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紙老虎科技有限公司市值多少

紙老虎科技有限公司市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14 22:02:45

① 在沙烏地阿拉伯,為何能用錢買到現代社會入場券

乘著紅海潮濕炎熱的赤色塵霧,翻越歷史悠久澄凈狹長的波斯灣,站在德拉依耶遺跡中古老壯美的阿圖賴夫城池上,趁著夕陽剛好,眺望矗立在阿拉伯半島上最富饒的“石油王國”——沙烏地阿拉伯。

特別是經濟方面過分依賴石油能源是一種坐吃山空的表現,一旦受到“經濟制裁”沙特將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穩住國家的經濟, 軍事方面過於依賴進口武器設施,令原本就落後的國內製造業變得更加雪上加霜。

最尷尬的是盡管擁有最好的武器但卻打不出對應的效果,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富饒的沙烏地阿拉伯看起來像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綉花枕頭。

② Workday,是顛覆者還是紙老虎

5月初,Workday宣布一套基於雲的人力資源組件Workday Recruiting的誕生,業內評論稱其將成為招聘軟體市場格局的破壞者。顛覆者和破壞者,是外界最多評論Workday的詞彙,這源自其創立的初衷及目標——顛覆傳統人力資源企業級軟體。

與傳統的以許可證為中心的人力資源軟體相比,基於雲計算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模式的軟體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傳統C/S(Client/Server,客戶機/伺服器)、B/S(Browser/Server,瀏覽器/伺服器)架構的「買斷式」模式相比,SaaS的租用式模式用戶只需按使用量逐月支付服務費。Workday作為其中最早採用此模式的人力資源軟體,自2004年成立以來,迅速累積客戶資源,並實現營業收入持續雙位數增長,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基於雲的人力資源軟體服務模式更為資本市場所追捧,2010年10月13日,Workday IPO(首次公開募股)首日股價大漲74%,市值達95億美元,此後股價更一路上漲,這也被稱為自Facebook上市以來,美國科技業最大的一宗IPO。

Workdy的前世今生

提起Workday,不得不提兩家與之有著恩怨情仇的公司——Salesforce和甲骨文(Oracle),前者至親,後者至仇。

Salesforce豎起了SaaS軟體大獲成功的一面旗子,是全球SaaS業務模式的創始者,也是當今開展SaaS業務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Salesforce的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曾經提出了一個著名的「No Software(終結軟體)」口號,當用戶把軟體當作一種服務,用戶就無需購買自己的伺服器,也無需購買一整套復雜的企業管理軟體,而是按照需求「租」用相應的功能模塊,並按月交付一定的服務費用,將一切數據和軟體託管在SaaS服務供應商的網站上。用戶在成本、更新升級速度、兼容性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SaaS具有投入低、收益高、易於實施和管理等特點,是典型的長尾型業務模式。

Salesforce的成功一方面抓住了軟體與互聯網融合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是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用同一軟體滿足多客戶需求,給予用戶最佳體驗;同時,向SaaS供應商的基礎架構平台發展,建立產業生態圈。2004年6月,Salesforce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根據其截止至2014年4月30日的財報顯示,Salesforce2015財年第一財季總營收達到12.3億美元,同比增長37%。

盡管至今「終結軟體」局面還沒有真正到來,但整個軟體業的風向早已發生了改變。IBM、Oracle、思愛普(SAP)、微軟等軟體巨頭紛紛意識到SaaS及按需計算的重要性,開始擁抱SaaS模式,並使整個市場更加活躍。據Gartner的報告,預計SaaS市場在2012年-2017年將以21%的復合增長率速度增長,從2012年的176億美元增長至458億美元。

可以說Workday和其他SaaS模式軟體的成功,是復制了Salesforce的模式。與IBM、SAP、Oracle需要通過收購其他SaaS模式人力資源軟體不同,Workday一開始就以雲計算為基礎,以多租戶的SaaS服務形式向客戶交付,這為Workday帶來了先發優勢。Workday成立於2005年,由人力資源軟體機構仁科公司(PeopleSoft)的前高管安尼爾•布斯里和戴夫•達菲爾德一手創建。2004年,Oracle以100多億美元的高價惡意收購PeopleSoft,迫不得已,布斯里和達菲爾德只能離開這家親手創建的公司。不到一年的時間,為了幫助遭到解僱的前PeopleSoft員工,達菲爾德和布斯里成立了Workday。Workday以相對更為優惠的價格、更為低廉的總體成本以及提供更現代化的特性集合與強大的競爭對手Oracle和SAP展開「廝殺」。Workday還將目標鎖定大型客戶,如今,用戶群年增長速度接近100%,其中約半數的客戶都來自Oracle或者SAP等競爭對手,包括2008年其從SAP手中撬走的偉創力——一家美國供應鏈服務商,全球擁有超過16萬員工。

③ 紙老虎打一成語是什麼

紙老虎打一成語:外強中干。作為百獸之王,老虎的外表強大且具有震攝力,所以老虎是「外強」;紙老虎畢竟是紙老虎,無論外表多麼逼真、多麼強大、威懾,是沒有實際內核的,簡直可以用「干癟」、「枯竭」來形容,所以,紙老虎是外強中乾的。

外強中干

外強中乾的意思是外有強形,內中干竭。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

出處:

春秋時期,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唐代,柳宗元 《愈膏肓疾賦》:「膚腠營胃,外彊中乾。精氣內傷,神沮脈殫。」

清朝,魏源《聖武記》卷四:「始復以兵巡 俄羅斯 邊界,誇示於我,亦外強中干也。」

造句:

1、帝國主義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最終是要滅亡的。

2、她看似冰雪聰明,其實不過只是外強中干罷了。

3、被蔣介石譽為王牌軍的七十四師,其實也不過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不堪一擊。

4、有些人出手闊綽、住華廈、穿名牌,其實是外強中干,一身的債務。

5、這家公司資產早被掏空,現在只是外強中乾地苦撐著,遲早會宣布破產。

④ 華為精神

        華為,一家讓國人驕傲的中國民營企業。華為在5G領域取得的成績,也讓我們為之振奮。2019年5月17日凌晨,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內部郵件稱,海思晶元研製成功!又一重磅消息震驚了全世界,特別是以霸權主義著稱的美國產生了恐慌。

        我們一起來了解華為的成長史吧:

        1987年,因工作不順利,任正非轉而集資21000元人民幣創立華為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於中國深圳正式注冊成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

      孟晚舟事件,美國希望通過限制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女士,以此來脅迫華為能夠在貿易上面進行妥協與讓步,甚至將華為5G技術能夠順理成章地據為己有。

      美國特朗普政府一直希望促成孟晚舟女士的「雙重犯罪」事實,但是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拿出來。

      事件起因: 在2013年8月22日,匯豐銀行在對華為進行風險評估時,華為的CFO孟晚舟女士向他們展示了一份PPT,其中就有提到華為與香港星通在伊朗存在著商業合作,並且華為曾持有香港星通的股份,孟晚舟也擔任過該公司的董事。這份證據就是被加拿大法院判定符合「雙重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美國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她……

      孟晚舟事件無疑是美國別有用心、特別策劃的一個國際事件,實際就是想竊取華為的技術成果!然而,失道者寡助,是不得人心的。

        棱鏡計劃: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希時期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號為"US-984XN"。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路巨頭皆參與其中。

      然而斯諾登泄密事件曝光於世,引起了全球的恐慌,國家安全已經談不上安全了。

      所以,美國竊取國家安全、竊取他國成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然而今天我要談到的是:華為精神。

      華為的品牌宣傳歌是由華為與好萊塢影視製作公司Wondros共同打造的國際版推廣短片《夢想成真》,背景音樂來自華為手機品牌音樂 《Dream It Possible》 ,由美國歌手Delacey演唱。 中文版《我的夢》 ,由張靚穎演唱。

      歌詞中已經表達出華為品牌價值:

「世界會怎麼變化,

都不是意外,

記得用心去回答,

命運的精彩,

世界會怎麼變化,

都離不開愛,

記得成長的對話,

勇敢地說我不再等待,

就讓光芒折射淚濕的瞳孔,

映出心中最想擁有的彩虹,

帶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

因為你是我的夢,

我的夢!

我的夢!

因為你是我的夢!」

      所以,不懼怕霸權,不懼怕美國等其他一些國家的挑釁!因為華為有自主創新的能力,華為有開拓進取的精神,華為有狼性管理的機制,華為有最有競爭力的團隊。這應該是美國最害怕的,最恐慌的!

      中國除了在5G領悟取得可喜的成績外。對於新冠疫苗, 中國成為「全球首家」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通過國家生物安全檢查」的消息引發關注 。8月6日,世衛組織宣布:已有六種 新冠疫苗 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 三種來自中國 。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中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組網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所以說,中國綜合國力的迅猛發現速度,中國的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才是讓美國懼怕的。

      火神山醫院9天建成,雷神山醫院12天建成。這個事情再次刷爆網路,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製造業也依然強勢,非常多的國家都在使用「made in China.」

      華為精神就是一種亮劍精神:「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狹路相逢勇者勝,所以我們不會懼怕。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迎來了中國快速的發展,中國在航天航空、衛星導航、疫苗研製、科學技術方方面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社會治安、醫療衛生方面也是非常的好,這得益於國家的強盛。

      不過我們在某些領域仍然需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毛主席說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在美國如此抵制華為的時刻,華為內部啟動「南泥灣計劃」。

      所以即便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各種封鎖,華為一定會沖破這種封鎖,一定會確定最後的勝利。

      華為,挺住!華為,加油!

      華為是國人的驕傲!華為是好樣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義的戰爭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正義的一方。「明槍暗箭」也阻擋不了他的發展壯大!

⑤ 比亞迪為什麼發展這么快

比亞迪股價近期大幅上漲,動態市盈率都超過900了,許多小夥伴會覺得這個股價已經不低了,可中信建投預計比亞迪將有1.5萬億目標市值,意味著還有70%的上漲空間。到底比亞迪的評估有哪些依據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探討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龍頭--比亞迪。
在開始說比亞迪股票前,給大家說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龍頭股名單,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在中國毫不誇張地講,比亞迪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的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當前步入了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因為很多車型攜帶著比亞迪全新技術陸續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在提高,在電動車領域繼續引領行業發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亮點不斷,進步不小。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顯然更有優勢。現在電池市場所佔百分比為15%,只次於CATL(寧德時代)。受益於技術創新,比亞迪刀片電池在性能方面有優勢,在成本方面也有優勢,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中,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有望不斷打破限制,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佔有率,深化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繼續加碼產業鏈布局,全力推動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認為,比亞迪通過產業鏈深度布局,對升高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把控能力有顯著促進作用,起到了帶頭作用。

二、從行業角度分析
放眼當下,在碳中和減排國家政策的推出與鋰電池成本的控制雙輪驅動之下,汽車電動化發展進程不斷加速,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希望超過50%。這時候,還有一個汽車智能化革命,汽車駕駛由輔助駕駛逐步發展到進入自動駕駛,駕駛艙智能化,實現了交通工具場景向智能化出行場景的轉變,出行服務未來將占據汽車市場主導權,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70%。現如今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慢慢改變著現在傳統汽車產業鏈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階段也將會到來。
篇幅不能過長,更多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有關的深度報告、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就能了解:【深度研報】比亞迪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三、總結
總之一句話,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是比亞迪,在如此可觀的行業前景情況下,有可能迎來蓬勃發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假若大家想明確知道比亞迪股票未來行情,進入下方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有沒有正確的估出現在比亞迪股票的值:【免費】測一測比亞迪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海王生獲外資賣出0.09%股份,公司此舉出於什麼考慮

公司此舉是出於壯大公司發展,並且降低公司經營風險,優化股權結構做出的考慮。

⑦ 雷軍,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造車

3月1日,我們曾經發布一篇文章,預言了小米造車(《8分鍾告訴你:小米為什麼會造車》)。

29天後,這個預言成真了。

2020年3月30日,小米發布一則《智能電動 汽車 業務立項》的公告,公告內容稱小米集團董事會正式批准智能電動 汽車 業務立項,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公司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小米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 汽車 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雷軍說到:小米 汽車 ,是我人生之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

他曾在2015年表示,造車是值得一搏的風口和時代機遇,小米在三五年內不會造車,因為我們的精力不夠。而2021年恰好就是五年之期。如今,時間已到,雷軍本人將親自帶隊。

多年來坐懷不亂的雷軍,或將摒棄原來對新造車只投入資金不投入真愛的策略,准備開始橫跳。年輕人的第一輛小米 汽車 真的要誕生了。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在2014年投資了地圖廠商凱立德;2015年雷軍創立的順為資本投資了新造車公司蔚來 汽車 ;2016年和2019年,順為又兩次投資小鵬 汽車 ;2020年4月,小米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車載服務系統廠商博泰的B輪融資。

根據國家專利局披露的信息,小米 科技 申報的2000多項專利中,與 汽車 相關的大約有10項,主要包括車輛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導航、輔助駕駛、行車安全、停車信息預測等。

2020年6月,小米 科技 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申請注冊了「小米車聯」商標和相關圖形商標,國際分類涉及網站服務、科學儀器等。商標狀態分別為等待實質審查、初審公告。

這些都是小米的秘密行動。

讓我們再回到小米的順為資本對蔚來與小鵬的投資。據後兩者的招股書顯示,順為資本並沒有出現在主要機構股東中,其在兩家公司上市時的持股份額均不到5%。這意味著雷軍雖然押注了新造車這一條賽道,但籌碼並不夠,所獲收益也不夠填大胃。

下一步,就該親自上陣了。

在 科技 區混得風生水起的小米,為什麼要趟造車這趟渾水?

首先我們來看看全球手機市場的報告,當然,這也是小米的重點業務之一。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2.92億台,同比下跌5.9%;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26億台,同比下跌11.2%。

根據小米2019年的年報,小米的手機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59%,但其毛利潤卻僅占總毛利潤的5.7%;而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雖然僅占總營收的30.7%,但其毛利潤卻佔了總毛利潤的45%。

在資本市場眼中,小米過分依賴智能手機收入的商業模式,不夠性感。這使得小米即便在坐擁3.68億用戶月活數據下,在估值上非常吃虧。

手機市場的天花板已經非常明顯,再一條路走到黑,很可能不知不覺就被內卷了。

簡單來說,手機是小米發家的基石,但不是它走向新時代的墊腳石。

小米著名的「鐵人三項」模式眾所周知,即:硬體、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用雷軍的話解釋就是,「把軟體、硬體和互聯網融為一體,形成另闢蹊徑、降維打擊」。

為此,雷軍曾為小米定下「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並把小米的AIoT業務提上很高的位置,比如2020年初,雷軍發布新年全員信:確立智能時代『5G+AIoT』戰略,5年要投入500億。

所謂AIoT=Ai+IoT,也就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圍繞這一戰略,小米投資了一籮筐各種各樣的智能硬體企業,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能穿戴設備……當然還包括智能 汽車 ,比如蔚來、小鵬 汽車 。

手機是小米的今天,但AIoT才是小米的未來。因此,小米需要一個新故事,一個能夠成為新時代絕對流量入口的故事,這就是關於造車的故事。

從行業趨勢可以看出,未來『人工智慧+物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就是智能 汽車 。

小米的生態鏈戰略已經很明顯,無論是智能穿戴設備、還是智能家居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嵌入到某些特定生活場景中,並解決相應問題。但它的目的並非提供一個全新生活的方式(當然也有這層含義),更重要的是搶占客廳、出行的流量入口,意圖覆蓋全場景的產品生態。

普通人一整天的行動軌跡,從卧室-客廳-路上-公司,經歷了多個場景的變化。產品目錄的擴增,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逐步形成統一的體驗生態,強化用戶的粘性,從而「佔領」用戶。消費電子巨頭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占據這些所有的場景並提供服務。

『衣食住』好解決,『行』就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領域了。

根據IHS Markit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 汽車 市場的智能 汽車 滲透率為45%,而2025年該數據預計將提升到60%。而其中由於中國大力對新能源、智能 汽車 的政策扶持,以及對環境保護的強力重視,預計2025年時中國市場的智能 汽車 滲透率將達到75%。

雷軍親眼目睹,中國從零開始發展,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 汽車 市場,且自己也曾多次置身其中。他不會忽略這個趨勢:無論新能源 汽車 目前多麼飽受爭議,未來全面佔領市場是必然的事情;無論智能 汽車 目前有多麼名不副實,未來成為互聯網流量入口的大頭也是必然的事情。

一旦某家產品在場景變化中被對手替換掉,這就意味著企業「被下線」,失去了一部分創造價值(利潤)的在線時長,並且給了其他對手以生存的空間。這種局面,是任何消費電子巨頭不能熟視無睹的,尤其是本來就強調生態的小米。

小米以及一眾中國手機巨頭的快速發展,其實都離不開當時蘋果在中國建廠所整合起來的供應鏈體系。這就像是當年以市場換技術的合資車企一樣,一邊打開國內市場給外資企業,以短期的利益換取長期的發展可能。

這一次造車的契機,是特斯拉的上海工廠的發力。現階段的電動 汽車 市場,由於特斯拉的引入和造車新勢力的極速發展,相關供應鏈體系已經相對完善,最新的國產版Model 3的零配件國產率已經接近100%。再看看特斯拉的體量,上下供應鏈幾乎一下被打通,同時價格也隨著馬斯克的「成本強迫症」不斷減低。

原本電動 汽車 最難的那些部分,無論是像松下、LG、博世、大陸、法雷奧、英偉達、英特爾(Mobileye)等海外供應商,還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網路、華為等國內供應商,現在都具有著成熟的整套解決方案。

硬體方面的問題已經不成問題,而小米的軟體生態一直就是它的長處,通過外部采購成熟的硬體,配套自己的軟體層,一張造車藍圖又畫好了。

當然,這么想的 科技 巨頭,不只是小米一個。

2年前,中國新造車這個賽道最活躍的公司有12家: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傳統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造車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小鵬。

如今,這個格局即將要被打破。

就從最近的新聞來看,目前准備進軍新造車賽道的 科技 公司有網路、阿里、華為、富士康、索尼,其中網路和索尼是造整車,富士康提供代工,華為提供技術服務,大眾寶馬等傳統車企也准備開始進行大反攻,另外,蘋果造車的傳聞也是甚囂塵上。

說到底,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的入門門檻比燃油車低了幾個數量級。

在過去100年裡,全世界的 汽車 工業,都是大眾、通用、福特、豐田這些傳統車企巨頭的天下,它們掌控著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瓜分了全球市場,創業公司沒有任何機會。但是在電動車時代,這一切都被顛覆了,過去鐵板一塊的江湖格局,被撕開了一道裂縫,做互聯網的這幫人,以造車新勢力的形象跑了出來。

科技 巨頭有技術、有資金、有成熟的互聯網產品開發流程,跟智能 汽車 的資源匹配度很高。隨著電動車的市場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業務模型越來越成熟, 科技 巨頭紛紛下場想分一杯羹。

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幾乎是零經驗入場,在過去兩年賺足了風頭。蔚來的年交付量超過4萬輛,創 歷史 新高,股價更是漲了十幾倍,市值超過賓士寶馬通用福特。理想和小鵬也都是去年在美股上市,融了足夠多的美金,銷量也創紀錄,坐穩了新造車的第二陣營。難說小米看了不會眼紅。

其中,蔚來背後的資本陣容最為龐大。成立早期就拿到了騰訊、高瓴、紅杉、淡馬錫、華平等頂級機構的投資,還有馬化騰、劉強東、雷軍等大佬站台。現在,即便是經過了多輪增發,騰訊還是蔚來的第二大股東,投票權僅次於李斌。

理想早期選擇的是低速電動車賽道,第一個項目失敗後,才切換到中大型SUV的增程式路線,並推出理想ONE。後來美團王興力挺理想,多次公開鼓吹理想,在理想上市前,美團和王興個人持續加碼投資,成為理想第二大股東,僅次於李想。

小鵬背後的的何小鵬早年創辦了UC,後來被阿里收購,何小鵬加入阿里,2017年何小鵬任小鵬董事長後,阿里開始投資小鵬,並在IPO時大筆認購,成為第二大股東。

威馬則是站在網路陣營。網路從2017年開始投資威馬,隨後威馬每輪融資網路幾乎都參與,成為威馬最大外部機構股東。網路和騰訊,在早期同時投資了蔚來和威馬,後來出現分化,2017年底蔚來和威馬融資時,騰訊領投了蔚來,網路領投了威馬,自此陣營形成。

可以看到,不僅是造車的門檻低了,而且背後都有互聯網/ 科技 企業的背景可尋。

從 科技 發展的 歷史 來看,摩托羅拉、諾基亞、柯達等巨頭都沒能在工業化向信息化的技術變革中成功轉型。問題並不在戰略上,而是底層技術的切換導致公司內部產生巨大的利益與權力沖突。

如果小米能夠打破這個魔咒,肯定也能在這個時代的關鍵轉折點,擁抱新的市場。

有了硬體層面的模塊化供應商,有了 科技 企業的軟體背景,小米造車的最後的拼圖是什麼?

兩個,錢與人才。

我們親眼見證了,蔚來、小鵬、理想在美上市後的市值飆升,這也是新造車潛力的體驗,可謂是一劑「壯陽葯」。

但與此同時,蔚來 汽車 CEO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不要造車,何小鵬也說過: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太誇張,現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英國家電巨頭Dyson戴森曾組建了一支將近600人的研發團隊,花光了218億,可惜三年後還是宣布了終止造車計劃。

可見造車是怎樣一台「榨汁機」。

表面上來看,在手機市場中小米和蘋果還可以掰掰手腕,但是論到資本積累,那就不是一個量級了,蘋果的經營現金流量、資本儲備實在是太龐大了。

龐大到什麼程度?同樣是2019年,其經營現金流量是693億美元,投資現金流流入了458.96億元,並且還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龐大現金儲備。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2020年蘋果投入了近190億美元用於 汽車 研發,且約佔全球 汽車 產業研發資金的20%以上,從中也能看出蘋果的造車野心。

以這樣「富可敵國」的資本力量,蘋果完全負擔得起造車所需的投入。除此之外,龐大資本背景+品牌號召力,也解決了另一個問題——人才的引入,光是2020年一年,蘋果從全球各大車企瘋狂挖人,包括特斯拉、克萊斯勒 汽車 、大眾集團等,目前,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就在蘋果的Titan項目中擔任重要職位。

錢與人才,這就是擺在小米造車眼前最大的兩座山,想不想跨過去、能不能跨過去,這就是小米造車能不能真正落地的關鍵。

以上都是基於現有事實的分析與推測,如今小米真的要造車了,它能夠為消費者和行業帶來什麼呢?

小米品牌之所以擁有眾多粉絲,除了本身的產品足夠優秀,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每進入一個領域,總能把這個領域的價格壓下來,讓所有消費者受益。你會發現無論是小米旗下的哪款產品,它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是一定是在相同價位中性價比最高的之一。

小米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全球采購組裝的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再以高性價比取勝。小米靠著這種模式才有了如今龐大的生態鏈和出色的產品,對於那些預算有限但又想獲得較好體驗的用戶來說,小米確實是首選。

小米的支持者們,希望小米能夠將「價格屠夫」的精神帶到新能源 汽車 市場當中。打造出一輛屬於年輕人的、物美價廉的、體驗良好的新能源 汽車 。當然,小米所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像是五菱宏光MINI EV、比亞迪的低端車型都是物美價廉,它們將成為小米入局的強力阻礙。

幸運的是,小米造車,恐怕不缺投資者。

以雷軍在圈內的人脈和小米產品的口碑,足以吸引大量資金的解囊相助。大疫之年貨幣超發,資產價格和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全球資本市場的避險情緒陡升。

資本往哪裡避險?大城市核心區的房產、全球性 科技 龍頭股、消費類龍頭股都等等。投資造車新勢力,短期可吃新能源的市場紅利,長期可吃無人駕駛的技術紅利。

況且,發布會上,雷軍親口說到 『今天小米有一點點積累,是值得我們大幹一場的時候。我們有什麼,我們有錢,1080 億現金,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說實話,還有我們虧得起。』

雖然現在的小米並不「缺錢」,但是筆者估摸著小米並不會親自下場造車,而是選擇代工的模式,就像近兩年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企們的合作一樣。

原因很簡單,傳統車企在面臨電動化、智能化的路徑上,遇到的最大難關就是對電子電器架構以及軟體層面的人才缺失,以及和原本燃油車Tier1供應商之間的相生相剋。而像小米這樣的 科技 公司,軟體層面本就是看家本領,與半導體行業也本就是親密合作夥伴,與傳統車企合作恰恰發揮各自所長。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小米的車只要便宜,貫徹著小米這個品牌一貫的口號,其銷量大概率是不會差的。這一點,五菱宏光MINI EV的大賣都足矣證明這個簡單的道理:一切看似華麗的產品賣點在實用和便宜面前都是「紙老虎」。

昨晚的發布會上,雷軍說起了自己成長歷程中的幾個蛻變,從程序員轉型到 CEO,再到天使人,最後帶領小米手機部門重回世界第三。幾次轉變都是他認知結構和人生閱歷巨大的變化和翻新。如今他終於迎來第四個蛻變。

如果說過去20年,人類的第一大智能硬體是手機,那麼未來20年,人類的第一大智能硬體一定是智能 汽車 。

小米 汽車 ,你會買嗎?

⑧ 有錢但是不想太操心,有沒有一勞永逸的投資方法

可以把一筆錢去交到專業的基金會或者是基金投資人手裡,這樣一年下來也會有一筆不菲的收益。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