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查詢貨幣發行量
㈠ 哪裡能查到各個省份廣義貨幣發行量的歷年數據呢
在我國,貨幣發行權屬於國家,由中央統一調控。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幣最高發行限額。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發行限額,具體辦理人民幣的發行工作,並集中管理發行基金。
地方政府是無權控制或調整貨幣發行量的,所以不存在你要的數據。
對照中國統計年鑒和各省統計年鑒,你可以看的更清楚。
㈡ 如何確定貨幣發行的數量
首先認識為什麼要發行貨幣?一般人都能說出來,是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社會商品流通的需要,為了消費和居民積累財富的需要,等等。那麼,國家是根據什麼來發行貨幣的數量呢?過去人們認為,貨幣發行的數量應該是根據國家貴金屬或外幣的存儲量確定的。雖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新中國剛剛建立時不存在什麼貴金屬或外幣的存儲,所以,貨幣發行量是根據社會經濟的規模和社會商品流通量的估計來發行的。中國發行的貨幣量肯定大於越南發行的貨幣量,這是不言自明的。問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規模的擴大,貨幣是否應該繼續增加發行量呢?雖然也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貨幣發行量的多少不是一個量的計算,而一種質的估計。所以,增加的貨幣發行量需要一些經濟方面專家的准確判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所以,檢驗增加的貨幣發行量是否恰當,就應該根據增發貨幣後的社會效應和社會經濟效應的效果來評判。如果增發的貨幣量多了,社會就會產生通貨膨脹現象,如果增發的貨幣量少了,就會產生企業或單位之間相互欠賬,國家財政吃緊或給農民打白條(就像20世紀末中國出現那種現象一樣)等一系列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影響正常商業流通等現象發生。
貨幣增加的發行量是通過何種形式流入社會之中的呢?一般存在這樣幾種形式,1,以政府財政赤字的形式讓增加的貨幣量流入社會。2,中國生產的黃金或購買國外的黃金用多印製的貨幣購買。3,國際貿易產生順差的外幣用多印製的貨幣補充。4,國家之間相互交換的貨幣量和國外政府用於人民幣儲備的量可以用多印製的貨幣補充,等等。
㈢ 貨幣發行量是怎麼計算的
有很多種解釋。
本年貨幣應增發量=本年全社會企業的稅後利潤+本年財政的盈餘(或減赤字)
本年貨幣應增發量=單位貨幣的流通價值*本年貨幣的發行數量
M=(1/v)P*Q:經濟中貨幣存量=貨幣流通速度*價格總水平*商品總量
以上是這是美聯儲的解釋。
下面這是宏觀經濟最基本的「貨幣數量論」的數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貨幣數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時期內一張鈔票的轉手次數),P是價格水平,Y是實際GDP。
cpi只是計算物價的變動幅度,沒有必然關系。
㈣ 近幾年中國貨幣發行量的具體數據是多少
2007年約為3.6萬億
2008年約為4.5萬億
2009年約基本上會在10萬億上下了,幾乎已無懸念了。
希望我的回答簡潔但對你有用。
㈤ 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
紀念幣屬國家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央行在發行紀念幣時都有發行公告。裡面有發行量等數據,可在央行網站查到發行公告。也可到一些收藏網站查詢。
㈥ 從什麼地方了解中國貨幣發行量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