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全球外匯儲備中本位貨幣怎麼提現

全球外匯儲備中本位貨幣怎麼提現

發布時間: 2023-01-09 20:40:47

A. 以本位幣變化為標志,貨幣制度經歷了怎麼樣的演變過程

將歷史上至今曾經出現過的貨幣制度可以分為兩類,即金屬本位與紙幣本位。
(一)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1、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為貨幣金屬的一種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點有: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輔幣和價值符號(如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在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之間,根據兩國貨幣的黃金含量計算匯率,稱為金平價。
2、金塊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銀行發行、以金塊為准備的紙幣流通的貨幣制度。它與金幣本位制的區別在於:其一,金塊本位制以紙幣或銀行券作為流通貨幣,不再鑄造、流通金幣,但規定紙幣或銀行券的含金量,紙幣或銀行券可以兌換為黃金;其二,規定政府集中黃金儲備,允許居民當持有本位幣的含金量達到一定數額後兌換金塊。
3、金匯兌本位制
金匯兌本位制是指以銀行券為流通貨幣,通過外匯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金匯兌本位制與金塊本位制的相同處在於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國內流通銀行券,沒有鑄幣流通。但規定銀行券可以換取外匯,不能兌換黃金。本國中央銀行將黃金與外匯存於另一個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允許以外匯間接兌換黃金,並規定本國貨幣與該國貨幣的法定比率,從而穩定本幣幣值。
4、布雷頓森林體制。
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這樣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在這種國際貨幣制度安排中,美元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處在等價於黃金的關鍵地位。所以,這種制度又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5、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形成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1)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2)匯率安排多樣化;(3)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包括 ①運用國內經濟政策。② 匯率政策。③通過國際融資平衡國際收支。④通過國際協調來解決國際收支平衡問題。⑤通過外匯儲備的增減來調節。牙買加體系對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銀本位制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為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為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
(三)復本位制
復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復本位制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復本位制從表面上看能夠使本位貨幣金屬有更充足的來源,使貨幣數量更好地滿足商品生產與交換不斷擴大的需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貨幣制度。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金銀兩種金屬中市場價值高於官方確定比價的不斷被人們收藏時,金銀兩者中的「貴」金屬最終會退出流通,使復本位制無法實現。這一現象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銀復本位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矛盾。
(四)紙幣本位制
1、將紙幣本位制又稱作信用本位制,概由於從國家法律而論,紙幣已經無須以金屬貨幣作為發行准備。
2、紙幣制度的主要特徵是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
3、紙幣給政府通過調節貨幣數量影響經濟活動創造了條件。
4、對紙幣制度自實行之日起就存在著不同的爭論。
主張恢復金本位的人認為只有使貨幣能兌換為金,才能從物質基礎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為,促使政府謹慎行事。贊同紙幣本位制的人則認為,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十分廣泛,政府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實現預定的經濟目標,已經成為經濟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B. 美國需要外匯儲備嗎美國用什麼方式體現的

美元的發行權並不在美國,而是在美聯儲。

美聯儲,全稱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於1913年成立。雖然以美國冠名,但是美聯儲是實實在在的私人銀行系統。


美國政府使用美元,是以美國政府的信用作為抵押,從美聯儲借錢,體現的形式就是美債。美國政府除了向美聯儲借錢外,還通過以自己的信用作為抵押,向世界各國借錢。美元的作為國際硬通貨幣的信用抵押就是美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美聯儲是如何剝削世界的,就是運用美元價格杠桿的作用。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至今歷歷在目,美國資本通過美元霸權,做空東南亞國家的貨幣,造成貨幣跳水,然後美國金融大鱷再在貨幣該國國家貨幣貶值後大量侵吞該國資產。這就是美元霸權!


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周期,從2008年次貸危機開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推開了量化寬松的政策,美聯儲也不例外,大量超發貨幣,造成美元貶值。世界各國辛辛苦苦掙得的美元,卻因為美元超發造成了儲備美元資產的縮水。


而美聯儲超發的貨幣,最先流入到美國政府和美國金融市場。因此,首先,美國政府和美國金融機構是僅需要承擔較低的美元貶值風險;其次,當美元剪全世界羊毛的時候,美國受到的危害也是最小的;最後,美國政府一直保持高債務水平,其實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把美元、美債捆綁在一起來剝削全世界。

因此,美國霸權實質上就是美元霸權,美國殖民世界的手段就是美元殖民。

美國需要外匯儲備,但是貨幣形式的外匯儲備比較低大概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跟外債23萬億比少的可憐。

美國的外匯儲備更多的是石油儲備和黃金儲備,因為美元屬於外匯的本位貨幣,所以說儲備的黃金和石油都是用美元換來的。



二戰結束後美國當時持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1944年美國在布雷頓森林公園召集世界44個國家召開了金融會議,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5年協定生效,美元與黃金掛鉤,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也就是美元等於黃金,世界各國為了貿易方便於是用本國黃金換取美元,美國持有更多的黃金。



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制」,世界嘩然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國金本位時代結束,但是其他國家的黃金繼續留在了美國。

1973年中東國家開始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制裁美國,國際原油暴漲。1974年美國與沙特談判雙達打成協議,美國承諾用強大的軍事不惜一切保護沙特的安全,沙特承諾美元作為石油唯一的結算貨幣,結果美元繼續堅挺。



後期為了鞏固石油美元霸權,美國在中東地區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動作。委內瑞拉,伊拉克,伊朗,這樣國家為美元的堅挺付出了血的代價。

美國有豐富的黃金儲備,還有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有足夠的資源所以不需要有太大的外匯儲備。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自然也需要與全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和結算,因此它必定需要外匯儲備資產,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貨物貿易大國來說,它每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以上,只比我們的4.6萬億美元少了一點點。

但是,由於它的 科技 、金融霸權優勢,再加上美聯儲印美元的天然優勢,因此它的外匯儲備資產並不是以美元為主,而是以硬通貨的黃金等貴金屬方式體現的。比如說,截止2019年上半年末,美國持有的外匯儲備有1283.38億美元,排在全球第十二位;但與此同時,它持有的黃金儲備量高達8133.5噸,占其外匯儲備73.5%,穩居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全球除了美國之外,黃金儲備量超過2000噸以上的還有義大利、德國、法國及俄羅斯等國家,但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黃金儲備分別佔到了它們的外匯儲備的68.9%、65.3%、58.5%,而俄羅斯尚不足20%。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外匯儲備資產一直在3萬億美元以上,用於投資美國國債的部分佔到了三分之一多,但黃金儲備量不到2000噸,僅占我國外匯儲備的2.2%左右。綜合各國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對黃金儲備的持有量基本上都佔到了其外匯儲備的大頭。

當然需要,但美國是以美聯儲的黃金體現的!

在外圍市場待過之後,就會聽到有人說美國沒有外匯。那麼, 美國真的沒有外匯儲備嗎?美國需要外匯儲備嗎?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也存在外匯儲備,只不過規模非常之小,占其進口額的0.59月左右。這點的份額在其他國家眼中可以說是完全算不上的。德、法、英、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其外匯儲備約占其進口額的1.1至1.9個月;相比之下,日本經濟發展僅次於美國,又是一個金融資產大國、資本輸出大國,資本極度過剩,竟擁有13個月進口額的外匯儲備,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比日本還高。

美國之所以沒有外匯儲備,主要原因在於美元是霸主貨幣,而歐元、英鎊等是儲備貨幣,人民幣處於普通貨幣行列。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使得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的中心,這也導致了美國沒有外匯儲備。

顯然,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在外匯交易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於國際間的支付,根本不需要用外匯儲備調節國際收支、調節外匯市場和進行國際支付。

而且美元背後是強大的美國經濟的支撐。美國它的經濟霸主的地位不可動搖,也間接保證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只要美國額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美國根本就不需要外匯儲備的加持。

不過,在個人看來,外匯儲備只是一個記賬的形式而已,在實際情況下,美國仍然在世界各國都有投資,就會產生儲備,只是這些儲備和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抵消了,從賬面看自然也沒有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了。

當一個國家遇到經濟衰退周期,再加上歐美鼓吹的完全市場化理論,導致外匯流失,比如近兩年美國經濟復甦帶來了加息的過程,在一個國家資本項目下自由開放而不加限制的環境下,大量的資金換成美元流出,所以我們看到歐美的市場化理論實際上背後就是「實力壟斷」。

美元的地位無可撼動,即使近些年來,歐元一直在追趕也無濟於事。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持下的美元體系已經不需要依靠外匯儲備來保持經濟穩定了,外匯儲備的存在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所以美國並沒有外匯儲備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可見,美元是真的不需要外匯的,只要它的經濟一直處於世界最發達的前端,那麼它就有足夠的實力不需要進行外匯儲備。

特朗普:1000台印鈔機算不算外匯儲備[摳鼻]

原則上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這只是原則上。作為本位貨幣,所有貿易最終結算基本會換算成美元,這也是本位貨幣的優勢,但實際是美國也有外匯儲備,為什麼本位貨幣國家也要有外匯儲備呢,主要是以下原因:

1、國民出國需要兌換出訪國的貨幣以方便交易;

2、國際貿易的時候有時候也是要用當地國幣進行結算;

3、外匯投資時要用到;

美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為歐元及日元,也有其他國家貨幣。

外匯儲備有兩個功能,第一種是國家要買東西,要用別國認可的貨幣交易,因此必須儲備相應貨幣;第二種是穩定匯率,特別是固定匯率的需要,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老百姓換匯的時候就沒錢了,勢必導致貨幣貶值,對經濟可以是毀滅性的。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說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因為美元是全球認可的交易貨幣,美國是自由浮動匯率國家,外匯儲備毫無意義。但美國必然有外匯儲備,因為除了美元也有其他貨幣用於國際交易,美國在與這些國家交易的時候必然會創收相應外匯。

要了解美國有沒有外匯儲備,就要先了解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本文就從外匯儲備的產生和外匯儲備作用進行一一闡述。

外匯儲備的產生

兩個國家進行貿易,只要交易採用的是一籃子貨幣(世界承認的可多國流通的貨幣)都可以做為貿易結算。那麼,交易後收到的非本國且沒有流向其它國家的貨幣都可以稱作外匯儲備。

簡單說就是任何國家持有的別國貨幣都是外匯儲備。具體貨幣名稱,如美元叫做美元外匯儲備,人民幣則叫做人民幣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關於這點首先要看這個國家與其它各國的貿易是不是屬於貿易順差(出口大於進口)了。如果通過順差產生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說明國家增長了財富,當然也會受制於外匯匯率變化而影響最終財富。

但是如何是貿易逆差呢?那麼好處是本國的貨幣大量流到國外,相應就減少了本國貨幣在市場的流通量,貨幣相對更保值一些。當然好處是加速了本國貨幣國際化。

所以,外匯儲備也是一把雙刃劍,多了進口貨物方便,但是影響本國貨幣走向世界。少了,意味著本國貨幣走向世界成為主要貨幣相對困難。

美國貨幣全球化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

美元信譽的建立

美國貨幣全球化最先做的就是美元和黃金掛鉤,這個掛鉤產生的結果就是全世界認可了由黃金背書的美元。簡單說就是那段時間持有美元等同於持有黃金。

美元向世界流通

美國在二戰後通過馬歇爾計劃大面積借出美元給歐洲各國,其次就是大量進口商品。讓其它國家不是欠美國的錢,就是持有美國貨幣。

當1971年和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側底脫鉤後,美元逐漸和美國信用掛鉤。世界貿易需要統一貨幣的情況下,美國穩穩的把本國的美元變成了世界貨幣。

一籃子貨幣和美元成為了各國主要外匯儲備

當然,因為國與國的具體貿易不完全以美元結算,而是根據具體貿易協商的結果。所以造成世界各國基本都持有一籃子貨幣和美元,也就有了各種的外匯儲備。

當然,因為大多數國際貿易還是以美元做為結算單位,所以基本上各國都有不同貨幣種類的外匯儲備,這點上美國也不例外。

人民幣全球化之路

人民幣因為幣值穩定,這些年來一直都畢竟穩定。所以很多國家都調整了外匯儲備比例中人民幣的部分。一部分人民幣的外匯儲備是通過貿易中獲得的,另外一方面則是直接用美元或其它貨幣兌換成人民幣的。

但是現在各國人名幣外匯儲備比例不高。要走出這種困境,一方面繼續維持人民幣穩定,提升其信用的同時,另一方面對某些國家適當的貿易逆差也方便人民幣上位成為比重更高的世界貨幣。畢竟別國持有更多的人民幣,要用掉只能直接或間接購買我國其它商品。

需要

C. 中國外匯儲備是如何處置的

中國外匯儲備 (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 外匯儲備 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 中國人民銀行 下屬的中國 國家外匯管理局 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 中國銀行 進行。 幣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 國際清算銀行 的報告、 路透社 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外匯儲備結構 原因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 內經 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 國內生產總值 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儲備成本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流動性風險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 中美關系 、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非常規使用 2004年1月,國務院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充實中國銀行和 中國建設銀行 的資本金。這次注資行為不屬於外匯儲備的常規運用范疇,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執行人的角色。 儲備規模 有觀點認為,實行 浮動匯率制 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 方國 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 購買力平價 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 熱錢 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 固定匯率 ,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 匯率 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 一籃子貨幣 進行調節、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

D. 中國持有的外匯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廣義來講的話,以外匯計價的資產,能夠在國外兌現的資產,甚至是用來預備國際收支的本國貨幣也可以算外匯
外匯儲備形式有很多種:外國貨幣,在國外的短期存款,黃金,外國政府的債券,外國公司的債券,外國的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等
大量以貨幣持有的情況可能有出現,但是估計不常見,畢竟外匯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誰不想找些固定收益證券來平衡風險呢,主要形式可能還是國債吧
至於第二個問題,那是不可能的,匯率是隨時在變的,有風險的,可能變多,也可能變少

熱點內容
四川東立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7-12 23:32:55 瀏覽:582
西部資源歷史股票行情 發布:2025-07-12 23:32:19 瀏覽:723
揚州北辰電氣與光一科技股票 發布:2025-07-12 23:05:37 瀏覽:591
002302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12 22:59:48 瀏覽:124
貨幣變少了說明什麼 發布:2025-07-12 22:52:14 瀏覽:780
浙江醫葯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12 22:14:10 瀏覽:111
股票退市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7-12 21:59:26 瀏覽:376
不到500塊錢怎麼理財 發布:2025-07-12 21:51:08 瀏覽:297
理財啟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21:30:51 瀏覽:707
華電能源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12 21:23:23 瀏覽:152