國際收支狀況與國內貨幣供應量密切相關。順差時,貨幣供應量呈增加趨勢;逆差時,貨幣供應量將減少。因此,中央銀行必須盡可能地使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上述各種目標往往不能同時兼顧。最明顯的是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之間、經濟增長與平衡國際收支之間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矛盾。如何在這些相互沖突的目標中作出適當的選擇,是各國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時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⑶ 我國貨幣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

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維護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目標是央行或貨幣當局採取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包括:經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充分就業、利率穩定、匯率穩定、國際收支平衡。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貨幣政策的性質(央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央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央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調節基礎貨幣,銀行儲備,貨幣供給量,利率,匯率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活動,以實現其政策目標的各種經濟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商業銀行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央行可用貨幣政策工具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工具綜合組成的工具體系,每一種工具各有其優點和局限,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和組合使用來實現其宏觀調控的目標。

⑷ 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什麼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主要是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

⑸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中國的貨幣政策目標主要包括經濟增長、抑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和充分就業。2008年金融危機後,該目標又增加了了金融穩定。貨幣政策目標要與國家宏觀經濟總體目標保持一致,即貨幣政策目標服務於宏觀經濟目標,即穩定物價、抑制通貨膨脹、充分就業、穩定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1.中國加入WTO後,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而言,也必須從關注內部平衡目標轉變為考慮內部和外部平衡目標。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必須實現內外平衡的統一。
2.貨幣政策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中國中央銀行調整貨幣政策,以實現其保持貨幣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
3.中國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中國人民銀行結合不同時期的經濟目標對貨幣進行調控,以滿足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貨幣政策是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實現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金融手段。貨幣政策時緊時松,應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進行調整。
4.中國的貨幣政策隨著中國的制度、發展趨勢和實踐活動不斷進步和變化。實行社會主義民主財政政策。最終目標是制定一項以經濟發展和價格穩定為重點的統一財政政策。具體來說,它包括存貸款利率、央行貸款、銀行信貸計劃、存款准備金等實用的財政政策指標,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儲蓄及其貨幣供應量。穩定的財政政策是現代化的體現。它講述了制定財政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戰略原則,包括避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規定。它不妨礙根據經濟環境實施或擴大財政政策。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⑹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1、通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所期望達到的最終目的,這是貨幣政策制定者——中央銀行的最高行為准則。
2、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可概括為: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金融穩定。
3、穩定物價是指將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控制在一個比較小的區間內,在短期內不發生顯著的或急劇的波動。
4、充分就業是指將失業率降到一個社會能夠承受的水平。
5、經濟增長是指經濟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始終處於穩定增長的狀態中,一個時期比另一個時期更好一些,不出現大起大落,不出現衰退。
更多關於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a1b8f161609641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⑺ 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

中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保持貨幣穩定和促進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目標是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在貨幣政策中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包括經濟增長、穩定的價格水平、充分就業、穩定的利率、穩定的匯率和國際收支平衡。

⑻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什麼

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維護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目標是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採取的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
拓展資料
1.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
2.當交換在更大范圍內發生,交換雙方供給與需求雙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斷降低,如果市場的規模足夠大,那麼就總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夠提供缺失的供給來滿足交換者的需求。這個第三方就是市場,市場是包含所有交換者的總體。在上述甲乙丙交換的例子中,我們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來做一個一般的說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顯然,交換如果能夠進行,乙、丁、戊與庚都應該和A的接受者約定A可以換取其所需,於是乙、丁與戊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再追溯A的來源,甲的A從何而來呢?存在兩種可能:交換所得或者自行產出。如果是自行產出,那麼甲就成為一個通貨的生產者,進一步說是貨幣的發行者,他顯然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即A可以用來交換其所需,因為他正在這么做。如果是交換所得,我們不妨稱呼這個交換對象為天干,那麼甲與天干交換得到A的時候,乙就成為來自市場的第三方,甲也應與乙約定A可以交換其所需,故甲乙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把這個事件中的交換關系進行簡並,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只要交換者與市場能夠達成一個約定,約定某個物品對其他物品的交換權,那麼交換就總能夠進行。
3.如果不存在丙,則市場上沒有乙需要的產品D,因為乙獲取市場丙需要的A就沒有意義,那麼乙與甲交換來獲得A的行為也就沒有意義,甲乙的之間的交換也不會進行,整個交換中止。就乙而言,在其所有B為甲所需的同時,其所需D也能從市場取得,那麼乙才願意與市場丙交換。對乙而言,甲同樣可視為市場的一部分。這樣甲與乙之間的單向匹配,乙與丙之間的單向匹配,丙與甲之間的單向匹配在歸納為個體與市場時,即表現甲與市場丙(含乙)之間的雙向匹配,乙與市場丙(含甲)之間的雙向匹配。而這乃是物物交換得以發生的基本條件。因而貨幣的作用就在於將供給和需求單向匹配的雙方無法達成的交換通過市場而實現,進而實現市場所有交換者的供需轉換,即所有向所需的轉換。將所有交給市場的同時也要求市場提供其所需乃是交換的前提,所有與所需的轉換通過買賣兩個獨立的過程次序發生,而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

⑼ 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是什麼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平衡國際收支。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

所謂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充分就業是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測定各種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以勞動力的就業程度為基準,即以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