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判斷國內的貨幣政策

如何判斷國內的貨幣政策

發布時間: 2022-12-16 14:13:41

① 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中國經濟迎來重要里程碑——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頗為難得的是,這100萬億元的背後,既不是量化寬松政策,也沒有零利率甚至負利率。

作為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中國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讓世界看到了「世界引擎」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

既不「大手大腳」 也不「畏手畏腳」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相對緩慢,美國擬推出新一輪刺激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的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目光。

「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日前再次重申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基調。

「穩」字當頭如何體現?首先要在總量上保證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近年來,一些主要發達經濟體不斷採取降息和量化寬松政策,開動「印鈔機」帶來的是債務高企、增長乏力……

中國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國M2餘額為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

貨幣政策既不能「大手大腳」,也不能「畏手畏腳」。在遭遇疫情沖擊時,經濟增速可能會大大偏離潛在的產出水平,需要把握好貨幣投放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釋放1.75萬億元流動性,推出9萬多億元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分層次、有梯度出台再貸款再貼現政策……

在「穩」字當頭的貨幣政策支持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基本面好於其他主要經濟體。隨著經濟企穩向好,中國GDP成功邁上100萬億元大關。

加大精準支持力度 穩定企業現金流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精準」如何體現?

2020年我國新增貸款量創歷史新高——19.63萬億元。這些錢投向了哪裡?在全年新增貸款中,企(事)業單位的新增佔比超六成。其中,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020年末,我國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5.2%,增速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精準滴灌實體經濟還能從M1的數據變化得以印證。

「在穩企業保就業的結構性政策支持下,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得到了大量資金支持,穩定了企業現金流,推動了企業活期存款較快增加。」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介紹,2020年11月末,我國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活期存款同比增長16.5%。

貨幣政策不急轉彎,要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因此,央行明確表示,2021年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仍會加大,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也明確將延續實施。

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系

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復雜嚴峻,貨幣政策在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要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系。

2020年,疫情沖擊使GDP增長率較低,也使我國宏觀杠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不過,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宏觀杠桿率增速已經放慢。去年12月,M2和社融增速較上月稍有回落,新增住戶部門貸款也較上月明顯少增。

專家認為,今年貨幣政策將在穩定宏觀杠桿率、化解債務風險和避免整體信用快速收縮之間做動態平衡,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增速可以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相對緩慢,對實體經濟的壓力傳導和金融體系內在脆弱性疊加在一起,外部風險需要警惕。」陳雨露認為,針對外部風險,要堅持「國內優先」原則,繼續做好自己的事。

2020年,我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陳雨露認為,2021年要「穩」字當頭,抓住工作重點,守住風險底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持續提升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

② 我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包括哪些怎麼區別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縮信貸和提高利率是「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社會總需求,但制約投資和短期內發展,反之,是「松」的貨幣政策,能擴大社會總需求,對投資和短期內發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

財政政策包括國家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增稅和減支是「緊」的財政政策,可以減少社會需求總量,但對投資不利。反之,是「松」的財政政策,有利於投資,但社會需求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是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目標的客觀要求和必要條件。但兩大政策協調配合的效果,不僅取決於正確確定兩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體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外部環境的協調配合。

例如,需要有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貿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協同;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內社會政治環境;有合理的價格體系和企業(包括金融企業)的運行機制;還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③ 如何評價我國貨幣政策

從1993年開始,我國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貨膨脹,實現了國民經濟「軟著陸」。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針對這種狀況,中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是提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而是提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貨幣政策稱之為「穩健」,而不稱之為「積極」,這是因為: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商業銀行自我約束能力弱,不良貸款比例過高;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失衡,而不是貨幣供應不足。在此情況下,如果實行過分擴張的貨幣政策,不但無益於防止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而且還會危害宏觀經濟健康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要自己穩健,而是要整個經濟體系穩健。我國的經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業銀行影響,因而商業銀行的穩健對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對經濟體系與金融體系可能發生的壞結果進行修正和預防,這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既要有戰略眼光,也要有戰術規范。為保持穩健而進行的每一次調控,盡管是微調,都是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調整,都會有人受損、有人獲益,因而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贊同。評價宏觀調控是否成功,應看經濟是否正在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是否讓大多數人獲益。
1政策回顧
穩健是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主題詞。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998年初我國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趨勢的特殊背景下提出並開始實施的。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其含義是指根據經濟變化的徵兆來調整政策取向,當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貨幣政策偏向擴張;當經濟出現過熱時,貨幣政策偏向緊縮。最終反映到物價上,就是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提法,它講的是制定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它不同於經濟學教科書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的提法(如「寬松的」、「中性的」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穩定幣值目標相聯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貨緊縮又防止通貨膨脹兩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礙根據經濟形勢需要對貨幣政策實行或擴張、或緊縮的操作。
事實上,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貨幣政策有擴張、緊縮和中性之分,而穩健的貨幣政策卻難歸於其中的任何一類。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何德旭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所注重和強調的是貨幣信貸增長要與國民經濟增長大體保持協調關系,但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條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操作特點和操作方式。
從實際運作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了操作層面上的靈活性和適度性,從而適應經濟形勢變化取得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據央行此次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金融運行平穩。2005年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7.6%;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10.7萬億元,同比增長11.8%;流通中現金M0餘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同期GDP和CPI增幅之和近12%。這表明,貨幣信貸總量增長總體適度,與宏觀調控總體要求基本適應。
而從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上看,央行2005年的公開市場操作可圈可點。央行一直密切關注經濟金融形勢,及時監測分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外匯占款、財政庫款及現金等因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並注重靈活安排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組合和期限結構,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操作節奏,充分發揮公開市場操作預調和微調的作用,以實現外匯占款增長的有效對沖,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尤其是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並適當調整了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為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平穩運行創造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實踐證明,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是我國政府在宏觀經濟管理中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政策選擇。它既是對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2 政策效果評價分析
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幾年來,國民經濟成功實現了低通脹、高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基本保持在 7%~8%,物價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動。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精確估計經濟的低通脹、高增長,貨幣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這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物價的持續平穩,的確是與貨幣和信貸的持續平穩增長同時出現的。回顧建國以來(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我國經濟多次出現過較大幅度的波動,雖然每次原因都比較復雜,但每次經濟波動都同時伴隨著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無疑是經濟大幅度波動的重要條件。近幾年,貫徹穩健貨幣政策方針,我們堅定地將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作為重要目標,在具體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④ 簡答題如何正確理解我國的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目標是一國中央銀行組織和調節貨幣流通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科學有效地確立和執行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各國中央銀行的首要課題。新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法把穩定幣值作為我國的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這無疑是最佳選擇。但就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說,實現這一目標,將遇到許多難題,應實施有效對策。
一、主要困難
1.人民銀行的獨立性不強。中央銀行缺乏必要的獨立性,難以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自主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完成穩定幣值的最終目標;同時,也建立不起應有的權威性,難以有效發揮宏觀監督職能。其獨立性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貨幣發行權不獨立。我國貨幣的發行權屬於國務院,一定時期內發行多少貨幣由國務院決定,人民銀行具體執行。
(2)制定和執行貨幣金融政策不獨立。我國貨幣金融政策的制定權在國務院,人民銀行只有建議和執行權。在貨幣金融政策的推行過程中,人民銀行採用某些政策手段,應經國務院批准或徵得有關部委的同意認可。目前,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是按行政區劃設置的,這就為地方政府幹預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活動提供了便利,這使中央銀行受地方政府部門干預太多,權威性受到侵犯,不利於金融宏觀監督作用的正常發揮,順利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2.雙重貨幣政策目標的影響很深。長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一直奉行「穩定幣值,發展經濟」的雙重目標,也曾明確提出以「穩定幣值」為重點,但實際執行時往往是以「發展經濟」為重心,「穩定幣值」服務於「發展經濟」。新頒布的人民銀行法,第一次明確提出以穩定幣值作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這為理順中央銀行和中央財政的關系,創造了極為重要的條件,有利於增強人民銀行的獨立性,但雙重目標的長期影響,使單一貨幣政策目標的執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3.專業銀行商業化改革進展不順利。為構造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從80年代中期,我國就提出推進專業銀行企業化改革。但時至今日,專業銀行改革進展尚不順利。具體表現在:專業銀行改為商業銀行以後,信貸資金供給制向借貸制的轉變並未真正實現,既要微觀經營,又要參與金融宏觀調控,承擔政策性業務。國有商業銀行不能成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金融企業,人民銀行金融宏觀調控就失去了可直接發揮作用的調控對象,也就會影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4.金融市場發育不健全。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金融市場機制來實現的。我國的金融市場在加快資金積累,促進資金融通,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國金融市場的組織體系、管理體系和市場運行體系仍處於不斷完善階段,市場的廣度、開放度和競爭度還很不夠,從而使人民銀行的金融宏觀調控缺乏應有的迴旋餘地,不利於順利實現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5.企業效益不佳,擠占信貸資金。目前,大多數大中型國有企業尚未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企業,導致資金需求和使用上的無約束,在利益競爭的驅動下,以追加投資來擴大生產規模,這種缺乏經濟效益保證的高投入,必然給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帶來困難。
二、解決困難的對策
1.賦予人民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自主權。明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目標就是穩定幣值,要徹底從「雙重」目標的羈絆中擺脫出來。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貨幣政策,要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任期應與政府的換屆相錯開,其任期可適當延長,以保證貨幣政策的連續性。應進一步規范人民銀行與財政部之間的關系,在嚴禁赤字透支和借款的同時,還應禁止中國人民銀行承銷國債,堵死這條貨幣超額發行的路。
人民銀行要提高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的技巧,增強信貸計劃工具的嚴肅性,要控制再貸款規模,使其真正成為中央銀行對銀行信用創造能力的控制手段,而不是資金供應手段。要賦予人民銀行合理調配運用各種政策工具的權利,明確各種政策工具的實施條件、作用、優點及弊端,由人民銀行結合我國在一定時期的經濟、金融條件,採用政策工具,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達到綜合效益最大化。要逐步實現利率市場化,把握利率工具的靈活性。人民銀行應根據經濟、金融狀況,,適時調整基準利率,充分發揮利率這一政策工具在實現貨幣政策目標中的獨特的、重要的導向作用。
要強化中央銀行的監督管理職能,加強對金融法規的實施,對金融業務活動的有效監管,以保障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貫徹執行,穩定貨幣,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實現金融體系安全、有效、健康地運行。
2.商業銀行必須自覺執行人民銀行宏觀調控政策。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必須通過商業銀行執行才能實現。商業銀行貸款規模要自覺服從人民銀行下達的控制計劃。商業銀行必須及時完成存款准備金繳存任務,在商業銀行內部還要建立系統二級准備金制度,以此強化資金調控能力。商業銀行要認真執行中央銀行統一制訂的金融市場管理規定,講求金融職業道德,自覺維護金融秩序。
3.建立競爭有序、統一管理的金融市常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相比,人民銀行通過金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能力較弱。應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有計劃、有步驟、積極穩妥地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為中央銀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所。要完善市場結構,使整個市場體系協調發展。在完善同業拆借的同時,要積極推動票據承兌貼現市嘗國庫券市場和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市場的發展,為中央銀行再貼現及貼現率的操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證券市場來說,一方面大力發展證券市場,提高經濟證券化程度;另一方面加強股票市場發展中的運作管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搞好股票發行、信息披露、年終分紅派息等工作,消除發展中的隱患。要健全和發展金融市場,必須理順資金價格,同時還要保證人民銀行通過各種經濟手段進入市場調節價格體系的有效性。要加強金融市場的管理和監督,保證金融市場協調、穩定發展,以利於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

⑤ 中國當前的貨幣政策的特點,原因和背景

特點:

中國貨幣政策是中國貨幣當局為了達到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採取的管理和調節貨幣與信用的政策。它同樣由最終目標、政策工具、操作指標、中介目標等因素構成。中國的貨幣政策,隨中國的政策與發展實踐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具有中國特色。

原因: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提法,它講的是制定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它不同於經濟學教科書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的提法(如「寬松的」、「中性的」或「緊縮的」貨幣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穩定幣值目標相聯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貨緊縮又防止通貨膨脹兩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礙根據經濟形勢需要對貨幣政策實行或擴張、或緊縮的操作。

背景:

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一是經過90年代初的房地產和開發區熱,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已相當突出,當時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面臨化解金融風險和防範出現新的更嚴重金融風險的重要任務;

二是當時盡管社會總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經暴露,但是最突出的還是結構性問題,實際有效貸款需求不足;

三是由於過去我們長期實行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制,企業高負債經營,自有資金比例很低,再繼續大幅度增加貸款,不良貸款問題會更加突出;

四是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對貨幣政策的運用,財政增發國債,銀行參與購買,其本身就包含了運用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的內容。

(5)如何判斷國內的貨幣政策擴展閱讀:

大事記

2015年第一季度

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與瑞士國家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有關事宜達成一致,並同意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地區擴大到瑞士,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

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15年第3號公告,允許保險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

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匯報2014年貨幣政策執行情況。

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

對小微企業貸款佔比達到定向降准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4個百分點。

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在全國開展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操作的通知》(銀發[2015]43號)和《關於印發〈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與常備借貸便利抵押品指引(試行)〉的通知》(銀發[2015]42號)。

在前期10省(市)分支機構試行常備借貸便利操作的基礎上,在全國推廣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完善中央銀行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的渠道。

2月10日,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

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3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蘇利南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5.2億蘇利南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3月2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開發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和《中國進出口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要求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單位按照方案要求和職責分工認真組織實施。

3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亞美尼亞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770億亞美尼亞德拉姆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5年第7號公告,簡化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管理流程,提高發行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進受託機構與發起機構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切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健康發展。

3月30日,為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15]98號)。

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續簽了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400億澳大利亞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15年第一季度例會。

3月31日,《存款保險條例》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法院如何分割股權 發布:2025-07-07 23:08:27 瀏覽:591
聞泰科技股票什麼時候開牌 發布:2025-07-07 21:32:01 瀏覽:403
股權糾紛如何確定損失 發布:2025-07-07 21:28:00 瀏覽:14
中核科技的股票 發布:2025-07-07 21:04:51 瀏覽:769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