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京東百度市值有什麼用

京東百度市值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2-12-24 17:35:46

❶ 百度京東市值差從6億美元到200億 這倆月發生了啥

資本市場風向說變就變。
美東時間6月23日收盤,京東與網路市值差距僅剩6億美元,換算成漲幅也只剩1%。當時,業界都忙著掰手指頭算京東再過幾個交易日就能在市值上超過網路,將網路擠出BAT。
然而,兩個月後,不僅沒等到京東市值超越網路的榮光時刻,兩家的市值差異還從之前的6億美元擴大到202億美元。
截至美東時間8月25日收盤,京東的股價定格在40.87美元,總市值為580.12億美元。相比之下,網路當日收盤時的股價為225.55美元,總市值達到782.12億美元。
以此對比6月23日收盤的市值,這兩個月來,京東的市值縮水了近30億美元,而網路的市值飆漲了166億美元。
從相差6億美元到相差200億美元,2個月里京東和網路發生了什麼?

從6億美元到200億美元
從6億美元到200億美元
京東與網路市值最接近的距離發生在美東時間6月23日收盤,當天京東股價上漲3.92%,報42.95美元,相比一年前大漲了100%,市值達到609億美元;相比京東的高歌猛進,正處於業績觸底,經歷重整和轉型的網路市值約為615億美元。兩者的市值差距僅剩6億美元,換算成漲幅也只剩1%。
下一個交易日,眾多媒體熬夜看盤等著京東市值超過網路的歷史性時刻,但京東卻隨後交出了六連跌的成績單,整體跌幅超過了10%,一下子在市值上與網路拉開了差距。
如果以股價計算,京東在近兩個月的波動並不算大,8月25日收盤價40.87美元也只比6月23日收盤價42.95美元跌了4.84%。在美東時間8月8日的交易日,京東股價在盤中一度還創下了48.99美元的新高。
為什麼京東、網路市值在短短兩個月差距拉大?短期來看,其中一個直接原因是第二季度的業績。
這兩個月來,京東兩次股價大幅下調:一次是6月23日之後的六連跌,另外一次是京東財報發布後的五連跌。
資本市場對盈虧表現得格外敏感。
在香港盛德證券全球市場分析師李智剛看來,之前網路戰略不清晰、業務分散,導致很多機構都沒有看明白。而京東的優勢在於聚焦核心業務電商,在美國市場看好電商股的大背景下得以市值快追上網路。
5月8日,京東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久虧之後終於盈利的故事利好京東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億美元,與當時網路600多億美元的市值差距不到100億。
8月14日,京東發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事實上,第二季度京東通用會計准則(GAAP)下的虧損主要原因是高達7.47億元的股權激勵以及資產和業務收購所帶來的4.43億元的無形資產攤銷,如果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Non-GAAP),第二季度京東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9.765億元人民幣,已是連續第五個季度盈利。
此外,同為電商企業,緊隨京東之後發布財報的阿里給京東的股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京東財報發布後的第三天,阿里交出一個數據亮麗的成績單。受此影響,京東的股價繼續下挫,市值跌破600億美元。
受阿里財報影響的不僅僅是京東,同為中概股電商企業的唯品會在阿里財報發布後股價也出現了五連跌。
相比之下,網路則交出了一份強於預期的二季度業績,同時還在財報中證明了其信息流廣告業務所呈現的增長前景。
網路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在與今日頭條等展開競爭的網路資訊流產品,日活用戶超過1億,資訊流廣告收入從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萬上漲到了每日3000萬。
在人工智慧大規模商業落地之前,網路信息流成為網路業績增長的強勁動力,不少業內分析師因此調高網路評級。
有研究報告指出:雖然仍對網路的搜索業務前景持謹慎立場,但在2017和2018財年中,網路信息流廣告業務的強大動能將可為其帶來該公司急需的喘息空間,預計這項業務收入在2018財年將達到130億元人民幣。
而網路金融業務在今年7月宣布分拆獨立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路的風險。李智剛表示,拆分獨立可以使風險隔離,同時也能增強金融業務開展的自由度;其次,由於金融板塊的高負債特性,網路將金融業務分拆出去,能使集團的業務輕裝上陣,獲得更好的估值。
從中長期來看,網路市值的上漲也和出售外賣業務、聚焦人工智慧及此帶來的想像空間和貨幣化前景有關。

BAT要變天了?
BAT要變天了?
過去,BAT各自收獲了搜索、電商、社交領域的最大紅利,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符號。但短短幾年時間,BAT三巨頭的市值早已悄然變化。
特別在進入2017年,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先後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你追我趕。盡管網路在兩個月內市值上漲近200億美元,但其資本市場的表現不及騰訊和阿里巴巴集團等巨頭。
從2017年4月1日~6月30日的業績來看,阿里巴巴、騰訊在收入和盈利上都實現了大幅增長,尤其在單季度收入上,雙雙突破500億元人民幣,而網路總營收剛剛超過200億,達到208.74億元,同比增長14.3%,凈利潤同比增長82.9%。而京東二季度財報交易總額、營收都達新高,但費用和成本也大幅上漲,大促銷也給盈利帶來壓力,帶來4.03億元的運營虧損。
All in人工智慧可以說是網路最大的強項和亮點,但人工智慧顯然是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領域。財報顯示,過去一年,網路研發投入約在100億元,到了今年第一財季,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28.35億元,同比增長34.9%。
現在來看,網路人工智慧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有效整合,實現場景的落地,這對網路來說才剛剛開始;而雲計算業務,無論阿里雲還是騰訊雲,都是它有力的挑戰者。
對京東而言,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讓京東沖上市值高峰,但它還未在某個領域建立起自己絕對性的主導地位。而且,與騰訊、阿里3000億美元的市值相比,京東距離不少的身位。

❷ 京東市值美元,是什麼意思

京東集團-SW/市值:7557.99億港元(港股),市值 = 每股股價 x 總股本。由於股價是變動的,此數據僅供參考,此市值數據更新時間:2020/08/17 15:20:09(北京時間)。
京東集團-SW/市值:965.12億美元(美股), 市值 = 每股股價 x 總股本。由於股價是變動的,此數據僅供參考,此市值數據更新時間:2020/08/14 16:00:00(美東時間)。

應答時間:2020-08-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❸ 歷史一刻!蘋果登頂萬億市值 股王是如何煉成的

在股價連續兩天瘋漲後,蘋果真的一腳跨過了萬億美元市值門檻,成為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蘋果手中現金

能買下3個網路、5個京東

美國當地時間8月2日,蘋果股價收盤上漲2.92%,報207.39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時,市值達到了10017億美元,這標志著蘋果正式成為當前全球首個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一萬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呢?簡單舉個例子,目前全球只有16個的GDP超過萬億美元,且即便拿全球GDP最高的美國對比,蘋果也能完全hold住。去年美國的GDP約為19萬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市值已是美國GDP的十九分之一,可謂真正的富可敵國!

(圖片來源:Choice,截至8月2日)

蘋果此次能夠一腳跨過萬億美元市值這一門檻,主要是因為公司業績太給力。蘋果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季收入和利潤均實現大幅上漲。其中,營業收入達5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成為蘋果史上營收最高的第二季度。

在業績持續向好的同時,蘋果公司的現金也相當充裕。財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持有的現金高達2437億美元。按照6.87的匯率計算,24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745億元。

而在目前A股市場上,只有工商銀行的總市值超過蘋果的現金儲備。這意味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蘋果幾乎可以買下任意一家A股公司。

中概股方面,截至2日收盤,網路市值約為802億美元;京東市值為518億美元;網易市值為335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大致可以買下3個網路、5 個京東或8個網易。

真正的股王是如何煉成的

自1980年上市以來,蘋果股價一路上漲,但分析認為,真正讓蘋果股價走上暴漲之路的主要還是在蘋果推出iPhone之後。

2007年1月,蘋果發布了第一代iPhone,並於當年6月正式發售,此後幾乎每年也都發布新款iPhone。數據顯示,在此後的年份中,除了2009年的金融危機年份外,直到2013財年之前,蘋果營收和凈利潤都保持高速增長。

其中,2012財年公司營收已為2006財年的6倍以上,凈利潤為2006年的20倍以上。這一階段,業績的持續高速增長構成了股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也推動了蘋果市值節節攀升。

在2013財年之後,蘋果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出現下滑,但整體上仍實現增長,在這一過程中,公司的股票回購對股價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有分析指出,2013年以來,股票回購為蘋果貢獻了42%的漲幅。

而就最新情況來看,截至目前,iPhone仍是蘋果業績的保證。剛剛發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iPhone銷量4130萬部,比市場預期少30萬部。但iPhone的平均售價(ASP)為724美元,較市場預期的699美元高出25美元,成為當季蘋果營業收入的一大增長動力。

彭博分析指出,若iPhone的ASP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蘋果今年二季度營業收入將僅同比增長6.5%,而不是17%。

除了iPhone外,蘋果的成功還離不開它的「死忠粉」。比如,一位名叫Bruce Pfeffer的「蘋果粉」在1980年代使用過蘋果的一項產品後,就徹底愛上了蘋果。在之後的幾十年工作和生活中,他幾乎只用蘋果產品。

在享受使用蘋果產品的同時,Pfeffer還購買了蘋果股票。他在1998年(即喬布斯重新出任蘋果CEO後的次年)首次購買了蘋果股票,當時他並不知道該公司正處於掙扎求生的困境。「我並不知道這家公司當時情況有多糟,我只是蘋果的狂熱粉之一」,他說道。

由此可見,對蘋果前景始終抱有信心的蘋果粉在一定程度上也給該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第一個萬億美元的公司不是蘋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蘋果成為首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公司之前,有一家公司十年前已經觸及過萬億市值的高點,只是後來縮水了,它就是中石油。

2000年4月,中石油在港交所上市,隨後2007年1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當天股價就翻了三倍,一度達到48.62元。當時中石油的總市值達到了11000億美元。但後來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中石油A股和H股股價雙雙暴跌,直至2008年「四萬億」政策出台後,兩市股價跟隨大盤有所反彈。

❹ 京東和百度市值之爭是怎麼回事

這正如大家習慣拿BAT比較一樣,幾家的核心業務各不相同,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這三家公司曾經就是爸爸一樣的存在,代表著它們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掌握的巨大流量,也就是影響力。

BAT這個寶座,曾經在後面跟上過J(京東),也曾經有人認為該去掉B。不可否認的是,從財務數據上,京東和網路的盈利能力,似乎在往相反方向走。

BAT要變成ATJ的言論愈發熱烈。雖然誰都知道,兩家公司一家做搜索一家做電商,完全不處於同行業。然而市值代表資本市場對一個公司未來價值的認可,只有投資者認為公司有巨大成長空間,市值才會持續上漲。

❺ 百度到底怎麼了

近期的網路,正在經歷動盪期,戰略調整,高管頻繁變動。

網路的很多人離職,有多重原因在裡面。每個人的離開,都不同吧。先來看看,今年都離開了那些高管:吳恩達、王勁、曾良,李明遠、網路CFO李昕晢轉崗到網路資本CEO。

這個離職名單,或許可能剛剛開始,陸奇要重新洗牌。

可以看出來,離開的原因不同:

網路現狀,可能和體制和文化有關。未來,還會有人才被下課,「該整合的整合,該關掉的關掉。」

2016年年報,網路營收了705億;阿里則達到了翻倍的1438億;騰訊則更是獲得了瘋狂的1519億。你會發現以前相對均衡的三分天下格局開始轉變,BAT改寫成了TAB,在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中,網路掉隊了。

陸奇為首的新起之秀,掌握財政大權,業務大權,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網路陸奇的人工智慧時代,已無後顧之憂。

當下,已經是移動互聯的時代,你一拿到新手機,可能首先就是下載QQ、微信、淘寶、支付寶、京東……然而,這些用戶的「標配」單中,已經很少出現網路的身影了!作為PC端時代的霸主,網路顯出疲態,趕不上移動端的步伐。

不變也得變!網路李彥宏的改革之心,已經箭在弦上,拉弓無回頭箭。是否他願意,還是不願意,李彥宏失去了多名大將:李明遠、吳恩達、王勁、和李昕晢。

競價排名因口碑日漸滑落受挫;移動互聯時代沒踩准節奏;巨資力推的O2O又被資本市場冷落;無人車步履蹣跚遲遲不能落地……倚重陸奇,網路勢必要在AI下重注。

重振網路雄風,待何時?李彥宏說過,人工智慧是網路未來十年和二十年的站略。

❻ 京東市值有多少

8月26日,港股京東集團股價刷新高,市值一度突破1萬億港元。截止收盤,漲幅收窄,市值9982億港元。

2020年8月17日發布半年報,第二季度凈收入為2,011億元人民幣(約285億美元),同比增長33.8%。8月17日收盤以來,盤中7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32%。截止8月26日收盤,京東集團港股漲勢如虹,股價屢創新高,今日開盤310.8元最高321.6元,盤中市值一度超1萬億港元,上市兩個半月市值激增3000億港元,股價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6)京東百度市值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京東市值上漲的原因—多家機構上調目標價

1、 巴克萊分析師Gregory Zhao將京東的目標價從79美元上調至83美元,維持『增持』評級

Gregory Zhao表示,在今年6月份,中國的用戶參與度、商家的營銷需求以及供應鏈和物流能力都達到了歷史新高,這從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上周提交的財報中得到證明。該分析師認為,這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樹立了一個『新起點』。

2、 高盛將京東集團的目標價由283港元升至329港元,將其列入「確信買入」名單

高盛指出,公司零售規模將不斷擴張,由非必需品擴展至日常用品,預計公司2020-22年收入分別增長26%、21%、20%。高盛認為,預期京東領先同業的采購規模、廣告優勢、成本控制等利好因素,將推動公司2020-22年非通用會計准則下凈利潤率達到2.25%、2.5%、2.8%。

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京東數字科技等業務板塊貢獻估值將不斷提高。將京東目標價提價至329港元,以反映業務前景更加明朗的預期利好。

3、野村將京東集團目標價由287港元上調至32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野村表示,京東今年第二季收入及盈利超過預期,其中總收入同比上升34%,超過市場及野村預期5%,主要是受到零售及物流業務增長穩健所提振。另外,因收入及非經營收益提升,公司非通用會計准則下每股盈利同比增長52%,高於市場預測的29%。

4、大和將京東集團的目標價由290港元上調至308港元,評級維持「買入」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表示,京東第二季度收入增長強勁,遠超市場預期,預期公司下半年仍可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由於公共衛生事件被壓抑需求的原因,公司第二季度電子及家用電器類別的收入同比增長28%,預計這種增長勢頭將在第三季度恢復正常化。

5、 國信證券上調京東集團目標價至318-329 港幣,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得益於京喜下沉策略有效,單季用戶增速創11 個季度用戶增長新高。未來依託於京東強大的供應鏈與微信社交優勢,京喜將不斷釋放動能,持續貢獻增量用戶。此外,未來隨著物流、數科、健康等業務上市,將為公司貢獻可觀的市值空間。同時創新業務擁有先進的技術優勢,通過管理輸出、協同賦能不斷夯實公司的護城河,並為公司打造第二價值曲線,引領公司未來快速發展。

❼ 為什麼京東市值能和百度相當

在2017年第一季度是有一段時間市值很接近,但接下來由於人工智慧和其他產品的不斷產出刺激,如今已經有很大差距。

❽ 如何評價 2017 年 6 月 23 日京東市值超過百度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中國互聯網進入兩超多強的新格局。

❾ 市值超過了百度,京東就能成為互聯網第三極

京東當前的市值與網路相差為8億美元左右,僅為其市值的百分之一,於是就有人認為京東會取代網路在BAT的位置,成為互聯網科技企業新的第三極,然而從現在BAT的業務劃分來看,阿里做主營的是電商,為中小企業服務,而騰訊在社交、通訊和游戲上做的比較好,網路則是基於搜索引擎的營銷,現在逐漸將精力傾向於智能化的AI領域。

作為備選的有網易、小米、華為、京東等科技公司,市值或者估值都很高,他們在行業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作為互聯網新的巨頭企業,一點也不差。但是與阿里、騰訊近三千多億的市值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所以,即便將來BAT中的網路沒落了,京東也難以成為第三極。後繼者相互之間的競爭激烈異常,此外還有未上市的今日頭條、美團、滴滴等,是前有狼後有虎,京東突圍起來的難度也比較大。

京東的市值還會繼續快速上漲,超過網路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一個月之前京東的市值才500億美元左右,現在已經直逼網路,相差僅僅不到10億美元,按照這樣的增長速速,在短時間內京東超過網路是必然的。只是,這並不代表京東就能取代網路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

眾所周知網路搜索引擎是國內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特別是在谷歌頹敗之後,網路基本上已經處於沒有了對手的狀態,搜狗、360搜索、中搜等即便是多家聯合也無法與網路相抗衡。此外,網路還在貼吧、廣告、內容建設上有一整套體系、團隊在運作,業務相當成熟,盈利能力穩定。在2016年末,網路花費上億拿下李叫獸,其在新的營銷方法論和產品論上的研究也會一並帶入網路,這就使得網路在營銷廣告領域注入新的血液,基於網路巨大的流量,實現價值變現是遲早的事情。

而京東直到今年才開始盈利,但業務增長特別快,在業務中商城項目是最耗錢的,也是最難運作的,也逐步實現了盈利。這一項盈利之後將會快速帶動其他的諸如金融、智能、物流等項目快速走向盈利,即便與亞馬遜差距大,千億的市值還是有可能的。而網路市值增長緩慢,智能AI項目的效應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盈利的水平,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此消彼長,京東的優勢則會相對明顯。

BAT不僅是巨頭,更多的是一個時代的標識

從BAT崛起到如今也不過二十年的時間,無論是市值還是行業影響力都是舉足輕重的。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對於互聯網的認識程度越來越高,後來的o2o模式將互聯網服務拉到線下,與實體緊密結合,以移動端應用為主的消費娛樂模式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即便是到如今人們的關注度被極度分散,BAT的運作方向都是行業的風向標。阿里大數據成效已經初顯,騰訊社交背後游戲產業成為其主要的營收支柱,網路則把持人們互聯網的入口流量,價值只會越來越大,更何況其智能AI項目已經走在了國內外行業前列,有機會掌握下一個時代的風口。

而像網易、京東、小米等,如今也算是行業巨頭級別的企業,雖然有的還沒有上市但估值一點都不低。但是,即便是在互聯網下半場,再高的市值也無法相比BAT那般在互聯網上半場初期就形成的的影響力。所以,互聯網巨頭上升到BAT級別不僅要有高市值,還要有行業影響力和市場的高佔有率、巨大的發展潛力,缺一不可。

京東要的是什麼?

其實無論是BAT還是互聯網第四極、第三極等等,都不過是人為將這個帽子給企業扣上去的,對於企業巨頭來講它需要的是更多的利益,是發展空間,對於京東來說,保持盈利能力水平,帶動其他業務模塊快速發展才是當下最重要的。目前的京東依然處於高速發展之中,還沒有到養尊處優的時候。

移動互聯網化的趨勢已經向人們證明,購物的需求入口在逐漸被弱化,用戶更多關心的是商品而並非平台。「即當他們在閱讀那些經過系統精心挑選的信息和內容並產生購物沖動時,他們可能並不會去天貓或京東這樣的電商網站,而是希望直接下單,他們享受的是這種立即實現的快感,這時,那些經過長期積累起來的購物入口價值將面臨被侵蝕的風險。」尹生在文章中這樣說道。

也就是說,京東依賴的商城項目雖然當下還有與天貓扳手腕的實力,但未來孰勝孰敗依然是未知的,潛在的風險很大。相較而言,阿里除了電商平台外還在大數據雲計算、健康、金融、文娛等領域布局,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而京東現在撇開商城,除了還未盈利的物流模塊似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這就是差距。

就近而言,京東要的是快速發展,提升優勢項目的盈利水平和市場佔有率,至於取代網路成為JAT根本不是京東的訴求,也就沒有所謂的JAT了。

國產互聯網企業格局如何演變?

目前來看,很有可能形成以阿里、騰訊為首的兩個超級巨頭、多個巨頭並存的局面。現在的互聯網巨頭將觸手延伸到了眾多行業里,新興產業背後都有他們的資本入局,餓了么與美團、網路外賣,蘇寧與京東,身後都能看到阿里和騰訊的身影,兩強相爭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競爭格局。

有人說,還會有新的模式迅速發展起來,與AT相抗衡。說實話,這樣的事情可能會有,但是最後的結果是很可能被一方拿下成為其子生態,或者被行業競爭打趴下,別無他路,AT是不允許行業外的不安因素長期存在的。

另外,網路除了穩定的業務之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上,並獲得了不小的進展。騰訊、阿里也不甘落後,在智能AI項目上有所探索。能否延續BAT的地位,誰也不敢託大。「互聯網企業每天都如履薄冰」,毫無意外的是,誰都不會坐以待斃。

筆者認為BAT之爭是促進行業進步的好事,京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薄弱之處,加以改善才是重點,沒有必要去爭BAT的位子,其實就算是有了BAT的帽子又如何?

熱點內容
期貨停板價位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5:49:38 瀏覽:215
股市弱勢如何抓漲停票 發布:2025-07-10 05:39:52 瀏覽:491
什麼情況買貨幣基金 發布:2025-07-10 05:36:37 瀏覽:161
定投基金累計凈值怎麼算 發布:2025-07-10 05:23:50 瀏覽:665
工資理財期貨怎麼樣 發布:2025-07-10 05:15:54 瀏覽:268
古代貨幣發展前景如何 發布:2025-07-10 05:01:12 瀏覽:604
本基金和滬深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4:52:09 瀏覽:46
期貨想成功需要什麼條件 發布:2025-07-10 04:35:15 瀏覽:947
金融談客戶都談什麼 發布:2025-07-10 04:11:43 瀏覽:553
安徽精卓光顯科技股票 發布:2025-07-10 04:11:35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